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 | “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五月的山西运城,骄阳似火。在运城博物馆见到卫龙的时候,他告诉记者,“心情就像这天气一样,激动热烈得很。”
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博物馆,卫龙作为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全程讲解。
运城,古称“河东”。黄河在此拐了一道弯,东流向海。运城在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里有4500万年前人类最早起源的“世纪曙猿”化石,243万年前人类最早发明用火的西侯度遗址。另外,西阴遗址荣获“百年考古大发现”,6个考古项目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运城博物馆现有藏品35000多件,其中珍贵文物675件(套)。在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秋”等展陈,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并听取运城盐湖的形成发展和历史沿革介绍。
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记者走进运城博物馆,感受河东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蕴,探寻华夏文明的起源。
展厅前,一面浮雕墙刻满运城的典故和传说。卫龙一一向总书记介绍了“舜歌南风”的典故,“大禹治水”的情形。
步入华夏寻根展厅,出土于运城垣曲县的两枚“世纪曙猿”下颌骨化石是明星展品。
“我重点介绍了‘世纪曙猿’化石,总书记也看得特别仔细。”卫龙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说,“它的发现把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打破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展厅里,商代早期的前庄方鼎和前庄圆鼎并列陈放。鼎身上的纹饰非常精美,铜锈也在灯光下闪着光点,总书记看得很认真。
“总书记与我们边看边交流,夏县师村遗址的石雕蚕蛹、东庄彩陶盆、倗国墓荒帷……每件文物他都看得特别仔细。”卫龙说道,“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总书记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博物馆开馆7年,今天我们迎来了最尊贵的客人。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博物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运城博物馆馆长周文全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把文物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做好文物活化利用。
在运城抓一把泥土,流出的都是文化的汁液。目前,运城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居全国地级市之首。2020年,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揭牌,中心由4个单位合并而成,有90多位工作人员。运城市在机构设置、人才引进、经费保障方面制定了特殊政策,全市文物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
“就拿经费来说,2004年全市文保经费30万元,2018年1500万元,今年达到了3000万。每年,我们还可以面向全市选调人才。”卫龙告诉记者,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让文物工作者热情信心满满,同时也觉责任重大。
“我们会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对河东文化的挖掘、传承和活化利用,教育和引导社会公众,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卫龙说。
因文而立,因旅而兴。近年来,运城市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旅游强市,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正焕发新的光彩。
图文制作:山西广电融媒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