父母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你敢让孩子填这份童年负面经历问卷吗?
这是童书妈妈第543篇原创分享
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养育。
文 | 王晓琳
所有对原生家庭的抱怨,都是为自己目前的状况找借口。
在童书妈妈读书会上,一位好友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她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
这句话触动了我的神经。
类似的话,很早以前我曾经在某个国外的“励志”类文章里看到过。基本讲的是:16岁之前的人生你尽可以投诉生长环境,16岁以后你已经掌握了自己的方向盘,麻烦请自己负责。
这类言论我听过不少,年龄界限可能略有差别,16岁,18岁,大学毕业,但意思都一样,那就是“童年是家庭给的,成年后的生活都是自己给的”。
一旦过了某个年龄段我们就可以自动摒弃既往而重生。听起来非常振奋人心,不是么?
这些话,你可以在遇到挫折时,当鸡汤喝喝。
但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童年境遇预设了我们的人生轨迹。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两个这方面的相关研究。
但需要说在前面的是,轨迹虽然预设,"出轨"也并非不可能,相反正是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有的能力,今后我也会和大家慢慢聊这方面的研究。
然而在这之前,了解和觉察到童年境遇对人生的影响,是我们继续的前提。想要改变,必须首先了解。认识到童年到底对孩子的人生有多大影响,才能有动力作出努力,并有可能知道往哪些方向作努力,以及如何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一个故事: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超重?减肥医生发现的家庭悲剧!
精神上的创伤就有这种特性——它可以被掩盖起来,但绝不会收口;它是永远痛苦,永远一被触及就会流血,永远鲜血淋淋地留在心头。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的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道出了创伤的本质。
精神分析,常常要谈到来访者成长经历上去的,这并非没有科学依据。
先来看一个美国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大样本研究——童年负面经历研究(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与Kaiser医疗机构合作的童年负面经历研究 (CDC-Kaiser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用超过17,000份样本,研究了儿童期负面经历对成年后的健康影响。
该研究自1998年以来已经发表超过70篇论文,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多国复制应用。被很多美国医生称之为医学院外最重要的一门课。
发起这项研究来源于一次错误。
1980年,美国有一个减肥方法比较流行,而且这个减肥的方法效果还不错,有些人一年能减掉130斤,相当于我们一个正常人的体重。
但是,主治医生(是真正的医生,不是我们现在的健身教练)发现,减肥的效果很好,但中途退出率却达到50%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效果那么好,可是他们为什么说不减就不减了呢,而且是在达到很好的效果时突然中止了呢。
这让整个工作团队都很泄气。
凭什么呢,工作团队像照顾亲爹娘一样,来照顾你?你要瘦,我们陪你瘦。可是你现在说翻脸就翻脸,说不减肥就不减。这怎么受得了呢。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减肥者在减肥效果最好的时候半路退出呢?
这位医生将这些中辍者的资料一一打开,发现:
多数减重中辍者,出生时体型很正常;他们体重数字并非逐年增加,而是突然大暴走,之后瘦不下来、也不会更胖,体位稳定维持着。
我们一般人胖,要么是先天胖,要么是毕业之后,一年几斤地胖,才会胖到过年聚会时不敢去见中学、小学同学。
而这些人突然体重暴涨,不合常理呀,暴涨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带着这个疑问,医生开始着手收集患者的数据,增加询问内容以期发现可能的原因,其中有个问题是:
“你几岁开始有性行为?(How old were you when you became sexually active?)”
有一次这位医生口误,不小心把问题说成:“你多重的时候开始有性行为?(How much did you weigh when you were first sexually active?)”
(你确定是口误?)
对方回答:“40 磅(18 公斤)。”
当时这位医生并没有会意过来,又再问了一次。
对方回答一样,然后大哭说:“4 岁⋯⋯跟爸爸⋯⋯”
纳尼,what,没搞错吧。
我们这位纯洁的医生顿时惊呆了,在23年的行医生涯中,他只遇到过一次这种性侵的案例。
于是他将错就错,将“你多重的时候开始有性行为?”原本是口误的问题变成了一个提问的选项。
没想到,10天之后,又有一位病患也说了相同情况。
他询问其他人是否有类似经验,结果令人难以置信。
接着,这位医生跟同事约谈了 286 个病患,这些患者过半有儿时受虐经历。
儿时受虐、受性侵和变胖又有什么关系呀?
一名 23 岁遭性侵的女病患,受攻击后 1 年胖了 47 公斤,只因不想被人注意。
一名减掉三分之二体重之后放弃减重的女病患,死前曾告诉医生:“除了吃东西,我找不到面对痛苦的其他解决方法。”
还有一名戒掉每天 3 包烟后又迅速增胖 135 公斤的女性坦言:“变胖是为了保护自己。”(逻辑很简单,胖了就丑了,多么痛的领悟)
是时候说出这家医院和这名医生的名字了,这家医院是美国大型医疗机构凯萨(Kaiser Permanente),这位医生是这家医院的内科医师费利帝(Vincent Felitti),也是这家机构的创办人。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26岁女孩凯特琳•亚当斯(Caitlin Adams)曾经是一名253磅(约200斤)重的胖女孩,如今成功甩掉100斤赘肉,立马变女神,有没有,有没有,有没。
从丑小鸭变身为白天鹅的减肥案例非常励志,也常让人十分羡慕。
然而对有些人来说,瘦下来不是美梦的开始,而是恶梦的继续,而且这个梦越来越可怕。
一名名为帕蒂(Patty)的病患,她28岁时主动报名减肥,原本一年减掉125公斤,庆祝减肥成功没多久,体重却猛然失控,3周胖16公斤。
帕蒂告诉医生,瘦下来之后已婚年长的男同事调戏她,开玩笑要搞一夜情,当天她就开始梦游暴食(sleepeating)。
在医生的持续追问下,帕蒂才开始泣不成声地告诉医生,她在10岁到21岁间,遭祖父长期性侵。在这期间,她就持续变胖,期间,家人曾筹钱让她接受胃绕道,好不容易减下94公斤。
瘦下来之后,帕蒂出现自杀倾向、多次进出精神科病房、健康每况愈下。后来,才找到了费利帝。
最后,一生经历让人唏嘘不已的帕蒂在42岁时死于肺部纤维化病变。
对中辍者的访问,让费利帝很震惊。
也就是说,看似健康问题的暴饮暴食,其实是他们面对痛苦的解决之道;医治肥胖问题,反而挪走她(他)们逃避问题的出口,放弃减肥的人很多都有类似情况。
一个问卷:童年负面经历,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
于是,费利帝开始考虑这些童年负面经历对除了超重以外的其它健康状况还有没有影响。
后来,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和费利帝的Kaiser联手,最终成就了童年负面经历研究,并设计了一份问卷,童年负面经历问卷(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ACE) 。
这份问卷只有10个问题,用来测量虐待、忽视和家庭功能缺失三个方面的10种负面经历。以下是这份问卷的具体内容:
18岁以前,你(你)是否有过以下10种经历?回答“是”,加 1 分;回答“否”,得 0 分。完整问卷请点选儿童期不良经历自我评量(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
1、父母或其他住在家里的大人——偶尔或经常对你——恶言相向,羞辱、咒骂、贬低、打击你?作出让你担心自己可能会受到身体伤害的行为?
2、父母或其他住在家里的大人——偶尔或经常——动粗,推你、用力抓人、打耳光、对你丢东西?导致你身体出现伤痕淤青或造成重伤?
3、父母或其他住在家里的大人——偶尔或经常——用你不喜欢的方式触碰你的身体,或要求你触碰他/她的身体,或要求你做任何性相关的行为(口交、肛交或生殖器接触)?
4、你会不会——偶尔或经常——觉得家里没人爱你、认为你很重要、很特别?或是家人之间不亲近、不会彼此照顾或支持?
5、你会不会——偶尔或经常——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要穿脏衣服、觉得没有人会保护你?或是爸妈因为醉酒、滥用药品毒品导致疏忽对你的照顾,甚至无法在你需要时带你去看医生?
6、你是否因为分居、离婚、死亡或其他原因失去一位亲生父亲或母亲?
7、你妈妈或继母会不会偶尔或经常,被别人推、抓、被掴耳光、被丢东西?她是否偶尔或经常被别人用拳头或硬物踢踹、击打?她是否偶尔或经常受到别人持抢或刀,持续几分钟以上的威胁(这一条测的是目睹家庭暴力)?
8、你是否曾经跟酗酒或吸毒的人住在一起?
9、家里是否曾有人罹患忧郁症、其他精神疾病?或有家人曾经自杀过?
10、家里是否曾有人曾经入狱?
(注:ACE问卷后来进化出了不同版本,以纳入更多维度和适应不同情境,以上仅是早年版本之一。此问卷中文译本仅供参考,专业诊断及进一步的帮助请务必寻求符合资质的专业人员协助)。
研究者首先发现这些童年负面经历的流行率惊人:超过三分之二(64%)的人经历过至少一种,40%的人经历过至少两种,12.5%的人经历过四种以上。
这样的结果对使研究人员感到意外,因为被试绝大部分都是中产及以上,大学毕业,工作稳定且有良好的医疗保险。
接下来他们检验了ACE的结果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发现ACE得分为4的人(有过4种童年负面经历)与ACE得分为0(没有经历任何一项童年负面经历)的人相比,他们酒精成瘾可能性为7倍,被诊断出癌症的可能性为2倍,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为4.6倍,自杀倾向为12倍。
最后,ACE得分超过6分的人与ACE得分为 0的人相比,寿命会短将近20年。
研究人员曾经设想,会不会是因为经历过负面影响,使这些人染上不良生活习性导致他们的健康状况下降。
但后续研究表明,虽然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作为应对机制确实普遍存在,但却不是导致健康问题的首要解释原因。
比如,7分或更高的人里,即使有些人不抽烟、不喝酒、没有糖尿病、身材也保持良好,而其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依然是0分的人的3.6倍。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安慰:时间可以治愈一切。然而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作出改变,岁月却往往令伤痕更加突出。
创伤不仅会造成个体的心理障碍,还会波及到他们的后代。
不幸的是,那些童年时候遗忘的记忆和未流动的能量,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没有施加有效的改变,就将继续萦绕着我们的生活。
幸运的是,即便有过这样的负面经历,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具有与生俱来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适应,并实现更充分的自我发展。
TED演讲《儿童创伤如何影响一辈子的健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08mk4k7r&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项研究:童年境遇所预设的人生轨迹
童年的创伤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下面这项研究则显示了童年境遇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如果给我一个控制不住自己的3岁孩子,我将给你一个上瘾的成年赌徒。”
这个结论来自于2016年12月新鲜出炉的研究:达尼丁追踪研究 (Dunedin Longitudinal Study)。
这是一项从幼儿出生起对其追踪测试长达40多年的研究。
来自美国、新西兰、英国三个国家的学者,用1037个孩子为样本,做了超过40年的追踪研究。这个研究涵盖了1972年4月1日至1973年3月31日,生于玛丽皇后医院的1037个新生儿。
在1970年代,这所医院是小城唯一一所产科医院,有98%的新生儿都诞生在这里。征得了父母的同意,这些新生儿从出生开始,就成为了研究对象。
研究人员从这些人出生开始,每隔几年就采集一系列生长发育以及家庭环境数据,最近一次采集是在这些人38岁的时候。
2016年,研究人员从新西兰政府职能部门收集到这些人的一些社会经济负担指标,希望看看童年的境遇是否能预测成年后他们对社会经济造成的负担,结果他们发现了2/8定律。
以4个社会经济负担指标来说,20%的人领取了全体80%的社会福利,20%的人承担了82%的父亲缺失的子女养育(也就是说他们或者是单亲母亲,或者是男性却没有尽到父亲的职责),20%的人住了77%的住院病床天数,20%的人吃了全体89%的处方药。
而在全部8个社会经济负担指标中,每一项指标下进入20%高负担的人群,有着极高的重合率。
研究人员统计了至少在3个或以上指标中进入高负担人群的人,占22%;另有30%的人从未在任何一个指标中成为高负担的20%,结果发现他们的生活不论从经济状况还是身体健康状况,都有着巨大的不同 。
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这22%中的一员。研究发布的时候曾经有记者问研究人员,发布这样的数据,担不担心会导致整个新西兰社会一起仇视这20%高负担人群。
研究人员非常肯定地回答说,不会啊,因为12岁以前的监测指标就可以非常准确的预测哪些孩子最终成为这20%。最早可以用3岁时脑和认知发育的指标,预测效果及已经非常好。
(注:在3、5、7、9、11岁时,研究人员分别都对每个孩子的4项指标做了监测:孩子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是否经历过虐待、智商水平、自我控制力情况。毕竟这个追踪研究始于四十多年前,按照今天现有研究的成果来看,这四个指标可能不具有太大实践指导意义,因为四个指标有交互影响作用(比如自我控制力可能和是否经历虐待以及家庭社会经济水平相关),可能不能指望单独提高某一个指标来改变整体产出。
另:3岁时候每一个孩子都会做一个45分钟的测验,测试他们的神经系统软体征、智力、接受性语言能力、运动能力,从而为每个孩子的挫折容忍度、阻抗、躁动性、冲动性以及达成一个目标的坚持性作出评分。)
而又有谁会责备一个3岁的孩子故意成长为给纳税人造成高负担的人呢。我们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给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提供更有利的支持,让他们帮助孩子们不要成为这22%。
关于这项研究的一部四集纪录片Why Am I? -The Science of Us已经在2016年问世。
两个研究数据,希望能够说明为什么我一直相信,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养育。而这里养育的责任,并不仅仅只在父母和家庭肩膀上。
父母和家庭需要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才能有意识、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
另外,再次强调,童年境遇所预设的人生轨迹,并非无法改变。
正相反,从认识到童年对人生的影响开始,我们作为父母或孩子看护人本身,有太多可以做的。
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多探讨科学的养育知识,多了解成长的规律。
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实现和成长的潜力。
请相信,我们都有能力帮助我们的孩子成长为他们最好的自己。
毕竟,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曾经是个孩子。
References:
S.R. Dube, R.F. Anda, V.J. Felitti, et al., “Growing up with Parental Alcohol Abuse, Exposure to Childhood Abuse, Neglect, and Household Dysfunction,”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25, No.12 (December 2001), 1627-40
ACEs Science 101, retrieved on January 26, 2017 from https://acestoohigh.com/aces-101/
Nakazawa, D.J. (2015), Childhood Disrupted: How your biography becomes your biology, and how you can heal, New York, NY: Atria Books.
Caspi, A., Houts, R., Belsky, D., Harrington, H., Ramrakha, S., Poulton, R., & Moffitt, T. E. (2016). A small segment of the population with large economic burden: Childhood forecasting. NATURE
-END-
王晓琳 两个女孩的妈妈,养有两猫一狗。英国萨里大学商管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人社部心理咨询师师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美国儿童发展研究会(SRCD)会员;现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项目官员;目前教育发展心理学博士在读,侧重儿童抗逆力研究。童书妈妈读书会成员。
童书妈妈三川玲
家庭教育第一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