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启文观《记住乡愁:新村(忠贞报国)》后感

查看更多➝ 苏氏信息平台 2023-11-12

《记住乡愁》

   一一介绍苏武公后感

     忠精爱国苏武公,

     不屈不挠中华魂;

     齿雪呑毡十九载,

     正气浩然憾长空。

     缅怀苏武学先祖,

     赤胆忠心爱国志;

     弘扬祖德谱新篇,

     振兴中华献忠骨。

          苏启文写于穗

           猴年正月初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184ihw8tz&width=500&height=375&auto=0
10月22日至30日,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栏目组在杨华导演的带领下,来到苏武故里武功县,进行了为期8天的取景拍摄工作。

  据杨导介绍,《记住乡愁》计划为百集,一集一古村,弘扬散落在古村落里的文明基因,以此唤醒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目前已播出了60集,已成为央视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栏目之一,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作为陕西省入选的两个村落之一,武功县游凤镇新村的成功入选主要得益于作为苏武直系后裔的传统文化优势。苏武直系后裔原居住在武功县苏坊镇苏坊村,现在还保存着苏公故里牌坊。据家谱记载,明成化年间,因兵燹水灾,苏氏长房三十余口仅剩两支,其弟耀五移居甘肃华亭,兄长耀先因承担扫墓重任,移居西塬,与王姓联姻后相邻而住,始名“新村”。如今的新村包括上新村、下新村、苏家。

  苏武直系后裔一直秉承“忠孝俭仁”的祖训,其中“忠国报国”居首。

  一个村子,最具魅力的,是文化底蕴,这是村魂。游凤新村是十里八乡最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自苏武父亲汉平陵侯苏建开始,苏氏家族人才辈出。武功县县志所载武功历史名人中,苏姓名人占据着半壁江山。新上村苏武长房后裔苏振武,至今仍保存着手抄本《苏氏长门家谱》及祖上为官时穿过的朝靴、祖案、祭器、部分祖先牌位等,这些器物印证着古村苏姓与民族英雄苏武的血脉亲缘。为传承祖训,弘扬祖德,苏家村民还于十多年前集资在村西头修建了苏武庙。

  拍摄期间,多为阴雨,又逢降温,杨华导演单薄的身体冻的瑟瑟发抖,但他依然带领摄制组早出晚归,兢业勤勉,用摄制组成员的自己的话说,是苏武精神感召着我们。为了不误工期,摄制在雨天主要进行室内拍摄,进行人物采访。

  拍摄期间,正赶上客商来上新村收苹果,摄制组用镜头记录下了挂满枝头的苹果美景,记录下了苹果采摘、分拣、装箱的全过程,记录下了人们丰收的喜悦。拍摄期间,新村村民和苏氏后人跟随摄制组忙前忙后,精心准备茶点吃食,用古村人最拿手的旗花面招待摄制组贵宾。摄制组也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下了憨厚朴实的苏氏后人,记录下了他们茶余饭后的生活点滴,记录下了他们传承先祖爱国精神的门楣对联,记录下了炊烟袅袅的农家院……记录下了村前屋后的那一抹乡愁。 位卑未敢忘忧国,游风新村的苏武后人,都恪守祖辈忠贞爱国的祖训,爱国已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在苏武后人看来,“忠”就是忠于国家和民族,爱国报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新上村和苏家就先后有40多人参军,不管是苏姓还是其他姓氏,都以参军保家卫国为荣。摄制组通过采访新村的退伍军人,记录了他们为国尽忠的点点滴滴,诠释着苏武后裔继承先祖忠贞爱国的热血情怀。武功苏氏长房苏振武教授认为:爱国不分岗位,只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也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表现。他从事教育工作45年,通过自己的平凡岗位,无私奉献,践行着先祖为国效忠的赤胆忠魂;并于2008年以来倾心研究苏武精神,竭力弘扬苏武文化,编著出版了四部苏武研究专著。摄制组成员以记者特有的敏锐洞察力,通过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捕捉苏武后人身上的闪光点,记录他们传承苏武精神的感人故事。

  两千多年来,武功苏氏脉衍流变,苏武后裔迁徙于全国各地和东南亚诸国,他们都情系祖国,情系家乡。印尼华人、苏武后裔苏用发,先后捐资数千万元修建武功苏武纪念馆并支持武功和福建南安的教育、科技、卫生事业。摄制组成员不顾辛劳,往返于苏武纪念馆、苏东中学,用镜头记录着苏武纪念馆的山门、大殿、苏武铜像;记录着苏用发支助200万元在苏东中学内修建的以父母名字命名的锥有楼和柑枝楼,以及学校广场上的钟亭和其他设施;记录下了苏东中学学生合唱苏武牧羊歌曲的场景。苏用发远涉重洋回到武功接受了摄制组的专访。

  同为苏武后裔的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苏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千难万苦毅然回到祖国,用另一种方式实现着报国梦,对苏武纪念馆的建成和苏武文化的弘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摄制组也对他进行了专访。

  经省委宣传部推荐,栏目组邀请陕西师范大学王双怀教授,作为专家学者对苏武精神进行了点评。

  听说县剧团送戏下乡演出秦腔局《苏武牧羊》,拍摄组又赶赴现场拍摄演出。

  为突出拍摄效果,摄制组最后一天调来航拍器,对苏武后人居住地新村、苏氏祖居地苏坊村、苏武纪念馆、苏东中学等一一进行了全景拍摄。

  陕西省、咸阳市宣传部门对专题片的拍摄给予高度重视,武功县委宣传部全力配合支持。节目预计将于2016年元旦后在央视4套播出。

  远山、近水、农田、宅舍、炊烟、村民……苏武后裔居住地新村就这样漫步历史,历经千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于苏武后裔来说,乡愁就是那埋藏在骨子里的不可磨灭的爱国情怀。

  

  印尼苏钢集团总裁苏用发和省政协原副主席苏明回到新村吃午饭

  摄制组在新村苏家拍摄取景  

  摄制组对苏用发进行专访  

  苏振武在向摄制组介绍祖传的苏氏家谱  

  苏振武父母灵前的武功苏氏祖案  

  拍摄《苏武牧羊》秦腔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