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纸糊的”新基建,数据中心运营中的“危”与“机”
近两年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已经成为数据中心行业的热门词汇。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新基建”主要包含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融合创新基础设施三大方面。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是 ICT 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了以 5G、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技术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智慧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新基建”时代
有了明确的方针指导,各地方政府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的明确,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在“新基建”的浪潮下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重要程度。
从行业分析数据上看,自政策指导出台后,数据中心行业再次掀起高潮。帮助传统行业向政府指导的高科技目标升级转型是我们这些“数据中心人”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全新的机遇。
自国家新基建政策出台后,全国地区分布统计分析,华东、华北、华南三个区域的规划新增总机柜数均冲击 50 万架,北上广深以及周边地区继续领跑全国,其他各省市也出现投资热潮,全国数据中心建设体量猛增。
截止 2020 年 7 月的数据显示,至 2020 年底,全国范围内机柜数量超过 2000 架的数据中心,可以定义为“超大型数据中心”,规划新增单体项目总数约为 300 个,规划新增机柜总数约为 220 多万架。
数据中心是基础设施的最底层,是所有信息技术、数据应用的载体,是信息通信的枢纽,是搭建信息化平台的前置条件。
青云QingCloud 作为数据中心开发运营商,责无旁贷的要求是,以规模和质量赋能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营。但真正更高的要求是,我们完成数据中心行业的数字革命,提供智能化运营解决方案,交付出可以跟得上“新基建”步伐的核心基础设施,对数字经济的腾飞给予来自最底层的强力支撑。
数据中心行业的实力“新玩家”即将进场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我国体制优势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障,难以想象在国家的指导下震惊世界的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难以想象汽车制造厂可以瞬间改为口罩等医疗卫生用品的生产中心。
同样,国家指导的“新基建”下,我们已经看到了诸如杭钢、济钢、武钢等钢铁企业,在数据中心的门口蠢蠢欲动,这些“新玩家”有政策、有土地、有水电,一开始就已经占据了所有先天优势,在数据中心市场将大有可为。
在近期几个国资背景的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中,业主已经不满足于传统数据中心智能化系统,甚至有业主开始拒绝传统建设模式。
在近期落地的某大型数据中心项目中,业主对自建数据中智能化程度的要求高到超乎想象,机器人巡检、无人机巡视、全息沙盘讲演、MR 维修协助等科技手段都要求落地实现。
我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国 IDC 行业 TOP100 的列表将全面洗牌,数据中心智能化一定会影响着运营商的命运。
盲目的智能化升级只能是“纸糊的”新基建
最近几天有圈内的朋友吐槽,“数据中心销售业绩不好,运营成本优化困难,现有的智能化系统还在使用,但是维护的厂商都没了,已经磕磕绊绊使用了很久,但是很多系统都在上传关联,如果替换代价太大,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实际上,这是因为它不智能。
如果我们提供的系统平台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IDC App Store”,所有的智慧功能在云端软件定义,引入 AI 算法一键下发或升级,除了满足数据中心本身智能化要求的“刚需”。
同时系统算法还可以不断优化升级,随时提供新的增值业务功能场景,实现了功能场景模块“可插拔”的功能,也就实现了软硬解耦,拒绝被硬件条件“绑架”。
其实,这些话还没有完全说透,在这个即将属于 5G 的时代,设备厂商、生态合作伙伴已经在支持青云QingCloud 智能化平台开发 5G 版本的终端。
在当前大环境下,我们最不怕的就是想象力,如果我们的智能化终端硬件同样做到“可插拔”,那么这套系统的生命周期理论上不就是“无限”吗?
在这块,青云QingCloud 其实已经迈出了很大一步。
请记住,“汗水运维”已经赶不上“新基建”的时代脚步。所谓的传统智能化,与硬件强绑定,迭代升级困难,技术淘汰快,也甭想复制推广。
今年,在“新冠”疫情的肆虐下,传统数据中心运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
数据中心运营降低对人的依赖、减少人与人的直接接触已经迫在眉睫。
同样,国资新建数据中心项目中,同样看到了非常强烈的智能化、数字化的需求,我们提供的数据中心数据化的运营管理体系使人工内容减少 80%,智能化系统大幅降低人员技能要求。
有句玩笑话“前有断电故障责任,后有客户索赔砍刀”,青云QingCloud 通过智能化 AI 巡检减少人工巡检内容,在 AI 算法的加持下,我们将“被动检查”转化为“主动识别”,结合“无死角”可视化解决方案,提前做好高危风险预判,防患于未然。
运营效率是检验智能化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以下简称PUE),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指标。在当前市场环境如此透明的情况下,如何降低自身成本也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传统制冷系统模式优化能力有限,一般降低 PUE<5%。
通常,运营商为了降低 PUE 都会付出相当大的硬件改造投入,通过长时间的运营找回成本。
青云QingCloud AI 技术通过软件方式,以最低的成本投入,最快的成本回收,优化降低 PUE 在 5%~15%;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降低整体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的最终目的。
传统 PUE 的优化我们过于依赖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BA系统),我国目前做相关系统的企业达到 3,000 多家,目前 BA 系统中 Honeywell、Johnson、Siemens 三大品牌占有一半的份额,另外一半的份额则由其他品牌瓜分,主要有:Invensys、海湾、清华同方、ASI 等品牌。
三大品牌的产品系列最全,拥有全系列的产品,市场评价高;其他的品牌中海湾是支持 LON 协议的,适用于系统容量不大,点位比较少的地方,层次结构不明晰,系统容量过大会不稳定,只有不超过 1% 的市场份额。
ASI 只有传感器件,阀门等组件大都是 OEM 的,由于传感器件很强,对于需要精确控制的地方,如电子工厂反而应用很多,清华同方的 rh2000 系列,是自主开发的,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但耗电量却是国外产品的 2 倍,缺乏竞争力。
真正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很少,大多企业维持在相关硬件销售上,和国外企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大部分系统华而不实,传统 BA 厂商从沟通、方案、对接,再到安装、维护,某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不会给客户带来真正的便捷于节能的效果。
有据统计,BA 系统开通率不足 60%,使用满意率不到 30%,目前国内传统 BA 系统能够有效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的仅占 3%。
经过多年数据中心运营的经验总结,数据中心制冷链路参数多,每调节完成一次都需要观察期,全部完成至少半天以上,优化效果差。
青云QingCloud 能效优化技术基于AI算法,准确计算出 PUE 的准确表达函数因子,推算出最优的控制因子组合,并且所有参数一次性同时设置,1 小时内完成。
数据中心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更重要的是,关键的物理基础设施作为数据中心的支撑核心,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其第一要务,而节能不能以牺牲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代价。
青云QingCloud 的系统参数读取及指令下发均通过原有的群控系统进行,不直接读取或控制末端设备;系统与原有群控系统各自独立,停用不影响原有群控系统的运行,真正安全独立的完成任务。
人员体系是稳步智慧化升级的根本
在目前这个时代,暂时不要相信“无人值守”的数据中心,至少在这个时代还不能做到完全的“无人”,但是要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使用。
人员管理体系依然是数据中心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在平台设计的思路上,人员管理体系同样要严格按照 UPTIME M&O 要求建立。
从运维人员的岗位 JD、培训计划、技能认证、梯队建设、流程手册的不断优化,全面覆盖落地高效运维实践能力。
探索用软件革命数据中心运营
青云QingCloud 的智慧数据中心以“一个标准,两大平台,三个板块”设计,以“统一认证,统一管理,智能联动,流程规范”为标准,围绕“智能化运维平台”、“物联网平台”两大平台,划分“端边联动”、“一体化运维”、“可视化组件”三大板块,完成多种综合场景的落地。
方案总体架构是这样:
技术细节这里不多谈,眼下,我们认为数据中心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整合全产业服务链、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实现与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融合成为重要的发展手段。
数据中心运营商不能坐等被智能化的新势力“革命”。
数据中心通过智能化的运营,算法优化升级,一定是一个长期运营实践的过程,不是一次硬件的买卖,更不是一次平台的引入,而是一种全新的运营方法论和未来长期迭代升级优化体系的引入。
数据中心行业的专家们,以上的发展方向您是否认可?如果答案是 Yes,那么您与我们就有了相同的志向与目标。如果您希望能有青云QingCloud 这样的合作伙伴支持,那么我们就有了很不错的合作契机,一定可以缩短在数据中心智能化转型的漫漫长路,走上最短的“捷径”。
综上所述,在开发和运营经验极其丰富的数据中心运营商面前,青云QingCloud 谈及智慧数据中心,经过我们全新大胆的尝试,以“云平台+智慧数据中心平台”两平台支撑的智慧数据中心,在运营效率、客户服务体验等方面,已经展现出了其良好的扩展性、优秀的产品服务输出能力。
面对此次疫情挑战,数据中心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资数据中心的核心战略,疫情期间也充分体现了 IT 和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这更是推动力,青云QingCloud 希望把“危机”变为“商机”,快速寻找智慧数据中心产品突破点和合作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作者:青云数据中心运营负责人 王少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