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乡七十载,圆梦在今朝

查看➝ 天下苏氏信息平台 2018-08-04

传家风|扬正气,从关注开始

思乡七十载,圆梦在今朝

七十四年了,多少回梦里的故乡是那么熟悉而遥远!七十四年了,多少回梦里的阿哥是那么亲切而陌生!当年豆蔻年华的少女而今已到了耄耋之年,而那一场战乱饥荒年代的往事,让八旬高龄的黄桂妹奶奶每每想起,总是泪眼朦胧,遥望天边却不知故乡在何方!梦魂萦绕的家乡啊,我把你的名字——彭洲一直深深记在心头,可是山迢迢水迢迢,乡关在哪里?亲人在哪里?!

具体信息回顾

寻亲人姓名:黄桂妹

原名:dan dⅰ“陈娣”(谐音)见视频

性别:女

年龄:85岁(1934年出生)

失联年龄:大约12岁

失联原因:饥荒、被卖

现住址:江西省定南县岭北镇

物证(卖身契、信物等):无

离家经过:坐船离开家乡,坐挑箩筐上江西

是否见过日本兵:见过日本兵背着枪

家乡特色小吃:有橄榄,其他不记得

村庄特征描述:村庄河流对面的山上有塔,河里有轮船,河面很宽(有200米以上),有石板桥(2块石板铺成)。村庄除有河有塔外,还有墟场,有庙,庙里有十几个菩萨。

是否会说潮汕话:会说普宁、培州、北门村庄名(见视频)谐音

自家房子描述:不记得

父亲名字:不记得(父亲挑土陶瓷器走家串户卖)

母亲名字:不记得

兄弟姐妹:一个哥哥叫:乌别(谐音),一个姐姐嫁北门,不记得名字(见视频),没有弟弟、妹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1340ghjcuj&width=500&height=375&auto=0

重要信息:家乡的村庄名:普宁“培州”“澎州”

姐姐嫁到北门(见视频),自己家乡和北门距离大约10公里(走路的距离),村庄的河对面山上有一个塔(不知道叫什么塔),斗笠叫乖Luaⅰ




回家了,七十四年的盼望、等待、寻找,七十四年的泪水、酸楚、思念,

今朝终于梦圆湄洲,回归故里!回家了,回家的感觉真好,真幸福!


2018年6月3日,一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战乱饥荒年代被卖江西省定南县的黄奶奶在家人陪同下,回到了失散七十四年的家乡,与亲人相见团圆!

从此,黄奶奶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家自己的亲人,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名字——苏丹丽,祝福黄奶奶!


"我,广妈仔,终于找到我哥,再没人敢欺负我了!"这是74年前逃难江西的黄桂妹奶奶,在潮阳湄洲握住90岁的胞兄双手时,迸发出的第一句话。


回家了,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阿哥,见到了从未谋面的弟妹,见到了牵挂半生的亲人,黄奶奶眼睛湿润了,激动的心情让那苍桑的脸上幸福满满!

此刻,血浓于水的亲情将离散七十四载的兄妹四人紧紧连在一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675gpljvh&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回家了,

孙媳妇为黄奶奶奉上一杯故乡的工夫茶,


喝上一口潮汕老家白米粥,从此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再分离!


七十四年了,今天终于回家了,在亲人陪伴下,看看记忆中那后山塔,练江水,石寨门,祠堂,老屋,石桥!


苏氏祖祠门前,





黄奶奶还清晰记得儿时和伙伴一起玩“潮科”游戏



往事不堪回首,逃难离家时家乡的一切依然还在,依然是那么熟悉!


还记得年少时,那时自己还小力量不够,

为了帮妈妈杵臼,用绳子一头绑在梁上一头绑在石臼上,帮妈妈干活!这古老熟悉的石臼,唤醒了黄奶奶从前那段儿时美好的记忆!

老屋,黄奶奶还记得儿时就是用稻草铺在地上睡觉的!


少小离家今朝还,梦圆湄洲骨肉情!

七十四年了,终于能回家团圆,不忘和亲人来到妈祖庙,奉上一炷清香,祷告妈祖保佑,保佑一家人从此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姐,我们为你穿好鞋,有空一定要常回来看看!”黄奶奶的弟妹给姐姐仔细穿好鞋,血脉相连的手足情冲淡了别离带来的隔阂,让彼此的心更近,更近!


七十四年了,终于能够团圆了,


在这个好日子里,不忘拍上一张幸福的合家照,


并邀请志愿者一起见证这难忘时刻!

祝福苏奶奶

祝福苏氏家族

敬请网友们接力转发

您的一个转发就是一份希望!

感恩!

上一篇 ↓↓↓请点开链接阅读

【泪+喜】▶时隔近80年,远方的游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
来源:梦归潮汕  贵屿微生活

如果你姓苏,留言说说你的地址、字辈并在留言处互动交流!

投稿方式微信号:QsgrQ138033389 邮箱:138033389@qq.com

↓↓↓查听↓↓↓

生态家夜听!手机&微信号15013005280

天下苏家古今事,尽在苏氏信息台。欢迎投稿、阅读、写留言、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