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曾经被习主席点赞,他们60年执着于一件事儿……

2016-07-05 山西卫视 山西广播电视台


2011年3月,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的讲话和《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专门提到右玉精神,他指出 “右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功在长远的实干精神,在于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


2012年9月,习近平在中共山西省委上报的《关于我省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情况的报告》上再次批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2015年1月12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讲到右玉,讲到右玉精神。右玉精神不仅是山西的宝贵精神,它还是全国的全人类的宝贵精神。

前几天纪念建党95周年前夕,本台推出了一个三集的纪录片《右玉的县委书记们》,没想到播出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为什么?



在山西省右玉县有这样一群县委书记,从1949年第一任县委书记开始,一张蓝图,一个目标,一任接着一任,他们和数万右玉百姓一起用心血和汗水创造了一个荒漠变绿洲的奇迹,讲述了一个有关风沙、树木和这片土地的故事,一个老百姓与执政党之间的故事,一个长达六十多年但始终如一的故事。




当年,一位到右玉考察过的德国专家断言,右玉不适合人类居住,建议举县搬迁。

六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再走进右玉,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苍翠的绿色,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古堡、牛羊,这里被旅游专家誉为是“夏天的绿翡翠,冬天的白玉石。”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安居乐业、幸福安康,恐怕就连当年的那位德国专家看到眼前的景象也会连声惊呼“上帝”的~那么,这个曾被断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是如何由一个不毛之地变成如今的塞上绿洲的呢?这个塞外古城又究竟经历了一场怎样的时代变迁呢?




天昏地暗是四十岁以上的右玉人对过去共同的记忆。

右玉的风集中在春秋两季,最大风力达到9级,8级以上大风历年平均14天。到清末时,右玉295万亩土地,但风蚀、干旱形成的土地沙化面积就达到225万亩,风沙让这片土地变得的萧瑟与荒芜,让这里的数万百姓感到困苦与无奈。




1949年初夏的一天,一个35岁的年轻人来到右玉,他就是中共右玉县委第一任书记张荣怀,在他上任的头一天,迎接他的除了憨厚朴实的四万右玉人民,竟然还有一场漫天的狂风黄沙。

右玉的沙尘暴,经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庄家损毁以及牲畜伤亡丢失,人们生活苦不堪言。张荣怀抱着要改变右玉的壮志,开始在全县走访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他来到了位于右玉曹村西南的一条普通的山沟,它普通到就连当地人都叫不出这是一条什么沟,但就是这样一条再寻常不过的山沟,却在六十年前,让右玉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右玉的领导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


1949年,就是在这个山沟,张荣怀看到了之前在其他地方都从来没有见过的景象,沟口一片郁郁葱葱全是树,沟里是一片没有被风沙淹没、长势很好的土豆,当时一个年轻人正在那里种树,五十多年后那个种树的年轻人成为第一个获颁“造林功臣”牌匾的右玉人,他叫曹国权。

两个年轻人彻夜长谈,从此,右玉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脱胎换骨。在风沙地里种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登天都难,但是从领导干部到百姓群众,为了能有一个更好地家园,坚持了下来。





每个人都会离去,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是否永恒,而在于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当年植树的人,很多人并没有享受到现在的绿荫,他们的背影远去了,留下了遮天蔽日的阴凉,留下了青山绿水牛羊成群,留下了对故土家园的一片赤子之心。





六十年,右玉县的历任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低,他们和数万百姓一起,抒壮志挥锄钩,终将沙洲变绿洲。他们选择了种树,就是选择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选择了“山河秀美、人民幸福”的信念,选择了“心忧天下、关爱百姓”的情怀。



右玉小南山流域绿化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309kwgc0v&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右玉, 已不只是一个地名,

它还是一个奇迹,是一种精神。

美哉,右玉。

壮哉, 右玉精神。

7月6日起每晚7:35

山西卫视重播

《右玉的县委书记们》


看视频和看电视感觉不一样,不过没时间看的俺还是要剧透一下:第一集的视频分享一下吧,争取电视上看完第二三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11e0juso&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