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由书友会2.0缘起|健康身体&平衡情绪&清明头脑&觉醒灵性
2007年9月12日,应《青年时讯》记者钟蓓之约,我在立品图书会所专访了胡因梦老师,就此结缘因梦老师和立品图书。并在9月18日(中秋节)写就一文《自由·行动·爱:胡因梦的寻道之旅》。
胡因梦认为三从四德和忠孝之道是威权的一方编织出来的骗局和陷阱,也是一个不假思索的程式和限制双方成长的禁令。权威的一方在这个禁令下可以尽情地停止成长,巩固自己的旧习气,下一代如果对人性和心理欠缺洞察,一定会被这些腐旧的习气熏染、洗脑,恶性循环地继续活在萎缩、自保和不安的病态中。她当年被李敖吸引,就在于李敖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批判和反抗引发了她的共鸣。她觉得自己必须找到完整的心灵地图,才能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这股巨大的渴望和不满促使她走上了寻道之旅。
对此,我是相当认同的。当时,我已读过杰克·康菲尔德的《狂喜之后》,阿玛斯的钻石途径三部曲,肯·威尔伯的系列中英文著作,克里希那穆提和佩玛·丘卓的一些著作,发现超个人心理学恰是能补齐我1997年读马斯洛、弗洛姆等人本心理学家没怎么提及的一块拼图:灵性的觉醒。感觉我寻找了二十多年的完整的心灵地图,超个人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能给我提供。从此一头就投入了它们的怀抱,积极参与立品图书和胡因梦老师的各种活动。包括立品图书最早的一个读书会:懂得爱读书会。在参加该读书会的过程中,不但遇到许多同道而且在立品图书的支持下创建了一个新的读书会:超个人心理学读书会。2008年7月9日举办第一期,周三晚举办,两周一次。当时的文案是这么写的: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苏蒂奇(Anthony J. Sutich,1907-1976)在其主编的《人本心理学杂志》1968年第1期上撰文宣称:“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即超个人心理学正在形成。”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学主要以病理学为依据,认为心理健康只不过是身体上“没有病”而已。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健康包含着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的最高实现,达到身心健康长寿、超凡脱俗的境界。
对于超个人心理现象和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研究,主流心理学要么认为它毫无意义、要么斥之为病态的或宗教的。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认同(non-identification)是有重大差异的;并且认为所谓神秘体验中也存在着科学真理。科学心理学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让位给宗教。
针对主流心理学的这些不足,马斯洛、萨蒂奇、格罗夫等人多次协商,决心建立“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1969年春《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1971年超个人心理学会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还有塔尔特(C.Tart)、沃什(R.N.Walsh)、威尔伯(K.Wilber)、克瑞普纳(S.Krippner)、阿玛斯(A.H.lmaas)等人.
超个人心理学关心的是那些与“终极的人类能力或潜能”有关的心理学方面。萨蒂奇曾指出:“这种新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特别关注对成长、个人和种族的超越需要、终极价值、统一的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惊叹、终极意义、超越自我、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人与种族的协同一致、最高的人际了解、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高的觉知、反应与表达,以及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等实证的与科学的研究,对它们的认真贯彻实施和研究发现”。
超个人心理学有三个关键性主张:第一,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以外,还有精神(或灵性)的层面;第二,超个人心理学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数人盲目和错误地认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种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观念,或认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所含含糊糊觉察到的所谓“我”,但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为我,也就是说,都不是“真我”;第三,超个人心理学家强调,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大我”,并置根于“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我实现而已,人还需要自我超越。
【关于主持人】
陈寿文,浙江温州人。十几年前在大学图书馆邂逅马斯洛、弗洛姆等人本心理学家的著作,惊为天人,犹如梦醒,立志成为马斯洛所言的“超越型自我实现者”。十年来一直在实践、体证,在感到人本心理学已满足不了自我成长的需要时,2006年由于胡因梦翻译的肯•威尔伯的《恩宠与勇气》一书,邂逅了超个人心理学(也称后人本心理学),投契、共鸣,明白他的路也是我的路。愿意和一群毫无利害关系的友人分享深刻的感受,逐步解脱自我中心的牢笼,建立起自知之明。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即使从事利他的工作,骨子里也可能只是把权力欲或其他的欲望包装成神圣济世的外貌,这样的人只可能剥削他人而不可能带来任何提升。你就是这个世界,个人的解脱之道即是利他的菩萨道;自、他根本是不二的。
【关于读书会】
时间:
2008年7月9日(周三)晚19:00-21:00
活动形式:
本读书会是以心灵成长为主题的互助团体,以阅读、讨论、导读、分享等形式,做持续性、系统性的团队学习。每期采取主题阅读的形式,每次一个主题,深入探讨。
读书会每期15人之内,活动时间约两小时,周三举办,两周一次。来去自由,免费参加。
近期主题:
第一期主题: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参考书目:
1、《超个人心理学》李安德著 若水译 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4 NT¥300
2、《超个人心理学》杨韶刚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一版一次 16元
3、《万法简史》肯恩•威尔伯著 李孟浩译 联经出版社 2005年11月
4、《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ken Wilber著 2001年2月一版一次 shambhala出版社 ¥15.98
第二期主题:自我实现的人和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参考书目:
1、《马斯洛传:做人的权利》(美)霍夫曼著 许金生译 华夏出版社 2003年1月一版一次 29.80元
2、《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著 许金生 刘锋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版
3、《动机与人格》(美)A•H•马斯洛著 许金声 程朝翔译 华夏出版社 87年11月一版一次 102,000册 3.50元
活动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路甲1号新天第大厦B座1505室立品书友会所
(城铁13号线柳芳站,公交快车104路和平里终点站)
报名电话:64462010-8003 13811419254(孙小姐)
报名邮箱:sunyanling2@126.com
【超个人心理学相关书目】
1.《般若之旅》(英)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译 台海出版社 2004年12月一版一次 20元
2.《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胡因梦著 东方出版中心 2006年8月一版一次 28元
3.《克里希那穆提传》(印度)普普尔•贾亚卡尔著 胡因梦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年5月一版一次 58元
4.《世界在你的心中》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年4月一版一次 15,000册 24元
5.《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美国)肯•威尔伯著 胡因梦 刘清彦译 许金声审校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3月一版 2006年9月二次 7,001-12,000册 32元
6.《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艾兹拉•贝达著 胡因梦译 海南出版社 2007年7月一版一次 24元
7.《爱的觉醒》(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等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6年6月一版2006年10月二次 38元
8.《无所事事的艺术》(法)薇若妮卡•魏纳著,爱芮卡•兰那摄影,胡因梦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一版一次 19.80元
9.《与无常共处:108篇生活的智慧》佩玛•丘卓著 胡因梦译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7年8月一版一次 5,000册 25元
10.《当生命陷落时:与逆境共处的智慧》佩玛•丘卓著 胡因梦译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7年8月一版一次 5,000册 25元
11.《转逆境为喜悦:与恐惧共处的智慧》佩玛•丘卓著 胡因梦译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7年8月一版一次 5,000册 25元
12.《钻石途径系列之一:内在的探索》 阿玛斯著 胡因梦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年8月一版一次 10,000册 26元
13.《钻石途径系列之二:解脱之道》阿玛斯著 胡因梦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年8月一版一次 10,000册 24元
14、《钻石途径系列之三:自我的真相》阿玛斯著 胡因梦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年8月一版一次 10,000册 24元
15.《生命的轨迹:深度心理分析手册》(美)史蒂芬•阿若优著 胡因梦译 2007年11月一版一次 5,000册 38元
16.《改变从心开始:学会情绪平衡的方法》(荷兰)罗伊•马丁纳著 胡因梦译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一版一次,32元17.《点亮自性之光》(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年12月一版一次 22元
18.《心的对话》(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年12月一版一次 22元
19.《一味》(one taste:the journals of ken wilber) 作者:肯恩•威尔伯 译者:胡因梦 台湾先验文化出版社 2000年12月一版一次
20.《THE EYE OF SPIRIT:an intergral vision for a world gone slightly mad》ken Wilber著 shambhala出版社 1998年。
21.《ken Wilber:thought as passion》frank visser著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年。
22.《狂喜之后》杰克•康菲尔德著 周和君译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一版一次 5,000册 35元
23. Marilyn Ferguson, The Aquarian Conspiracy:Person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1980’s (1987) 中譯本《寶瓶同謀》 廖世德譯 (臺北:方智 1993)
24. 李安德 超个人心理学 若水译 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4 NT¥300
25.《当下的力量》(德)埃克哈特•托利著 曹植译 中信出版社 2007年10月一版一次24元
26.《超个人心理学》杨韶刚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一版一次 16元
27.《万法简史》肯恩•威尔伯著 李孟浩译 联经出版社 2005年11月
28.《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ken Wilber著 2001年2月一版一次 shambhala出版社 ¥15.95
29.《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著 许金生 刘锋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版
30.《sex ,ecology,spirituality》ken Wilber shambhala出版社 1995年 ¥16.98
31.《马斯洛传:做人的权利》(美)霍夫曼著 许金生译 华夏出版社 2003年1月一版一次 29.80元
32.《《人的潜能与价值》马斯洛等著 林方主编 华夏出版社 1987年2月一版一次 3.85元
33.《爱与意志》罗洛•梅著 冯川译 1998年6月一版一次 国际文化出版社 24元
自爱•爱人 自助•助人 自觉•觉他
读书•写字•识友 阅读•纪录•分享
读书会来了二十三人,可惜当时忘记照相了,这是读书会完毕留下自由讨论的同学。
任月和陈寿文。任月同学是心理学专业出身,口才了得。能不停地说上六个小时,且还不重样!
周浩陈寿文吕文静。抓拍的高歌同学拍的好,难道我昨天中午吃的菠菜起作用了。--我是大力水手?
2012年5月9日,改名为北京心灵自由书友会,举办地点换到东城区国子监街喜鹊咖啡馆以及泥庐餐厅。
书友会一直到2005年7月9日七周年纪念派对之后,暂停转而在2016年启动“12人·12书·12月”读书实验小组活动。
事实上,只有当这种轻安境界出现之后,人才可能往高层意识(超越个人性的第七、八、九层意识阶层)发展。换言之,主流社会大部分的人仍停留在意识光谱非常初阶的状态。这里面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媒体。无论中外或东西方世界,媒体一向是精微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因为它反映的就是那层带着犬儒色彩的滤网的作用力──一切高层意识的展现,都会被它以质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过滤掉。幸好因特网打开了一扇窗口,使我们能自由地浏览,但良莠不齐、百家争鸣的信息世界,也很容易造成误导,令人无法直捣黄龙地契入身心灵的精髓及核心,而只是在外围打转,因此能掌握住身心灵精髓的出版品,便成了使人深化的和不致误入歧途的重要工具。
身为这些出版品的受益者,我好也希望大家好。加上自己月宝瓶的特质,不分享不满足。这也是我在2009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正式投身出版业的初心,几年下来发现主流媒体确实不大爱身心灵书籍,在每年的好书评选中极少能看到身心灵书籍的出现。还好之前有微博,现在有微信,算是给了一些有缘的书友相聚的空间。如何让生命的阅读进入更多人的生活,这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集合已先走一步的小伙伴们,将多年来的阅读感悟和生命体悟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的方式来分享给诸位书友,貌似是一个蛮好的方式。
北京心灵自由书友会在2015年7月9日举办了七周年纪念派对之后,由于我组织超个人呼吸工作坊巡回之旅的缘故,书友会停办了良久,也让我考虑书友会如何升级转型的问题。对于普及入门的书友会形式,我个人不大有兴趣再组织了,但有意愿支持各地的书友会自组织在地的书友会。打算2016年1月开始组织一个身心灵版本的团体小组,邀请主动参与,乐于分享的伙伴一起花费一年的时间品读12本书,一月一本。从对称的角度来选择,成员也是12人。12个人,12本书,12个月。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看看这一年会发生什么?
选书的标准是那些会随着你的成长而成长的生命之书,常读常新的经典。
书目如下:
1.《恩宠与勇气》(美)肯恩·威尔伯/著,胡因梦&刘清彦/译,2006年3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踏上心灵幽径》(美)杰克·康菲尔德/著,易之新&黄璧惠&释自鼎/译,2009年5月,立品图书
3.《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美)纳塔莉·戈德堡/著,韩良忆/译,2008年3月,立品图书
4.《耶稣也说禅》(美)梁兆康/著,胡因梦&张欣云/译,2012年4月,译林出版社
5.《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德)艾克哈特·托尔/著,张德芬/译,2012年2月,立品图书
6.《生命的轨迹》(美)史蒂芬•阿若优/著,胡因梦/译,2007年12月,立品图书
7.《脉轮全书》艾诺蒂·朱迪斯/著,林荧/译,2013年9月,积木文化
8.《解脱之道》(美)阿玛斯/著,胡因梦/译,2009年8月,立品图书
9.《僧侣与哲学家》(法)让-弗朗索瓦•何维勒&马修•理查德/著,赖声川/译,2014年10月,心灵自由&果麦文化
10.《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著,2011年8月,立品图书
11.《觉醒风》(美)约翰·威尔伍德/著,邓伯辰/译,2009年9月,心灵工坊
12.《克里希那穆提传》(印度)普普尔·贾亚卡尔/著,胡因梦/译,2007年5月,立品图书
到了九月,我们开始读《克里希那穆提传》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是时候启动心灵自由书友会2.0了。本想在9月7日(周三)晚开始,结果发现当晚我在郑州回北京的高铁上。9月9日又去了厦门出差,组织超个人呼吸工作坊,决定不再等待了,重启先从【心灵自由2.0·厦门】也是可以的。9月11日在厦门,9月12日在北京,我连续主持了两场心灵自由书友会。
之后感觉得把心灵自由2.0推广到各地,让各地散落的书友能在本地找到同好同道,通过书友会的形式互相支持真诚分享共同成长。
9月14日坐高铁从北京到苍南,遇上列车晚点,干脆开始整理朋友圈,创建各地书友会微信群。朋友圈里的四千多位朋友都收到了我的通告。
正如微信公号KnowYourself的《最终,你还是要回到线下生活》一文所言。
社交媒体使我们产生了三个幻想:
1. 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收获关注。
2. 我们总是能够被听到。
3. 我们永远不必独处。
Sherry Turkle认为,网络正在“带我们去到我们不愿意去的地方”。尽管互联网时代给人们提供的社交途径越来越多,人与人的关系却好像越来越疏远,我们更不愿意与人亲密,更少会邀请人来家里做客。
一系列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表明,虚拟的社交并不能真的扩大你的交际圈,相反,你越多地使用网络社交,可能会越感到孤独。
“纽约客”的心理学专栏作者MariaKnnikova称,互联网具有使人疏远的天然属性(alienating nature)。1998年,Rober Kraut的纵向研究发现,在人们最开始使用网络的1-2年时间里,快乐感和社会连接感表现出持续的下降。其中,使用网络对人们的家庭关系影响最大,他们和家人的联系和交流会明显减少;此外,还会伴随着社交圈的缩小,抑郁和孤独感的增加。
为什么社交网络使我们孤独?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oira Burke对1200名Facebook使用者进行了纵向研究,她针对用户在Facebook上的一系列行为(比如点赞、私信、评论等等),分析了它们和幸福感、连接感的关系。她的结论是,社交网络本身并不会使人感到不幸福和孤独,但它的某些功能和特性容易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Moira Burke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 当人们在社交网络上沟通时,只有接收私人层面的沟通内容,会有利于孤独感的减轻和幸福感的提升。(我们都喜欢让伴侣多给自己发消息是有道理的)
她将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分为三类:
· “点赞式交流”(one-click communication),即没有实际内容,只是通过机械性的点赞等动作或者“易于生产的”方式来交流,比如泛泛的赞美和祝福。
· “广播式交流”(Broadcast communication),即浏览信息流上的朋友最新动态、弹出的新提醒或各种不经意接收到的信息,比如看到别人在国外游玩的照片、新做的午餐、新生孩子的趣事等等。
· “创作式交流”(composed communication),即沟通的内容是个性化的,通常是定向的(targeted)、一对一的,也是更发自内心的交流。
社交网络上与沟通对象的关系则分为两类:强关系(和比较亲密的朋友,通常在线下也认识)和弱关系(和不认识或不太熟悉的人)。
当人们接收到来自强关系的“创作式交流”时,幸福感和连接感的增加最为明显。而无论是来自弱关系的“创作式交流”,还是来自强关系的“点赞式交流”、“广播式交流”,都对幸福感和连接感没有影响。
什么是我们需要的社交方式?
1. 提高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纽约大学的社会学家Eric Klinenberg认为,是社会互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决定了你是否孤独。有的人虽然独居、很少见人,但他们仍然在少量的社交中获得了满足;有的人虽然整体聚会,但却依然感到孤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社交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超越对数量的要求。相比于20岁时,30岁的人会更需要建立有意义的、重要的和亲密的社会连接。
因此,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社交,你都要想办法提高它们的质量——进行更有意义的谈话,交到更亲密的朋友,少一些“被动消费”和“点赞之交”。
2. 最终我们都要回到线下生活。
芝加哥大学的John Cacioppo(2008)对不同的社交方式(Facebook、论坛、在线游戏、约会网站及线下面对面的社交)进行了分析,发现一个人线下(面对面)互动的比例越高,就越不容易感到孤独;线下互动的比例越低,孤独感则越强。
但他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喜欢线上社交的人就一定更孤独。“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用什么工具在交友,而是它是否扩大了你的线下交往比例。”Cacioppo表示,Facebook、约会网站、论坛都只是工具,和所有的工具一样,关键在于人如何使用它们。如果它们能够增加你的线下交往,比如你和网上认识的人在线下见面,一起拼车,通过网络组建了线下兴趣小组,那么,网络也会让我们感到更不孤独。
数一数,你到底还剩几个线下的朋友?那种随时能约,时不时小聚,互相串门的朋友?我打赌,数过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比你以为的还要少。
期待通过书友会这个切入点,让大家能达到《生活就像练习》里想达到的健康身体·平衡情绪·清明头脑·觉醒灵性的生命状态。
如何组织和带领书友会可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参考 《像棵树一样扎根并成长 | 【心灵自由2.0·北京】第一期小感》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