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什么?焦虑是面对未来各种不确定性产生的不安情绪。如何对抗焦虑呢?需要我们放下以往的经验,去了解目前的发展、未来的趋势。
这份书单,由杨东平老师推荐,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科学、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而且都是领域内的重磅图书,有的指向教育前沿,有的深入洞见现实,推荐给所有关心教育、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和老师。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刚刚结束的2019博鳌教育论坛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博鳌教育论坛主席杨东平老师,发表了《面向未来的学习》的报告。
杨东平老师的这份报告里,还包含了一份干货,那就是他援引或者推荐的多本重磅图书,有的指向教育前沿,有的深入洞见了现实,本本都是五星图书。
征得杨老师的同意和补充,我们将他报告中的这份书单整理了出来。书单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科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包括《让天赋自由》《让学校重生》《数字化生存》《天生不同》《智能的结构》《Scratch少儿趣味编程》《父母皆祸害》《静悄悄的革命》《教养的迷思》等共12本。
《让天赋自由》
作者:英/肯·罗宾逊、美/卢·阿罗尼卡著,湛庐文化出品,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主张从应试教育突围;要总结未来学校的特点,我认为第一条,就是以儿童为中心,重视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追求真善美和幸福人生。
这也是我首先推荐《让天赋自由》这本书的原因:希望更多人换个角度审视自己和孩子,了解天赋与爱好,以及敢于做新的教育尝试。书的作者就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与生俱来有自己的天赋,但随着在现实世界中阅历增长,会逐渐丧失很多潜能,而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恰是教育。作为在全球都极具影响力教育家,他的书也激励着无数教育者,对自己所在的学校展开改革。
《让学校重生》
作者:英/肯·罗宾逊、美/卢·阿罗尼卡著,湛庐文化出品,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我看来,未来学校将会是这样的:小规模、小班小校;学习时间弹性化;混龄学习,并且上学和毕业没有固定年龄规定;校园开放,智慧校园;拥有多重学习中心,运用多元社会资源,文凭的重要性被课程证书社会证书所取代。
对照这样的未来,我们需要思考:现在这种标准化对学生和学校有什么影响?这也是促使我们变革的一大动力。《让学校重生》这本书对此做出了回答:标准化对学生和学校都是有害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另一种教育的可能和改变,正在全球发生。作者号召所有读者:无论你是谁,无论你身处何方,你都有能力改变这个系统。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创新学校和教育人士在实践探索。不过,作者对于教育最大的担忧之一,恰恰在于:尽管全世界的教育系统都在改革,但很多改革都是基于政治和商业利益,违背了人们学习和学校运行的真正规律,实际上毁掉了无数年轻人的前途。这个担忧现在看来同样具有全球共性。除了《让天赋自由》《让学校重生》,肯·罗宾逊还出版了《发现天赋训练的15个方法》《让思维自由》。
《数字化生存》
作者: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著,胡泳、范海燕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在论坛上的报告中,大家都看到了这句话:“我要提醒大家,学习是自己去做的事,而教育是别人对你做的事,要把这两者区分开来”。
说过这句话的人,正是《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他同时还是MIT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并且多次在TED上发表非常受欢迎的演讲。
尼葛洛庞帝最为人知的著作,当属这本《数字化生存》,有人评价它说:20年前读它,是科幻书;20年后读它,像历史书。
尼葛洛庞帝虽然身处上个世纪,却对我们当下的数字化生活,在书中做出了非常准确的预测和判断,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这本书特别好读,被很多人视为经典的互联网启蒙读物、数字化时代的说明书,作者本人因为这本书被人们视为“预言帝”。
《天生不同 人格类型识别和潜能开发》
作者:美/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 Briggs Myers),人民邮电出版社。
我们常说,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要无限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每个班级都有不爱学习的学生,但是他总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从长期观察现实情形得出的结论,也有科学研究理论可以支撑。
《天生不同》就是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根据作者多年的观察和调研,发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数人格测试表(MBTI)”。
这一成果,系统地解释了人们的天资差异,并描述了16种人格类型的特征、它们对个体的不同影响,以及如何实际应用。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评估自己的人格类型和偏好,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以确定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据统计,在世界100强公司中,89%的公司都使用MBTI,作为管理冲突、发展领导力、提升组织绩效的重要方法。
《智能的结构》
作者:(美)霍华德·加德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除了《天生不同》,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同样认为,“人人可以成才”,但是角度完全不同。加德纳首次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人类具有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8种智能,并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全面系统介绍,向传统的心理学观点、流行的智商测试发起了有力挑战。看完这本书,对“人人都可以成才”这句话,我们可能会有更深刻更科学的理解。《智能的结构》自1983年出版后,多元智能理论成为21世纪全球主流教育思想之一,被心理学界誉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在全世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也促进了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后现代课程观》
作者:美/小威廉姆·E.多尔,教育科学出版社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现代课程理论竟然是深受一位管理学集大成者的影响,这个人就是泰勒(Ralph Tyler)。了解管理学常识的人,可能都听说过这个人,他崇拜科学和进步,追求“效率”,主张“控制”。这样一套被引入到课堂,会是什么结果呢?就是我们现在的样子:孩子们的课程目标,要求要稳定、精确、可控、可测量,教育的产品不是孩子们,而是学习这件事,课程也日益简单化和机械化。如今,我们依然遵循的,还是那个时代美国教育部长哈里斯所声称的:学校教育的核心品质是“端正、准时、安静、勤奋”,因为这四种品质能产生好的工人和好学生。《后现代的课程观》颠覆了这个观念,提出课程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换句话说,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激发课程,并且,这样的课程不仅多种多样,富有启发性,同时也充满不确定性,当然这样的课程还要容许犯错。还有教师的权威,在这本书中,也赋予了非常前瞻性的解读。
《自组织的宇宙观》
作者: 美/埃里克·詹奇,曾国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介绍《后现代的课程观》这本书,我已经提到“自组织”这个词。其实,“自组织理论”还有一本经典之作,就是《自组织的宇宙观》。看这本书的封面,就知道这应该是本旧书。是的,这本书不但很难买到了,而且,很可能你买回来之后发现:读了一遍不是太懂,再读一遍也还是这样。不过,据说这本书凝结了作者毕生心血,出版之后第二年,作者就去世了。也有很多读过的人认为,这本书绝对是自组织理论的经典作品,值得反复读。甚至还有人视其为科学哲学启蒙书,膜拜作者让人脑洞大开、阐述精辟到位。无论是研究理论,还是思考科学哲学,这本小书都很有分量。
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格雷认为:“计算机、智能手机、app、电子游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打印机,都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工具。不让孩子玩这些东西,就像不允许狩猎时代的孩子玩石器和飞镖一样荒谬。”机器人、3D打印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新宠”甚至标配,摆放在功能教室;编程教育成为培训机构的“新宠”。
Scratch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潮流下诞生的。作为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开发的一款编程工具,Scratch是适合少儿学习编程和交流的工具和平台,有中文版且完全免费。不仅如此,还有这套《Scratch少儿趣味编程》。
这套书结合孩子们学习语文、数学、科学、社会、音乐、体育等科目,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用Scratch设计程序,比如设计一个自动写作文的程序,配合各式卡通形象,通俗易懂,寓教于乐。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米切尔·瑞斯尼克还特别为这本书作序推荐。因为图文并茂、生动风趣,它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编程初学者,可以自学或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
《静悄悄的革命》
作者:佐藤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我们探求的不是会使用计算机的教育,而是不被计算机所“使用”的教育。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应当改变单纯知识传授的模式,而是要通过新技术,构建新的学习方式、新的社会关系。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可以参考这本《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是国际著名课程专家佐藤学教授,从事教育研究工作20年,在日本、美国近万间教室进行实践观察研究的总结。
佐藤学拜访了世界各地的幼儿园、中小学和护理学校,和老师们一道,探讨对课堂和学校进行改革。书中深入浅出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带给教师诸多有益启发,对众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更能加深教师对课堂的理解。和“自组织”这个理论有些相似,作者提出了“学习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不断推动学校从自身入手进行改革。
《父母皆祸害》
作者:王占郡,新星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是引导父母子女共同成长的启蒙手册、工具箱。
对于父母,这本书告诉你如何读懂孩子的言行,如何培养和孩子的亲密关系;对于孩子,这本书指引你如何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如何迈向自强自立的人生。
50后、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都会在书中找到做父母或子女的方法。书中第一次全面披露了中国当前家庭教育的痼疾,以及中国家长假爱、溺爱、伤爱、罪爱的根源,并提供了一系列宝贵建议和有效方法。书中引用大量典型、鲜活的家庭教育失败案例,并请多达20多位专家对案例点评。这本书也为教育和社会工作者,提供了解和思考中国家庭教育的第一手难得的资料。
《超越PISA:如何建构21世纪学校体系》
作者: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 (Andreas Schleicher) ,徐瑾劼译,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看到这本书的副标题,如果不是同时在做教育,只是一名普通家长,很可能认为跟自己没关系,选择不看。
不过,看完这本书的目录页,你可能就要改变想法了。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在揭开我们教育的误区,这些误区包括:穷人的孩子永远学不好;贫穷是命中注定的
移民学生拖了整个教育体系表现的后腿
教育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多花钱
班级规模越小,教育效果越好
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教育效果越好
获得教育上的成功主要靠遗传
一些国家教育表现卓越,是源于他们的文化
只有顶尖毕业生才应成为教师
有些误区可以显而易见,比如“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教育效果越好”——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会有那么多孩子挤时间休息和玩耍,学业以及和学业相关的任务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作者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是现任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司长。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在内的很多教育界人士非常认可他的贡献,英国教育部长甚至称他是“英国教育最重要的人”。
作者:美/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 Harris),张庆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成长成才有很多复杂因素,所以,同样的父母,老大和老二就是不一样。先天还是后天到底什么因素更重要?家庭、学校、社会,还有天赋、努力、机遇。
《教养的迷思》正是一本揭开很多教育迷思之书。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但是朱迪斯哈里斯质疑这个传统观念。
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其实很小,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错的!
备注:本文书单由杨东平老师提供;图书简介、资料和相关点评由童书妈妈结合杨老师的PPT编辑整理。
杨东平简介: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019博鳌教育论坛主席。
如果你喜欢本文,你还会喜欢
转载 需转载文章请在文中留言,并附贵号介绍,我们会联系您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童书妈妈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