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烧不出好陶,还叫什么管窑?

2016-03-21 湖北日报 蕲春网


图为:明代龙窑与古树相偎相依,如今仍在开窑。因制好的陶胚一般不能在阳光太烈处晾晒,所以窑厂通常都会栽树遮阴。
“烧不出好陶,还叫什么管窑”    千年窑火期待烧得更旺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方琳 通讯员陈钰 张文斌  昨日,来自武汉的周先生一行在蕲春县管窑镇“柿外陶园”一口气买了上万元的陶器,其中包括茶具、餐具、工艺品等。周先生感叹:“现在才知道,管窑是目前唯一还在生产的楚窑,这么自然古朴的陶器,确实不错,我们湖北人要支持!”



“柿外陶园”一个集陶艺展示、历史传承、工艺表演于一体的艺术殿堂。


30年前,管窑是全国著名陶器之乡,蕲河与长江在这里交汇,精美的陶器畅销海内外,甚至作为国礼馈赠外宾;30年间,上千名手工匠人却陆续出走,管窑炉火日渐黯淡……为了让百年未断的炉火烧得更旺,经过几年规划,老匠人和各窑厂纷纷开始行动,千年窑火期待重焕光彩。

工艺大师和手工匠人开始返乡

无窑不成镇。管窑镇的制陶业可追溯到明宋时期,最早有史记载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走在镇上或乡村,房前屋后多见残陶碎片,甚至有的墙壁全用废陶做成,古朴沧桑。
    管窑是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胡南山上俯瞰,管窑镇上现有的6家窑厂环绕着赤西湖。鼎盛时,湖畔曾有上百家制陶作坊,上万人制陶。管窑镇陶器之所以优质,一源于这里的泥土质地好,含铁量高;二源于世代相传的管窑制陶八技。而这八技中,拉坯工艺堪称中华一绝,在全国手工拉坯大赛中多次摘奖,业内都知道,管窑镇出去的工匠能一次拉成形,不修坯。
    

近20年,随着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现代工业产品的冲击,管窑举步维艰,手工匠人多到广东、江浙一带谋生,粗略统计,在外地陶器厂的管窑大师有十多位,熟练的手工匠人也有两三百。


何登明,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擅长灰釉技术。

    

18年前,何登明因窑厂不景气自寻出路,在广东闯荡多年。14岁开始学制陶的他很喜欢这一行,潜心钻研“木叶盏”(将树叶烧制在陶器上),2013年还凭借与省工艺美术大师何良法合作的《编织纹陶盒》获得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前年,在镇政府的邀请下,他回到管窑镇,“在外这么多年,虽然收入高,但还是期望在家乡做陶。镇里给我办了工作室,我也可以培养些全能匠人。”

    


何良法,管窑手工陶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陶艺界的“工艺美术大师”。


从2011年起,管窑镇每年春节组织回乡探亲的手工匠人交流、座谈。在何良法、李端林、王亨发、龚太平等4位工艺美术大师的带领下,目前已有十几人回乡。
感悟: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当下手工匠人越来越稀缺,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培养传承人,手工制陶才能持续发展。人才是绵延薪火的第一把柴。
三年摸索成功改进陶土
70岁的何良法曾经是窑厂厂长,亲历了管窑陶品从繁盛到衰落。
    那时候,镇上几个厂主要做日用陶,如煨汤、腌菜的坛坛罐罐,很是畅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粗放式的日用陶逐渐被淘汰,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向工艺陶和高端日用陶转变。
    

停滞不前的后果是无人问津。管窑的古法和名气虽在,但窑厂却做不出客户需要的产品。工艺陶和高端日用陶需要细陶土做原料,管窑镇的陶土以粗为主,首先就得改变原材料。买不起标准化仪器,何良法全凭经验摸索,黄泥、白泥配对,反复试验,历时三年,终于在去年完成了改进。


精美的陶艺制品


陶土透气不透水,其釉水取自唐宋手法,用草木灰和土配制而成,天然环保。“镇上出去的工匠很多都在佛山、宜兴、钦州、龙泉、景德镇做陶,融汇贯通了多种工艺,把他们引进回来,我们用自己的陶土,创新推进管窑陶品。”

   


65岁的老艺人李如亨正在为美院学生传授手工拉坯技艺


同时让人欣喜的是,省内五所高校在管窑厂、工艺厂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美术界的专家们对如今仍在开窑的千年龙窑兴致浓厚,与民间手工匠人和合作逐渐增多。在湖北明窑陶艺有限公司的“柿外陶园”,别致的陶器灯具、自然纯朴的茶具、造型独特的工艺品,散发着传统魅力,让人爱不释手。
感悟: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管窑发展的第二把柴。没有创新,仅停留在坛坛罐罐的生产中,无法前进。
陶艺古镇合力打造新管窑
湖北是桑蚕大省、铸造大省、茶叶大省。但鲜有人知道,湖北还是制陶大省。
    马口窑、麻城窑、蕲春窑一度辉煌,而今,马口窑、麻城窑先后停烧,仅有蕲春管窑窑火依稀,成为目前唯一仍在生产的楚窑代表。
    在管窑镇赤西湖畔,六七家窑厂仍在坚守。停工两年多的芦窑厂,今年5月将再次开窑。这里前挨赤西湖,后依栀子山,风景优美。刚刚当选的新厂长管志雄说,在镇政府的规划下,窑厂会依托自然资源,旅游为主,推介管窑产品。



传承千年的龙窑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制陶爱好者的目光

  

在李窑厂,长约100米的明代龙窑静静地俯卧在绿丛中,和它相偎相依的重阳树一同见证千年的时光流转,就在去年,龙窑还烧了8次,每一次开窑,都有新的希冀。这里将作为古窑文化博览区,修复如旧,让人们看到管窑传统陶品的生产全景。
    根据不同厂的特点各有分工,共同目标是让“管窑”品牌亮起来。管窑镇党委书记吴华君介绍,打造陶艺古镇,建设美丽管窑,镇里的详细规划都已出炉,配套基础设施也逐步到位,“我们在市场认同度上与宜兴、景德镇还有很大差距,必须踏踏实实地推进三五年,做好管窑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感悟:伸出五个手指不如握紧一个拳头。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向一个目标努力,更容易做出影响和成效。这应该是管窑发展的第三把柴——品牌。

记者手记
不到管窑镇,不知道湖北还有这样精美的陶器。    情不自禁在微信圈里转发,竟然马上被订购,求订制。
    
可惜,受人力、资金限制,窑厂还做不了大批量,不敢接大订单。
    
这一路,接触了近十位管窑大师和手工匠人,最年轻的60多岁,最年长的接近90岁。老人们回忆着往昔的荣光,对而今的衰落,说的最多的是“不甘心”。
    
不甘心千年绝技在他们手上失传,不甘心后辈们离乡制陶,不甘心被人说“管窑镇的只会做坛坛罐罐”,不甘心窑台落满灰尘。“没有窑,烧不出好陶,还叫什么管窑镇?”
    
于是,有何良法叫回外地工作的两儿一女,“全家参战”再建厂,有何登明抛弃沿海陶器厂诱人的条件回乡制陶,有其他老厂长、老匠人们再次出山……
    
管窑炉火百年未熄,期盼众人添柴将它烧旺。(记者方琳)



天,蕲春网小编发布了一项竞猜活动(竞猜 丨 管窑这位老窑工在干啥?猜对了的有奖品拿),不少微友在后台提交了自己的答案,可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


管窑柿外陶园,一个很值得一看的地方。想了解咱们管窑的陶文化到底有多牛,到这个地方逛一逛,一定会有舍不得离开的感觉。


就是这位老窑工,从事手工制陶几十年。一团泥巴在他的手上揉来捏去,最后就变成了实用生活用品。


答案揭晓了,前天图片中老窑工在做什么呢?他在做“四开瓦坯”。从那个圆柱体不同方向切四下,圆柱体就变成四块瓦坯,经过窑炉烧制之后,就变成了上图中的瓦。



究竟哪位微友幸运中奖了呢?经过核对,上面叫“心语”的微友最早给出了“四开瓦坯”正确答案。请您在方便的时候到蕲春县委办公楼四楼“蕲春网”编辑部领取奖品,祝贺!小编们的上班时间为上午8点到11点40,下午2:30到晚上8点


综合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邓霁桓   编审:余立鹏 李林清

本周热点到蕲春光赏花可不行,近期有三个摄影赛事活动可以参加分享 丨 向桥桃花节盛大启幕,花期很短,要去从速……
竞猜 丨 管窑这位老窑工在干啥?猜对了的有奖品拿微课堂 丨 公职人员注意:这四大法纪误区万万碰不得!


天下,心知蕲春
每天五分钟了解蕲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