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项措施很具体!全省服务业复工复业防控指南出台
本台报道:严格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近日,我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制定了《山西省宾馆、餐饮、景区等服务业复工复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出台五个方面共32项强有力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
《工作指南》要求,复工前各单位应全面采集上岗员工假期动态、健康状况并登记汇总。复工后应安排专人每日对上岗员工进行体温监测,若员工有发热(体温>37.3℃)、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宾馆、酒店入住、景区购票均实行实名制,餐饮服务单位对每桌至少登记1名就餐客人的姓名和有效联系方式。
此外,《工作指南》指出,疫情防控期间要避免集中会议、培训、展览展示、娱乐等聚集性活动,餐饮单位不得承办聚集性用餐活动,景区日接待量不超过日最大承载量的50%,对重点区域(如游客中心、宾馆大堂、收银台、休息区、服务台等)、重点部位(公共桌椅、扶手、门把手、电梯间、卫生间、垃圾存放点、下水道口等)每天至少清洁、消毒两次以上,并根据客流量增加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分类指导,内容丰富,规定详尽
据了解,《工作指南》出台32项强有力措施,从加强经营场所运营管理、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开展服务对象健康监测、避免聚集性活动、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等五个方面,指导全省宾馆、餐饮、景区等服务业做好复工复业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全力推动我省服务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业,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企业运营管理 做好防控物资保障
建立经营场所疫情防控责任体系。《工作指南》明确要求,全省宾馆、餐饮、景区等单位法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为此,各单位要成立防控工作小组,指定相关部门和专人负责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完善防控制度和工作流程,组织应急演练,确保能够妥善应对和处置突发疫情。
各单位要做好防控用品等物资保障,包括一次性口罩、消毒剂或医用酒精、紫外线空气消毒灯、空调系统专用消毒剂、洗手液、非接触式体温测量工具等,满足防控需要。
在经营场所内设立应急区城,当发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人员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相关规定处理;确保经营场所内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在问询台和收银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的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对宾馆、餐饮、景区等单位库存食材、存储设施设备等每日进行自查,严格落实采购索证索票制度。不得购买、贮存、加工野生动物及制品,不得圈养、宰杀活体畜禽。同时,组织开展员工防控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
加强员工健康管理 开展顾客健康监测
为有效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工作指南》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顾客健康监测也作了明确要求。
复工前,各单位应全面采集上岗员工假期动态、健康状况并登记汇总。有疫情发生地区生活史、旅行史以及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员工暂不返岗,可居家观察14天,观察期满,身体健康者方可返岗。
复工后,各单位应安排专人每日对上岗员工进行体温监测,建立台账,若员工有发热(体温≥37.3℃)、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在岗时必须佩戴防护口罩,与顾客(游客)交流时不得摘下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接触。宾馆、餐饮、景区等单位外出采购应当固定专人,并配备有防护用具,合理计划,减少外出采购次数。上门送货,应在指定区域接收,及时对接收场所进行消毒。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在岗期间应当保持手清洁。销售人员、收银员、导游、保洁员、保安等与顾客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应佩戴手套。在工作中避免用手或手套触碰眼睛,收银员优先采用无线扫码支付或银行卡支付。
此外,存在腹泻、手外伤等有碍食品安全的员工应调离相应工作岗位,员工应定期更换工作服,客房、餐饮服务、厨师等一线服务人员制服应每日清洗更换,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管理按照市场监管部门规定执行。
在开展健康监测方面,顾客(游客)在进入宾馆、饭店以及景区前应佩戴口罩,否则拒绝入内。宾馆、饭店、景区应合理设置顾客(游客)进出通道,尽量分道出入,避免顾客(游客)近距离接触。
宾馆、饭店、景区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站,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发现顾客(游客)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带到本单位的应急区域隔离,采取相关防控措施,并向所在社区(乡镇)报告。宾馆、酒店入住、景区购票均实行实名制,餐饮服务单位对每桌至少登记一名就餐客人的姓名和有效联系方式,一旦出现疫情便于追溯。
避免聚集性活动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工作指南》指出,疫情防控期间,宾馆、餐饮、景区等单位要避免集中会议、培训、展览展示、娱乐等聚集性活动,餐饮单位不得承办聚集性用餐活动、宴席。
宾馆、饭店、景区的餐食采取分餐制,实行分时就餐,提倡打包就餐,或网络订餐服务,避免堂食引起人员聚集,离店打包食品应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一次性餐饮具,网络订餐食品须加贴封签或者其他方式密封包装,严防送餐过程交叉污染,提倡“无接触”式配送。
景区日接待量不超过日最大承载量的50%,瞬间流量不超过最大瞬时流量的30%,确保游客间距能达到1.5米以上,室内活动场所从严控制开放(剧院、影院和表演场所应暂时关闭)。
确需堂食的,应合理引导点餐,避免人员聚集。加大餐桌间距,保持人与人之间1.5米以上间隔,或餐桌物理分隔就餐。提倡使用电子设备点餐、结账。严格落实员工不集中会议、不扎堆聊天、不相互串岗、不集中就餐。乘坐电梯时首选扶梯,人与人之间保持1.5米以上距离。乘坐直梯应限制乘坐人数,避免拥挤。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方面,要求宾馆、餐饮、景区等单位成立消毒小组,开展消毒工作,建立消毒台账。对重点区域(如游客中心、宾馆大堂、收银台、休息区、服务台等)、重点部位(公共桌椅、扶手、门把手、电梯间、卫生间、垃圾存放点、下水道口等)每天至少清洁、消毒2次以上,并根据客流量增加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餐(饮)具、卧具(毛巾、浴巾)等应保持清洁,一客用一消毒。清洁工具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首选自然通风。采用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当按照《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有关要求执行。
综合来源:山西新闻联播 山西日报
推荐阅读
疫情期间,关于工资、加班费、社保、合同、工伤……人社部权威解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