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 OCAT深圳馆|特别公共项目 ] 深圳记忆——超越与消逝

OCAT深圳馆 OCAT深圳馆 2021-12-29


特别公共项目:深圳记忆——超越与消逝

Special Public Program: 

Shenzhen Memory—Transcendence & Disappearance



时 间:

2021.4.21—5.30

发起人:

武月钦、胡天庥

参与者:

草场地工作站及民间记忆计划、握手302、July(杨之龑)

场 地:

OCAT图书馆、展厅B、华侨城体育中心旁边绿地、华侨城片区





2012年在OCAT表演季期间,一场由深圳本地的普通观众参与、并集体创作的名为《我的深圳记忆》的演出在深圳落地发生,这是一部“普通观众带着自己的记忆和故事走上舞台”的作品。这次难得的由普通公众参与并以剧场表演方式完成的艺术创作,留下了宝贵经验。时隔近十年,2021年OCAT深圳馆将推出“特别公共项目”的第二期“深圳记忆——超越与消逝”,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艺术的表达与创作中来,让艺术经验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同时也可以激发艺术的广阔延伸。





深圳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难以超越,城市变迁与更新的速度之快,使那些见证了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性空间或者在间隙之中自发生长出来的地带,却随着城市的更新而逐渐消逝。我们希望随着个人的记忆与经验,重新打开这座城市的皱褶,试图探索人与城市地理空间的关系。“深圳记忆”希望通过参与式的艺术方式来体验、编织、构建深圳普通公众与这座城市的记忆和关系。“超越与消逝”并不单指城市空间的变化,也是直指现代社会都市中人的生活状态。竞争社会关系中加速了“原子化”个体的出现,“超越自我”成为了现代人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目标,随之而来的压迫感、焦虑感、孤独感等情绪问题有增无减。在此次参与式的公共艺术项目中,我们尊重来自于每一个个体的声音,鼓励他们书写或者记录自己的故事,我们相信艺术可以在身体内生长,通过身体带来的记忆是更为真实与长久的。



在此次的项目中,我们一共邀请了三组参与者来共同完成。“草场地工作站及民间记忆计划”将招募深圳的普通公众,以“我的深圳记忆”为题,参与者每人创作一部纪录短片,全体参与者共同创作并表演一部集体剧场作品。“握手302”本次的走读路线将集中在华侨城片区,探索深圳早期遵循的“组群”发展模式,从城市边缘到城市模型,追踪华侨城的历史。如果说城市变迁是不可阻挡的步伐,那通过游走的切身体验来抓住当下,探寻“消失的附近”,重新审视我们与这座城市的关系,尝试去构建一种新的周边环境的联系,也许是一种新的可能。艺术家July在香港多年的生活经验,敏锐地发现“在深圳的角角落落,有香港在影影绰绰”,“原地回香港”将邀请生活在深圳的人们,带上一件“与香港有关”的物品,从各自独特的生命出发,借用剧场式亲身行动的方式,绘制一幅源自个体记忆的地图。





在此,“深圳记忆——超越与消逝”也真诚的向观众朋友们发出邀请,参与到感兴趣的活动中来,并以此为起点,发出自己的声音,记录或者书写自己与深圳的故事。





1、草场地工作站及民间记忆计划:普通人参与剧场与影像创作计划 

The Art Project of Ordinary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Theater and Image Creation

 

2012年,草场地工作站以“舞台是所有人的”为核心词,在OCAT深圳馆策划以“我的深圳记忆”为题表演工作坊培训及排练,约20人报名参与,在跨度两周工作坊及排练后,以剧场演出方式呈现。“普通人带着自己的记忆和故事走上舞台”,他们既是表演者也是创作者,来自深圳“新移民”之“个人记忆”汇聚为“集体记忆”,这是一次难得的普通公众参与艺术创作并以剧场表演方式完成的宝贵经验。


“我的深圳记忆”,2012年,OCAT深圳馆


2021年以“我的深圳记忆”再次出发,让更多普通人“走入艺术创作”,并扩展更多可能性,记忆为核心,影像与身体为创作媒介,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相结合,以“我的深圳记忆”为题,参与者每人创作一部纪录短片,全体参与者共同创作并表演一部集体剧场作品。

 

该计划广而告之,自愿者报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不限,参与者从报名者中录取,约为15人左右。因有影像与剧场表演两类创作,工作坊考虑为线上(影像为主)与线下(表演为主)两轮进行。第一轮为线上工作坊,主要内容为“以记忆为题之短片创作”,每周一次,约进行三至四场,参与者的短片拍摄也同时展开;第二轮为线下舞蹈工作坊及表演排练,大约进行两周时间,以工作日和周末晚上时间为主,此期间工作坊也包括“短片剪辑”。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


*成功提交报名信息后,请留意工作人员的短信或者或者电话确认最终报名结果。


*工作坊与表演将集中在五月份的工作日晚上和周末发生,希望报名观众结合自身时间情况考虑,一经报名成功,请全程参加,请勿中途退出。




2. 握手302:走读计划“花园城市:华侨城模式”

Handshake302:Garden City: OCT Model


当科技带给我们的生活日渐便捷的同时,现代人对于自己所生活的周遭世界越显陌生,越发丧失讲述的愿望和能力。由握手302发起的走读计划“城市的肉体与骨骼”已经办了十个专线,比如华强北、蛇口老街、水围、龙华大浪、沙井等等,由人类学家马立安介绍街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地理,已经与上百位观众一起探索城市多元与丰富的文化,让参与者能够通过“参与”“体验”“讲述”等方式来思考和发现不同城市空间的魅力,提醒人们体察和感受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城市生态。



本次走读活动将放在华侨城片区,围绕“花园城市:华侨城模式”这一主题展开。上世纪80年代,深圳遵循“组群”发展模式,华侨城是首批组群之一,其发展模式有很重要的地理元素。华侨城位于深南路的中段,连接着深圳(东门)与南头,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以罗湖东门为中心向西扩展至上步,也就是现在的华强北,蛇口工业区则向北发展至南头一带,华侨城的前身沙河农场则连接这两个片区,成为“老特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华侨城的早期开发发挥了其“外围位置”的优势,除了电子产品外,还强调旅游和房地产。本次走读路线是从城市边缘到城市模型,追踪华侨城的历史。在走读路线中,我们将选取其中两个点进行自然艺术创作,切身体会花园城市的文化地理。


报名通道将在接下来的推文中公布





3. July(杨之龑):原地回港记

July Yang:Hong Kong Memories in Shenzhen

 

“在深圳的角角落落,有香港在影影绰绰”,因历史而分隔的两个城市,现在又纠缠到一起。MTR的东涌线连上了深圳地铁,标志性的彩色马赛克沿着龙华线蔓延北上;双层巴士紫色的座椅黄色的扶手红色的停车按键在深圳主干道上飞驰,经过无数7-Eleven、屈臣氏、万宁、翠华、太兴、大家乐、大快活,甚至阿一猪扒酸辣米线。人还没到香港,八达通已经在深圳充值完毕。这里和那里之间,是什么呢?一条河的深度?一条街的宽度?铁丝网上网眼的密度?两片红树林之间海水的咸度?一辆跨境大巴跨越深圳湾大桥的速度?经济增长的幅度?从市中心摩天大厦远眺的角度?过关口等待时耐心的限度?

 

对于身在深圳的你来说,深圳到香港的距离,在每个人的小世界里,将要如何度量?


“原地回港记”将邀请生活在深圳的人们,带上一件“与香港有关”的私人物品,从各自独特的生命出发,借用剧场式亲身行动的方式,度量到“香港”——不止作为地理上的位置,也是概念、符号或任何来自每人个体经验的内容——的“距离”,探寻个人历史与“深港关系”宏观叙事的联系,从而从深港对照的侧面切入,绘制一幅源自个体记忆的地图。

 

报名通道将在接下来的推文中公布




 草场地工作站及民间记忆计划



草场地工作站,一个聚合独立影像与剧场作者的创作工作室。2005年成立,同年策划组织“村民影像计划”,有“草根背景”村民参与其中,在自己村子拍摄纪录片,“尝试用自己的声音说话”。2010年,“民间记忆”计划开始,16人参与,参与者各自返回到自己曾经生活过或与自己有关的村子,拍摄采访老人记忆。参与者主要为年轻的纪录片作者及在校学生,大部分是“85后”年轻人。在采访老人和记忆记录过程中,同时拍摄创作纪录片和剧场作品。这是一种雪球自然滚动方式,第一年有21人参与,之后陆续有更多人参与。截止2020年,共有200余人参与其中,创作纪录片62部(分别来自19个作者)及5部剧场作品。




握手302

成员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吴丹、张凯琴、马立安、雷胜、刘赫


握手302试图将艺术还给每一个对它感兴趣的普通人,为城市中难以获得公共文化资源的区域引入文化活力,发现社区的生活智慧并将它们分享给更多人,用艺术发掘城市空间的潜力。


握手302希望通过不限定参与者的知识背景,鼓励人们参与艺术活动,发挥每个参与者的创造力,用艺术作为手段,激发人们思考、表达和交流。握手302认为:艺术应该属于每一个为城市做出贡献的人。




July(杨之龑)



杨之龑(July Yang),“90后” 苏州人。跨领域演出创作者和研究者,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演出创作硕士及香港大学文学及艺术史学士。常在演出的艺术、技术和理论领域灵活游走。近期实践专注于反思当代日常生活经验,通过行动对抗城市困境。目前在岭南市郊尝试种菜。





相关链接:

[ OCAT深圳馆 | 特别公共项目 ] “什么开始了,什么在结束”

[ OCAT深圳馆 | 特别公共项目 ] “什么开始了,什么在结束”——联合写作计划









正在展出

OCAT深圳馆是OCAT成立最早的机构,也是馆群中的总馆。其前身为OCT当代艺术中心,长期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和研究。从2005年开创至今,OCAT深圳馆一直围绕着艺术的创作和思考而展开其策展、研究和收藏工作。


参观信息

开馆时间:10:00 - 17:3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等特殊时期开放时间根据场馆公告而定)

免费开放,毋需预约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F2栋

网站:www.ocat.org.cn

微信:OCAT深圳馆(ID:OCATShenzhen)

微博:@OCAT深圳馆

豆瓣:http://site.douban.com/ocat/

Facebook: 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 - OCAT Shenzhen

Instagram: ocatmuseums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OCATShenzhen

电话:0755–26915007 / 26915100

邮箱:info@ocat.org.cn



点击关注👇走进OCAT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