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坦坦荡荡近视吧
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目前中国家长和学校关于控制孩子近视的做法大部分是无效的、不科学的——即使有效,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上纠缠,但因此却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加剧了孩子的近视。
我的女儿小丸子刚满十岁,几个月前我发现她看电视的时候眯缝着眼,于是非常善意地跟她说:丸宝,是不是近视了?要不要去检查一下,赶紧把眼镜戴上。
我之所以这么“主动”地邀请孩子去配眼镜,是因为我想起了自己童年。
我清晰地记得那时候我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是150元,而我配了一副眼镜用了25元巨款,当时他们给我奶奶每个月的生活费是20元——配了眼镜的当天晚上,我母亲勃然大怒,把我狠狠地骂了一顿,她恨我不好好听话保护好眼睛,变成一个有病的、不健康的人,还打乱了她的财务计划。当天晚上我一句话没有说,眼泪刷刷直往下流,我早知道会有这暴风骤雨的一天,为了拖延这一天的到来,我模模糊糊地看黑板已经快一年了。
当我看见丸子显然是近视的时候,我生怕她因为怕花钱而不去配眼镜。可是,丸子对我的善意提议却非常生气,她高声大喊:“妈妈,人家只是做个眯眼睛的动作,人家根本没有近视!”(你们有没有发现,孩子越心虚的时候,声音越高?)
跟她一样“讳疾忌医”的,还有她最好的朋友果果,她爸爸跟我说:果果显然也近视了,但就是不承认,也拒绝去验光配镜。
几个星期后,果果不知道什么原因被突破了防线,去配了眼镜。一天晚上,我在外地出差,丸子给我电话,长篇大论了一通之后,小声地跟我说:“妈妈,我今天戴了一下果果的眼镜,感觉挺好的。”
我出差回来马上就带她去配了眼镜,她近视得不厉害,一只眼睛150度,一只100度,她回家就让爸爸给她又放了一次她喜欢的电影《玛蒂尔达》。
看电影的时候,她倚在我怀里,贴着我的耳朵,软软糯糯地说:“妈妈,戴上眼镜世界清晰了很多很多哇。”我微笑着看看她,知道她是在拐着弯儿跟我道歉和致谢。
刚刚结束的童书妈妈家庭营,我给孩子们上写作课,发现有一半孩子都眯缝着眼吃力地看板书,他们都没有戴眼镜。有些孩子实在看不清板书,又对课程感兴趣,索性站到白板前来上课。
挤到白板前来的其中一个孩子是我哥哥的儿子沛沛,夏令营结束回到北京,我说带他去配眼镜,他也说他没有近视,就是有,也最多只有一只眼睛近视,而且只有50度。
丸子给哥哥做了思想工作后,哥哥答应去了,结果非常意外——一只眼睛100度,另外一只300度,还带50度散光。我把这个情况说给眼视光博士吉平听的时候,她说,孩子这样情况不戴眼镜会很吃力很难受,验光师也说“妹妹上课看电视戴眼镜,平时生活可以不戴,哥哥什么时候都得戴了”。
有意思的是,孩子的妈妈,也就是我嫂子对此非常惊讶,说:“从来没有听孩子说过看不清啊!”
孩子们为什么会宁肯眼睛吃力模模糊糊,也不愿意告诉家长老师自己近视了呢?是什么“难言之隐”能够让孩子们忍受几个月乃至几年呢?
我因此采访了几个营地的小朋友,孩子们告诉我,他们“讳疾忌医”的原因是:不愿意承认自己近视了;觉得戴眼镜难看,不方便;担心被父母和老师批评。最后一个是最主要的原因,他们纷纷对此吐槽:
“我妈要是知道我近视肯定不让我玩游戏了!”
“我们老师说一个戴眼镜的同学:成绩不好还这么小就戴眼镜!”
“我一看书着迷我奶奶就过来说要注意眼睛,这一戴眼镜,她又可以唠叨大半年了”
“我们老师每天都盯着我们戴‘爱眼丝带’,如果不带就会小组扣分,就会迎来小朋友责备的目光”
“我们老师天天都提醒坐姿坐姿!如果戴眼镜了马上就成了反面典型!”
……
通过孩子们的吐槽,再跟营地的家长了解情况,我发现,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对近视的相关知识掌握得并不比几十年前的家长多,也不比几十年前的家长正确,有些家长和老师笃信的,还是一些伪科学,假事实,再用这些假知识去要求孩子,甚至是责难孩子,这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做法还加剧孩子近视的程度。
因此,我请教了有关专家,给大家聊聊关于近视的五个真相。
近视的真相一
一个孩子之所以近视,是因为他的父母近视,父母近视真的会遗传给孩子。
“父母双方都为近视,则遗传给孩子的几率为100%。父母一方有近视,遗传率为50%,”儿科眼学视觉发育科学与眼视光医学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邵立功说,“父母近视真的会遗传给孩子”。
国际学术期刊《遗传》杂志称:对双胞胎的近视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近视确由遗传因素决定。研究者们还发现处于同样学习强度下的人,父母患有近视的人群发生近视的可能性为父母不患有近视人群的10倍。
遗传最“见效”的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其机率如下:
1、夫妇双方如均为高度近视,其子女通常发病率在98%以上;
2、如双亲中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正常,其子女10%-15%发病;
3、如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为近视基因携带者,其子女高度近视发生率约为50%;
4、如双方均为近视基因携带者,但视力正常,则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是25%。
(数据来源:南京市第一医院眼科 王晶)
上面的“发病率”,跟父母是个胖子,儿子多半是个胖子的机率几乎相当。父母在责怪孩子为什么不保护好眼睛以致于近视时,恐怕先得责怪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近视。
既然近视的一大确凿原因来自于遗传,那么肯定有近视基因,父母在责怪自己的同时,可以责怪一下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基因——2016年5月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科学家们发现10个基因与近视有关:有的基因导致儿童在7.5岁近视,但今后度数稳定(CHRNG、CACNA1D、LAMA2、CYP26A1和BMP4);还有基因导致儿童在7.5岁近视且不断增长(PRSS56、KCNQ5、 TOX、ZIC2和SHISA6)。
近视跟基因相关虽然听起来让人颇为沮丧,但也同时意味着好消息,我们可以通过改造基因来治疗近视。温州医学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瞿佳教授,最近被公布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初步候选人,他挂帅的中国近视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除了发现中国人特有的近视基因之外,他说:研发药物,通过吃药改变基因治疗近视在未来很可能发生。
▲温州医学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瞿佳教授,最近被公布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初步候选人。
近视的真相二
比遗传更可怕的,是因为我们像现代人一样生活。
虽然我们可以把孩子的近视成因“归功”于遗传,但比遗传因素更具威力的,是生活方式的变化。
如果不是生活方式的演变和变化,如何能够解释拥有同样基因的人类近视得越来越严重?
有一种说法,说是近视基因特别偏爱亚洲人,尤其是东亚人,在上文列举的近视基因研究,科学家在同时也发现:这些近视基因对亚洲儿童的影响力比欧洲儿童要大两倍。
我认为近视基因并不偏安亚洲人,而是亚洲,尤其是东亚人的生活方式,比如大量的课堂教学、堆积如山的试卷、写不完的家庭作业、停不了脚步的竞争、上不完的课外辅导班补习社、比黄金和钻石还稀少的户外活动时间……这些因素联合导致了亚洲的高近视率,也把中国推向了近视第一大国。证据之一是中国人移民到海外后近视率大为下降,甚至下降到当地水平。
下图是近视在不同人群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出近视的顺序是:大学生➡️文员和秘书➡️裁缝➡️演员和艺术家➡️熟练工人➡️农民和渔夫。
▲近视在不同人群中的比例。瞿佳教授主持的最新研究发现:近视跟受教育程度高度相关。其本质是跟近距离工作相关。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近视的几率就越大,“眼镜等于学问”看来是有几分道理的。学生们近视不是因为受教育受得多,而是因为眼睛长时间近距离工作,这使得眼轴距离增加,也就造成了近视。
能够证明近视跟眼睛近距离工作密切相关的是,近视的几率、近视的程度一年比一年严重,现代人比古人近视严重得多。
古人的文字是刻在竹简上,写大大的毛笔字在宣纸上,字很大,内容也不多,都是言简意赅的文言文和短小的诗歌,眼睛近距离工作的时间短,工作环境舒服(字大),当然近视比例比现在低。现在的图书字这么小,一本一本这么厚,眼睛近距离的工作量这么大,当然容易近视。
近距离工作的“威力”
工作距离:一天阅读时间大于2小时的儿童发生中高度近视的可能性是阅读时间少于2小时儿童的1.5倍。
工作时间:工作距离小于30cm的儿童近视发生可能性是工作距离大于30cm儿童的2.5倍。
数据来自瞿佳教授公开课
观看地址:http://www.eye.ac.cn/eye2007/Colleg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077
“改善中国孩子近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晚点上学,早点放学,放学后不留任何家庭作业,都出去外面玩——现代人的智商都不相上下,每天接受几个小时的教育完全足够了,”瞿佳教授说,可惜他自己也说,“教育部恐怕不会同意我的建议”。
你会为了孩子减少近视机率,而让孩子回到毛笔宣纸时代吗?你会放弃让孩子阅读吗?你会选择让孩子去上没有家庭作业、眼睛较少近距离工作的学校吗?
要一个爱阅读享受阅读的孩子,还是要一个不阅读而不太近视的孩子,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答案不言自明。
一个天天学习现代文明受教育的中国孩子,注定了也是高机率成为近视的孩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视就是现代中国孩子的宿命。
▲究竟是为革命眼睛近距离工作,还是为革命保护视力,这其实是一个无法两全的选择。
近视的真相三
做了几十年的眼保健操,究竟有没有用?
“为革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保健操现在开始,闭眼……” 这套铿锵有力得有些过分的音乐,开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回荡在中国校园有55年之久。全中国几乎每个学生都要做的眼保健操,最近却却常常被质疑无效甚至有害。
最有意思的是,作为全世界唯一的做眼保健操的国家,我国在推行眼保健操的过程中,却从近视第二大国做成了近视第一大国。甚至有人认为眼保健操有害,理由是在2012年,做眼保健操的中国近视率是80%,而不做眼保健操的美国却只有25%。
北医三院李风呜教授为眼保健操挂图的题词是: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的推拿法、经络穴位,再结合医疗体育综合而成的一种按摩疗法,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对近视眼的防治有益处。
但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近视眼治疗专家陈跃国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西医的角度分析,近视的发生原因是眼球轴长的变长,而做眼保健操并不能阻止眼球轴长的变化,因此它没有实质性的防治近视的作用。
尽管如此,大部分学校和家长还是认为做眼保健操比不做好,他们认为:“无论人体哪个部位,适当的保健都是有好处的。眼保健操可以缓解视疲劳、放松眼部肌肉、通经活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所以它在预防近视方面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我每次做完眼保健操都很舒服”
“我有一个朋友做眼保健操特别认真,他至今都没有近视,视力非常好”
……
生活中,你天天可以听到人们用这样的说词维护做了55年的眼保健操,有意思的是,眼保健操推行了这么多年,究竟有没有用,从来没有人做学术研究,也没有见过相关的学术论文,一个国家举国推行这么多年的保健项目,还是应该做做学术研究的,哪怕最后证明眼保健操没有用,也是有意义的。
同样的,给耳朵贴满胶布、扎梅花针、练气功等中医治疗手段也不能轻易说没有用,因为的确有很多患者反应有效,这也需要我们在给患者治疗的同时,做规范的学术研究。
近视的真相四
真性近视无法治愈,无论采取什么手段。
“一旦近视,半年内尚有机会治愈。过了黄金半年就很难挽回了……”你在生活中一定听说过这样十万火急的控制近视的说法,这种说法让家长老师“严格控制”小朋友用眼,他们稍微姿势不正确就会被严厉喝止,以求“尚有机会治愈”,可惜的是,让家长老师如此操心,孩子们“时刻准备着”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
人的近视就是眼轴变长,一旦近视了是不可逆的,并不存在可以缩短眼轴也就是治愈的黄金半年。
另外一个没有科学证据支持的说法是“孩子刚开始近视千万不要戴眼镜,孩子如果努力看还可以把视力看回来,眼镜一旦戴上了就取不下来了”,这个说法不但不科学,而且还可以称之为愚蠢,眼视光专家说,近视了而不佩戴眼镜不但“练”不回视力,还会使近视的速度加速。
另外,按摩眼球,拿一个悬挂的球忽近忽远地在眼睛前摇摆……这些“半年黄金期治愈近视”的做法都来自于美国的贝茨理论——通过转动和按摩眼球来放松睫状肌从而达到消除近视的目的。
卓正医疗的眼科医生@眼科小超人老梁说:“它是不科学的,贝茨理论一提出就被美国眼科学会和美国视光学会批评。同样,我国隐形眼镜和屈光手术的开拓者——褚仁远教授也批评国内的“近视预防训练”,褚教授用科学严谨的论文证明“机械性的人为挤压、按摩眼球”无法消除儿童近视,“疗效的证实可信度较差”,“不应提倡”。
近视的真相五
预防和控制近视的真正有效的方法——户外活动。
2015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何明光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美国医学会杂志》以“首篇论著”的方式发表了学术论文,为“户外活动”这一简单易行的近视预防的方法提供了高水平的证据。《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是由美国医学会主办的一种综合性临床医学杂志,创刊于1883年。该刊是国际上公认的四大医学期刊之一。
该研究始于2009年初,何明光教授团队选取12所学校随机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均有六所学校,研究者对一年级儿童(6~7岁)随访至四年级。
干预组儿童除了在校期间每天增加40分钟户外活动课程以外,还增加了课余时间,尤其是周末和假日户外活动时间。这两组共12所学校的学生每年接受眼科检查。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3年近视累积发病率指标和3年等效球镜度和眼轴长度改变,结合课余户外活动时间进行量化换算。
“对于广州6岁儿童来说,每天增加40分钟在校户外活动时间,可降低3年近视发病率。”何明光教授称,在项目开始时的“基线检查”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视力基础情况的特点相似。研究得出,干预组儿童3年的近视累积发病率为30.4%,对照组则为39.5%。
也就是说,每天增加40分钟的户外活动,能够将近视发病率降低9%!
▲何明光教授为户外活动能够预防控制近视提供了高水平的证据。
户外活动的作用不仅是减少了孩子眼睛近距离工作,更重要的是阳光足够亮,能够促进眼睛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可以抑制眼轴生长的速度,在没有近视的时候可以预防近视,在已经近视的时候,可以抑制近视加深的速度。
悉尼青少年血管和眼睛研究(SAVES)也发现,导致12岁儿童近视的关键因素是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对近视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基因(父母遗传)、近距离用眼的作用。也就是说,即使父母都近视、写作业和玩电脑时间长,只要孩子确保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也可以预防近视的早发生。
预防儿童近视,户外活动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让孩子坦坦荡荡近视
开开心心户外活动吧
写了近视的五个真相,我特别想跟读者诸君小结一下:
近视的三个重要成因是父母遗传、亚洲基因和眼睛近距离工作,孩子近视几乎是现代中国人的宿命,孩子近视很正常,不可耻,不要给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的内疚感,也不要给孩子“没有好好爱护眼睛”以凌厉的眼神,让孩子坦坦荡荡地近视,没有心理负担地及时戴上合适的眼镜,让他们早日重新看到清晰的板书、清晰的远方的路牌,清晰的明月和星辰。
预防和控制近视的真正有效的手段是户外活动和马上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这些是关于近视这个问题的“西瓜”,而纠正孩子坐姿、买护眼灯、让孩子少看书少打游戏等唠叨则是“芝麻”,我们不要再做一些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傻事。
各位亲爱的老师,每天让孩子眼保健操的时间有两次,共20分钟,与其让孩子做没有确切效果的眼保健操,不如放孩子出去操场上晒着太阳跑一会儿,分泌一些快乐的多巴胺,他们不但为革命保护了视力,还保护了学习的愉悦心情!哪怕每天多20分钟也好!
各位亲爱的家长,虽然孩子有很多家庭作业要写,虽然孩子要保持阅读量,虽然孩子要上辅导班,虽然孩子应该早睡,但孩子更应该去户外活动,户外活动!不是去公园,也不是去森林,就是去有阳光的户外,就是你家楼下的空地——每天40分钟,你完全可以控制,你一定做得到,孩子不但能够预防控制近视,还能够更加快乐,更加聪明。
请相信大自然和多巴胺的魔力!
预防控制近视的科学清单
一、户外活动!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能够让孩子眼睛远距离工作,同时分泌多巴胺,能够控制眼轴变长的进程。户外活动不但可以预防近视,还可以控制近视的进程。
二、如果出现近视,及时分辨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为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绝大多数近视眼是因为眼轴增长造成的,称为轴性近视。
假性近视的先兆症状为:小孩平时看东西爱皱着眉头,看电视喜欢往前坐,或怕光、眼睛干涩、灼热、发痒及眼部胀痛。假性近视会让孩子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但实际上眼轴并没有变长,通过调节治疗,是可以恢复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不是假性近视不控制就演变成了真性近视,有大量真性近视案例根本没有假性近视过。
分辨假性还是真性近视的方法就是散瞳,因为假性近视多出现在孩子身上,所以孩子第一次验光配镜一定要散瞳。从表面上看,假性近视也是看远模糊,看近清楚,但散瞳验光检查时又没有相应的屈光度改变。
三、真性近视要及时戴镜,首要做好验光
戴眼镜是防止近视加深的最基础的措施之一。需要强调的是,有近视而不戴镜,那就是另一种意义的“见死不救”,这样,近视会加深得更快,因为不戴矫正眼镜时,眼睛一直要克服近视的干扰而产生的视觉疲劳,时间久了,近视加深不可避免。真性近视是药物、仪器、按摩、特殊眼镜等都无法回转的。
1、专业的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采取散瞳验光,使睫状肌麻痹,完全放松调节,验出的度数才是真正的近视度。当然只有这样,配出的眼镜才是最准确的。
2、 正确的戴镜方法
a、150度以下的近视,近距离看书写字或看电脑时,可以不戴(最好不戴,但要控制时间不要超过40-45分钟/次);看远(如看电视、看黑板、看电影、户外运动、旅游等)时则要戴镜。
b、 200度以上近视最好配2副眼镜,一副看远,一副看近。看近比看远戴镜低150度。
3、定期复查
近视复诊时间以半年为好。长期不复查,或不到医院眼科复查,都有可能延误诊断或治疗。太短时间也没必要。一般半年散瞳验光一次较为合适。是否换镜,要看近视度数有无变化决定。
四、选择适宜的矫正方式(以下矫正方法都得到眼视光专家认可)
1、配戴框镜
2. 配戴角膜塑形镜(即OK镜)适合于不愿戴框镜的8岁以上儿童,由于是夜间配戴,故需注意事项较多,适合度数600度以内近视,200度以内散光。角膜塑形镜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硬性隐形眼镜,由于有非常高的透氧性而适合晚间配戴。需要根据每个人角膜的不同情况而订做。医生首先需要检查拟配戴者的角膜情况,如果情况允许,即可订做。晚间配戴,通过眼睑的压迫作用而使角膜变得接近正常,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通过一晚上的配戴,清晨取下,整个白天即可有清楚的视力而不需要配戴任何眼镜。开始阶段,每晚配戴,2个月后,根据情况即可隔天配戴。要在医生指导下配戴和保养。
3. 配戴隐形眼镜(软性、硬性)不适于10岁以下患儿使用。有软性和硬性之分。
4. 激光近视矫正术
五、注重孩子的眼睛健康的同时,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科学育儿,愉快生活。
要呵斥孩子打游戏造成近视前,先带孩子去户外活动!
要责怪孩子姿势不正造成近视前,先带孩子去户外活动!
孩子近视了就痛痛快快给孩子带眼镜,不打不骂不怨,平静接受这个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结果。所谓接纳,当然包括平静接纳孩子近视。
___END___
童书妈妈三川玲
(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赞赏
作者简介
三川玲:在懂童书的人里面她最懂教育,在懂教育的人里面她最懂童书。她是童书出版人,她出版作品获国家图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销量百万,她撰写的童书评论深得读者认同,能掀起购买风潮;她是儿童教育作家,撰写的教育文章常常10万+,还经常被教育部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引用;她还是中国营地教育联盟理事,TEdxKids智库专家。同时,她还是9岁女孩小丸子眼中那个有肥肥双下巴、爱做饭,从来不打不骂孩子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