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权威干货 | 学好英语一定要先忘掉中文吗?(内含一本杂志两个网站三个APP推荐)

2015-11-03 陈筱微 童书妈妈三川玲

这是坚持原创的童书妈妈第333篇分享


撰文/陈筱微 编辑/童书妈妈


在中国,学习英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观念,那就是“中文是学习英文的最大障碍,忘记中文,才能学好英文”,是这样的吗;其实,很多人英文没学好,恰恰是中文遇到了问题;那么,究竟在中文的环境下,如何学好英文呢?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我是一个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岗位上,历次英语考试成绩都很好,但实际应用非常逊的英语土鳖。生活和工作不是应试的,无论是旅行,还是学术交流,对我的英语要求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多。


我经常在用得着的时候抓紧学一段,用不着的时候就会放松学习。结果呢,英文水平每次都是以多熟悉了一些单词的方式缓慢增长。而且,和所有家长一样,我也面临着如何指导孩子学英语的难题——我不想孩子重蹈覆辙,但自己实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在如此急迫的情况下,林林总总的英语学习观点、流派涌入我的眼前。究竟哪个是科学的,经过验证的,究竟哪些其实是图个热闹,满足短期商业诉求的?


有幸,前些时候,我的中学同学,美国某新常青藤大学的语言学者——陈筱微出现在我面前,她大学毕业不久就去美国修了语言硕士和英美文学博士,还有一个美国杰出青年科学家丈夫(同时也是哈佛医学院教授)。对于她的学术研究,我毫不怀疑,对于她的真诚毫无私心,我非常有信心。


我向她讨教小朋友学英文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她说要讲很长时间,既然如此,不如扩大听众,让更多人受惠。于是便组织了10月18号的讲座。更多北京之外的朋友要求受惠,于是,便有了以下的讲座整理稿。有些学术,但经过科学实践验证,话说,在可能付出上千小时学习的问题上,有可能会纠结我们一辈子的英语问题上,我们还是读点学术和严谨文章好。


文末还有根据现场听众和后台呼声,要求陈筱微整理推荐的英语学习的网站、APP和学习资料,权威推荐,值得收藏。


分享癖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病,愿你受益,不谢。


备注:本文封面为英语阅读经典,桑达克代表作《LITTIE BEAR》,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购买50周年纪念版。定价64元。



陈筱微,曾任美国某新常青藤大学老师。语言教学学硕士,英美文学博士,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成员,国际读写协会成员,英美儿童文学研究者。主要研究方向: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陈筱微具有大量指导双语孩子学习的实践经验。



分享主题

母语迁移的优势和劣势

主讲:陈筱微


今年7月,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举家搬到了中国。一到中国,就不停接到各种让我做英语相关教育的邀请,都被我婉言拒绝了。国际搬家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加之我还有个十岁的孩子,精力实在有限。


但是,8月中旬,我却接受了位于海淀的初心书房的邀请,挤出每周六上午的时间,在那里开设了三个阅读班,带着二十几个孩子,以英美儿童文学经典读物为教材,来学习英语。


初心书房是一家专门引导青少年阅读中文经典的学习机构,似乎与英语学习格格不入。那么,我为什么会答应他们的邀请呢?


还得从书房里的一位老师说起。


这位老师是我的朋友,有一双非常可爱的儿女。一直以来,她非常重视孩子的英语教育。她的儿子,从小念的是全英文的幼儿园,学习之余,还大量阅读英文原版读物。多年下来,收效也非常明显: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孩子的英语算是很不错的了,听说能力表现得尤其明显。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的这位朋友感到,孩子的英语学习遇到了很难突破的瓶颈。在仔细观察和思考之后,她非常惊讶地发现,这个瓶颈,竟然是来自于孩子中文的薄弱。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她开始重视孩子的中文学习,甚至和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合作做起了初心书房,专门引导孩子们进行中文的深度阅读。


大家肯定很诧异,今天的主题是讲英文学习,为什么我一开场,竟然讲的是中文阅读啦?


事实上,我的这位朋友虽然发现了她家儿子的问题所在,但是一开始也并不知道其所以然。直到有一天,她和我谈起了她的疑惑。于是,我跟她讲了语言学习中,母语迁移的概念。这时候,她一下子豁然开朗。实践的经验原来真的是有科学理论支持的。



那么,什么叫语言的迁移?简单地说,就是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这个影响,有负面的,但也有正面的。


具体到以汉语为母语的孩子们学来说,学习英语,是建立在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汉语语言系统的基础上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难以摆脱汉语语言习惯的影响。这种现象,就是语言教学上所谓的母语迁移。


在中国,学习英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观念,那就是“中文是学习英文的最大障碍。要想学好英文,就要努力避免中文的干扰,才能消除学习中的困难。”


然而,语言学家谢尔巴曾经说过:“经验证明,可以从教学过程中除去母语,但却不能从学生的头脑中把母语除掉。”


因此,我提醒大家首先必须正视一点:在座的大多数家长,你们的孩子,母语肯定是中文。理论上来说,英文作为他们的习得语言,和母语的差距可以无限小,但是绝对不可能彻底消失。


只有正视了这一点,我们才有接下来谈语言迁移的必要。


深入思考作为双语学习者,您或者您的孩子在母语迁移上有些什么样的反应?您认为这样的反应对双语学习有什么影响?


在语言迁移的过程中,存在着:

1、语音层面的迁移

2、词汇层面的迁移;

3、语法层面的迁移;

4、语言使用层面的迁移。


而在母语迁移的过程中,又主要会受到下面三个因素的影响:

1、学习者组织自己母语的能力和方法;

2、学习者对母语与第二语言异同的认识程度;

3、学习者第二语言的水平和应用。


此外,外界环境、学习进度、学习者的性格、年龄、学习策略等等外界因素,综合起来,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外语学习。


深入思考您认为有什么策略是可能有助于双语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语言的发展?


国内现在的幼儿英语训练班遍地开花,家长们也对学习英语非常重视,所以大部分孩子的英语学习开始年龄是很早的。但是,就我看来,这个早,主要是落在了听和说的部分。听说绝对是童子功,那些开始得早的孩子,到十来岁时,基本上都能顺利通过听说关,甚至可以达到相当流利的程度。


但是,我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肯定不是想做一个英语流利的文盲。听说读写,从生物学上来看,听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而读写则是需要后天训练才能获取的更高一级的能力,那肯定就会更为复杂。


所以,当我在初心书房开课时,首先对学生们进行了一番评估和筛选。这个筛选是以什么为标准啦?那就是中英文的听说熟练程度和一定的中英文阅读能力。


在座的朋友可能会对这个标准表示好奇。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于来自于语言的基本概念,比如知识、智力、能力和经验等等,都是通过母语这一第一载体来搭建完成的。对任何目标语言的理解,都得基于这个第一载体。


社会背景和语言背景在为新语言的学习提供学习支架。也就是说,汉语的水平和熟练程度,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能发现,汉语水平不错的孩子,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会相对容易。通常能学好英语的孩子,他们的汉语水平也不会差。


筛选完学生之后,要开始上课了。那么这个课又是怎么上的呢?这里我主要想说说课程语言的选择。


我所主要使用的授课语言为中文,课程板书和PPT则完全使用英文。


进入课堂讨论的步骤,要求学生们尽量使用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语言。这个语言可以是英语、可以是汉语、也可以是符号语言、甚至可以是肢体语言。


对于参加课程的孩子们,每天我都会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布置作业。作业包括三部分:听读文本,针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和相关的写作训练。三部分作业全都要求用英语完成。


一开始很多家长对每天都有作业表示非常难以理解,但是我一直在给他们反复强调这个作业的重要性。


因为,对授课者而言,两种语言的切换,是从母语的听力输入,过渡到英语听读文本的输入的一个过程;对学生而言,课堂上的讨论是一种无限制的表达形式的输出,是一种输入输出的过渡转换,而针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和相关的写作训练,则是学生在转换并延伸输出他们之前所接受到的输入。


通过输入模式上两种语言的切换,来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母语的正负迁移。再通过延伸输出,以达到促进母语的正迁移,抑制负迁移的效果。用听这种最原始的先天能力,来触动需要后天习得的三种能力。


这是一种从整体到部分的教学方法。


也就是说先用学生所熟悉的语言,教他们用所不熟悉的语言进行阅读思考;用自然生活化的阅读文本,在语境中学习语言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呢?一方面是因为,任何学习都需要理解能力。学习语言,理解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撇开理解谈语音、词汇、词义、语法特点、习惯用语、表达方式等等等等,都是空中楼阁。


同时,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语言学习也不例外。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知识相互作用,搭建新语言学习的框架。这个时候,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利用程度、辨别能力及其稳定程度,就是影响语言迁移的最关键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母语,是唯一能直接为其提供帮助的工具。


对我们而言,学习英语的过程,其实就是运用已有的汉语知识,从模仿简单的英语单词、句型开始,再逐步发展,到更复杂深入的层次。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借助于头脑中已有的汉语框架,去完成英语的表达,进行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想办法不断调整英语的表达方式,才可能越来越接近于正确的形式。


深入思考对于汉语和英语的异同,您有些什么认识?


语言学习是有共性的。作为已经搭建了汉语系统知识的语言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借助汉语的规则。这时候,若能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比如说词汇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跟一位中国城的大叔聊天,说到“坏蛋(坏人)”这个词时,他说的是“bad egg”,当时觉得很好笑,后来才知道,在口语里,bad egg确实是有坏蛋(坏人)的意思。大叔算是歪打正着蒙对了。


但是在下面三个例子里,红色部分都是将汉语中的词义,无标记性地迁移到了英语中,生成了中式英语,造成的错误。



再比如说语序


在英语中有很多和汉语语序相同的地方。请看下面的图示:




在这里,汉语和英语的语序完全一致。根据语言迁移理论,相同的语序在语言学习中会产生正迁移,从而加快语言的学习。


但是,在需要表达相对复杂的语序和时态时,学习者就很容易产生混了。请看下面的图示:




在汉语里,我们可以在这句话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时间状语来表达时态,而对应的英语则需要运用语法形式来表达,如下图:




请注意上图中我使用括号的位置。您会发现,在英语里,即使不使用时间状语,也能通过时态表现出过去时或将来时。


同时,这三个例句的英语部分,又涉及到了第三人称单数和时态的动词变化,这些也是汉语里不存在的特殊语法形式。


这种情形下,势必就会出现母语的负迁移了。这个时候,若能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形成更直观的理解,更大程度地避免混淆。


随着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学习者会渐渐自觉地从英语系统自身去掌握其语言特点和规律,而不会再仅仅依赖它们和汉语的对比,从而可以有意识地避免母语的负迁移。


深入思考在了解了一些关于母语迁移的基本概念之后,您觉得有什么办法能更好地促进母语的正迁移,抑制副迁移?


下图是借用的管理学中的一个常见循环模式。事实上,在语言的学习中,也同样存在一个类似的模式。


语言学习总是是螺旋式上升的。从不平衡到平衡,再打破平衡,进入新的不平衡。在一定熟练程度上,提高单词量、补充语法、完善发音,才能进一步提高熟练程度。


总的说来,听是输入,是说的基础,说则是一种输出;而读又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输入,是写的基础,写又是相对于说而言更高一层次的输出。读写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听说能力的提高。所有关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互混合作用的讨论,都必须是建立在这个大框架之下,才能有意义地进行下去。


所以,最行之有效的避免母语负迁移的方法,其实有两个,那就是背诵和阅读:


背诵


背诵是听说的综合实践,是一种有效抑制语言负迁移的方法。我们今天没有谈到关于语音层面的迁移,但在这里我要略微提一下,背诵也是抑制语音负迁移最好的办法之一。


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存在于意识层面上的显性语言知识,比如语音、词汇、语法等等;另一种则是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层面上、内化了的隐性语言知识。学习者也许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但是能不假思索地流利使用。隐性语言知识越多,使用习得语言的熟练度就越高。


通过背诵,可以增强习得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将显性的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的语言知识,增强语感。在此基础上避免母语的负迁移,不断修正目习得语言。


阅读


当我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我的母亲送给我一句话:“储词如烟海,下笔不发呆。”储词如烟海,最直接简便的办法,就是通过阅读。


针对习得语言的学习,阅读同样是直接影响写作的关键。


学习英语的时候,从直观上来说,最行之有效的提高单词量、补充语法的策略,还得是阅读。


但是,阅读一定不是一个单独的学习过程。如果把语言学习仅仅认为是是单词、句子、语法的认识,这是一种狭隘的语言观。


要跨越自己的母语文化去理解另一种文化,就需要具备足够的背景文化知识。这些东西从何而来?那就得扩大阅读面。


仅仅通过阅读英语文本了解其文化背景知识,绝对是不够的。还应该同汉语阅读进行适当的比较,才能使学习者了解到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从而掌握正确的运用方法,从语言使用的层面降低母语的负迁移。


作为一名双语阅读研究者,以我的经验看来,母语不熟练的学生,在阅读时提出的问题都很肤浅,相当数量的问题甚至非常平庸,仅仅限于对文本浅表的讨论。而母语熟练的学生,在引导者的帮助下,慢慢都能直接用英文思维并展示出他们思想中的精彩之处。


实例


下面是我的一段课堂实例。我面对的是三位以汉语为母语的研究对象。在10个教学单元里,我们希望能通过培养他们精读的习惯,利用其母语背景知识,对文本进行预览和预测,展开想象,通过互动,进行推论和总结。同时利用其已有的母语阅读技能,学习通过文本来组织重要信息,并反馈出来,从而推动读写能力和参与能力的发展。


在读过一段分发给他们的英语文本之后,研究对象们对文本中理解不够清楚的地方进行了讨论和甄别。最后,焦点集中在了这句话上:"It was like my heart had turned gray and rotten once she passed away."


以下是针对这一问题的一段讨论(I=Instructor,也就是我,字母代表研究对象。)


I:你们觉得turned在中文里是什么意思?

R:转动? 旋转?拧。(举起手来做了个拧的动作)。

K:Turned, 应该是 "my heart had turned gray"。

R:哦,那么是我的心在旋转。在转动?被拧了?

K:不是这样的,这样说不通,没有道理。

K:是改变,变化。

K:它变成了灰色。

I:它改变了吗?它变化了吗?

R:它改变了。

I:它真的改变了吗?

K:是说它好像变成了灰色。

K:好吧,那你们会怎么讲?我的心改变成了灰色?

I:它是灰色的了?

R:哪个?

I:灰色。

K:我的心。

I:那么你们觉得,当his heart turning gray时,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他的心真正转变成灰色的了吗?

K:他的心改变了。啊,我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词?

I:那么你们想想,在刚才的文本里,作者试图表达什么?他的心变成了灰色,他变得…

S:悲伤。

K:悲伤。

I:那么,也许我们可以用sad、gloomy来代替gray?

K:我还是更喜欢gray。

J:灰色的天空。

I:His heart becomes gloomy, his heart's becoming sad. 你能够选择你觉得更有感觉的词。

K:我的心好像变成了灰色。

I:你感觉合适就行,依靠你的汉语语感。

J:We are?

I:是的,相信你们自己。

……


在这里,大家能看到:

* 在阅读完文本之后,我要求研究对象找出无法清楚理解的地方,并先通过组群讨论集中意见;

* 焦点被我集中在了影响理解的关键上,并点出相应的关键单词。这种做法,可以有效促进文本和句子的理解。

* 通过提问,将这个关键词和研究对象的母语联系起来。

* 扩展这个关键词的词面含义。

* 当貌似可信的母语含义被研究对象们所认可时,提醒他们,再次确认这是否是自己通过文本获得的真实感受?同时告知他们,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帮助自己理解文本。

* 最后,对研究对象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明确地表示认同。


结合前面我所谈到的关于课程设计的各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这其实是一个搭建鹰架的过程。所谓鹰架,其实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为学生们搭建的一个个台阶。但是,在搭建鹰架前,老师先用汉语为学生搭建起来一个框架,再在这个框架里搭建鹰架。


学生已有的和正在学习的英文知识,则是需要加入框架的填充物。在搭建框架之前,它们都是散落一地的,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其填充进这个框架里的正确位置。


仅仅这样,肯定是不够牢固的。所以还需要加进沙子,针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就是这样的沙子。


到目前为止,应该比较坚固了,但是我们还是不敢把外面中文的框架去掉,我们还需要加入水,让它更加稳定。相关的写作训练,就是来起到水的作用。


加入水后,撤去外面中文的框架,剩下的就是夯实了的英文的内容。


这样搭出来的建筑,才是最坚固可靠的。


这并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相对漫长的系统训练。而且,这样的教学,语言学习似乎成为了课堂的副产品,但事实上却是在无声无息中、不着痕迹地学习了语言的本身。这样学习到的语言,才能真正被灵活地运用且顺利进入相关学习的更高层次。




陈筱微推荐

6个好玩好用的英语学习神器

一本杂志APP



1StoneSoup孩子的文学杂志



一本属于孩子的双月刊文学杂志,

鼓励孩子们用书面的方式来谈论他们的真实生活,

其编辑理念是

Children can meet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literature and art

内容包括故事、诗歌、书评等等文学艺术形式

作者都为8-13岁的孩子。在网站 http://www.stonesoup.com 上能订购纸质版(可以邮寄中国)

Ipad上能订购电子版杂志



2

Wordsmythtone

孩子喜欢的单词网站


http://www.wordsmyth.net/

一个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来为他们解释说明单词涵义的网站

有利于增进孩子们学习新词汇的兴趣

这种影响,对于仅有初级词汇量的学习者更为显著



网站上有两种词典:Children`s和Illustrated.分别主打文字和图像两种形式,在理解一个单词这件事儿上各有所长。网站还会帮助用户记录难理解的问题词汇和单词表,登录状态下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单词记忆库。除此之外,还有字谜游戏供选择,检验对单词的记忆,打印出来也可以作为家庭游戏。


Children`s词典怎么玩?这是一个偏重文字解释的词典,网站中将小朋友们可能遇到的单词分为人体,自然环境,经济,历史文化等等类别。在每个大类别中,又会有若干个关键词。例如在“人体”这个类别下,有血液、脸、细胞等等关键词,也就是小朋友们将要学习和探索的单词。最有趣的是,除了常规的发音,词组,解释和关联词外。还有“Word Explore”供孩子们大开脑洞。比如,在blood这个词的解释中,网站联想了一个问题:“什么东西以血液为食呢?” 结果联想到的结果是“蚊子”、“吸血鬼”等等。




Illustrated词典则是把单词具象为插图了。分为World,Book,Collection三个主题,以World主题为例,网站会带小朋友们去探索“城市”和“大自然”两个场景,每个场景中又分为若干种类,比如,下图就是“大自然”的场景,而点开其中的“沙漠空间”又会出现什么呢?是一幅简单直观的插画。比起Children词典中的文字和概念,这一种更加形象。




3




BBC在线学习网站
http://www.bbc.co.uk/bitesize/ks1


BBC的在线学习网站

包罗万象,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不同级别

比如KS1就是Key Stage 1,也就是初级

基本上是8岁之前,ks2是11岁之前



箱子里会发出声音,用一个相对准确的词汇来形容这种声音,才能打开宝箱。


这个网站目前已经停止更新,不过现有的内容仍然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通过画面的视觉和小游戏的音效,多感官地帮助小朋友记忆词汇。BBC在一个新的网址上做了更新http://www.bbc.co.uk/education,涉及文化、数学、艺术设计、音乐、历史、科学等等内容,同样分为不同的级别,以视频的形式来主呈现一个学习点,同时适合孩子和教师使用。





4


Boggle
有效训练对单词敏感度的APP


传统的拼字游戏

有挑战模式、高级模式、高分模式三种模式可供玩家选择

我手机上装的拼字游戏是Scrabble

但相比而言,Boggle更适合一般词汇量英语学习者

Android & iOS


以点击或者滑动成线的方式,按照字母顺序拼出左边的单词。规规矩矩码好的一个单词,不仅被拆成了一个一个的字母,找不到能拼写的单词时,点一个旋转按钮,字母们还会旋转起来,用户就必须得换个角度再联想一下(当然也可以同时选择歪扭脖子或者手机)。老少皆宜。


5


Sentence Builder
逐步熟悉语法的APP



通过创建自己的句子

让孩子们从简单到复杂逐步熟悉语法、句型结构

并附带练习听说能力

iOS,需购买,¥40.00







小朋友可以内置的句子开始,用散落在屏幕中的单词,创建自己的句子。还能把自创的单词和句子用自己的声音录下来,APP可以把这些声音拆分成一个一个有读音的单词,并且可以被重新排列,使它们有机会再还原成为一个正确的句子。


6

Brain POP Featured Movie

APP视频版的阅读理解



用动画教授各门学科

知识面很广,课程由浅入深

安全又有趣,分为不同等级

与前面推荐的BBC bitesize类似

各个层度的英语学习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可以把它理解为“视频版的阅读理解”。每天,应用都会推荐一个5分钟左右的视频,内容和领域都十分丰富,介绍一个人物,或者一个科学原理。视频结束后,会有若干选择题帮助巩固视频中出现的语言点和知识点。 iOS,需购买。


Brain POP其实是美国最大的教辅材料在线教育网站。(英文版:http://www.brainpop.com),网站以系列动漫短片方式提供美国原汁原味的教辅材料,内容涵盖自然科学、数学、社会科学、技术、艺术和音乐等等,全世界都在用。同时也有中文版,http://www.brainpop.cn,需付费。





智力活动参与明显

过往精彩,点击下列文章名即可进入,不谢

童书妈妈读书会:智力活动痕迹明显

《朱赢椿五堂课》课程回顾(慎入,可能会引起羡慕嫉妒恨系列不良反应)

日本幼儿园是如何培养未来国民的,值得每个中国人都认真看看

儿童旅行分享会 | 心智和身体的双重成长

如何让孩子写一篇有感染力的书评

父母书单:这些儿童教育图书让我受益匪浅


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

分享全球教育新知

推动中国儿童阅读

原创童书出版|童书妈妈市集|

活趣之家活动|乡村幼儿园发展计划

版权&商务合作请联系

ts-mama@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