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隐藏在大学深处的博物馆

陕中大新媒体 陕西中医药大学 2021-11-08


国际博物馆日定于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你去过省博物馆、市博物馆,那么,你去过校园里的博物馆吗?你知道我们这个城市有多少传承着民族文化与技术的高校博物馆吗?这些博物馆里又都有什么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连我们这些城市土生土长的市民、文博爱好者都有些面面相觑。那如果说到校园里的博物馆,我们就更应该好好的聊解一下藏在我们陕西中医药大学的陕西医史博物馆了。



说到藏在大学深处的博物馆,我们不仅指陕西医史博物馆藏在陕西中医药大学校园之内,更是指医史博物馆藏在校园内“会展中心”的大楼里……走到“会展中心”三楼,一抬头,启功老先生题字的牌匾“医史博物馆”五个字,便映入眼帘。这里不仅有历代出土的陶器、瓷器、青铜器、铁器,还有甲骨文、书画、碑刻等传统民族文物,更重要的是:这里陈列的都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专业藏品。








我们常说“诶,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似乎用葫芦来装药,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且,在中国的神话故事里太上老君炼成的神丹妙药,也总是装在葫芦里。尽管这是神话,但古代医生常用葫芦盛装各种丸散膏丹,尤其明清时期云游四方的游医、铃医,更是随身携带装药的葫芦。逐渐腰悬葫芦给人看病的医生形象演化成了“悬壶济世”的成语、演化成了人们对中医的称谓,把医生的事业称为“悬壶济世”,医生也把“悬壶济世救苍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葫芦就成了医药的标志,陕西医史博物馆馆藏的药用葫芦瓶大小不一,小的只有拇指大小,大的足有半人高;有新石器时期的夹砂红陶葫芦瓶、唐代白瓷葫芦瓶、元代黑釉葫芦瓶,明代青花瓷、清代粗瓷葫芦瓶、甚至还有民国木刻的葫芦瓶!






“济世药王”孙思邈,民间拜药王的“坐虎针龙”的形象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深入民心,流传极广。陕西医史博物馆里收藏有该形象的木雕和泥塑。这两尊孙思邈塑像均来源于太白山上的“药王庙”,秦岭优越的地理环境被称为“中药材之乡”,故民间素有“秦地无闲草”的说法,秦岭是陕西民间医学流派“太白草医”的采药活动地,太白山药王庙是他们采药时休息、交流、拜药王的地方。相传孙思邈曾用虎撑(又名串铃)撑住虎口,拔除了老虎喉中的骨刺,从此老虎成为他的坐骑。一天患有头风病的龙王头痛难忍,求助于孙思邈,孙思邈坐在虎背上,用针灸术治愈了龙王的头痛病,龙王病好之后,为人间行善,施和风细雨,使民间风调雨顺。馆藏的“坐虎针龙雕塑,就是以这一故事题材为基础而创作的神龛,许多医生家中或药店都会供奉它。



而虎撑,即串铃,也演变成了游方医生走村串乡就诊的标志。而且,游医们摇动虎撑(串铃)时也是有一定规矩的:如果放在胸前摇动,表示是一般的郎中;与肩齐平摇动,表示医术较高;举过头顶摇动,象征医术非常高明。但不管在什么位置,在经过药店门口时都不能摇动虎撑,因为药店里都供有孙思邈的牌位,倘若摇动,便有欺师藐祖之嫌,药店的人可以上前没收游医的虎撑和药篮,同时还必须向孙思邈的牌位进香赔礼。





除了前面提到的葫芦、孙思邈雕像与串铃之外。陕西医史博物馆还陈列着自新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中医药珍贵文物1800余件(套),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中医院校最早自主建立的博物馆、也是目前全国最有特色的中医药史专题博物馆:西汉的青铜药臼、药釜、青铜量器以及唐至明清各时期典型的青铜、铁质、青花瓷的药臼;先秦时期的外治法工具——骨针、骨锥、砭石、九针、医学价值极高的青铜针;明代成套的外科手术器械;唐代耀州窑的拔火罐;清代宫廷使用的熏牙器、熏眼器、按摩器,大小形象不一的针灸铜人;奉行中医运动养生、将“气”与“动静”完美结合的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孙思邈健身法等,有图有实操……这些尽显神农扁鹊黄帝岐伯千年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宝贝,均藏身于位于西咸之交陕西中医药大学的陕西医史博物馆中,让参观者恍若回到了古代的太医院、医学学校,即惊奇又震惊。






"


尤其让人意外的是,陕西医史博物馆的医方碑展览区陈列在古色古香的五行园内。汉唐遗风的碑廊下,收藏有古代的医方碑刻26通:有陕西兴平发现的清代“经验备录碑”;宝鸡的强和亭“海上方碑”、“集验良方碑”、“朱兴恭医方碑”;明代临潼的“武之望家祠碑”;清代山西流传的“傅青主女科手迹碑”及 “千金宝要碑”“历代名神医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铜人腧穴针灸经残石碑”等,大都是明清至近现代的陕西名医们立碑的,刻写着自己一生治某病最有效的方药,以期造福乡里。古代医疗条件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好,生病了很多情况下找不到医生,因此这些碑刻的价值就凸显了出来,这也是全国各地有很多医药碑刻的重要原因。



"



感动于医家们“仁心仁术”的同时,也为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而感叹,将石刻艺术和中医药学相结合,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感,肩上的责任感都由然而生。当你看到上面经风雨洗礼过而又苍劲有力的字时,更多的是一种敬畏与感动。走进碑廊与历史对话,与历代名医交流。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被创造,也总是在不经意间被人遗忘。唯有这些矗立了百年乃至千年的石碑,还在默默的记录着被人遗忘的历史。他们历经近千年的风雨,依然伫立,值得我们去敬畏。



陕西医史博物馆之所以会被称为是“隐藏在大学深处的博物馆”是因为它还在扩建中,建成之后相信会有加强大的影响力,它将不仅影响着我们每代陕中学子对医史执着的初心,还会走出校园,面向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医史,爱上医史。




陕西中医药大学新媒体网络文化工作室出品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文案编辑:王妮、呼俊涛

摄       影:雷煊

网络编辑:查梦、武振丽

责任编辑:郭亦鹏、王军威、吴晨、年星

素材来源:官微素材库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