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蘇晋云:我之 "平安" 观

查看更多➝ 苏氏信息平台 2023-11-12

我之 "平安" 观


       中國人,自古以來素喜"平安"。讀書泰山棲真觀,得封家書面平安。可見平安二字之貴。既得平安,又復他求?故君子問安不問財。


      先說漢字"安",蒼頡造"安"字,夏娃在蒼頡之先,神靈啓示,女性居家,室中為安。心中有主,上可安邦治國,下可安富恤穷,心地自安,安而居之,安常处順。于是,安民告示,安貧樂道、安居樂業、安分守己,安如磐石,安此一分,便是可平、可安、可持、可守、可靠、可喜、可旺。


       中國人,居家對長輩,朝夕請安。西方人則為道"好"。好与安不同,安在好之先,好、外在有條件,安、心內無條件。安定、安寧、安康、安慰、安祥、安穩、安耽,禍莫大于不安耽,倘一心德安,便此得安。于是,安而全生,安心入素。素為平義,平素相逢,素交常素,亦為平常,能有常,便可安。变則心不安,纵使想的要太多,于是,五花八門,奇出怪樣,爭利于市,爭名于朝,股市暴跌,樓市暴漲,坐以"待币",官場失身,六神不安,七葷八素,若此不平,何來泰安?不如倘需不多之平身者,則煩惱不生,平居之素,知罪感恩,安之若素,翩若惊鴻,处变如常,雪泥鴻爪,安拙素常。


      素,含空白義,白紙一張,飲食不加調料,即謂素食。人生亦當居心於平空、平白之处,素心一片,綠葉素榮,若非聖洁不能見神面。是謂:耶和華面前人人平等!"等"謂其相类,俱平等相,修身養靈,一空二白,更無差异处,始能反省自得。倘若,定要出类拔萃,添加色素,戰無不勝,似与常人不相似,那便非平常人等,众人异為怪物,其实虛妄,亦無所得。故有所得者,始称平常。哪怕耶穌,"道成肉身",被釘十架,也會死的。


       人要做一平常人,其心必先得平常。知平知常乃無常,佛家曰:平常心,什么貧賤、富貴、患難⋯,一切虛妄,名利色权,統統褪去,空白如素,其心如此,方始得安。人居室中,內心在外,是因室中無主,此心不安,古今中外,人与人,生与生,论其大体,安身立命,安闲自在,皆來自天,天安門,長安街,這名字取得,神出鬼沒,此門此街此人,究竟有什么兩樣?倘能視人如天,一視同仁,便是平递進了安。


       道家言人生,先要把人心清得一空二白。儒家言人生,先要把人心修得平平安安。故"平空"、"平白"巳是瑞通,道儒而一。中國人又称:"平淡"、"平和"。"和"字易懂,"淡"字难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戚戚在此,恰是不淡与不和之義。但人又有至親至戚,難脫親情友情,怎能处親戚而淡然呢?然此中的深義是,人性中有神性,于是有孝、悌、忠、信,能淡然出之,則雖惊天地而泣鬼神,此心也能平安無事,神愛世人!彼人也,我亦人也,彼能是,我為何不能是?我有何畏彼哉?老子才是天下第一!豈不知,恰恰失去了"平易近人",君子居易而俟命,小人行險以侥幸,豈能安乎?


       平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文化狀態,无分東西南北,尤為中國人使用得出神入化,安步当車,平步青云,如何安步?如何平步?此中大有讲究,"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心不跳",能知人生,一切皆平,一切可安,平步安步,毕生平安优步,是否在此一步?"此中有真意,得辯巳忘言"。黃河之水,來自上天,归回大海。上善若水,人低為王,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耶穌基督,死里復活,安泰近人,从容中道,開門見山:祝君平安!

     

           學隶:蘇晋云

          2016、3、25于復活節有感

注:其中篆刻兩方:安拙、翩若驚鴻,為恩師葉一葦作。

              其中成語典故兩個"雪泥鴻爪、安步當車"為先祖蘇軾作。


       篆刻释文


1、安拙,


2、翩若惊鸿,


3、一片冰心在玉壶,


4、以馬内利

蘇晉云:蘇氏文化精英賞析之一(的详细信息请点开底部“阅读原文”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