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不是药神》的英文名为什么叫dying to survive?

侃哥 侃英语 2020-02-19



昨天我去看了最近被刷屏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看完后我最大的三个感受是:

 

1. 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真的进步了;

2. 徐峥的演技又上了一个层次;

3. 希望这个社会能因为这部电影而改变一点点。

 

《我不是药神》上映短短5天,票房已破13亿;同时,它在豆瓣上被30多万人打出了9.0的高分。30万人的样本不小,所有人都在为这部片子打call,可见大众对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渴望。

 

 

当我看到这张电影海报时,出于英语老师的本能,首先映眼帘是《我不是药神》的英文名—dying to survive

 

Dying是die(死)的现在分词。英文中有个句型:be dying to do something或者 be dying for something,表示“特别渴望做某事,拼死都要做某事”,比如:He is dying to get the job.(他渴望这份工作);This is the view I am dying for.(看到这美景,死了都值了。)

 

Survive 是一个及物动词,表示“生存”,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存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把人的需求分成了五个层次,其中最低的一个层次是:physiological(生理的需求),实际指的就是“survive”,用俗话说就是“吃喝拉撒睡”,即“活着”。

 

 

“活着”是人的最低需求。大家再看上面的四个层次:safety(安全的需求)、love/belonging(爱/归属的需求)、esteem(被尊重的需求)、self-actualization(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每一层需求的实现都以前一层需求的实现为基础和前提。

 

说到底,我们这一生,就是从在这个金字塔的底部开始,升级打怪,逐步达到顶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人不算)。而实现阶层跃迁的重要资源便是钱。

 

当你挣到了一点点钱,你就能基本活下去;多挣了一点钱,你就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再多挣一点钱,你会发现就有人来撩你、爱你;钱挣得越来越多了,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人都来尊重你、仰慕你;当你非常有钱时,你就可以尽情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所以,一个穷人,特别是一个贫穷的病人,别说实现个人理想,连“活下去”这样基本人权都保障不了。“世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你救不了,也救不完。” 电影中的奸商张长林,以十多年贩卖假药的经历得出了这个“金句”,让我们听了觉得无比精辟,却又无奈。

  

电影中还有一个角色叫“黄毛”。他身患白血病(leukemia),不想连累家人,独自一人来到大城市谋生,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没钱买药看病,在阴暗潮湿的单人床上等死。好在徐峥饰演的程勇给了他一线希望。

 

“黄毛”不求多好的生活,只求“活着”。他非常能体谅跟他一样买不起药而等死的病人,愿意替他们铤而走险,帮程勇贩卖私药,甚至为了保护程勇而在警察面前假冒药贩子开车逃走。所以当程勇听到黄毛的死讯,程勇崩溃了,喊出了这句戳人泪点的台词:“他才二十岁,他只是想活着,他有什么罪?


 

像黄毛这样的人在中国估计有千千万万。这些人基数庞大,从不发声,似乎在这个社会隐形了一般,他们才是真正的“隐形贫困人口”。很多用着 iPhone X,背着 Prada,天天哭穷的都市年轻人,跟他们比比,还敢自诩为“隐形贫困人口”吗?感谢这部电影揭开了冰山一角。

 

电影的英文名 dying to survive 正反应了这些穷困病人的心声: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活下去。


当他们买不起天价药而绝望的时候,程勇从印度走私来的低价药无疑让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病友们对这位“药神”的拥戴实际上是求生欲的投射,而程勇最后宁愿亏钱也坚持给病人供药的做法,正是对“求生”--这个最基本的人权--给予最大限度的尊重和支持。整部电影就是围绕“拼死而活”这个主题展开的,英文名 dying to survive 完美地揭示了这条主线。

 

 

没看电影前,我以为《我不是药神》是徐峥的最新喜剧片,原本带着笑一笑的目的去电影院,完全没想到最后我竟红了眼眶。好的喜剧片内核都是悲剧,却又给人以希望。

 

当我走出电影院,带着感动再次端详电影海报,瞬间明白了上面写的“dying to survive”的含义。

 

愿所有人,笑着活下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