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外为什么说“Roger!”表示“收到”,这不是个人名吗?

侃哥 侃英语 2020-02-19

 

大家在看美国电影或美剧时,是否经常听到这个词?

 

Roger!

 

特别是当我们看到两个人拿着对讲机通话的场景时,一个人blah blah blah 说一大堆,另一个人回答一个单词:Roger!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得查个词典:

 

 

牛津词典里说得很清楚,“roger!”主要用在无线电通信(radio communication)中,表示”你的信息已经被接收到”(your message has been received),相当于中文里的“收到、知道了”的意思。

 

来看看词典中给出的例句:

 

Roger! we'll be with you in about ten minutes.

好的,我们10分钟后跟你汇合。

 

大家注意,在英文中 Roger 还可以是一个人的名字,中文翻译是“罗杰”。我想某些同学可能会把上句话误解为“10分钟后跟一个叫罗杰的人汇合”。

 

那么为什么在无线电通讯中要用 Roger 来表示“收到、知道”,而不是“I got it”这样的说法呢?

 

这还得从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造飞机那时说起。

 

1903年飞机刚刚问世的时候,压根没有无线电通讯,当时的莱特兄弟使用用信号弹(flares)、手语(hand signals)等方式和地面交流。


 

十多年之后,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飞行员们开始使用摩尔斯电码(Morse code)和地面交流。最常用的一个例子就是,他们会使用字母 R 表示“信息已被接收”,因为 R 是 Received(接收)的首字母。

 

再后来,无线电技术终于登上历史舞台。在无线电通话中,表示“收到”的用语也发生了变化--从字母 R 变成了单词 Roger。


不过,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不用 received,而用 Roger 呢?


 

在那个时候,并不是所有的飞行员都说英语,国际电报联盟(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在1927年时制定了一条规则:用 Roger 来替代 Received,作为表示“收到信息”的标准无线电用语。原因很简单:Roger 更容易发音

 

另外,由于当时国际航空通讯语言不一致,导致了一些事故,所以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建议全世界的飞行员都使用英语作为国际航空交流用语。

 


因此,在航空领域诞生了一系列无线电通讯的术语,它们和我们平时使用的词不太一样:

 

比如用“Roger”表示“received”、用“affirmative”表示“yes”、用“approach”表示“coming to land”等等。

 

不过,因为航空术语的简洁、易理解,它们也经常被大众运用在普通生活中。你在生活中想表达“收到、知道了、明白”等意思的时候,也可以用“roger”,或“roger that”,不觉得很帅气吗?

 

最后给大家补充一波无线电通讯常用语:


【无线电必备英语】

1. All clear:周围安全

2. Affirmative:是(表肯定)

3. Negative:否(表否定)

4. Over:完毕(等待回话)

5. Copy:明白, 清楚

6. Say Again:再说一遍

7. Need back up:需要支援

8. Cover me:掩护我

9. Fire in the hole:小心手雷

10. Enemy down:敌人被消灭


学到了点赞。



推荐:抹香鲸的英文名太太太太太太太污了。。。

上篇:“师父”、“师傅”一字之差,英语叫法完全不同!

打卡:遇到不常见的朋友,怎么打招呼?(语音讲解)




抓紧入坑

然后我带你跳出这个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