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人的坚守与接力
在右玉,种树是一份坚守,造林是一场接力。70多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这张蓝图在右玉一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一代传着一代,他们在播种绿色的同时,孕育出了宝贵的“右玉精神”。
71岁的王明花站在头水泉村村口,眼睛习惯性地望着对面的山坡,那里就是黄沙洼,曾经淹没右玉老城3丈5尺高城墙的地方。
王明花:整个黄沙洼从西边到东边40里长,8里宽。我们小时候最怕大黄风了,风一刮起来家里头啥也看不见,白天还得点灯了,窗台上炕上都是土,刮上一黑夜早晨起来门就被黄沙土堵住了,我们那时候的门就得朝里开了。当年黄沙洼不植树,那些黄沙土整个刮过来把村子就能埋了。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右玉,土地沙化率76%,林木绿化率不足0.3%,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长达3个月,国际环境专家曾得出这里“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结论。然而,右玉人民选择了坚守。1956年,右玉干部群众向黄沙洼宣战,那个时候,右玉县政协原主席王德功才13岁。
王德功:当时我们是初中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一天要种下200多苗树。为了成活,挖元宝坑,就是80公分深80公分长那么一个坑,为了防御被黄风刮走,就把那个树枝树杈勾起来埋进去踩实压瓷,在上面再围一个鱼鳞坑。当时我们是班与班、组与组开展劳动竞赛。黄沙洼风大,黄沙漫漫,苦不苦,很苦,但是那个时期呀,正值青春年华,生龙活虎。
在右玉种活一棵树何其难!特别是在黄沙洼,一场大风过后,插在土里的枝子不是被风刮跑,就是被黄沙埋死。那就重新再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棵棵“小老杨”被右玉干部群众一次又一次倔强地“按”在土地上,8年时间,“绿龙”终于锁住了黄沙。黄沙洼虽然被暂时堵住了,但每年补栽的任务依然很重。上个世纪60年代末,不到20岁就当上头水泉村村干部的王明花,年年领着村民上山植树。这一干又是几十年。
王明花:我们那个时候老百姓觉悟可高了,每年土拿铁锹能挖动了,就准备好栽树了。我们村里头有一棵大树,树上吊一个大铁片子,再拿个铁棍敲,这一响人们听着就都出来栽树了。我们那个年代女人都拉扯小孩子,下地栽树也就没有人给看孩子,只好把孩子用一根绳子拴在炕上。黄沙洼那是右玉几代人一把铁锹两只手才栽活这些树。
如今的黄沙洼,早已不见风沙漫天。远远望去,起起伏伏的山坡上都是树。隆冬时节,小老杨虽然掉光了叶子,但枝杈傲立风中,不屈不挠。油松、樟子松依旧披着绿装,银装素裹中生机盎然。缓坡上,一簇簇的沙棘蓬蓬勃勃,枝头上还挂着橘红色的小果子,晶莹剔透。
右玉的土地不是只能种活小老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右玉县委县政府在林业系统成立攻关组,想方设法引进新树种,油松、樟子松、落叶松的“三松实验”拉开序幕。当时,参加工作不久的右玉县林业局技术员赵守忠刚好赶上。
赵守忠:落叶松是我去五台门限石林场(找的),人家的护林员骑着自行车把我带到山沟沟里。人家的山里面有水有树,看完我们这儿的环境去人家那儿,这地方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挺感动。最后人家给我刨了一麻袋,回来以后就把这些小苗苗都栽下了,咱们当地育起的是樟子松和油松苗,一起上山一起种。栽得栽得越来越发现,油松和樟子松适应能力强。
右玉人种树,不仅锲而不舍,更是科学决策。上个世纪50年代的“哪里有风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拉开了植树造林大幕;60年代的“哪里有风哪里栽,要把风沙锁起来”,突出了风沙治理;70年代的“哪里有空哪里栽,再把窟窿补起来”,狠抓防护林体系建设;80年代的“适地适树合理栽,再把三松引进来”,进一步提高造林质量;90年代的“乔灌混交合理栽,绿色屏障建起来”;进入21世纪,又提出“退耕还林连片栽,山川遍地靓起来”的发展理念……70多年一路走来,右玉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科学的生态建设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右玉打响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战役,成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县里成立以贫困户为主的30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向宜林荒山全部绿化目标发起总攻。王兴文的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
王兴文:以前都是立地条件好,现在都是山头上,有石头的挖机都挖不下。再一个就是交通到不了跟前,这就比较困难。我们有些地方就是人工背,从底下山上往上头背苗,背上来下去,背上来下去,尽管背。
2020年,右玉的所有宜林荒山全部铺绿,林木绿化率达到56%。还是那片黄沙洼,记者跟着王明花缓步走上山,抚摸着60年树龄的“小老杨”黝黑的躯干,仿佛触摸到一代又一代右玉人接续奋斗的心血和汗水。在丛丛树林里,王明花笑着邀请记者夏天再来。王明花:天是蓝盈盈的,山上是绿莹莹的,真好看了。进了树林里头黄沙洼那是一个绿色的海洋,真好了!
推荐阅读
办好“三件大事” 书写履职新篇 :2020年山西省政协工作亮点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