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一个迷恋茶♬嗜茶如命的女子

查看➝ 天下苏氏信息平台 2018-08-04

我是一个迷恋茶,嗜茶如命的女子


说起潮汕文化,便不得不提潮汕人为之自豪的一种文化:茶文化,也叫功夫茶。喝茶,几乎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习惯。或是独自冲茶品茶香,冥思遐想,亦是邀上亲朋好友共酌茶香,调侃人生。无论哪种,实为人生一大惬意。




苏惠娜/文

 泡功夫茶是一门讲究的行为艺术。不仅要求茶叶,茶具,水,火恰到好处,还要求具有烹茶的技巧。这样子,才能泡出一杯正宗的,齿颊留香的功夫茶。





第一、冶器。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起火,掏火,扇炉取而代之的是电炉,既省时又方便。因此,只需要用热水烫洗茶具,淋洗杯盏就可以了。




第二,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菜太浓,味带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以开水之后,舒展开来,变得很大,纳茶太多,进水

也冲不进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



第三、债汤 

 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样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可见,水之温度对泡茶影响之大。



第四、冲茶 

  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日,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洒”是也。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挥发,由于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至于走七步再冲,目的在于使滚水稍凉一点,以免破坏维他命C。




第五、刮沫 

  冲水一定要满,茶壶是否“三山齐”,水平面如何,这时要见功效了,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决不溢出,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



第六、淋罐

。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第七、烫杯

潮州土话说是“烧盅热罐”。工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 烫怀,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淋杯时要注意,开水要直冲杯心。烫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铫中,复置炉上,回身“洗杯”。洗怀杯最富有艺术形态的动作,老手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个怀,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




第八、洒茶。几经数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洒茶。洒茶也有四字诀:低、快、匀、尽。




虽然现在潮汕人喝茶已经删繁就简,但是,功夫茶的精髓还能在冲茶过程中体现。



宋代大诗人苏轼深研佛理,亦精通茶道,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词。东坡对饮茶一道,更深得独到之秘,对于茶叶、水质、器具、煎法,都颇讲究,在《水调歌头》中有写道: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描述了饮茶后神清气爽,筋骨活络之态。也在《西江月》中描写: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由此可见,以谷帘珍泉煎烹龙焙绝品,乃是人间茶品之极致。在《次韵曹辅寄豁源试焙新芽》中咏道: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虽戏谑,却体现了苏轼对茶茗独特的情怀和偏爱。



我是一个迷恋茶,嗜茶如命的女子。

有人说,做一个书香的女子,在无尽的的知识海洋里探索未知,提高自身的修养,才是真理。但是,我却更爱做一个茶香的女子,在一片茶海里,尽情的释放,品味,感悟茶叶浮沉,感叹人世沧桑,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苏惠娜

卢仝曾咏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可见,茶的味道,功能,作用,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李白饮酒泼文洒墨,卢仝爱茶成痴,饮茶后便才思泉涌,筋骨舒展,这不仅是生理的舒适,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开始爱上了喝茶,或者,是潮汕茶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又或许,我天生迷恋那种茶香。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香?它是百无聊赖生活的一道明亮,是纸醉金迷尘世的一缕清香,是世事沉浮下的一种心境豁达。迷上茶的那一刻起,习惯了在压抑或者愉悦时泡上一盏茶香,看着茶叶沉浮,感叹世事无常,却仍需要用心对待。闻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心中的阴霾顷刻间化为乌有,因为我感受到了茶叶浴火重生后的价值,品着茶水,一点一点的滋润干渴的双唇,心境,便也为之明亮。古人云:一花一世界,我却想说,一茶一世界,在茶的世界里,是清净的。与茶相伴,我的人生才越发的精彩。




 火鹤花的花语是祝福、幸运、快乐,紫罗兰的花语是永恒之美,蝴蝶兰的花语是幸福逐渐到来。我认为,茶也有茶语,它的茶语是豁达的心境,沉着的态度,甘醇的人生。茶,总是以其积极的一面带给世人。它不似开水般单调无趣,也不像烈酒般浓烈伤身,相反,论其外观,茶色清醇,论其口感,香而纯正,论其功效,一股茶香慢慢从鼻端沁到咽喉,四肢百骸是说不出的轻松快慰。这也难怪文人墨客偏爱饮茶,于是,关于采茶,煮茶,赞茶的诗句层出不穷。刘禹锡说:“山僧后檐茶树从,出来映竹抽新茸。”让你仿佛置身于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徐夤道:“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煮茶的工艺跃然纸上。苏轼云:“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不禁让世人醉茶后浮想联翩。




不同的茶叶,口感与功能也尽不相同。龙井有明显板栗味道,铁观音是独特的兰花香;黄山毛峰清香四溢,茶凉之后任然香味存,所以古人称它"幸有冷香",有冰清玉洁的美称;普洱茶的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碧螺春,茶汤翠绿,香气清新,味道带含苞待放的花香及新鲜水果味,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




但愿自己能一直做一个茶香的女子,在浮世中荣辱不惊,不卑不亢。与茶相伴,是一种幸福,悟得茶品,是一种感动。



苏惠娜

苏惠娜,笔名芸心,潮汕普宁南径青洋山人。是一位喜爱写作,茗茶,旅行的女子。作品集有<<芸心文集>>。在多个网络平台,如中国文字缘,散文吧都有发布自己的作品,并且多部作品受到读者的好评。作者用简单感性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独有的感悟。

▶苏东坡与茶文化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v0344ykr72i


编辑:苏耿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天下苏家古今事,尽在苏氏信息台。欢迎投稿、阅读、点评、转发……

投稿方式微信号:QsgrQ138033389 邮箱:138033389@qq.com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版权属原作者,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天下苏氏信息平台”或ID号“TXSS138”搜索,即可关注!查看历史消息请点击标题下面的“天下苏氏信息平台”进入,请大家分享本平台资讯,请订阅今日头条《天下苏氏信息平台》多谢!

  阅不尽的历史、讲不完的精彩尽在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