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度过最艰难的时光
你的孩子害怕迎接挑战吗?你知道在孩子最艰难时光父母最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什么吗?今年四月,徐莹一家突然移居日本,孩子几乎不会日语,一到日本就要学和歌、徘句,还遇到学校里日本孩子孤立中国孩子。五个月过去了,孩子不但学会了日语,还交了新朋友,开始享受日本的生活,我们来看看在孩子艰难的时光,我们该做些什么。
童书妈妈教养栏目欢迎您投稿讲述自己的育儿心得,投稿邮箱:ts-mama@qq.com
今年4月,我们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带上孩子全家到日本生活。
说实话,这个决定做得比较仓促。在这之前,我们并没有给孩子做太多心理上的准备,更没有在语言方面做准备。
对孩子来讲,这其实是个不太公平的决定。他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刚开学的这几个月,对于孩子来讲,是压力最大、最难度过的时期。
数三秒
怒火妈妈变客厅知心人
父母过于争强好胜,只会让自己和孩子日渐疏远。在过去的4个月里,我对此深有感受。
刚到日本的前两个月,我发现我经常发脾气,跟儿子发生冲突的频率远远高于在中国的时候,最后的结局肯定是两败俱伤。两个人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平复。静下来的时候,心里一直反思。这到底是怎么了,是我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给了我答案。原来,是我自己出问题了,因为这段时间自己工作上的事情没有落实,感觉很失落,就把失落转化成对孩子成绩的期待,开始拿他跟日本的孩子做对比,希望他可以短期达到他们的水平,不自觉的对他多了很多的要求。
可是,他并不适应我的变化,达不到我的要求,于是我看到眼里的都是不满,我变得唠叨,事无巨细想让他按我的节奏走,跟他说这都是为了让他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才这么要求的,是为了他好。
这个“为了你好”引起他的极度反抗,最后引发我们的冲突。
意识到了这点,我开始梳理我自己。每次想发脾气的时候要求自己先想3秒钟,再说话。如果做不到,就直接告诉儿子我现在很生气,很激动,我要冷静下再跟你说话,让他了解我的情绪。当然,这很挑战自己的自控力,我也不是每次都能做到,每次控制情绪后带来的和平感和儿子向你敞开心扉的幸福感,会给我动力去坚持。
儿子就像一只很情绪化的“顺毛驴”,心思有点重,不愿意主动分享学校的事情,尤其是不开心的事情。
如果想多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就要在他进门时察言观色一番,好像中医问诊一样。
如果他拉着脸进门,有气无力地跟你说“我回来了”,肯定是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如果一脸担忧地去问他“今天学校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啊?有什么要妈妈帮你解决的吗?”等待我的回应肯定是比我声音大一倍的“妈妈你别问了,好烦啊!”感觉到家长的尊严受到挑战,我接着说,“我是担心你啊,你怎么这样跟妈妈说话?”接下来,肯定是儿子以更火爆的脾气跟我对峙。
因为了解他的脾气,我一般会说,“你看起来有点累啊,先去你屋休息一会儿吧,今天买了你爱吃的桃子,切好放在客厅了,你想吃的时候来客厅吧!”
这样,给他一个缓冲期,等他自己情绪调整过来后,会主动来客厅找我,一边吃水果一边说,“妈妈,我有件事情想跟你说......”
这样,我们的对话就可以在比较平和的环境下进行,我也可以知道到底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才能和他一起分析、想办法。
当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接纳、包容,才比较容易打开话匣子,我们也才好对症下药。
所有温馨的画面,都是我们彼此冷静地倾听了自己和对方,所有“鸡飞狗跳”的画面都是我把自己的想法没有太多解释地强加给他造成的。当我想用所谓的家长权威去控制局面时,往往会引发更大的冲突。
▲全力支持爸爸拍出最好的樱花照片。
鼓励孩子迎接挑战
我儿子在国内的时候只会简单的日语打招呼用语,来到日本后,四年级的课程需要学习和歌、徘句(类似国内的古诗)。这对于他来讲是个天大的挑战。即使日本的学校安排了一对一的日语辅导从零开始帮孩子来补习日语,孩子进入班级的压力还是可想而知的。
“我怎么可能跟他们一起学习!日语是他们的母语啊,他们已经4年级了,之前学的那些知识我都不知道啊,我怎么可能跟上他们的水平?”
“相信你自己,你只是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没有时间尝试罢了。如果你的日本同学去中国上学,他们的压力应该比你还大吧。汉语应该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日本四年级只有200个汉字需要记,但是中国的小学生可是一年级就要记300个汉字了。拿出你在中国同样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去尝试一下,我觉得你没有问题。”
四个月过去了,儿子现在日语在逐渐进步,基本能听懂老师和同学说话的80%,并能简单的和大家沟通了!
开办外交饺子宴
虽然有一对一的日语补习,班里也有另外一个中国同学一直帮忙翻译,大多数的日本同学也表现的比较友好,但是,事情并不是都那么顺利。因为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日本孩子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不接纳,正面冲突事件还是发生了。
被日本同学排斥甚至是孤立时,孩子真的很受伤。
我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带着他去学校找发生冲突的同学理论,争个谁对谁错,而是先作为一个全心全意的倾听者,让孩子把自己不快的情绪全部释放出来,才是对他最大的鼓励。最后,再跟他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想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如果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挫折感被父母接受和认同,他感觉到我的鼓励和支持,才会愿意有勇气地去面对困境。
但是这个过程其实进展的并不是那么顺利。孩子一直在逃避,不想直接面对,觉得躲开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我就在孩子情绪比较稳定时候跟他一起回顾了整个事件,并结合自己十几年前第一次来日本的经历跟他说,“其实逃避挑战和困难是我们人类的基本特性,不只是你,妈妈也会想这样做。想躲开并不代表你是懦弱的,不坚强的!我们要做的是认识到这是个问题,而且他不会自己消失,我们得想办法去解决,要不一直放在那,他会成为我们的心结,变成我们自己的大问题,让我们更难受。”
意识到这次事件主要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希望日本的孩子和家长能更多的了解中国,接纳中国文化,同时给孩子们一个愉快的沟通氛围去了解中国,我跟同班另一个中国妈妈协商,邀请班里的日本同学办了一个“饺子主题” party。
儿子在准备的过程中很积极,觉得自己在为解决自己的问题努力。看着自己榨的胡萝卜汁和紫甘蓝汁把面团变成橘色和紫色,想象着将包出来的彩色饺子,特别有成就感。
在另外一个料理能手的中国妈妈大力协助下,我们的饺子party很成功。
虽然现在儿子有时候还是会感觉到不适,还没有完全融入到班级里,也会感到寂寞,但是正面冲突已经没有了。这也增强了他去主动解决问题的信心。
一个棒球爱好
打开孩子的自信之门
培养某种爱好,全心投入其中,是自我滋润的最好的手段!
集体项目最能带给孩子参与感和归属感!
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在中国的时候,儿子也参加了各种的兴趣班,每天课后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
意识到孩子刚来日本,环境的变化、语言的压力对于他来讲已经承受了很多以前不曾经历的压力,和爸爸商量后达成一致意见,来日本的第一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孩子逐步适应和喜欢上这个新环境,尽量减少其他方面的压力。
这个时候做“减法”,是对我们最合适的方法。
我们大家都有感受,当你全身心的投入到某种活动或者爱好中的时候,你会享受其中,忘却很多不开心的事情。这种美好的感受也会成为你为之付出的动力。我们帮儿子一起找到的这个点就是棒球。
来日本之前,儿子就喜欢棒球,也会利用来日本旅行的机会去现场看棒球比赛,但是因为没有适当的条件和环境,一直没有自己参与其中。
正好看到学校发的招新队员的通知,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因为棒球是日本的全民运动,好像中国的兵乓球,普及性很高。这是一个进一步了解日本文化的好机会,同时这也是一个集体体育项目,体育项目的规则性和公平性可以减少冲突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帮儿子在其中学习怎么跟日本的队友和教练沟通、交流。
相对于足球、篮球来讲,棒球项目的进攻是单人制的,不太需要和队友之间的语言交流,对于目前儿子的语言状态是比较合适的。再有一点,是否能先发上场,很大程度上在于自己的技术。如果自己拿出时间刻苦练习就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是个完全机会在自己手中的项目。自己的努力决定自己的成就。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儿子跟教练和队友处得都不错。看到每次比赛的时候他和大家一起为队友加油,他上场的时候队友也大声为他打气,感觉他真的很享受其中。从加入球队到现在,每个周末两天的练习除了生病以外他从来没有缺席过。还自己主动要求买了本年度日本棒球联盟球员介绍,去了解喜欢队员的特点。
我们也利用他的这个爱好,鼓励他自己查字典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东西。变相地也给了他学习日语的机会。因为对棒球规则的学习,让他知道了很多相关的外来语,在这方面成为了我这个“棒球盲”的老师,也增强了他的信心。
▲家门口的小公园里,爸爸在矫正儿子的扔球姿势。
“保护神”爸爸
我和孩子爸爸达成了共识,为了弥补前期的准备不足,我们会尽可能推掉近半年的出差和不必要的应酬,尽可能的陪在孩子身边,跟他一起渡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四个月来,爸爸只要不出差,基本每天都会在阳台上化装成各种造型的“保护神”,跟去上学的儿子说“上学快乐啊!我会保护你的!”
其实儿子一开始就知道那个“保护神”是爸爸,但是还是乐此不疲。每天出门的时候都会问,“今天“保护神”会来吗?今天会是什么形象啊?“我想会来吧的,神一般不生病!”爸爸也跟着进入角色。
日本的学校下学比较早,作业也比较少,因为没有了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每天下学后到晚饭前的时候都是父子的二人世界。陪儿子观察家门口小河里苍鹭和白鹭的不同,斑嘴鸭怎么求偶、交配、到小鸭子出生,看樱花从半开到满开到凋谢到结果......感觉爸爸这4个月也成长了好多!
▲和爸爸一起在高尾山里徒步,惬意。
▲和爸爸一起观察家附近的善福寺川的历史最高水位。
父母的爱决定家庭教育的优劣
沐浴着父母爱成长的孩子,心灵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心理和生理都准备好的孩子才能适应新环境,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他艰难的时候,你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我们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愿意说话,乐于跟父母商量,我们就能给孩子帮上忙使上劲儿。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我们一定要戴着放大镜去找孩子的点滴进步进行肯定,孩子就会因为鼓舞而更有勇气接受挑战。
我们还应该跟孩子共度一些特别的好时光,简简单单地去大自然中散步、聊天,就会让孩子感受得到爱和支持。
孩子的艰难时光并不需要我们去帮他解决,他们需要的是爱、耐心和陪伴。
___END___
童书妈妈三川玲
(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赞赏
作者简介
徐 莹 一个浪迹外企15年的知性职女;一个喜欢旅行,喜欢带着儿子四处溜达的妈妈;一个被要求减肥的10岁男孩的妈妈;今年4月移居日本,目前专职在家带娃、修正自己的“新地图”进行时。童书妈妈东京读书会筹备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