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妈妈的技术贴:发现天赋培养优势不能只靠follow your heart!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在之前的文章中,一直追问我们发现孩子天赋方法的亲们,技术贴来了!
1月20日,在“2018,向幸福出发”童书妈妈年度精华分享大会上,来自童书妈妈读书会6个不同的城市,10位分享人,他们带着各自城市不同的文化烙印,带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和观点,与现场3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童书妈妈的读者,还有直播平台的20万观众一起,分享了历时4小时的思想盛宴。
来自童书妈妈北京读书会的成员——苏菲,她是2018童书妈妈年度精华分享大会压轴演讲者。
她向我们讲述了解自己的发现优势之路,找到自己的优势对幸福有怎样的影响,天赋和优势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她主张放弃“补短”的观念,发现优势、发展优势、使用优势!
这些具体而实用的技术方法,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哟!请观看她在年度精华分享大会上的精彩视频。苏菲的演讲经过剪辑,内容不够完整,全部演讲内容请见下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542pg16ao&width=500&height=375&auto=0
▲ 童书妈妈年度精华分享大会精彩视频,由一刻talks拍摄并剪辑
36岁的年纪谋求职业转型
“三个圈”为我打开另一扇门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优势和幸福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
2014年,我对自己职业发展的焦虑达到了顶峰,身处“不断变革,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我感受到越来越跟不上“互联网的速度”。比如,去年我们重点宣传的重量级合作伙伴,今年就要濒临破产。
互联网行业有了解不完的新态势,学习不完的新玩法,一不留神你就OUT了。而“追新求快”一直都非我所长。
在公司,我看不到上升空间,不确定自己能做出什么贡献,更糟糕的是,我找不到工作的激情。于是,我想谋求职业转型。在36岁的年纪谈转型,理论上有很多的选择,可在实际中,却似乎每一扇门都关着。
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36岁连职场的半程都谈不上。从25岁开始工作,到 55岁退休,我才工作了刚10年,还有20年的路要走。
不能将就,于是我选择离开了公司。
辞职后没几天,我先生对我说清华大学开了一门新课《积极心理学》,很适合你这样消极无助,需要积极进取的人。虽然,我觉得他的说法很是欠扁,但在这样迷茫的时刻,我确实需要新的积极力量,所以我选择了走进课堂,成为一名旁听生。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个比较新的分支,研究人的积极情绪和积极特质,也被称为“幸福课”。哈佛大学在开这门课时,创下了选课人数最多的记录。
清华引进了这门课程。老师讲解了很多关于幸福的发现和理念,其中说到幸福工作时介绍了一个模型。
▲ 三个圈:意义、快乐、优势,三个圈的重合部分就是能让你感到幸福的工作。
这个模型分为三个圈,第一个圈是对你有意义的事,第二个圈是让你感到快乐的事,第三个圈是你的优势。这三个圈的重合部分,就是能让你感到幸福的工作。
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个模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到我。在我想象中,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每天早晨都是被梦想唤醒,心中的激情无法抑制,快步奔跑在自己的道路上,然后再云淡风轻地留下一句,Follow your heart.
遗憾的是,我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也不能确定哪些特质可以算作我的优势,更不知道这些特质与我的职业有多少关联度?最终我聚焦到了这三个圈。
对我而言,成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无论是自我成长,孩子的成长,还是身边人的成长。当我能帮助到他人,对他人给予积极的影响时,我会感到快乐。
而我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学习。这指的不是我考上了清华大学,而是从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坚持学习,成为了一名终身学习者。比如说,虽然我学的是工科,干的是互联网,但随着学习,我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解也逐渐深化。成长、影响、学习,成长、影响、学习,这三者的交集是什么呢?
终于在2016年末,我立志成为一名家庭教育讲师,帮助父母们更好地教育孩子。通过学习的优势,保持自己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通过讲课去影响更多的家庭,帮助父母和孩子们成长,也帮助自己成长。
2017年,是我新方向的元年。在这一年的实践中,我体会到《积极心理学》老师说的是对的,这个三个圈的模型不能帮你找到好的前途,高收入的工作,但能帮你找到具有幸福感的工作。
小小的天赋
给了我谜之般的自信
在这个向幸福出发的过程中,我最想说一说优势。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也有自己的快乐源泉,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发现、发展和发扬自己的优势。优势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磨练的呢?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总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发现优势的苗头,也就是天赋。可以说天赋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无论是基因携带,还是生命早期,环境的熏陶对大脑进行重新布线,我们都会发现,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着更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了美妙的满足感,更棒的是,没费太多努力,就具有超出一般的水平。
天赋出现的强有力指征就是:喜欢做、学得快,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有没有人一看到满屏的微积分就感到身体不适?如果有,那我们之间就多了一个共同点。
杰出的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13岁的时候就尝试给父亲讲解微积分,然而父亲无法理解。无疑,费曼在数理方面具有极高的天赋。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物理学。他说,我是个偏科很厉害的人,我知道的东西很有限,我的智慧有限,我只把它用在一个特定的地方。
当然,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费曼这样夺目的天赋,但我们也有普通人的“小天赋”。当我决定成为一名家庭教育讲师,不少朋友觉得这个决定很唐突,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讲过任何课。
但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以来对公众演讲的热爱、满足感以及成效都让我难忘。我认为,我有这方面的天赋。就是这样小小的天赋,给了我谜之般的自信,促使我敢于做出这个大决定。
发现了天赋,第二个阶段,就要把珍贵的天赋发展为优势。如果缺少环境或者相应的支持,天赋可能就会被埋没,没有办法打造为强有力的优势。只有加上后天的学习和练习,天赋才能转化为优势。
比如说,虽然我有一些公众演讲的小天赋,但如果想成为一名具有出色授课能力的讲师,必须进行大量的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迭代,不断进步。
我们知道,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一个是毕加索,一个是马蒂斯。这两位发展天赋的道路截然不同。
毕加索从小就展现了惊人的艺术天赋,8岁完成第一幅油画作品,14岁进入知名美术学校,16岁进入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并获得全国金奖。
而马蒂斯同样年纪时在干什么呢?他与艺术完全绝缘,按部就班地成为一名律师文书。在21岁那年,他生了场病,母亲为了帮他打发时间,给他买了一盒颜料,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美术。
他迟到地发现了自己的天赋,从此对绘画的热情一发不可收。他辞去法律的工作,花了四年的时间如饥似渴地自学并练习,终于进入了美术学院,开始专业的学习。
毕加索和马蒂斯,都具有绘画的天赋,但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走上艺术道路的时机也不同。相同的是,一旦发现了自己的天赋,他们都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上,从而成为职业画家。
有了优势,第三个阶段是用好优势。这个有点类似于打牌,一张张出牌固然没错,但如果能审时度势,组合出牌,可能就会获得“炸弹”的效果。
比如说,我转型做家庭教育讲师,主要的依据是学习这个优势,以及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优势“公众演讲”。但在工作中,我发现逻辑思维能力能帮助我把课程设计得更加易于理解。
形成自己的优势思维模式
在优势的培养和使用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优势思维模式”。碰到一件事情,我先想到的是如何利用我的优势。把关注点放在优势上,我越来越接纳和欣赏自己,也越来越接纳和欣赏身边的人。
我曾有一位下属,有比较明显的缺点,好几个同事都来向我反映,老板也建议我和她谈一谈。我想了想,这个缺点不是她能够立刻改变的。如果她一时无法改变,跟她谈也只能让她徒增烦恼,影响自信。
于是,我决定强化她的优势,让她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做得更好,做到极致。后来,她成了整个团队业绩最好的成员,老板也对她刮目相看。在我离开公司时,她给我写下了这样的赠别留言: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中找到了天空。
这句话我让我醍醐灌顶,参透了教育的真谛。如果我总是盯着孩子的弱点,我就会折断他展翅高飞的翅膀;而如果我关注孩子的优势,就会给他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在以后的几十年
多和别人说说你的优势
你可能会说,别光说诗和远方,摆在眼前的弱点,总不能视而不见吧?
迪拜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摩天大楼。然而当全球第一高楼,828米的哈利法塔落成后,立刻成为了迪拜的新地标,被叫作“迪拜塔”,没人再去讨论其它的高楼。
是的,我想说的就是,如果你的优势能够像哈利法塔那样突出,其它的弱点就会让别人视而不见。
作为父母,可能比忽视自己的弱点更难的就是——忽视孩子的弱点。
研究表明,全世界“优势教育”最为薄弱的有两个国家,中国和日本。
我们的教育重心放在如何帮助孩子弥补短处,而不是发扬长处上。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为了突破传统智商的单一性,创建了八项多元智能的理论,本意是告知父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突出方面,不一定都体现在“数理逻辑”和“语言”这两项上。
然而,当这个理论传播到中国时,得到的反应却让加德纳始料未及。中国的父母们说,原来一个人要全面发展,有八项考核指标,那我得看看怎样让我的孩子在这八项上都达标。
在这样的教育中长大的我们,总会想着怎样让自己不合格的项目统统达标,而不是让优秀的那一点发展到卓越,发展到极致。
一个朋友跟我聊天,说起自己的弱点,侃侃而谈,当我问她怎么看待自己的优势时,她却不知道从何谈起。我说,连我都发现了你的好几项优势,你自己怎么会对此一无所知呢?她想了想说,因为好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没有人跟我谈过我的优势。
我想,如果我们能致力于修建自己的哈利法塔,而不是对每座楼房修修补补,我们有更大的可能性会获得幸福,取得成功。
今年就满四十岁的我,每天早晨被梦想唤醒,心中的激情无法抑制,大步奔跑在自己的道路上。然而,我并不想云淡风轻地说一句,Follow your heart.
我想说的是:不管我们受到的教育是怎样的,现在,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从今天开始,发现、发展、发扬你的优势吧。
四十岁也不晚,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
苏菲,清华本硕,微信公众号“苏菲的成长课”创始人,清华大学特聘职业辅导校友导师,“得到”签约作者。童书妈妈北京读书会成员。
2017年童书妈妈年度分享大会,更多的精华呈现:(点击可阅读)
更多了解2017年童书妈妈年度分享大会,请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