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风乱吹500年·16世纪】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有秦始皇的心,没秦始皇的命

2016-02-21 五星出东方 五星出东方

【西风乱吹500年·16世纪】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有秦始皇的心,没秦始皇的命

 

哈喽,俺又来填坑了,不好意思,虽然前一帖就想把16世纪完结掉,但是想了一想,发现还是漏了太多没写的,也太不严谨了,目测还得在16世纪多刨几帖……

其实,N天前,俺只是计划写一篇“西风乱吹500年”的帖子好吗……不成想越写越多,500年扯成5个世纪,每个世纪又得扯若干篇,真个给玩成一个系列了……

管他呢,西人都吹了几百年了,俺也不可能几百字就打发回去是不是,要说言简意赅呢,一句话就够:“欧洲文明就是个发育不全的文明”——然而说这个有什么用,和斗气吵架一样,也没意思。

得把瓜子花生咖啡茶叶矿泉水准备好,把他们的事我们的事都讲讲,那才好玩噢……

 

话说大约每个曾经上过历史课的同学,多少都问过这个问题吧:为什么欧洲从来没有出现过统一国家呢?即使如本系列前面的帖子说的那样,16世纪的欧洲,就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差不离,那为什么中国出了个秦始皇,走向了大一统的秦汉王朝,欧洲却从来都是四分五裂七零八碎一地渣呢?

是因为他们缺少秦始皇吗?然而嬴政何德何能,真的就没有一个欧洲强人能学得到?

其实这问题也很简单,欧洲不是缺少具备秦始皇个性才华的君王,而是缺少秦始皇的环境。

中国人早看透了:时势造英雄——说白了,秦始皇只是做了些水到渠成顺水推舟的事情,绝不是凭空造了体制还能代代相承地传下去。

 

细看欧洲历史,也许这个国王是离秦始皇最近的一个,也是真的为统一欧洲奋斗努力过的一个,然而,终究是时不利兮壮志难酬,自他之后,统一欧洲只是梦,而且这“梦”不是中国梦、梦想的“梦”,而是荒唐大梦黄粱一梦的“梦”。

这个国王,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 HolyRoman Emperor1500-1558)的儿子腓力二世Philip II of Spain1527-1598),他的头衔包括:西班牙和西西里国王、那不勒斯国王、葡萄牙国王、英格兰和爱尔兰国王

喂?怎么没有神罗皇帝?

他不是神罗皇帝,查五死后,神罗皇帝之位传给了他的弟弟,史称斐迪南一世(FerdinandI, Holy Roman Emperor1503-1564)。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什么意思,千万别望文生义,把这个“皇帝”和中国皇帝搞混,完全不一样的哦。中国皇帝那是老子天下第一,即使有的皇帝自己没有执政能力,是个傀儡,但“君权”并没有改变,只是执掌的人不是坐在皇帝宝座上的那一个而已;但“神罗皇帝”就是个虚名,和什么地方的“荣誉市民”差不多的意思,压根没有什么权力,控制力只有自己领地的那一点点。

尽管是个虚名,也不是谁想要都能要的,自从1356年的《黄金诏书》以后,神罗皇帝一般由七大选帝侯选举产生,选举获胜者一般先获得“德意志国王”与“意大利国王”(或者叫“罗马人民的国王”)称号,然后经过教皇加冕,就成为神罗皇帝。当然,这俩所谓的国王头衔,也是虚名儿。

正如所有的“皿煮选举”一样,既有选票,就少不了贿选,既有投票流程,就少不了黑箱操作,在位的神罗皇帝,大可以把自己儿子操作成德意志国王,那就行了。

查五的神罗皇帝名分,是直接从他的爷爷马克西米连一世(MaximilianI, Holy Roman Emperor1459-1519)那里来的,他爸爸美男子腓力(Philip the Handsome1478-1506)死在了他爷爷前面,因此在1519年他爷爷去世后,查五展开了积极的行动。

首先他得到了德意志银行世家富格尔家族的资金支持,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获得了“罗马人民的国王”头衔,进而顺理成章地成为神罗皇帝。

富格尔家族也不傻,为什么支持查五呢,那是因为当时查五还有个激烈的竞争对手,法兰西的弗朗索瓦——看了前面帖子的同学,还记得布列塔尼的安妮吗?安妮死后,留下了两个女儿,长女克洛德嫁给谁,布列塔尼就将归于谁家的版图,最终,就是这个弗朗索瓦胜出,把克洛德娶到了手,也就把布列塔尼置于法兰西统治之下,直到现在。

看地图就知道,收服布列塔尼之后(红圈标记部分),法兰西之西已经平定,接下来必然是向东扩展,那就会渗入德意志的地盘,富格尔家族作为德意志银行世家,自然是没能力和法兰西国王对抗的,决定联合西班牙也就不奇怪了。

和中国古人玩过的“远交近攻”完全是一样的路数。

 

又话说,那年代的德意志,是个极其悲催的存在,直到18世纪,都还是一地碎片,就像德意志诗人席勒(Johann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的那声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而席勒的朋友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说得更直接: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

“神圣罗马帝国”,听起来够响亮,我们现在圈定它的版图,大约可以这样画:



然而在当时,是这样的:


实际上还要更碎,就在现在德国那么大的版图内,有几百个公国林立,各自为政,各为其主,直到18世纪,席勒和歌德叹息连连的时候,大约都没人敢相信,日后会有一个统一的“德国”傲立欧洲,成为名震天下的强国。

更何况是16世纪……所以面对咄咄逼人的法兰西,德意志银行家情愿抱西班牙的大粗腿,都不肯相信本民族的力量,也没什么奇怪的……

 

嗯嗯,再说查五的弟弟斐迪南,查五继位之后,于1521年任命他为奥地利的统治者;他又在1531年,被选作“罗马人民的国王”,成了查五神罗皇帝头衔的直接继承者,后来也果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一世。

而查五的儿子腓力二世,继承的是除奥地利和神罗皇帝头衔之外的其它地方。

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沦为藩属国,从而腓力二世又获得了“葡萄牙国王腓力一世”的头衔,可以说,与他老爸比起来,他的实际控制范围和实力,不但没减,甚至还更加集中和增强了。

把这爷俩的地盘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查五的版图:



腓力二世的版图:


这是欧洲本土,另外,西班牙还有广大的美洲殖民地。

16世纪中后期,正是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疯狂掠夺敲骨吸髓的时代。

1556年,尚在人世的查理五世宣布退位,腓力二世继位为西班牙国王,直到1598年去世为止。

好,对照一下其它事件的时间节点:

1545年,玻利维亚南部的波多西Potosí,原属秘鲁)银矿被发现,西班牙人旋即蜂拥而至。15811600年,这里每年生产白银254吨,约占全世界产量的60

1521 年,墨西哥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35 年设新西班牙总督区;

1548年,发现墨西哥中部萨卡特卡斯地区(墨西哥城西北500公里)的圣伯纳贝San Bernabé)银矿,到1550年,该地区已经发现银矿30余处,疯狂的采掘随之而来,造就了不亚于南美的白银产量;

1565年,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开启了对菲律宾300余年的殖民统治。

 

之前,能在航海拓殖方面与西班牙抗衡的唯有葡萄牙,而1580年西班牙征服葡萄牙之后,也就意味着所有葡萄牙殖民地的获益,也归西班牙说了算……看看这贸易链的规模……

 

西班牙的本钱不止于此。

还记得1527年查五发动的罗马之劫吗?欧洲的精神领袖教皇,此时也对西班牙唯唯诺诺……

还记得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吗?想废除婚约,另娶王后生儿子,却硬是不得通过,只因为原王后是查五的亲姨妈……

中国历史上有过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西班牙国王未必知道这典故,但是从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开始,勾结教皇设立宗教裁判所,大肆追杀异教徒,驱逐西班牙境内的穆斯林与犹太人……种种花活比曹丞相玩得还熟练,根本不用教……

 

有如此家底,还没有野心那才见鬼了。

按腓二的设计,很显然是要把整个欧洲建立成统一的天主教大帝国,他也果然为此努力奋斗了一辈子,然而,计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哥们空有秦始皇的心,却没有秦始皇的命,到头来,不但“统一欧洲”只是空谈,甚至连西班牙本国,也接连落入财政危机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在腓二任国王期间,光宣布国家破产就有三次(155715751598),他死后,给儿子留下的,是高达1亿金币的债务,以及一蹶不振、无可救药、在衰落与崩溃的路上越滑越远的西班牙……至今,西班牙(Spain)已经连同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腊(Greece)一道混成了猪(四国英文名称首字母连写:PIGS),看不出任何起色。

回看历史,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听起来像是一句梦呓,又像是一句讽刺。

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学渣渣可以凭剽窃抄袭一时间混个高分,然而真能因此成为学霸吗?开玩笑……

不容青史尽成灰,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岂能随便说改就改?你以为秦始皇只是一个专制独裁冷酷无情尽扫天下的暴君吗?

 

不妨看看秦始皇手里的牌都是什么。

总有些人揪着“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0万”或“焚书坑儒”来证明秦始皇的专制独裁,然而,历史远比这厚重复杂。

 

首先是经济实力,与一味掠夺的西班牙不同,秦国的经济实力建立在踏踏实实的生产上。

每个熊孩子都背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建立起大一统王朝”。由此再上溯几十年,看看战国末期的版图,就算什么都不知道,也会看出,形势最好的诸侯非秦国莫属。



须知一切战争,打的都是经济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亘古不变的原则。那年,秦楚是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的两国,而秦国背靠巴蜀,在那里,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保证了四川盆地的千里沃土旱涝保收,成为秦国最可靠的大后方,它就是——


照片上,左边有大坝一样建筑的水域,是被隔离出来为人取用的部分,右边只有一道桥梁的那部分,是未加任何阻拦自由奔腾的大江。

这张照片更明显:


可以看出,在两条水域的连接处,有一道像鱼一样的堤坝——没错,这处设置就叫“鱼嘴”。

鱼嘴上设有“杩槎”起到拦水的作用,将岷江一分为二,内江取水灌溉,外江自由流淌,在洪水季节用于泄洪。

杩槎就地取材,以竹笼盛装鹅卵石做成,不但成本低廉,损坏后回归自然,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杩槎的摆放也十分简单,如图所示,如果天旱要多取水,就把外江一侧的杩槎垒高、内江侧降低,则拦入内江的水就会增加;反之,天涝要排水,则垒高内江一侧的杩槎,降低外江侧。


内江流过鱼嘴,到达一处叫“飞沙堰”的区域。飞沙堰的功能就是泄洪,水位只要超过需要的位置,直接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绝不会倒灌进农田。

之后,水流进入“宝瓶口”,宝瓶口很细,过了之后立刻变宽,水流冲过来,也立刻变缓——就这样,劈山开川的激浪被乖乖收服,沿着千万条开凿的水渠流入农田,造福成都平原,打造出著名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真真正正的功在当代利千秋——至今,它仍在发挥着水利功能。

两千多年的工程,如此古老,又如此年轻,放眼世界,谁能匹敌???中华若认第二,谁敢来认第一?

敢不拍案叫绝?

 

洪水,是每个人类文明都为之困扰的难题。

数千年前,人类离开穴居的岩洞,依靠河流发展起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依河而建,埃及的尼罗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文明、中国的长江黄河文明。

河流,滋养了人类耕种的土地,是养育人类文明的摇篮。然而洪水泛滥,又一次又一次夺走人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更夺走了无数性命。

由此,每个文明,都留有“大洪水”的传说。

那么把所有这些传说收集来对比看看:尼罗河流域的赞美诗、两河流域史诗《吉尔伽美什》中的大洪水、玛雅的洪水灭亡世界、基督教徒讲的诺亚方舟、印度神话中毗湿奴从洪水中捞出被淹没的大地……所有这些故事中,面对洪水,人类全都是无能为力、一筹莫展,要么被灭,要么只能等着“神”来拯救。

唯有中国,留下的是“治水”的故事!

而且是一代一代的智慧传承:“鲧”寻找“息壤”堵水,结果失败,被杀后仍不甘心,他的儿子“禹”再接再厉,终于发现“洪水宜疏不宜堵”——不是靠神力,而是靠人力,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了洪水,保住了自己的家园……

 

这就是文化。

中国人对自然,对天地万物,有发自内心的尊重甚至膜拜,“天理不可违”、“天命不可违”、“天意不可违”,无不道出中国人对“天”的敬畏。

然而,中国人自古就没有坐以待毙的习惯,就没有乞求怜悯的习惯,就没有甘心为奴的习惯,就没有俯首听命的习惯,中国人修心的至高境界,叫“天人合一”——“天理”即“人心”,不需要经过什么教会神棍当二传手!

“信仰”和“迷信”是两回事!鼓吹什么救世主的慕洋犬,可懂???

 

既然说到文化,不妨分析分析秦始皇那会儿具体的文化环境。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都是历史书上反复强调的,然而,这些不是秦始皇拍脑袋能拍出来的,也不是区区15年的秦朝能做得到的。

课本讲到秦始皇统一文字,经常举一个“马”字的例子,大约如下:

你见过其它例子吗?77个写法,最后统一成一个的?

估计十有八九会说:没有啊……

 

那就对了……

须知,中国字本来都是同一起源,也就是从甲骨文一脉发展而来的。从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到公元前3世纪的秦代,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漫长的一千多年里,中国版图分分合合,不同时期,语言的状态也不同。

在统一的王朝如夏、商、西周,不但文字统一,连说话都有统一的“雅言”,也就是普通话的意思,而且要兴办教育,大力推广普通话——哦那时候叫“雅言”……

直到周朝分裂,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孔子周游列国,还是开班讲学,收了来自各国的门徒三千,都不需要翻译,孔子讲话用的就是雅言,无论哪国的学生都听得懂。

语音都没差异到彼此听不懂的程度,文字、语法的差别就更小了。

鲁国的孔子写论语,楚国的屈原写离骚,都是标准的汉语言作品,虽然屈原喜欢“兮”,孔子喜欢“之乎者也”,但那最多是用语习惯的差异,完全没有英语法语那样,差异大到是两种语言的地步。

当然,分裂状态下,毕竟隔阂多,因为不同地方不同人物的不同书写习惯,出现一些不同写法的字,也是难免的,有些异体字甚至直到现在仍然存在,比如“羴”“鱻”“麤”,其实就是“膻”、“鲜”、“粗”的异体字。

所以,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基本是把“回字的四种写法”统一为一种的工作,其性质,只可以说是顺水推舟,而绝不是开天辟地。

 

此外,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商贸交易也是非常密切的,这也使得度量衡和货币趋同——制定标准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成为“众所周知”,那必须要依靠频繁的使用,才能真正成为标准,否则就是闭门造车捏个模型而已,死的,没有生命力。

和“书同文车同轨”一样,秦始皇最多只是在那个历史节点上推了一把,然而中国文字几千年生生不息,大江南北始终保持文字统一,靠的还是世世代代无数华夏儿女的生息绵延与活学活用。

假如——我是说假如——中国也如欧洲那样,不但版图分裂,而且不同区域的人之间也毫无来往,只在一个一个彼此隔绝的小圈圈里自生自灭,几百年后,可能也会彼此谁也看不懂谁,谁也听不懂谁了,正如古代拉丁文衍生出欧洲NNN种文字。

中国文字的状态,其实也反证了历史上的中国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交流往来都是非常频繁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完全不是什么“保守闭塞”、“固步自封”的民族,所以正是中国人,而不是其它民族走出了丝绸之路,而且不但有陆上丝路,还有海上丝路。

这一切都太顺理成章了。

 

顺便再说说军事实力。春秋时期的齐国军事家孙武名作《孙子兵法》,早就提出“兵者,诡道也”,通篇讲的都是大谋略,大智慧。到了秦始皇时期,手下的将帅,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军事家,灭六国的次序又是每个熊孩子都背过的:韩赵魏楚燕齐,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文韬武略并行不悖,这才有并吞六国席卷天下的成果。


反观腓力二世的西班牙那里,有啥?完全不懂什么叫兵法,什么叫战术,什么叫谋略……只知道多的打少的,大的打小的,说难听点,这根本还是狗打架水平……

1974-1977年,秦始皇的一处陪葬坑被发现,就是名震天下的兵马俑。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剩下了什么?别忘了那年月称霸欧洲的马尼拉大帆船还是在菲律宾雇佣中国工匠造的……

 

所以结果还用问吗?

隔了1700多年,腓力二世PK秦始皇,完败。

 

未完待续,不服来辩……接下来,本帖将细细挖掘一下腓二的糗事,好好看看欧洲当时的状态。

 

===================================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方法1:直接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字体“五星出东方”→关注

方法2:点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关注

方法3: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朋友→从列表中选择“公众号”→搜“五星出东方”→关注

方法4: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关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