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几近无知的惭愧感尤为强烈……广东记者看山西!

山西综合广播 山西广播电视台 2021-08-03

由山西综合广播承办的“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全国广播融媒体践行 “四力”全域旅游看山西联合采访活动正在行进中,今天我们为大家转载广东新闻广播记者的一篇采访随笔,一起来感受他眼中的山西大同......




记者牛日成 王建平 发自山西

“我们这里不如你们广东,我们这经济不发达,工厂少,就业机会少,希望越来越多人来我们大同旅游,带旺经济……”

在大同市,一名50多岁的出租车司机一听我的普通话就知道是广东人,交谈中他如是说。

途径大同古城时,他主动给我介绍:大同城墙周长7公里多,只有西安城墙的一半左右。他很清楚知道西安城墙的长度是13公里多,

他又主动给我介绍大同古城的历史,说到明朝大将军徐达在辽、金、元旧城基础上增筑新城,当时很雄伟。清朝时,多尔衮率大军九个月攻不下大同,后来入城后下令“屠城”并把城墙削掉了五尺。

他还说,大同古城美是过春节时候的晚上,那时古城四周全部都装上灯饰,非常漂亮。

在大同火车站一带,遇到道路开挖,晚上九点多还塞车。出租车司机颇有怨言,但他也承认路不修不行,路修好了,城市面貌变好了,才会有更多人来旅游,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他还给我推荐,到大同一定要去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看看。

我能感受到,他对大同旅游业的发展寄托很大的希望。

此次全国广播媒体“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全域旅游看山西联合采访活动,分南北两条线,我选择了北线,大同是北线的一个采访点。

对于大同,最为人熟知的是它盛产煤,有“中国煤都”之称。其实,大同的历史文化非常深厚。

大同位于山西北部,地处晋蒙冀交界、内外长城之间,“长城界其北,雁塞峙其南,西眺朔漠,东瞻幽燕,屏三晋,拱京师”,历来为要塞之冲,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因此占据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席,入选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这是我第二次到大同,上一次是12年前,记忆依然清晰。

云冈石窟是大同文化旅游资源的王牌。石窟起建于北魏时期,已有1500多年历史。石窟依山开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旧地重游,与上一次相比,云冈石窟旅游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景区有了电瓶车接驳,多了旅游文化商品一条街,还有了博物馆,旅游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石窟的整修保护一直在进行,修缮开放的洞窟比以前更多。 

天空晴蓝,白云朵朵,塞外秋风轻拂,云冈石窟的轮廓特别的清晰。

石刻既刻记着古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巧和工匠精神,又承载着悠远而厚重的人文历史,俨然石刻的历史书籍。这是它的独特之处。

历史古迹的观赏不同于自然风光。自然风光一眼看去,一句“漂亮极了”就足矣,无所谓懂与不懂,但历史文化遗迹不一样。

即便是第二次来到云冈石窟,而且此前也游览过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但对于石窟的艺术价值,就像是一名已注册入学而书本尚未翻开的小学生。

然而,历史和艺术固有的魅力,就是不可思议的让人惊叹、膜拜,给人愉悦感,滋养人的情怀。这与是否真的读懂历史和艺术无关。

面对一字排开、绵延一公里长的石窟,前看后看,纵看横看,平视仰视,生怕漏了精彩的观赏角度。每一个洞窟都要钻一钻,瞧一瞧,不愿漏下一个。

旅游抵达地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匆匆过客,相见之时即是告别的开始。

惊鸿一瞥,今世或许不会再见。告别云冈石窟时,禁不住几度回首。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今日别后,明日酒醒已是别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离开大同前往朔州的途中,我又想起与那位出租车司机的谈话。

大张高铁(大同—张家口)和大西高铁(大同-西安)即将开通,大同至张家口只需40分钟左右,至北京也将从目前的6个小时压缩到100分钟左右。大同至太原缩短至2个小时左右,至西安从现在的16个多小时缩短至5个半小时左右。

这是中国高铁又添精彩一笔,也必定为山西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路通则财通,此话过去主要说的是公路。如今,高铁开通对于旅游业的带动更是可以带来滚滚财源。

对于大同这座山西第二大城市来说,高铁时代来临,也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大同主要是因为开采煤矿而发展起来,煤总有挖完的一天,而文化旅游资本是取之不尽的“金矿”。正如云冈石窟历经千年沧桑而更具价值。

有这两条高铁,大同的旅游可能会迎来大爆发。那位出租车司机相信开出租车的收入会越来越多,我也相信会是这样。

没到大同之前,同行的山西广播同行戏言现在的大同可牛了,宣传口号不提“山西大同”,而是“中国大同”。

呵呵,此言果然非虚。“中国古都 天下大同”就荣登了2018年度博鳌旅游奖年度传播口号榜。

“天下大同”思想诞生于几千年前,大同人将古人追求社会平等、共享共乐的儒家理念用于城市宣传口号上,颇有胸怀天下气派。无论喊怎么样的口号,大同终究是山西的大同,是山西的北大门。当然,我们也祝福大同打响“天下大同”的旅游品牌。

可以肯定,一个大同人的想法一定意义上也代表着很多山西人的想法。

其实,我对山西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完全不及皮毛。

但我知道,山西肯定不仅仅“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不只是“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有太多太多的历史文化“独家产品”。一旦很好串珠成链,足以引爆山西全域文化旅游热。

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尤其是作为历代边防要塞的独特地理位置,沉淀下厚重的人文历史,化为今天山西的宝贵财富。

三晋大地历史文化遗迹遍地都是,而且保护都相对完好,这在其他省份并不多见,这是历史沧桑给现在山西人的馈赠。

现在,五台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已经是闻名遐迩,而山西还有更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待全面激活。做强做大旅游业,使之成为山西发展的重要新动能之一。山西正在这么做,前景可期待。

我这次参加北线采访,除了大同云冈石窟,还有位于忻州的“中华第一关”雁门关,有道是“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雁门关外留下众多在唐诗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边塞诗篇;宋辽古战场,杨家血染金沙滩;明清时期烽火连天,战马嘶鸣⋯⋯

再有,朔州右玉县的杀虎口作为“走西口重要通道,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一首《走西口 》让人心欲碎。

当然,少不了它——朔州市应县木塔。此塔建于辽代,为中国现存最高最古、唯一木构塔式建筑,也是世界最高的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生之有涯,而学之无涯。

旅行是走走看看的过程,也是发现、学习的过程,哪怕仅仅是走马观花。

当我们面对那些沾满尘埃的历史文化遗迹时,总会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惭愧,感叹自己读书太少、知之太浅。

来到山西,这种对历史文化几近无知的惭愧感尤为强烈。

历史悠悠,我思悠悠。

(文章转自广东新闻广播,作者:牛日成 王建平

推荐阅读

宁吉喆在岢岚调研定点扶贫工作

楼阳生在山西交通控股集团调研

山西省与全球新能源500强签约24个项目

边组建、边应急、边防范……首场新闻发布会内容满满

玻璃发电?走路发电!打伞充电?这展览让人脑洞大开……

省政府网站发布省领导最新分工

寒潮刚走,霜冻扩容!大半个山西受影响

山西多地纪委监委最新通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