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雪巍 栏目丨严选好课
值班编辑 |舒雯
看完今天的头条,有没有觉得心有戚戚然?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大洋彼岸的藤校变“电大”,于我们是新闻,更是警钟。
它明确地释放了一个信息,做教育要推开窗,要看世界,要带着清醒的头脑和敢于应对变化的心脏,去为我们自己和孩子寻找出路。我们不相信,交不起一年20多万的学费,去不了创新学校的孩子,就只能在应试、刷题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我们渴望,此时此刻,每个普通的中国家庭都有权利、有机会,重新定义自己家庭的教育格局和实现路径。我们深信,周轶君的这门音频课,将给你的新教育之路带来巨大启示!看芬兰老师如何在“管孩子”的同时,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学习美国家长,如何一边“支使”孩子干活,一边引导他们完成“跨学科主题作业”;更重要的是,你将借助国内一线教师、家长的亲身实践,把这些好方法落地,在家就把新教育搞起来。生娃前,周轶君做过新华社驻加沙的战地女记者,后来跑到香港凤凰卫视采访中东政要,写的文章还被收入语文教科书。可生娃之后,她和全天下所有普通妈妈一样,面对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陷入了无尽的焦虑之中——为了寻求答案,她一口气横跨欧亚大陆,遍访日本、芬兰、印度、英国和以色列、中国,采访了30多所学校,上千名老师、家长、学生。最终拍出了豆瓣评分9.0的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为期一年的拍摄,让周轶君深切地意识到,一个国家国民教育观念的形成,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更让她惊叹的是,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丰富、多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可是回到中国,我们还是要面对“一考定终身”的巨大现实,成绩、作业、补习、升学,每一样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那到底该怎么办呢?那些去不了创新学校的孩子,就活该在应试教育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了吗?既然大环境在短期内很难发生改变,那就回到家庭中寻找答案!家庭才是最小的教育空间,也最适合率先做出转变。只有家庭,才能针对每个普通孩子,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是观察、收集样本的过程,相当于推开了一扇窗子,看到外面的世界。音频课则是主讲人历经2年的积淀,经过实地考察、分析案例、实践总结、持续思考的成果体现。纪录片中没拍成的遗憾,没有探讨清楚的问题,比如以色列的家长、社区是如何支持孩子在家上学的;日本的霸凌问题中,学生和家长的真实想法和可借鉴的应对措施,都在音频课中给了后续报道和反思,并最终提炼出了在中国落地的方法。课程中提到的国外教育案例,全部是周轶君在拍摄纪录片,以及在海外工作、求学期间,调查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她自己在剑桥读研期间,第一节课就遭遇了巨大冲击:没有教科书,老师就是开个长长的书单,学生自己准备书,自己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最后再到课堂做演讲。英国孩子从小学开始,在课堂接受的就是这种跨学科主题式教学,我们则要到大学甚至研究生才会开始这种训练。这就倒逼我们要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补上这一块,布置“长作业”。花上几个周末的时间,带着孩子去买车、看楼盘;调查十字路口的车流量;采访快递小哥一天的工作内容等。在待处理的家庭事务中,让孩子选择一个主题,参与完成一个项目从立项、调研、分析、记录到得出结果的全过程。纪录片播出后,周轶君收到了很多一线教师和家长的热烈反馈,她将典型案例和方法,都一一呈现在了课程中。比如霸凌问题,很多关于亲子教育的音频课都涉及到了,但都停留在理念上,或是别的国家如何做上。周轶君则把日本、北欧的应对做法分析了一遍,并听取了国内教师在这一问题上的真实想法,让家长能有效避雷。假如你的孩子遭遇霸凌,第一步,不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家出动围攻老师。而是先理解孩子的感受,不以家长的判断把这件事情拔高或降低。比如案例中的小女孩有点婴儿肥,又被同伴嘲笑,“你的名字很奇怪”。 因为年纪尚小,她还搞不明白为什么会遇到这件事儿。幸好她的家长没有把事情扩大,告诉她:“你被欺负啦,你下次应该怎么办”,只是温和地说:“你的名字没问题,她们可能没听过。”同时,课中还列举了孩子可能遭遇霸凌或成为霸凌者的种种迹象,非常详细,便于预防。最后更进一步支招,假如事情已经发生,家长如何温和而坚定地和学校、当事人沟通。这个能力是什么?为什么它这么重要?别的国家是怎么培养的?课中通过案例分析,将一个大命题拆解成可实施的步骤,并点明了执行时的要点。比如思辨能力,我们都不陌生,它被教育学家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国外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讨论问题,“去实体店购物和网上购物,哪个对环境更友好?”当学生给出一个答案时,老师会追问,“你怎么知道这是真的?什么是真实?你凭什么相信网上搜到的第一个信息?你是不是该去搜一下相反的意见?”怎么样?有没有嗅到一丝熟悉的气息?像不像应用哲学大师奥斯卡,常在哲学营上用的“连环追魂问”?是什么?为什么?关键在于下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逼着孩子说出他们的证据、逻辑,反思他们得出结论的过程。课中还介绍了如何验证假新闻?如何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不那么做?”“有没有别的可能?”等手段,从小事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可工作那么忙,回家一堆事儿,职场父母如何实现这点呢?必须从家庭整体入手,而不是把责任甩给某一个人。1.不严格区分大人、孩子的时间,让孩子一起做大人的事儿。与其硬着头皮陪着孩子玩拼图,倒不如让他们给自己“打下手”。一起买东西、洗车、做饭,专门干那些“好像只有大人才能干的事情”。比如,搬家是每个家庭最慌乱的时候,如果再赶上孩子缠着你一起玩,试问谁能不抓狂?倒不如丢给他们一沓空白标签,请他们写下每个箱子里是什么,一举两得。有好吃的爸爸妈妈也可以先吃,让他们明白大人的需求也很重要。主讲人以2020年刚刚去世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为例,点明“职场妈妈可以拥有一切,但不是同时拥有”。尤其孩子小的时候,势必会拖慢工作节奏,但要认识到这只是阶段性的,并积极争取伴侣和家人的支持。1.信任(第1课~第5课)从不同关系谈如何打造信任链条3.开阔(第10课~13课)开眼界-敢说话-人生观-非智力因素4.思辨(第14课-17课)独立思考-有效行动-学习能力-国学&传统5.创意(第18课-20课)创新教育、自然教育、美育其中就提到两个家长非常关心的痛点问题,一个是在家教育,俗称“鸡娃”。核心观点是,如果家长只是监督孩子做作业、刷题,实在是浪费了家庭教育的价值,本质上还是延续了学校的教育体系。“在家鸡娃”必须和学校教育打出差异化。学校搞排名,我们回家就坚决不以成绩评判孩子;学校机械作业多,我们家长给孩子的教育内容,就一定从能力和兴趣的维度出发。家长绝不能满足于做老师的助教,把家庭教育的阵地拱手相送。课中不仅介绍了英国贵族学校是如何培养体育精神的,还分享了普通家庭如何利用零碎时间带孩子做运动。比如用球拍掂球,在作业、网课的间隙,花上几分钟,数一数一分钟能掂几个,锻炼手眼协调和小肌肉,让孩子更加眼明手快。此外,课中还详细介绍了英国、日本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以及这两个国家对于孩子体育技能上的要求。比如英国就将孩子划分为5-7岁、7-11岁、11-14岁、14-16岁四个阶段,逐步让其掌握对应的体育技能。同时,两国在分阶段锻炼上又有很大共性,都是让孩子先锻炼身体协调性,再广泛接触不同类型的运动,接下来就是学习团体项目中的策略和个人项目中的自我突破。中国传统教育中,有一块是比较缺失的,就是培养孩子广博的眼光和敢拼敢闯的格局。课中提到了三步走:激发好奇心,广泛阅读,尽快建立知识的框架。关于具体操作,则详细介绍了知识框架的搭建——比如如何在家里帮助孩子自制一个标注了“历史时间轴”的墙书。引导孩子把脑子中混沌的历史时间,分出大概的先后顺序;把已知的时间标记贴到墙上;在贴了一些标记后,引导他们进行对比。让他们发现原来中国宋代开封最繁华的时候,也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鼎盛时期。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这些标记都是孩子在已经看过的书上、展览上,听过的故事里知道的事情,现在做的是对他们已有经验的梳理,绝不是新知识的死记硬背。掌握了玩法之后,孩子们再看了什么电影,玩了什么游戏,都会有意识地去想,是发生在什么年代的,随手就能扯张小纸条,把新的时间标记贴到墙书上去。不用死记硬背,让孩子脑子里零散的知识碎片,一点点归位、排列,慢慢生长出他们专属的历史时间轴。比如当下很热的一个教育名词——全人教育。课中就着重讲了常被我们忽视的非智力因素——十项人格优点。课中对每一项人格都做了科学、严谨的解释。介绍了芬兰在做全人教育时,采用的“积极教育法”,家长完全可以应用到家庭场景中。包括如何用语言,把我们惯用的批评孩子“缺什么”,转化为表扬他们“有什么”。课中特意指出,全世界没有一个小孩能够十项全能。我们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在不同阶段,需要着重培养的性格重点。比如,幼儿阶段是社交,小学是自律,中学是热情、创造力等等。如此一来,是不是觉得高大上的全人教育,也有地方下手了?▲ 在第13课的“人格教育”中,播放页下方的讲稿中,用图片对10项人格优点做了形象展示。
你买一万节亲子课,看一车育儿书,不实际操作也是白扯。今天就做,现在就做,在做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力量和边界在哪。你和你的孩子,你的家庭,将因为今天的一次点击购买,而产生深刻的变化。
转载 需转载文章请在文中留言,并附贵号介绍,我们会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