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结束了,别“漏”读了女排精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12ltvet4&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国女排持续刷屏……不仅微信刷头条,人民日报也上头版!
2016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
这还不算,当天还有两大版:
《人民日报》2016年8月22日奥运特刊
事实上,从1981年中国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以来,她们一直是抢头条、据头版的“钉子户”,无论胜败总在牵动人心。关于女排精神、关于女排夺冠的各种引申常常为人津津乐道。不过,总有一些内容被有意无意的漏读——注意是漏读而不是误读。
比如,当年大家都在讲的拼搏精神,今天也在讲,如郎平自己所言:女排精神不是讲故事和煲心灵鸡汤,“是从平常严格要求开始的”,是“落后的情况下就是永不放弃,一分分拼出来的。”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独到的创新或者先进手段的运用。
就拿当年五连冠时期的中国排球来说,最核心 的杀器首先是技术创新。五零后六零后们应该记得,唤起中国青年爱国热情、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的不是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而是中国男排在世界杯外围赛战胜韩国队进军世界杯的那场比赛后。那个年代,中国排球在创新方面独领风骚,从最早的近体快球到后来的短平快、平拉开,再到80年代初期的前飞背飞、前交叉、后交叉、双快一游动等,甚至包括跳发球,依靠这些先进的技战术体系以及关键位置上的超级球星如汪嘉伟、沈富麟、郎平、孙晋芳等,中国男女排同时成为世界排坛劲旅。而后来中国女排夺冠之后,科研团队的力量绝大多数时间不仅不为人知,甚至受到某种打压……比如,在女排五连冠后,当时的一些女队员也在赛事中尝试跳发球被批评,尝试后排进攻也被批为不务正业……理由是这不是女排精神是不务正业……这种漏读某种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女排跟上世界潮流的步伐。
今天的中国女排是世界杯与奥运会的双料冠军,但单从战术体系角度,并没有达到当年老女排傲立群雄的快速多变的战术体系高度,在一传到位率、一攻成功率、快攻成功率等数据上也没有突出优势,但中国女排有世界顶级主攻手、最好的自由人以及最优秀的教练团队。很重要的因素是团队中拥有最先进的大数据应用。据媒体报导,中国女排幕后团队包括这些人:
图中亮点是数据分析:袁灵犀。
体育项目配备数据分析师目前已经是标配了,NBA,意甲英超都有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这次女排夺冠数据分析师走到了前台。有心的读者可能发现袁灵犀不仅仅是数据分析,还是陪练哦。
袁灵犀:男,原天津男排队员,后被征调为中国女排陪打教练。袁灵犀原是天津男排的主攻。
袁灵犀不仅懂业务,还懂数据分析。在中国懂业务的人很多,懂数据分析的人也很多,但是既懂业务又懂数据分析的不多。袁灵犀使用的正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大数据分析系统,不仅在训练中有用,在比赛中更有奇效。
赛场感觉出奇好的郎平正是有了大数据服务,才能更好地排兵布阵、运筹帷幄。
我并不是无视精神力量,而是说精神力量要依托在相应的技术水准和较高的基础。事实上,每一个长盛不衰的体育项目背后都包括着技术进步和赛场拼搏以及对手发挥的多种因素。精神是让我们无限感怀的东西,而技术进步才是我们应该更多的在各自行业各自岗位中践行的东西。在大数据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拼搏精神不落伍,而大胆创新才能让你立潮头。
所以,向女排拼搏精神致敬的时候,也请学习她们的大胆创新、锐意进取!
推荐阅读:
昨天,山西好记者的好故事飙泪现场!本台两记者将代表山西参加全国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