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乱吹500年】有一种折腾叫法兰西(下)
【西风乱吹500年】有一种折腾叫法兰西(下)
在欧洲历史上,英法这对相爱相杀,今天好明天打,谁也不服谁,谁也吃不掉谁,谁也融合不了谁的冤家,煞是引人注目。
大势如此,细节上还常有惊人的巧合,比如16世纪的英格兰,凡是看过这段历史的,估计都会对亨八的独生儿子,早逝的少年国王爱德华六世(EdwardVI of England,1537-1553)印象深刻。而几乎同一时期,法兰西也有个和爱六年纪相仿的王储,也是继位后不久就死了,只活了16岁——他就是弗朗索瓦二世(Francis II of France,1544-1560),偏偏弗二世老爹也叫亨利:法兰西国王亨二(Henry II ofEngland,1133-1189)。
亨八走马灯似的换王后,拼了老命才得了三个娃,三个娃娃三个妈;亨二呢,可着美第奇家来的王后凯瑟琳折腾,一气儿生了10个娃,其中婴儿期夭折的就有仨。
亨八对儿女婚事谨慎之极,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总也不下决断;亨二儿女的婚事倒是短平快,延续着政治联姻的风格:
长女伊丽莎白(Elisabeth of Valois,1545-1568)嫁给了西班牙国王腓二(Philip II ofSpain,1527-1598)——这桩婚事前面扒过:1559年,法西两国签订《卡托-康布雷西和约》(Peace of Cateau-Cambrésis),标志着意大利战争正式结束,亨二女儿嫁给腓二,就是条约中的一条。
与中国史上常见的“和亲”差不多。无论如何,“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是蛮丢人的事,送到番外的姑娘,其命运完全寄托在国家关系中的不可抗力上,交好的话还有几天安稳日子过,赶上关系交恶,就是命悬一线,根本没谱。
即使不遭罪,也是受委屈,所以历代皇帝都舍不得把亲生女儿送出去,而宗族或者宫女就倒霉了——文成公主、王昭君都算是运气还不错的,至少过得还行,得了个善终,然而许多默默无闻的姑娘就没话说了,如才出嫁半年就遇见安史之乱,自此消失在漫漫烟尘中的的“宜芳公主”(一作“宜芬公主”),等等,等等。
——对从不把女人送到外番的宋、明两朝,其它不论,这一条实在是可以大大地点个赞的。
亨二家的伊丽莎白,生活的时代也就相当于明朝,枉为正牌公主,却就这样被送到西班牙去履行两国媾和的条约,只活了23岁——虽然这都算不得是额外灾难,那年月的欧洲,夭折或早逝的人太多了,在哪都差不多。
伊丽莎白的婚事还带出奇葩的灾难:亨二在女儿婚礼庆典的比武大会中,头部被刺穿,几天后死亡。
然后,轮到亨二长子弗二世,继位不到一年,死了。
不过和爱六不同,他来得及娶亲,娶了苏格兰的玛丽(Mary, Queenof Scots,1542-1587)。
苏格兰玛丽,之前介绍过,曾经被亨八看上,要定给自己的儿子爱六,然而吉斯家族来的王太后不肯,从娘家喊来救兵,带上女儿搬回了法兰西,并且促成了弗二世和苏玛丽的婚事。
苏格兰是个悲催的存在,有自我意识然而又没有足够实力,偏在不列颠岛的北端,连个帮手也找不到,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靠自己保持独立基本不可能,早晚被英格兰吃掉,只是被吃之前总还要不甘心地蹦跶几次,联手法国,这就是最后一次蹦跶。
法国呢,论实力算是个欧洲的大国,然而也是有限,既吃不掉英格兰,也没能力拦着苏格兰不被吃掉。
法兰西王室的政治人才梯队建设完全就是渣渣,尽培养些迷人的姑娘(或者雄姑娘),然而放在政治格局中毫无战斗力,只会添乱不说,还经常把自己玩死。这苏玛丽也不例外,简直就是玛丽苏的祖宗——但是她的事回头再说吧,先拆法兰西这团乱毛线。
弗二世死后,继位的是他的弟弟查理九世(Charles IX ofFrance,1550-1574),查九10岁继位,24岁死掉,在位14年。
之后还是他弟弟继位:亨利三世(Henry III of France,1551-1589),23岁继位,活了38岁,在位15年。
查九、亨三的这差不多30年,法兰西基本都在混乱的内战中拼命折腾。
杀红了眼的各帮各派,有时候甚至忘了自己的借口——新教PK天主教。
但是毕竟有“宗教战争”的名号,所以还是该说两句:法国的新教,被称作“胡格诺派”,和天主教徒是死对头。
在法国,不单单是新教和天主教开片,还有一个重要势力:王权。
前面讲过,从15世纪的查七(Charles VII of France,1403-1461)甚至更早的时候,法兰西就在逐步甩开教皇自己单飞。1438年查七颁布的《布尔日国事诏书》,正式宣布本国教会脱离罗马教皇掌控:“教会会议高于教皇;取缔向教皇献纳第一年年俸金的制度;规定教会会议十年一次;保持法国教会自由,并同罗马隔绝。”
教会脱离罗马,自然是收归国王掌管,然而,那些敢和国王拍桌子叫板的大贵族们可不乐意,罗马教廷天高皇帝远,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如今凭空头上多个国王念紧箍咒,不是添堵吗?
内乱是必须的,然而查七以及儿子万能蜘蛛路十一(Louis XI ofFrance,1423-1483)技高一筹,基本统一了法兰西,一帮贵族在人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16世纪,欧陆风云突变,西班牙靠航海和掠夺美洲发了大财,一下子成了日不落帝国巨无霸,腓力二世(Philip II of Spain,1527-1598)做起了黄粱大梦,到处煽风点火横行霸道,妄图以天主教统一欧洲。
虽然说腓二有秦始皇的心,没秦始皇的命,最终不过是过眼烟云,然而被西班牙这样一闹,法国的天主教贵族们却像捞到了救命稻草,忙不迭地和西班牙联手,试图夺权。
其中风头最劲的就是吉斯家族。就是那个嫁给苏格兰詹五(James V ofScotland,1512-1542)的苏格兰王后玛丽(Mary of Guise,1515-1560)的娘家。
吉斯本来出身于洛林家族,封地在法国东北部,与洛林公国(红圈处)也不远。
看地图也可知,1477年的时候吉斯还是“C. of Guise”(黑圈处),那个“C.”也就是“counts”,“伯爵”。
到1528年,洛林家的克洛德·德·洛林(Claude de Lorraine,1496-1550)因为在意大利战争中作战勇敢,被大鼻子弗一世封为【吉斯公爵(Duke of Guise)】,并大大扩展了自己的领地。
嗯,小伙伴们应该已经习惯了,打打打,“贵族”怎么来的,打打打。
白皮这种基因,到现在也没改,【可打可不打的仗】,中国一般不会打,而白皮一定是打打打。
兵贵胜,不贵久;国虽大,好战必亡,白皮不知还要进化几代才能懂得这些道理。
第一代吉斯公爵,克洛德·德·洛林,也就是苏格兰王后玛丽的爹,玛丽嫁给苏格兰詹五,生了个女儿又叫玛丽,小玛丽出生才6天,詹五死了,小玛丽成了苏格兰女王。后面的事小伙伴都知道:玛丽太后带着女儿搬到了法兰西。
然后,吉斯公爵做主,把小玛丽嫁给了法国王太子,这关系垄断得,不一般。
用脚想都知道,这是要控制国王的节奏。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弗二世早死,继位的查九只有10岁,凯瑟琳王太后瞬间坐上了摄政王之位。
眼看煮熟的鸭子飞了,吉斯家族岂能甘心罢休,而就在吉斯们和凯瑟琳为代表的王族们剑拔弩张之际,另一派,新教——胡格诺派,也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胡格诺的头儿,是纳瓦拉公爵亨利(Henry of Navarre,1553-1610)。
纳瓦拉(前篇某处写成了纳瓦利,音译名字有时候不当心,行文不统一,抱歉抱歉),在法兰西的东南角(蓝圈处),毗邻西班牙,历史上是个被法兰西和西班牙争来夺去的地方,一会儿归这个管一会儿归那个管,而实际上基本是个三不管,所以别看小,倒是个屁大点儿的“王国”嘞:Kingdom of Navarre(前面某篇写成了“公国”,用词不当,抱歉抱歉)。
三巨头(其实哪个都不巨……)顶牛,谁看谁都是斗鸡眼,怎么办,打打打。
这就是“法兰西宗教战争”(French Wars of Religion)从1562年开撕,到1598年消停,打了30多年,和英格兰家100年前的“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1455─1485)有一拼。
查九1560年继位,才过两年就撕破脸皮开打,从查九打到亨三,亨三死后又打了9年。笑到最后的是纳瓦拉的亨利,也就是亨三之后的法兰西国王亨利四世(Henry IV of France)。
——这也好意思叫是“宗教战争”……太不讲究了……
打都打了,阴谋屠杀神马的必须要有,婚礼现场也可以变成屠宰场。
亨二之死,是婚礼上的意外事故;亨二小女儿玛格丽特(被称作瓦卢瓦的玛格丽特,Margaret of Valois,1553-1615,是凯瑟琳活到成年的女儿中最小的一个)的婚事,引发的则是有预谋的惨剧——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巴托洛缪,也被译作巴托罗缪、巴多罗买,总之就是Bartholomew,是个糊里糊涂的人物。
这个人在中国语境里也没什么存在感,知名度很低。圣经的新约部分有提及,理论上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在《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都有出现,说是一个叫腓力的人把他领到了耶稣那里,成了耶稣门徒;然而到《约翰福音》,类似的情节却扣到了一个叫拿但业(Nathanael)的人头上,“巴托洛缪”呢?不见啦……
——是不是觉得这种情况有点眼熟?哈哈没错……就是前页出现的那个发骚的废物嘛……写“儿子”就忘了“女儿”,说“女儿”又没了“儿子”,儿子女儿傻傻数不清楚的蠢蛋……
所谓“新约”也就是这种顾头不顾屁股的脑残,怪不得只能忽悠得脑残信它,嘿嘿。
嗯嗯,不管怎么说吧,这巴托洛缪后来被迫害死了,遭遇酷刑,被活扒了皮……所以就成了圣徒。米开朗琪罗那幅著名的壁画《末日审判》中有他,复活的时候拎着自己的皮,而那张人皮上扭曲变形的脸,就是老米的自画像。
可见老米内心深处,是个虔诚得无以复加的信徒,另外,他也确实不好看,据说他年轻的时候去给一个朋友看画,毫不客气地给人家挑了一堆毛病,结果那人脸上挂不住,一拳砸到了老米脸上,把鼻梁给砸歪了,虽然没耽误喘气,却影响了模样,那时候又没有整容术,老米只好一辈子破相。
歪了的脸画在已经歪了的人皮上,倒是也蛮搭调的。
老米之外,还有其他艺术家作品,如果在教堂哪儿的看到一个人拎着刀给自己扒皮,那就是他了……
这等圣徒,值得弄个纪念日,嗯,就是“圣巴托洛缪日”,在8月24日。
好巧不巧,亨二的小女儿,瓦卢瓦的玛格丽特和纳瓦拉的亨利结婚了,婚礼就在1572年8月。
王室后裔嫁给新教徒领袖,用脚想都知道,这根本就是政治联姻,扯不到半分钱的亲情爱情啥啥的。
在一个文化区域的“分裂——统一”过程中,有个规律非常有趣,那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意思是说,当某区域的争霸势力只有两派,那么是不可能长久共处的,因为两派很难达到完全对等均衡,就像跷跷板,重心稍微偏移,势力强的那个就可以把弱的那个按下去,达成统一。
而该区域的争霸势力数目达到“三”或者更多的时候,分裂混乱局面就会持续更久,因为某两方或者几方可以联合对付某一方或几方——就像三角形,两短边之和总是大于长边,所以,即使有某一方势力较强,也没办法把其它势力全部吃掉,结果就是长期的分裂混战。
只有出现某方势力,强过所有其它势力之和的时候,才可能把其它势力全部干掉,达到统一。
像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是比较长的混战期,而到得秦灭最后一个诸侯齐国、隋文帝灭南陈、宋太祖灭南唐,都是砍瓜切菜迅速拿下。
近现代,军阀混战一打就是几十年,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时候,就是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嗯,回到16世纪的法兰西。
太后凯瑟琳一手促成她女儿和胡格诺派头领纳瓦拉亨利的婚事,很显然是要联手胡格诺,制衡天主教。
按说,凯瑟琳来自美第奇家族,又是教皇的侄女(虽然这时候克雷芒七世已经去世多年),怎么说都该是天主教,之所以决心和胡格诺联手,还是那句话——神马信仰都是浮云,权势利益,才是硬道理。
死硬的天主教徒代表,吉斯家族,和腓二联手叫板国王,是要借教皇之名控制政权,架空国王自行摄政,在凯瑟琳看来,才是“生可忍熟不可忍”“叔可忍婶不可忍”,一定要把吉斯们打倒,再踏上10K只脚!
然而……胡格诺被坑死一堆。
简单来说,随着纳瓦拉亨利的订婚与婚礼,大批胡格诺派也涌进巴黎,然而从1572年8月24日凌晨起,巴黎爆发有针对性的屠杀,数万天主教徒走上街头,伙同警察和军队,展开对胡格诺派的追杀,死伤难以计数。
一些资料显示,当夜遇难人数超过3000,于是巴黎一时间成为恐怖之城。
重压之下,19岁的亨利被迫宣布改信天主教,并被软禁在卢浮宫,接受国王查九的“庇护”。
继巴黎大屠杀之后,许多其他法国城镇也发生了屠杀胡格诺派的事件,这些事件看似“自发”,却有极强的组织性,据后世评估,被杀死的胡格诺派约有7-10万人之多。
因为始于8月24日,史称这桩悲剧为“圣巴托洛缪惨案”,或者“圣巴托洛缪日大屠杀”。
耐人寻味的是,在大多数叙述语境中,大屠杀的策划者,都成了凯瑟琳太后,而实际上,从屠杀中获益最大的是吉斯公爵一派。
有理不在声高,不管书上重复多少遍“凯瑟琳太后下令……”,都要尊重起码的事实和逻辑。
——除非能拿出凯老太精神分裂的证据,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她刚刚把亲生女儿嫁给胡格诺派首领,马上就在婚礼期间,对女婿的势力大开杀戒;
——8月24日的惨案之后,针对胡格诺派的追杀持续了几个月,更多的胡格诺派死于非命,许多地区压根不是王室的地盘,如图卢兹、波尔多、里昂等等,都是天主教狂热分子的大本营;
——在大屠杀之后,胡格诺派遭受沉重打击,,除了纳瓦拉亨利和孔代亲王因为宣布改宗天主教,其他胡格诺首领几乎全军覆没(顺便……额滴神哪……这个亲王也是亨利:孔代亲王亨利一世,Henry I, Prince of Condé,1552–1588,是纳亨的堂兄,晕了的小伙伴表打俺,俺也不是故意的);
——吉斯家族的权势得到极大扩张;
——还有一个事实无法抹杀:查九和凯老太其实并不那么和谐,母子俩经常冲突吵架,所以王室成员的不团结,也给吉斯们留下了好大的操作空间,而当查九早逝,和凯老太关系和谐的亨三继位,王室力量大增,此时……被软禁在卢浮宫三年多的纳瓦拉亨利,逃跑啦……说啥呢?王室显然对囚禁纳亨这事儿很不上心,有木有!!
——至今,法国的主要宗教仍然是天主教,舆论为狂热的天主教徒洗地,是必然的,那么,狂热的天主教徒没错、中立的王室也没错、胡格诺是被杀的,没法挑错,最后找到外国来的王太后当背锅侠,再合适不过。
狂热的天主教徒制造大屠杀,本来就是毫无心理压力的,因为他们认为那都是该死的异教徒。
事实上,也许更令人惊悚的是——死人成山、血流成河之后,天主教徒对大屠杀的热情讴歌。
当时的教皇,是格里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1502-1585),得知大屠杀的消息,高兴得简直得意忘形:
声称“所有罗马的钟都为感谢主的恩典而敲响”;特别发行了一枚纪念币;还委任画家Giorgio Vasari(1511-1574)绘制了一幅壁画来庆祝这次屠杀;
在巴黎,一个叫Jean-Antoine de Baif(1532-1589)的人,写了首十四行诗,对这次屠杀极尽讴歌,并且声称:“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不是法国宗教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屠杀,同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这社怎,定体问,我陷思——
是什么,使这些披着人皮的东西,看着同类惨死,而兴奋不已???
自己本国人都能杀成这样,还指望他们会“普世”他国???
白皮在拓殖时代,在非洲、美洲烧杀掳掠,完全不把对方当人看,屠杀、贩奴等臭名昭著的恶行层出不穷,然而,他们却那样心安理得,至今也不反省,原因就是:依据白皮的教义教规,屠杀异教徒不但不犯罪,而且是“荣耀上帝”的功德。
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充分说明:一神教,对各色人等的划分只有两类:教徒、异教徒,前者是自己人,对后者则是杀无赦,只有在【杀不了对方】的时候,才能学得片刻妥协。
一切花言巧语都是浮云,实力才是硬道理。
凯瑟琳老太太为代表的法兰西王室实力不足,从大屠杀以及后续事件也可见一斑:重挫新教徒,然而又不能彻底斩草除根;放纵了气焰熏天的天主教极端派,然而又不会与其联手……这简直是给自己挖坑。
所以毫不奇怪,继续打打打……
1574年,查九死了,继位的是他的弟弟亨利三世。
在他这一代,弗朗索瓦这个名字好像有毒,他们最小的弟弟也叫弗朗索瓦,死得比亨三还早,只活了29岁,是活到成年的兄弟四个中,唯一没能染指王位的;叫亨利的倒是一堆——前一阵子命犯查理,现在又轮到亨利得瑟了——到处都是亨利,哪派的头儿都叫亨利,以至于闹出个“三亨利之战”。
法兰西的国王是亨利三世,胡格诺的头儿叫纳瓦拉的亨利,而吉斯公爵,传到这时已经是第三代,也是亨利,被称作吉斯公爵亨利一世(HenryI, Duke of Guise,1550-1588)
大体而言:【吉斯公爵亨利】联手腓二,要天主教一统天下;天主教徒叫板【法兰西国王亨利三世】,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思发布命令;新教徒也就是胡格诺派,推【纳瓦拉的亨利】为领袖,也有各种权益要求。
三亨利之战的时间梗概,大约如下:
如前所述,在凯老太所有的儿子中,亨三是和她关系最密切、配合最默契的一个,于是,王室的力量得到极大增强。
凯老太再次筹划和新教徒的联手,曾经努力想促成亨三和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婚事,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可见凯老太的思路,真是十几年如一日,并没有变过;
1576年,纳瓦拉亨利逃出巴黎,回到自己的领地,否认自己被迫接受的天主教,重新成为胡格诺派的领袖;
1585年,在西班牙腓二的支持下,吉斯公爵亨利在南特组建天主教同盟,巴黎、里昂、波尔多、马赛等城市响应——看看这些地方,基本都是当年大屠杀的重灾区;
与之对应,胡格诺派的组织,也得到了英格兰和德意志新教诸侯的支持;
1588年5月,天主教同盟控制了巴黎,吉斯公爵入城包围王室住地卢浮宫,国王亨三不得不逃出巴黎;
1588年12月,在布洛瓦城堡(Château de Blois,位于布洛瓦地区,和奥尔良接壤)一次“鸿门宴”性质的宴会上,国王近卫军暗杀了吉斯公爵亨利和他的兄弟路易——这个路易是吉斯这个地区的枢机主教,被称作“吉斯枢机主教路易二世”( Louis II, Cardinal of Guise,1555-1588)。
巴黎闻讯后发生暴乱,宣布成立新政权,拥戴吉斯亨利的儿子,新吉斯公爵查理(Charles,Duke of Guise,1571-1640)为首领;
随即,亨三同纳瓦拉亨利正式结盟;
1589年8月1日,亨利三世被刺身亡,行刺者再次被文过饰非——号称是个“狂热的教士”……好个杀手!
纳瓦拉亨利继位,是为亨利四世。
唉,亨三也死了……数数凯瑟琳的娃,虽然生得多,可是损耗也太大了:
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亨利三世都早死,没坐上王位的弗朗索瓦死得比亨三还早;
女儿的命运也不咋样:伊丽莎白早死,克洛蒂(1547-1575)的人生照例是个摆满杯具餐具的大茶几——1559年,不到12岁嫁给了洛林公爵查理三世(Charles III, Duke of Lorraine,1543-1608),到得1563年,16岁的克洛蒂开始生娃,不到12年的时间生了9个,生最后一个孩子时死于难产,活了不到28岁;
再加两个夭折的儿子路易斯、胡安和一个夭折女儿维多利亚,10个娃损耗了9个,最后王位到了玛格丽特的丈夫亨利四世手里——亨四出身波旁家族,于是,【波旁王朝】就此开始。
话说,这种前仆后继源源不断的死法,和“希腊神话”里“尼俄贝”(Niobe)的故事真是如出一辙:尼俄贝以子女众多自豪,嘲笑女神勒托(Leto),结果被勒托怀恨报复,命令自己的儿女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和月亮女神阿尔特弥斯(Artemis)把尼俄贝的14个孩子统统射死。
好吧,给夭折的孩子找这么个借口倒也不错的……然而神话总是来自现实,若不是见惯了成批成批的生育却养不活几个,哪来的灵感编这种故事喏……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小伙伴,也别觉得“怎么才14个……”哈……
这里有个缘故:14个,是7子7女,白皮对“7”这个数字有偏好,差不多相当于“666”“888”这样,所以百事公司出个没味的碳酸饮料,要叫“7-up”,借点喜庆感,引发人的购买欲,“up”差不多就是“蹦高欢呼”的意思,所以中文翻译很巧妙地叫它“七喜”。
再者,用罗马数字,20以下的数,还勉强凑合,数字一大,整个就是乱七八糟,看得人眼花缭乱……俺也懒得细说了,举几个栗子吧:29是“XXIX”、93是“XCIII”、1976是“MCMLXXVI”……不等算数,直接蒙圈,有木有!!
还有法语那种奇葩,“96不念96,是4个20加16啊!”、“电话号码先念三个数,再两个两个念,176988472念一百加六十加十六 四个二十加十八 再四个二十加四 再六十加十二啊!!!”
要是再说个“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六百斤”、“西天取经十万八千里”试试……杀人不用刀的节奏有木有!
白皮的数学土壤,差得令人发指,而且至今如此……所以,好不容易编出一个“7子7女”,已经是白皮的极限了好吧,别嫌少,毕竟是讲故事不是数学训练,要是再努着劲编,故事就没法讲了,全得脱了鞋连臭脚指头一起掰着算数去……
好吧,继续说纳瓦拉来的新国王,亨四。
和大鼻子弗一世的继位程序类似:他是王室的旁系后裔,他的外祖母,是大鼻子弗一世的姐姐,而他老婆又是国王亨二的女儿。
数晕了的看图示吧,而且,很显然又是一对近亲婚姻:亨四的外婆与玛格丽特的爷爷,是亲姐弟。
亨四在婚礼上吃了重重一击,自己的人马伤亡惨重,之后又被迫改信天主教,关在卢浮宫三年之久不见天日,而这一切都是凯老太为首的王室害得。
这还想让他和玛格丽特关系亲密??根本不可能……实际上,这对夫妇岂止冷淡,简直就是政敌,互不理睬都算是好的……
所以毫不奇怪,亨四在外养了老多情妇,其中一个叫艾斯特蕾(Gabrielled'Estrées,1573-1599)。
该情妇有一幅青史留名的画像,其实蛮值得八一八的,不过回头再说吧,此处略去3000字……o(∩_∩)o
而玛格丽特也无愧法兰西王室的身份,情人一筐一筐的,大仲马对她讴歌不已,小说《玛戈王后》就是以她为主角。
大仲马的小说经常有历史题材,不过,看看就得了,有个可以和他比拟的中国作家被称作“中国的大仲马”——金庸。
把大仲马写的故事当真,以为太后凯瑟琳真有神马毒药柜子,杀人于无形,谋杀不见血……就和到处挖掘倚天剑屠龙刀差不多,呵呵。
时来运转,亨四终于熬死了所有对手,坐上了王位——这剧情,是新教徒翻盘么??
NO,NO,NO……神马信仰都是浮云,利益才是硬道理!
尽管亨四继位,但天主教派拒不承认,于是继续打打打。
打起来之后,亨四进展顺利,连续在军事上取得胜利,这极大地鼓舞了胡格诺的志气,灭了天主教的威风,使得天主教同盟的一些势力也倒戈支持他——喂,说好的狂热信仰呢?小伙伴们可看清了?“神马信仰都是浮云,利益才是硬道理”,这话,可不是俺说的,是白皮们自己挣得哦!
但是,虽然亨四一路打到巴黎城下,却遭到顽强抵抗,迟迟不能攻入巴黎,从1589年到1593年,亨四数次围攻巴黎,都无功而返;
当时有个明白人,叫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劝诫过亨四“一切宗教战争都不外乎是撕裂法国的行为”。
亨四当然也明白……鉴于当时法国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天主教徒,1593年7月25日,亨四再次宣布改信天主教,他的名言就此诞生:“为巴黎做一场弥撒是值得的”——这是他第三次换宗教了哈哈,难怪后人调侃他:“换宗教就像换女人……”哎,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宗教的游艇说拐就拐……
改信天主教的收获是首都——1594年3月22日,亨四顺利开进巴黎,成为名正言顺的国王;
大势已定,其它地区也纷纷放下武器,归顺新朝;
另外,亨四还赶走了趁着混战攻入法国的西班牙军队。
亨四的现实还表现在:宣称天主教为国教,然而又给新教充分自由。
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Edict of Nantes),主要内容就是在天主教为国教的主体下保证新教徒的宗教信仰自由——倒是个难得的一个明白决策,向着政教分离、政权世俗化的方向努力。
平心而论,亨四还是做了些比较聪明也比较务实的决策,比如鼓励农业发展、严格财政管理、大力发展工场、刺激海外殖民活动,等等;亨四也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其名言“要让农民们每个周末每家锅里都有一只鸡”至今仍被写在小学课本里。
于是亨四也落了不少好名,不无夸张……什么“贤明王亨利”、“亨利大帝”(你确定不是在说某个足球运动员吗?o(∩_∩)o )……
再现实的政令,都要以实力为基础,否则就是空谈。
1599年,亨四甩了和他不同床而且完全异梦的玛格丽特,两人的婚约被废除;并于1600年另娶了一个老婆,就是玛丽·德·美第奇(Marie de' Medici,1575-1642)——又一个来自美第奇家族的女人。
可以说亨四换老婆是换汤不换药吗,身边的女人换了一个,什么天主教新教的经都念了个乱七八糟,然而形散神不散——联手的势力,还是和当年凯瑟琳太后试图联合的一样。
眼看法兰西给了“新教”足够的宽容,把“宗教裁判所”之类玩意都扔进垃圾堆,西班牙的大傻瓜腓二又不干了,两边摩拳擦掌要开片,结果,没等真打起来,1610年,亨四被刺身亡——得,又一个……掐指算来,当年“三亨利之战”的三个头儿,全部都是被刺杀而死的,可真是都不得好死……
继位者是年仅9岁的路易十三(Louis XIII of France,1601-1643),路十三的亲妈,太后玛丽摄政——于是,又有一大波折腾正在靠近法兰西……
在法兰西拼命折腾的同时,英格兰在闷声执行伊丽莎白一世的策略:“不折腾”。
亨八与西班牙和克里维斯不成功的联手,都早成往事,血腥玛丽更是反面教材,伊丽莎白一世在国际关系的“明察无言”,翻译成现代用词,大约可以对应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许多势力想和她联姻,她和谁都谈,谁都不答应。
能在乱世中沉下心来,一心一意谋发展,有如此明君,真是英格兰之福——“她像一只老母鸡,孵化着英格兰,她一动不动,而全身的羽毛都乍了起来”。
正是她的“不折腾”,奠定了【1588年英西大海战】的胜利基础,也使得原本国力条件比法兰西差得远的英格兰,在拓殖的道路上抢到了同等的起跑线。
不过,她最大的悲哀,是政策不能延续——她后来的国王,詹姆斯和查理之流,把她好不容易建立并维持的平衡,破坏了个干干净净——所以,还是少不了的折腾啊!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45年,政策延续性也保持了45年,这在白皮体制中已经很了不起了,然而……俺只说一小件呵——“十三五”,是不是?“五年计划”政策,持续不断已有65年,而且,还要持续下去。
这就叫制度优势。
抬杠的别拿什么“建国以来多少人被迫害”之类的托辞当武器,苏格兰的玛丽女王,就是前面说的弗二世的老婆,还没对王位构成啥威胁,直接就被英格兰的伊丽莎白干脆利落地剁了,又怎么说?
比什么都行,别比黑历史,因为欧洲永远是更黑的那个……呵呵……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