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里蕲水千古奇,奇人奇事奇物令人啧啧称奇!

2017-03-14 蕲春网


近来,蕲春真的火了,频频见诸于大小媒体。近日,湖北日报再次整版推出——荆楚百川“百里蕲水千古奇”。湖北日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努力探寻这条河流的神奇所在……



奇人古树佑贤儒福泽传后世

  车辆从蕲春县城出发,沿着公路行驶40分钟,只见一条玉带似的河流出现在我们眼前。宽阔的河面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时反射出柔美的光泽。清澈的河水缓缓地流动,显得格外静谧、悠长。

  蕲河先民逐水而居,建起一个个集镇。据清·咸丰《蕲州志》载:“檀林河市,在州北一百九十里;张家塝市,在州北一百六十里,此一大市集也;望天畈市,在州北一百一十五里;漕河镇在州北五十里,此一大市集也。”白水畈、狮子口、株林河、黄城河、横车桥等主要支流上的重点集市,都有过文字记载。


  河岸边的每一个集镇,都有着不同的传奇。

  我们最先到达的是蕲河中游的青石镇。1886年,国学大师、“章黄学派”创始人黄侃就出生在青石镇大樟树村一个书香门第。村里有两棵近300年历史的参天古樟,其中一棵因靠近黄侃故居原址,被称为“黄家大樟树”。

  陪同采访的县文化馆原副馆长郑伯成介绍,黄侃的远祖中有以诗词书法闻名于世的黄庭坚。其父黄云鹄是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年)进士,官至清廷二品大员,也是著名的经学家和散文家,是张之洞的密友。离大樟树不远处有个圣旨亭,里面有咸丰年间,皇帝御赐给黄云鹄的两块圣旨碑。

  黄侃是著名的音韵训诂学家,所著《训诂学讲词》,创立了我国新训诂学的理论体系,还在经学、哲学、文学、史学诸方面均有精深研究,与章太炎齐名,世称“章黄之学”。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反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1908年,他从日本归国后,曾在湖北多地传播革命思想和主张。

  他的后人,侄子黄焯为武汉大学教授,也是训诂学家,承继了叔父的衣钵;长子黄念田,原是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后转回湖北任政协委员;次子黄念宁是原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教授,著名的原子能专家;此外还有三子黄念勤、长女黄念容和侄孙黄曾旸(黄焯之子)等,都是教授。故当地人有“黄氏一门七教授”的说法。1935年,黄侃病逝。后人将其与夫人黄菊英合葬在离圣旨亭不远处的小山坡上。

  人们敬佩大师的品德、学识和成就,乡亲们至今定期来到古樟树清扫、清理杂枝。每逢家中有学子考学,父母还会带孩子来到树下祈愿,金榜题名后就在树上系根红布条,以示感谢。

  古樟树至今依然满树翠绿,生机勃勃,树冠面积50多平方米,胸径超过3米。2012年,蕲春县人民政府将“黄家大樟树”列入一级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奇事水满红石头状元满街游

  明代“医圣”李时珍的故里在蕲河下游的蕲州镇。

  据蕲春县志记载,“蕲州”这个名字已有1400年的历史。从北周到清初,蕲州一直作为州、路、府、县级行政区的中心,管辖和部分管辖过蕲春、黄梅、广济、蕲水、罗田五个县。

  蕲州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到明代,这座长江之滨的州城日渐繁华,甚至引起明世宗朱高炽的第六个儿子荆宪王朱瞻岗的注意。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他将自己的王府从江西建昌(今江西省南城县)迁到蕲州。荆王移藩蕲州后,促进了蕲春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据《李氏族谱》记载,李时珍的祖父李晓山,是行医的游方郎中,也是这一时期从福建上巷(今上杭)辗转进入江西,然后再由江西迁至蕲春的。从他开始,李家在蕲州连续三代行医,接诊的病人上至王孙贵族、下至普通百姓,留下太多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的传奇。

  相传,楚宗室富顺王朱厚熜的孙儿患了一种怪病,嗜吃灯花,只要闻到灯花的气味,就哭闹着要吃,朱厚熜把李时珍请到王府。李时珍诊断小孩嗜食奇怪的东西,必是肠内有寄生虫,于是开了杀虫治癖的丸药方子,小孩服下一剂,怪病霍然而愈。

  富顺王朱厚熜曾打算立庶废嫡。李时珍借为王子看病的机会,开了“附子和气汤”,以此感化了富顺王,使其打消了立庶废嫡的念头。1551年,33岁的李时珍任楚王府“奉祠正”,负责掌管府内的良医所。李时珍任职期间,饱览了王府的藏书。

  至今,蕲州镇上还保留着一个香火鼎盛的明代道观。相传,李时珍与父亲李言闻当年曾在玄妙观通明阁中坐诊,为人们治病。沿着玄妙观,继续穿过曲曲折折的过道,我们来到了大名鼎鼎的东长街。

  这是一条不足600米、有100多户人家的老街。街面上,一半是新,瓷砖小楼林立;一半是旧,青砖黑瓦,间有木楼,有种时空交错之感。可别小看这条貌不惊人的老街,在蕲州古城鼎盛时期,毗邻尚书府、将军府、御史坊、进士第等地,人称“水漫红石头,状元满街游”。进入20世纪以来,这条街上更走出120多名博士、教授,其中接近一半留洋海外,更是博得“博士街”的美名。

  郑伯成认为,这与蕲州人历来有崇尚文化、热爱科学、重视教育的传统有关。从明清两代,蕲州的城乡教育非常发达。比较驰名的书院就有正德三年建在凤凰山东坡的凤麓书院、嘉靖初建在蕲州熊化岭的阳明书院,还有崇正书院。当时的理学名家,蕲州人顾问、顾阙曾先后讲学于阳明书院和崇正书院。李时珍也曾在阳明书院师事顾问。


奇物艾香飘万里管窑薪火传

  蕲河两岸还生长着一种被李时珍命名的野草,名叫蕲艾。

  蕲艾,是艾草的一种。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这种菊科草本植物在传统中医药里有着特殊的地位,既被当作驱恶避邪的吉祥之物,还是治病祛痛的土方良药。据《蕲州志》载,“白艾蕲州出”。它比普通艾叶片宽大、肉厚、香味浓、有效药物含量更高,疗效更好,被称为“艾中之王”。

  李时珍和父亲李言闻都对蕲艾推崇有加。李言闻将自己对蕲艾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蕲艾传》一书。在几千年的药草史上,能就一味药材而著述立说的,也只有蕲艾获得这等殊荣。李时珍当年,常上麒麟山(今蕲州镇郊)采集艾叶标本,在家园里亲自种植,并首次将蕲州艾草命名为蕲艾。他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近代惟汤阳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蕲春旧称)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如今,这棵小小的野草,已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宝。从2013年开始,蕲春县着力围绕蕲艾做文章。短短3年时间,全县蕲艾种植规模已超10万亩,催生出300多家相关企业,产品开发多达十几个大类、400多个品种,带动2万户农民增收、解决5万多人就业。2015年,蕲春县蕲艾产值逾13亿元,2016年突破20亿元,成为县域经济新支柱。

  告别悠悠艾草碧连天的蕲州镇,来到对岸的管窑镇,则是另一番光景。

  在管窑镇“柿外陶源”陶器制作中心,我省著名工艺美术大师何良法正端坐在泥盘前,虔诚地创作。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钟情陶艺已50余年,一双大手满是皱纹,饱经风霜。通过不断地和泥、拉坯,几分钟后,一个线条流畅的陶坯就在他的手上诞生了。

  管窑镇的制陶业可追溯到明宋时期。鼎盛时,赤西湖畔曾有上百家制陶作坊,上万人制陶。1987年,管窑镇被列为湖北省陶器之乡。2007年,管窑镇手工陶艺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何良法被选定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管窑镇的制陶业之所以兴旺,关键是泥土质地好。何良法介绍,陶土取自境内赤西湖湖底,质地黏稠、细密,含铁量高,是制陶不可多得的资源。因此,陶窑场的最早选址主要环绕赤西湖畔,并以姓氏为陶窑名。环绕管窑的村落也多以姓氏聚居。如肖家窑村、李家窑村等。

  管窑镇位于长江北岸、蕲河入江口,江河夹角,一面临江,一面临湖,水运发达。赤西湖面积近3000亩,是蕲春县第二大湖泊,半个多世纪以前,与长江连通,湖面行大船,人流、货流繁忙,极大地促进了陶器贸易。

  近20年,随着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现代工业产品的冲击,管窑的发展举步维艰,大批手工匠人远走他乡,甚至改行。

  近年来,管窑镇力推陶艺文化小镇建设,通过文化产业招商、楚陶技艺乡亲会、对接高校实习实训、成立名家专属工作室等多种途径,每年吸引2万余人次书画名家、社会名流、陶迷摄友、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观光体验。

  2013年,何良法还牵头成立湖北明窑陶艺有限公司,力倡窑都制陶“八艺”,当年创作完成“编织纹陶盆”,荣获第14届中国工艺美术展金奖,吸引10余所高校慕名前来设立实习实训基地。

(湖北日报记者汪彤 通讯员余立鹏 李林清 李威)


河流档案

  蕲河属于长江流域,是长江中下游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蕲春县北部山区的泗流山。泗流山处于湖北省、安徽省两省之间,蕲春县、英山县、太湖县三县交界处。据明·嘉靖《蕲州志》载:泗流山“在州北二百四十里,与英山接界”。其山主峰高814米,山之顶端有一棵山楂树,当地人形容它,“根扒两省(鄂皖),叶落三县(蕲春、英山、太湖)”。泗流山之水由此发源,分流四方,流经蕲春县全域,最终经蕲春双沟注入长江。蕲河流域面积1971平方公里,干流总长120公里。


文人墨迹

蕲河晨韵两首

  李道生(当代)

  (一)蕲河春潮不尽来,桃花夹岸送竹簰。驿桥车喧人熙攘,布谷声声画卷开。

  (二)曦阳初照子鸡喧,微风抚柳淡云闲。竹林滴露荷叶翠,牧童叱犊追渔船。





多推荐



图文来源湖北日报   监制李林清   编辑李威

荐稿、投稿邮箱:cnqichu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