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风乱吹500年】那时美帝年纪小

2017-03-26 五星出东方 五星出东方

【西风乱吹500年】那时美帝年纪小

 

不出意料,上篇帖子发出后,收获了很多冷眼和嘲笑,还有气急败坏的叫骂。

然而并没有看到什么详实的史料,也没看到什么严谨的逻辑,我只看到许多功底薄弱、思维混乱、只凭印象就大言不惭的“历史印象主义者”。

就因为我说了几句欧洲和穆斯林的好话,并且是别人切实做过的、有证可考的成绩,然后许多人就无所适从,无法接受——话说,心平气和地承认别人的优点长处,就这么难吗?

 

这并不意外,在上篇帖子里,我早说了我会挨骂。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知道我讨人嫌。

感谢所有点赞、打赏、留言的小伙伴,关注我这样的家伙,不容易,辛苦了~

 

逢中必反的慕洋犬肯定恨我,光这个系列的标题,“西风乱吹”,一个“乱”字,就足够把他们得罪得透透的;

逢外必反的愤青们,可能恨我更甚,因为他们一眼看见这样的标题,就会对我抱有某种期待,或许会以为,我是个反美反英反日反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恨不得连英语都不要学的逢中必吹者……然而,我不是;

只会空喊“借鉴”、“拿来”的冒牌理中客,还是会恨我,因为我说的和他们说的不一样;

恐穆症患者恨我,鼓吹伊斯兰教义的,也不会待见我;有基督徒当面冲着我喊过:“你会下地狱的”,而反基督教的也烦我,因为我从不说基督教是邪教;

……

可惜,我让这么多人都失望,虽然并非我所愿,但我绝不道歉,更不改变。

我一个区区搬砖的,早就是无欲无求,我对一切都不抱期待,你奈我何。

 

首先我对狗粮毫无兴趣——是的,有人找我开过价,然而我只是一笑置之。

话说这些冲我叫嚣的狗粮党,只怕身价还未必高过我……要是我真去鼓吹那些狗粮话题,不比现在这些废废更有迷惑性?呵呵……只是我自己会嫌恶心……

 

我也对体制内名利毫不在乎——如果在乎,还写什么公众号,早去凑什么核心期刊,混什么职称职位,带什么硕士博士,做什么课题项目,立什么学派山头,煞费苦心去经营些个这个门、那个派了,呵呵……拉倒吧……我就是一搬砖的,学术圈可得把门关好喽,别叫我混进去……

 

再到混迹网上,我也根本不想当什么网红,也根本不想炒点击,炒关注度……甚至,我对“成为名人”有一点恐惧,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被放在那种位置,我大概率的下场是死得很惨……

——别问我为什么这样想,更不要想改变我的想法……这是我从我个人经历得到的经验……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的经历,然而,我说的是实话。

许多事情,既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能左右的,只要在人群中,我总能招来许多针对我的恶意,或者明、或者暗……也许这就是命运,我无能为力,只能接受。

多说也没意思,反正事实如此。

信不信由你,从很小的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在人群中隐藏自己,因为在各种集体中,我总是被人一眼就拎出来的那个——然而我并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成长轨迹,和千百万的中国孩子没有什么不同,我既没有特别高富帅,也没有特别学霸学渣,既没有奇装异服,也没有什么特立独行……

年轻时幼稚脆弱,发现自己被人排挤,好像天就塌了……为此我甚至尽力偷学别人的说话方式,尽力模仿别人的动作表情,或者努力不说话……然并卵。

过了这么多年,我终于意识到,就是再小心迎合,也总是讨人嫌,索性放弃努力……也许,我就是那只白乌鸦,即使不惜拿鞋油把自己涂黑,然而只要一场大雨,前功尽弃。

白乌鸦,是我小时候读过的一篇故事,出自某本儿童画报,年代已久,怎么也找不到出处了……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就是那只被鸦群排挤白乌鸦,为求认同,把自己用鞋油涂黑,结果一场大雨淋下,把它冲刷得黑白斑驳,狼狈不堪,只能在雨中孤独哭泣……这个故事注定伴随我一辈子,因为当时看故事的我,才三岁,而这记忆,必然是到死方休。

童年的经历会影响一生,也许是真的。客观世界又不会以我的意志而转移,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如此而已,就是这样……我一个人行走在悲观厌世的边缘,只能从死人那里取得一点温暖……

 

我仍然欢迎一切交流,否则我把帖子挂在这里干什么……但是,不抱期待,不抱期待,不抱期待……

“If you came to see the truth the purity, it's here inside a lonely heart”.

姑且回到17世纪,去看看幼年期的美帝……

人生基础在童年,而一个国家的基础,也早在形成期就已经打下。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所谓的“今天”,都并非凭空蹦出,而是“历史”结出的成果;

“未来”,也并不意味着“尚未发生”,那是“今天”的延续。

 

如前所述,美帝小时候,乳名叫“新英格兰”,是英格兰特别照顾、费心费力养的狗剩儿子——拥有英王颁布的特许状,有其他殖民地不能比的许多权利,当然,毕竟是殖民地,基本原则就是为宗主国服务,这个不含糊。

 

理解幼年期美帝的最重要关键词:【移民】

“移民”一词的含义,谁都懂,那些从欧洲各大港口出发,驶往大洋彼岸的人马,绝大多数,注定是一去不回,从此常驻新大陆,生为英国人,死为美洲鬼。

 

所以就要看看移民的构成。

当北美还是荒蛮状态,只有尚处于酋长部落阶段的印第安人,冬季漫长苦寒,生存艰难,毫无疑问,首先登陆北美的,绝大多数是都穷人,横竖在英格兰也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索性换个地方碰碰运气。

但是只有穷人,连船都造不起,也是不行的,总不可能游泳泅渡大西洋……移民事业还要有资助者,而这些资助者的身份就多了,有王室、有贵族、有大小商人凑份子的股份公司,等等。

等到真正驾船出海,还有不可或缺的船长和水手——这些人,很多都是冒险家,特别是船长,有教育有知识懂航海,最重要的是一心开疆拓土或者梦想发财的热情。

 

英格兰人探索北美的奋斗是很漫长的,当年极力鼓吹拓殖的吉尔伯特爵士(Sir Humphrey Gilbert, 1539-1583)就曾亲自率领船队数次赴北美探险,1583年,他率船队到达纽芬兰一带,并以伊丽莎白女王的名义宣布对该地区的占领,不久之后,在返航途中,他乘的“松鼠号”失事,全体船员葬身大海,包括吉尔伯特。

也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虽然这厮是个殖民主义者,可究其一生,到底从航海中获利也有限,却把身家性命都搭上,死在风华正茂的44岁……隔了几百年的烟尘,原本的野心勃勃早已模糊如烟,对这种拥抱海洋搏命扬帆、绝不管自己能否返航的奋斗,倒是不由得生出几分敬意来。

 

吉尔伯特死后,他的同母异父弟弟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 1554-1618)继承了他的事业,继续带领船队航海探险。

1584年,雷利的船队到达罗阿诺克岛(Roanoke,位于现在的北卡罗莱纳州),为纪念终身未婚的伊丽莎白一世,将其命名为“弗吉尼亚”,Virginia,也就是“处女”(virgin)一词的变形,向童贞女王致敬。

雷利试图在这里建立稳固的定居点,返航时留下了100余人驻扎该地,并约定船队随后会送来更多补给。

等到船队再次回来,已经是1590年,发现所有人员全部失踪,不知下落。

 

这事在欧美,有许多传得神乎其神的版本,好像这么多人忽然间人间蒸发了一样,但是呢,抛除那些玄幻小说似的脑洞,这事儿也没什么难解释的——100多人在荒蛮的北美大陆,既没有过硬的种植技术,也没有出色渔猎本领,补给更是迟迟不至,怎么熬得过5,不是早早殒命,就是被当地人同化,变成印第安人了呗……

但是这这种结论太惊悚,要知道,那些掌握话语权的英国人,还要拼命鼓噪忽悠,极力怂恿更多的人向美洲移民呢,这下好,一个定居点都没开辟,人却全军覆没,不是死了就是被当地土著同化,变成异教徒——这对那些笃信基督教(不管哪个教派)的人来说,简直比死了还可怕。

这当口,开动宣传机器,给这一注定的悲剧,拼命涂些玄幻、神秘,甚至有点诱惑的色彩,那简直是必需的。

每个玄幻版本,无不强调“家家户户门还开着,蜡烛还点着,饭菜还在桌上摆着”、“没有任何敌人袭击的痕迹”、“没有一具尸体、没有一滴血”、“当地印第安人很友好,没有冲突”……为什么要这么写?不就是淡化这些人“可能死得很惨”的色彩么。

 

无论如何,移民大业还在继续——

16064月,两家公司获得英王特许状,可以在英格兰招募移民,开赴北美建立定居点,并进行其它拓殖活动,这两家公司分别是“伦敦弗吉尼亚公司”(Virginia Company of London)和“普利茅斯弗吉尼亚公司”(Virginia Company of Plymouth)。

1607年,伦敦弗吉尼亚公司组织的第一批移民144人前往弗吉尼亚,终于开拓出第一个永久定居点,他们将其命名为詹姆斯敦(Jamestown),致敬当时的英王詹姆斯一世。

 

从吉尔伯特向伊丽莎白一世鼓吹北美拓殖开始,到1606年,已经几十年过去了,英国人终于在北美扎下了第一道根须。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批,就有第二批……接下来,不断有新移民奔赴美洲大陆,于是,如何生存,怎么生活,就是必然面对的问题

 

最早解决的当然是生存危机,靠种植粮食,向印第安人学种植当地作物,学打猎,也没少靠人救济,就这样,第一批移民艰难地活了下来。

所有组织移民的公司,都会从王室获得特许状,所有特许状都有声明:迁至新英格兰的移民,和英格兰本土居民有同等的权利。

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像本土商人一样做生意,他们的船只可以随意停靠英国和英国一切殖民地港口——虽然天高地远,却比荷兰商船优惠多了。

 

很快,新移民就找到了可以销往欧洲的独特商品。

其一,是【毛皮贸易】

毛皮的来源,主要是一种小动物:海狸(Beaver,也有翻译为“河狸”,但是和原产欧洲或亚洲的河狸都不是一类)。

因为长期生活在寒冷的水中,海狸的皮毛长得浓厚密实,剥制得到皮草,质地轻盈而保暖性能极佳,传到欧洲,顿时成了贵妇们争购的对象,河狸皮获利巨丰,利润有成本的200倍之多。

 

所以……还用问,北美海狸遭到灭顶之灾。

不止是海狸,还有狐狸、狼、熊、海豹,等等,都是毛皮贩子的猎物。

尤其是小海豹,皮毛洁白柔软,抚摸的手感,胜过最柔顺的猫咪,而刚刚出生的小海豹,根本没有任何反抗或逃跑的能力,只能任凭刽子手宰割。

Michael Jackson出版于1992年的诗集“Dancing The Dream”(《梦舞诗话》),最后一篇是“Look Again, Baby Seal”(《再看一眼,小海豹》):

…the picture seems to be all eyes, the trusting dark eyes of a small animal gazing up at the camera and into your heart. When I first looked at them, the eyes asked, ’Are you going to hurt me?’ I knew the answer was yes… Hope is such a beautiful word, but it often seems very fragile. Life is still being needlessly hurt and destroyed. The image of one baby seal alone on the ice or one baby girl orphaned in war is still frightening in its helpless. I realized that nothing would finally save life on earth but trust in life itself, in its power to heal, in its ability to survive our mistake and welcome us back when we learn to correct those mistakes…

“那画面几乎只见一双眼睛,一只小动物乌黑的信赖的双眼,凝望着照相机,直看进你心里。当我第一次望着它们,那眼睛问道:‘你会伤害我吗?’我知道,那答案是‘会’……‘希望’是如此美好的字眼,但它经常显得很脆弱。生命仍在遭到无谓的伤害和毁灭。一只独卧在冰上的小海豹,或一个战火中变成孤儿的小女孩,仍继续在他们的无助中害怕。我明白,只有信任生命本身,才能真正拯救地球上的生命,相信它治愈的能力,相信它在我们的错误下存活的能力,并且相信它会在我们改正一切时,欢迎我们回归……”

 

——初次读到,只觉得是诗人心性,多情善感,悲悯一切,“众生皆具于我”,但真到看到这些冷冰冰的数字,都是活生生的生灵化成,却也不由得沉重起来:

毛皮贸易的主力,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新英格兰的纽约集团和新法兰西的蒙特利尔集团曾经围绕毛皮贸易展开激烈竞争,在三个多世纪的争夺中,白人殖民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1675-1685年,仅新法兰西就每年输出毛皮近9万磅——每张海狸皮重约1.5,所以就是6万只海狸死于非命;

1733年,新法兰西集团的毛皮产量达到巅峰,全年差不多有22万磅,也就是14多万只海狸被捕杀……

——这说起来,好像是废话,他们连杀人贩奴都毫无心理压力,掠夺自然资源,杀戮动物什么的,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天经地义了。

而且白皮从来就是只扒皮,除此之外,全部抛弃……话说,就算不要圣母玻璃心,从最功利的角度说,中国古人,也打过狼虫虎豹什么的,到当今的养殖产业,依着国人习性,总会把一只动物的里里外外都充分利用,才不算浪费,哪像白皮这做派,大开杀戒,然后什么都扔掉,只拖走一张皮……除了“暴殄天物”,真的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

毛皮之外,还有烟草,发展的是像拉美地区一样的种植园模式,而种植园的基础,也是黑奴——具体可参考《白糖与黑奴》的分析,套路都差不多。

链接:【西风乱吹500年】白糖与黑奴


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大三角”,就是这样运转起来的:白皮从欧洲出发,装载一些纺织品、火枪等物品,到非洲掠夺黑奴,很多时候不是动手抢,而是与当地酋长“做生意”:用廉价的工业品换到黑奴,然后将黑奴卖到北美与拉美地区,又从这里装载蔗糖、烟草、毛皮等货物,运至欧洲,再换得工业品,如此循环。

大三角一切贸易的最重要基础,就是黑奴的劳动,这样的“产业模式”持续了100多年之后,才在完成了原始积累的英国,出现了“工业革命”——完全可以说,工业革命的基础,就是黑奴的血泪生命。

 

后来的棉花种植园,也是类似模式,只是适合种植的土地多半集中在现在美国的中南部,又因为黑奴的贩卖路线,最顺的是从西非横穿大西洋到美国东海岸,所以至今美国黑人人口分布,依然带着当年黑奴贩卖的烙印

有图有真相,且看美帝自己的统计图表……

如果只有以上模式,那北美也无非就是拉美的延伸而已。

但,北美还有另一种资源:木材

诚然,巴西等地也产很好的木材,但是不同在于:巴西盛产的是适合做家具的红木,材质坚实致密,色泽红润美观,不畏虫啮水渍,有的木料密度大于水,扔水里立刻沉底。

而北美盛产适合造船的轻型木材,诸如红松、白松、雪松、橡树、丝柏、栎木等等,尤其是白松,树干细长轻盈坚固,是做船桅杆的上好材料。

对于一个旨在称霸海洋的国家来说,造船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而英国本土缺乏优质的造船用材,北美木材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于是北美木材直接被英国皇家海军征用,为军舰提供原材料。

1653年,北美第一批木材到达英国海军造船厂,并且在此后一个多世纪内,英国海军的船桅用木,几乎完全依赖北美供应。

这事非同小可,一个很明显的效应就是——北美木材的价格,尤其是特供海军的木材,绝对不可能像拉美的蔗糖价格,被资方任意揉捏,说高就高,说低就低,猴子一样上蹿下跳。

因为那样搞垮的不仅是木材商,还会连海军也废掉。

 

再看拉丁美洲,从来没有这样定盘星似的商品供应,全都是替代性极强的初级产品——蔗糖、咖啡、大豆,等等,此处不亮彼处亮,谁都能种。

更何况还是私有制——各个庄园主,既是私利当头,又毫无组织,全无大局意识,目光只盯着自己的地盘和利益……国际资本大佬利用这个打那个,简直易如反掌。

举个栗子:巴西敢触怒美帝,好,大豆订单转到阿根廷,巴西庄园主就要傻眼。

反之,亦然。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非洲——当黑奴制度已经是天怒人怨,连有点良心的白人都受不了了,废奴呼声席卷欧美之际,却在非洲遭到了坚决反对,反对的主力,是那些靠出卖奴隶获利的各路酋长……

呵……说什么好呢……“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一个美好而遥远的梦想……

 

资本的天性,是逐利而居,为了利润,不惜卖出吊死自己的那根绳子。

英国人在北美最早拓殖的地区,也就是现在美国东北部临海一带,气候条件与英格兰本土差别不大。并且随着各种生意发展,城市建设也稳步推进,住在那里不再是很艰苦的事了,也就逐渐吸引了许多商人、投资者前来定居。

于是这里的人群,逐渐分化成“劳方”和“资方”,整个社会构成和运转方式,越来越像英格兰。

 

话说,从北美经过长途运输到达欧洲的木材,毫无疑问是价格不菲,所以,除了海军的桅杆用材,其它没这么重要的板材,还真舍不得这么破费。

而在北美,除了木材,其它当时造船必需的原料,如松脂、沥青等,储量也很丰富,再加上这里的海域和五大湖区都有极好的渔业资源,并且,有钱投资产业的商人也越来越多地移居北美……所以这里的造船业也迅速兴盛起来。


随着造船业的发达,捕捞业也兴盛起来,主要猎取对象包括鳕鱼,以及——鲸。

17世纪直到20世纪,几乎每个有能力的欧美国家,再加上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都在拼命捕鲸。

蓝鲸、长须鲸、露脊鲸、抹香鲸、座头鲸、北极鲸、灰鲸、鳁鲸、小鳁鲸……都是被大量捕杀的对象,而猎捕的目的,很少是为了“吃”——除了二战之后,被打残的日本因为食物匮乏,为了保证国民能获取足够的蛋白质,曾经有一段时间,将鲸肉列入菜单,成为一种便宜的肉类,但随着社会生产的恢复,鲸肉早就淡出了日本人的餐桌。

日本至今并未完全停止捕鲸(虽然他们的捕鲸量,确实在持续减少),招致国际社会一致痛骂,但实际上呢,从17世纪以来,白皮才一直是捕鲸的绝对主力。

 

当年的最大捕鲸国,是荷兰、英国等海上列强。

17世纪开始,“鲸”就成了重要的工业原料来源——这才是他们大量捕鲸的目的

特别是鲸油,曾经是重要的照明和工业用油脂,可用于制革业,也可以用来制造润滑剂,还是制造肥皂、蜡烛等的原料,直到20世纪中叶之后,过度捕猎导致鲸群数量急剧减少衰竭,再加上对石油的发现和利用,也可以替代鲸油,以及国际上也开始对捕鲸加以限制,捕鲸作为一个行业才渐渐消失;

1986年国际《禁止捕鲸公约》正式生效,但冰岛和挪威等国家直接表示拒绝接受,继续我行我素;

属于丹麦海外自治领的法罗群岛,至今每年都举行“屠鲸节”——大量屠杀一种叫“领航鲸”的鲸鱼,并且既不拿来吃,也不拿来用,就是简单的屠杀,屠杀,屠杀,毫无必要的屠杀,比着赛着看谁杀得多的屠杀……但法罗群岛的4.8万居民却认为,这毫无意义的屠杀,就是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不能摒弃(这里应该有图片,但是纠结了许久,不知道要不要放上来——太血腥,太残忍,太惨不忍睹)。

 

说这些,不是给小日本开脱……我只是说,在捕鲸这事上,小日本确实吃了没有话语权的亏——而且,中国真没必要对小日本这种闷亏幸灾乐祸,别忘了,中国还有被全世界骂成狗的“狗肉节”呢……

毕竟,话语权这东西,中国也没有,至少现在没有。

 

回到17世纪。

当新英格兰的家底越来越厚,逐渐发现,其实就算甩开欧洲,也仍然有不少生意可做,比如赫赫有名的“贸易小三角”,不包含欧洲的贸易链条,是这样的——

和贸易大三角一样,小三角的运转基础,仍然是黑奴贸易,只不过奴隶贩子是住在北美的“新英格兰人”……他们将黑奴贩至加勒比海地区的安德列斯群岛,然后装载蔗糖和欧洲人不要的糖浆,返回北美,在这里将糖浆发酵酿酒,制成的酒,就是“朗姆酒”(Rum),然后再拿朗姆酒和非洲酋长交换奴隶,或者向北美当地的印第安人交换毛皮。

 

注意小三角贸易的用船,是北美殖民地自己造的,朗姆酒,也是自己酿的——而这时候的拉美殖民地,统统是一颗铁钉都不能自己造,只能依赖进口,宗主国一掐脖子,殖民地就呼吸困难。

北美完全是不同景象:随着时间流逝,英国越来越离不开殖民地(比如皇家海军严重依赖北美木材),而殖民地却离了英国照样转,并且还能转得很好,甚至更好——因为每年向宗主国上缴的税费,那可是好大好大的一笔钱。

——【得制造业者得天下】,童年美帝,虽然未必有这样的理性认识,却就这样闭着眼睛打了个满环。

 

这时候的欧洲,几乎所有人都是离了宗教就不会想事儿的状态,奔赴北美的移民也不例外,基本都是教徒,但是成分非常复杂,各种教派都有:清教徒、天主教徒、“灰教徒”——我生造的词,指那些灰色地带的教徒,可他们也并不一致,新教派别林立,甚至连集会仪式上吃不吃饼(饼是耶稣身体的象征)、祈祷词要不要念出声、过不过圣诞节……任何一个理由都可以成为不同教派的划分依据。

连他们自己也说不上有多少派,我上哪儿给他们统计去。

总之,北美就成了个各种教派大拼盘——并且,不单单是圣经体系的教派,不久之后,伊斯兰教也会来的。

 

举几个早期的栗子:

1607年在詹姆斯敦,头一批的几百号定居者,根本顾不上什么教不教,唯一的目标就是活下来,因为只到第二年春天,就有一半人死于饥寒交迫和各种疾病。

为了生存,这批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和印第安人各种交好也是必须的,然而这一举动却又在伦敦掀起轩然大波——波再大也没用,站着说话不腰疼,北美那群饿疯了的人才不管呢……

 

也是1607年,一群在英国混得灰头土脸无路可走的清教徒,避难到了荷兰。

这群人在荷兰奋斗了10年,然而他们原本都是些小自耕农和雇农,在荷兰这个滨海小国很难有用武之地,又因为国籍问题,他们也无法加入手工业的行会,只能干一些没人愿做的笨重粗活,这样延宕到1616年,连人身安全也不好保障了:荷兰面临和西班牙开战的危险。

(背景小贴士:荷兰独立战争,反抗西班牙的统治,1568-1648年,打打停停,持续了八十年)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树挪死,人挪活……走吧,走哪儿去呢,新大陆。

于是,他们派人去伦敦找到弗吉尼亚公司,费了好多周折,获得了移居美洲的特许。

1620年,35个来自荷兰的清教徒和英格兰的66名冒险家会合,从普利茅斯登船启航,扬帆驶向新大陆——这条船,就是大名鼎鼎的“五月花号”

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他们的船意外地在弗吉尼亚公司属地以外的地点登陆,结果一群人成了没人管的游民。

那怎么办,自己想法活下去吧。

随即就是政治——荷兰来的那些清教徒,要用他们的教义管理一切,但英格兰的那伙人却并非虔诚教徒,当然不服。

但是在这里,真正的荒山野外,区区一百来人,只有抱团求生才有活路,闹分裂就注定饿死,于是人类伟大的理性终于发挥作用:41个重要的人物经过协商,起草了一份正式协议,作为该地建立政治组织的准则。

这就是名垂青史的《五月花号协议》

各种教徒,在严酷的生存危机前,不得不做出的各种妥协——这没啥可说的,即使当时有轴到死的一根筋,和谁都不妥协,也早就饿死了,活下来的,都是脑筋灵活、懂得妥协、会随机应变、能适时调整的人。

这批人在美洲海岸的科德角湾建立了一个新的“普利茅斯城”,属于马萨诸塞。

然而这里没有什么大宗商品,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特产,这群人也仅仅是活了下来而已,并没能给远在大西洋那边的股东带来什么了不起的收益。

1627年,伦敦的投资者们没了耐心,卖出普利茅斯的股票,和殖民地断绝关系。

从此,普利茅斯开始自力更生,自主自治——头上没了老板,没了资助,也没了缴税压力。

 

1624年,弗吉尼亚公司的特许证取消,于是“弗吉尼亚”这个名义上是国王直辖的殖民地,逐渐与国王断了联系,这才是真正的“天高皇帝远”……于是形成了事实上的自治。

至于“新英格兰马萨诸塞海湾公司”,索性是整个董事会都全部搬迁到了新英格兰。

 

再话说,清教徒的苛刻古板,令很多人无法忍受,也只有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才能达成妥协,而渡过生存危机之后,各种矛盾龃龉就层出不穷。

所以就陆续有人从马萨诸塞出走,跑出去找寻新的乐土。

其中一些人聚集在康涅狄格河畔,建立了一个新的城市:哈特福德。

另外一些人跑到了马萨诸塞以南,开拓了罗德岛殖民地。

 

还有一些天主教徒,多半是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贵族和地主,也是在英国待得不爽,当然他们更不愿意和清教徒混在一起,于是这些人大量移居到了弗吉尼亚旁边的马里兰——“马里兰”,就是“Maryland”,这个名字是向查理一世的王后、天主教徒、法国人亨莉埃塔·玛丽亚(Henrietta Maria of France, 1609-1669)致敬的。

因为是贵族地主,不差钱,可以大量圈地,发展种植园经济——作物主要以种植烟草为主,而劳动力呢,就是大量引进的黑奴。

这里还有个城市,前些年很火爆,以黑人暴动而闻名全球:巴尔的摩。

看看历史,就知道这里的黑人是怎么来的。

尽管奴隶制度已经废除,然而又以学区房等模式,将黑人残酷地阻挡在优质教育之外,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失业无业流浪人口,并且还要忍受警察等公权机构的各种歧视刁难,甚至被无辜射杀。

物不平则鸣,巴尔的摩的暴动虽然被镇压,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次。

 

说到美帝的教育模式,也是早在幼年期就确定,并且持续至今。

1635年,马萨诸塞湾殖民地的清教徒,集资在波士顿建立了北美大陆上的第一所公立学校——“波士顿拉丁语学校”;

1636年又在坎布雷奇建立了第一所大学——哈佛学院。

1642412,马萨诸塞殖民地通过了第一个教育法,规定每个儿童的家长,都必须担负起教育自己子女学习认字以及其他劳动技能的责任,否则予以罚款;

16471111,马萨诸塞湾殖民地通过了《老骗子撒旦法》(Old Delude Satan Law),规定凡有50个家庭以上的城镇,都必须建立一所由居民的一部分税收资助的公立学校,教授读写技能;居民达到100户的城镇,则必须设立一所文法学校。

——看到重点了没?

——既然是由“居民的税收资助”,那么当然是住在这一片的居民,并且是纳税资助者,才有权将孩子送入该地的学校。

有的地方,有钱人多,纳税也多,学校的钱也就多,就可以笼络优质教育资源,聘得起好的教师,教学质量自然水涨船高。

至于那些穷人聚居区,校舍破破烂烂还是末则,关键是,聘不起好教师,找到几个识字的都不容易,那些人自己都糊涂,还怎么教孩子。

——学区房,就是这么来的。

这种制度的后果也是明摆着:富人不但有钱,而且有良好教育养成的头脑,穷人不但没钱,而且被挡在知识智慧的大门之外。

 

洗脑从娃娃抓起,哪怕是给小baby看的书,都可以做得图文并茂,妙趣横生,花样翻新,比迪斯尼电影还热闹。

阶层划分也从娃娃开始——那些小童书,很贵,巴掌大的一小本,一二十页,就是几十块人民币。

这早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那些插画师抽取的版税高得很,个个收入不菲,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出一套畅销热卖童书,就能直接跻身高收入群体。

最红的插画师,收入比最红的一线歌星不差,然而因为不像歌星那么抛头露面,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他们,但是可以不受狗仔队骚扰,不用天天生活在金鱼缸里,自在得很。

 

当然咯,想当插画师,一方面要有美术造型天赋,另外还要接受严格训练——但是要念顶尖的艺术学院,可不是好玩的,不但名额稀少、筛选严格,万里挑一,并且学费贵死,还有必不可少的各种花销,乱七八糟加起来,一年扔小一百万人民币,都很正常……

还有,艺术专业基本没有奖学金,和招收大批学术民工的理工科是两码事——没有歧视理工科的意思,那些在帝国主义国家苦哈哈念书干活的硕士博士博士后,过的是什么日子,也不需要我瞎编,什么“学术民工”,什么“码农”,什么“高级打工仔”,什么“洋插队”……这些词儿也不是我造的,说白了,不就是招人干活吗,只不过干的是需要知识头脑的活儿,理工科的专业性质决定了,许多活儿是需要千军万马才能胜任的,当美帝自家人手不够,当然会全世界招兵买马凑……只不过,外招的人马,永远进不了核心决策圈。

而文艺呢,从来没有单纯的点线面,一切文艺作品,都是改头换面的政治,直接指向的,就是话语权。所以这不需要一大群人,甚至不需要外人,他们只要一个精英小圈子的牢牢把持。

实际上,最核心的圈子,就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家族而已,连一般的白人,都混不进去,何况其他族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几个家族念得好着呢,绝对是铭记于心,身体力行。

 

美国的基础,是宗教、教育和法律,这句话没骗人,只是许多人给理解歪了,尤其是神棍,一看见“宗教”二字,就以为美帝就是靠念一本破经念成世界第一,真是弱智到了极点。

美帝之所以后来居上,关键在于“宗教平衡”:因为抵达北美的各路教派太乱,而人员又太少,最终谁也无法吃掉谁,社会公权的执行者,为了保证决策能够顺利推行,就必须在一堆教派中保持不偏不倚,最后的施政原则,就是“政教分离”——虽然直到现在,他们做得也并不到位,因为总统还要对着圣经宣誓。

但是放在17世纪,新英格兰确实在宗教政策方面先行一步,率先甩掉了各种教义束缚,一切博弈,利益为先,实用至上——比那些老欧洲,不管是一根筋的西班牙葡萄牙,或者是磨磨唧唧的英格兰法兰西,都高明了不止一点半点。

这使它在西方国家的博弈中占尽优势。

 

在宗教方面的理念,日趋平衡、包容、理性,而这种理念,必将通过教育代代相传。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莫过于哈佛大学——那可是1636年,新移民刚刚在北美站稳脚跟,就建立了这所学院,难怪哈佛人总会骄傲地宣称:“没有美国的时候就有了哈佛”

这种对教育的重视态度,也是从英国移植过来的。

“哈佛大学”得名,来自一个名叫约翰·哈佛(John Harvard, 1607–1638)的牧师,他在临终前,把自己的一半产业和所有藏书,都捐给了这所学校——而约翰·哈佛本人,就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一生行事方式,都带有母校留下的深刻烙印。

也因为这段渊源,所以哈佛大学所在地就叫Cambridge——“剑桥”,只不过为表示区别,中文将这个美国小镇翻译为“坎布雷奇”。

 

至今,哈佛的校园,仍然能看到17世纪的风貌,有一种素朴、淡定、超然的气场。


把哈佛和剑桥的校徽放在一起看看,很耐人寻味。

——这是剑桥校徽,盾形是许多族徽流行的标志轮廓,相传这习惯来自十字军东征:当时各路军队凑在一起,所有人都是头盔铠甲全副武装,谁都认不出谁,为了表示辨别,每支队伍便在盾牌上画各种符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族徽的传统。

打底的红色是剑桥的标志色,金色狮子是英格兰的象征——剑桥创建于1209年,那时候还没有联合王国。

切割红底色的白色部分,形成一个十字形,表明了当时大学的宗旨:基督神学;十字形中的黑色图案是“常青树”与“人形”的抽象结合,寓意学术精神常青。

中央部分是大学最重要的符号——书。

 

——这是哈佛校徽,底色是哈佛的标志色:深红,中央图案仍为盾形,周围有花环围绕,绶带上标明了校名:“HARVARD”,然而没了十字架等形象,只有简洁明了的三本书,书上的字母共同构成一个拉丁文单词“VERITAS”——“真理”。

这也是哈佛的校训。

 

一个以“真理”为校训的大学,值得肃然起敬。

即便开始是个神学院也罢,即便一届学生只有20个也罢,有追求真理的秉持,就必然不会死在任何一本经书上;以学术为根本,以真理为目标,为此付出多少辛苦血汗都心甘情愿,乐在其中——这,就是哈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原因。

还是那句话,对真正的学者,无论在哪里,都该抱有最真诚的尊敬。

 

美帝的教育当然有问题,但是问题不在追求真理,而是歧视,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不公平:最早的时候,所有的大学都是男校,根本不收女生,并且只向“自由民”开放,一切有色人种,包括黑人、印第安人、华人,等等,都没机会入学。

后来,随着种族、性别的歧视壁垒被一点一点打破,学校师生的成分,才多样了起来,但是,总体来讲,教育不平等,仍然是美帝社会的深处隐患。

最根本就是以学区房为标志的教育歧视——穷人街区没有好的学校,结果这里的孩子长大后,也做不了复杂的工作,只能做收入低而且没保障的简单劳动,甚至只能过食不果腹的流浪生活,时间一久,很容易制造混乱,而混乱的社区,又会导致只要有点能力的居民,都尽力搬家逃离,于是社区得到的税收更少,学校也就更坏……如此恶性循环至今,却看不到打破的可能。

 

现在说这些,也简直是废话。因为中国已经越来越像美国,“学区房”之类,早就是热门话题,只要不是迟钝成死人,都有切身体会……

学区房的本质,就是精英教育;而精英教育的代价,就是全民弱智。

我们曾经有引以为傲的全民教育,但是现在正在拼命向美帝看齐——时至今日,美帝教育也许是遇到了瓶颈困境,而我们却是掉头向后,拔脚狂奔,不但忘了什么叫教育平等,而且忘了教育的功能,本应是“启智”,而不是“背答案”。

 

成年之后,“背答案”模式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面对一个问题,忙不迭地张嘴就说,提笔就写,却根本不肯沉下心来好好思考思考。

许多所谓名家大V,都是重症患者,一篇帖子出来,洋洋洒洒一大篇,却在最根本的基础问题上虚弱得不堪一击,花里胡哨的长篇大论,连沙上建塔都不是,根本就是建在水上,费了半天口舌,全是废话,一丁点价值都没有。

更有大批无知无觉的吃瓜群众,不过是给什么就信什么,媒体随便挥挥手,就有一大波人拼命起哄,直着脖子骂黑人骂穆斯林骂韩国人……这还不完,还要大着嗓门嚷什么英语滚出公立教育,数学滚出高考……还嫌自己不够傻是怎么的?诚然,现在的英语数学教育,是有很多问题,然而你该考虑的是什么?是该反思改进教育方式,以更多快好省的方式学好英语数学,还是索性把书一扔,放弃学习?

——话说这倒也真的是种本事,别人家好的地方不学,烂的毛病学起来倒是快得很,而且能把自己的长处扔了学人短处,这是一种神马精神呵……

 

纵观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真正对西方保持研究、探求、借鉴态度的时代,真正引进、对视西方的年代——仍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那时候,尽管社会上有那么点崇洋气氛,但引进的书,至少都是真正的西方经典;学者谈论的西方,也是真正的西方。

然而现在呢,根本连人家说的是什么都没看懂,就忙不迭地跪拜或者批判,瞎拜半天,不知道拜谁;瞎骂半天,也不知道在骂谁——不信,就随便翻翻微信微博咯,盲目崇洋的,一大堆大V;盲目反洋的,也是一大堆大V……

如果你愿意去翻翻所谓的核心期刊,也是差不多的风景。

——靠,一不小心,又说多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