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机器人的技工缺口或达数百万
最近,机器人产业尤其是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也让一线操作工紧缺的问题更加突出。“估计目前缺口可能达到四五百万,而且这一紧缺还在加速。”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周明经常去国内一些使用机器人的制造企业调研,“几乎所有企业都会谈到操作机器人的一线技能人才紧缺,对此感到很‘头疼’。”
从机器人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要想让机器人产品更加普及,必须让企业用户能够更熟练地安装、使用甚至维修。但目前很难做到这点。原因在于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虽快,但机器人到生产制造企业后,操作使用机器人的一线技术人员奇缺。
图为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一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工人在生产线上操作工业机器人生产。
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扩张迅猛,尤其自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市场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工信部装备司王建宇处长透露,2014年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了5.7万台,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2015年销量更是达到6.8万台,今年前8个月,这一数字就达到4.5万台,而且数字增加的趋势还在持续。工信部预测,到2020年,仅我国自主品牌的机器人产量就会超过10万台。
“人工成本不断提高,让机器人使用更加普及,机器人操作技术人员会越来越紧缺。”周明说。
为解决这一难题,一些部门开始采取措施。教育部副处长任占营告诉本报记者,教育部很重视这一行业人才的培养,并于2015年在300所高职院校中专门开设这一课程。而且教育部还与国内的一些机器人企业合作,几家企业出资3亿元,为国内100家高职院校提供相关机器人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条件。
工信部也在努力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今年,该部专门联合人社部、教育部开展了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该项赛事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机器人一线操作技术人员。值得一提的是,该项赛事分出职工组和学生组,不仅吸引一线产业工人参加,还吸引学生参赛。
另一个问题是机器人操作工没有职业标准。由于机器人一线技术操作员这一职业目前还属于新增职业,还没有被《职业分类大典》列入,因此这一职业的标准还无法制定。目前工信部相关部门正在积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沟通,希望能够尽快确立这一职业的地位。
人社部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在下次的《职业分类大典》动态调整中重点考虑。
机器人停车项目落地!南京人民可以到夫子庙体验机器人停车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