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为“辱母杀人案”呼号时,警方却晒美食问晚安?

2017-03-26 小青 中国青年网

刚刚过去的3月25日,很多人的心被这样一篇新闻报道搅的颇不宁静:


山东女企业家苏银霞向某老板借款135万元,月息10%。支付本息184万和价值70万的房产后,仍无法还清。11名催债人对其辱骂、抽耳光、鞋子捂嘴,长达一小时的凌辱后,当着她儿子于欢的面用极端手段污辱她。匆匆赶来的民警未能阻止这场羞辱,情急之中,于欢用水果刀乱刺,致4人受伤,其中一人失血过多休克死亡。2017年2月17日,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事件正在进一步发酵处理中,尚无准确定论。这个时候,一切理性的讨论和声音十分有意义,因为这些态度更加代表民意,也更能促进事情向着正义解决。


从案件披露,到26日中午,关于这个案件,各大媒体陆续发声,鲜明亮出态度,但是,当地警方的官方信息通道却是另一番景象……


媒体声音:

人民日报:

法律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可以说,法律不仅关乎规则,还关乎规则背后的价值诉求,关乎回应人心所向、塑造伦理人情。此案在半年过后掀起舆论波澜,正是因为其中蕴含着许多人的伦理诉求和情感诉求。


换句话说,在很多人看来,于欢的行为不仅仅是一个法律上的行为,更是一个伦理行为。而对于判决是否合理的检视,也正显示出在法律调节之下的行为和在伦理要求之下的行为或许会存在的冲突,显示出法的道理与人心常情之间可能会出现的罅隙。也正是在这个角度上看,回应好人心的诉求,审视案件中的伦理情境、正视法治中的伦理命题,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也正是因此,转型期中国的法治建设,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需要更多地正视这些人心经验,正视转型时代保护伦理价值的重要性,从而把握好逻辑与经验的关系、条文与人情的关系、法律与伦理的关系。


其他刷屏的媒体文章:


在这段时间里(截至26日10:00),当地警方的官方声音在做这些事:


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最新的一条微博是3月8日。


聊城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最新一条微博是3月25日上午10:10。


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


3月25日,下午,当#辱母杀人案#正被受热议时,济南公安于17:15发了一条美食分享:

25日晚间21:21,济南公安发声:情感归情感,法律归法律,这是正道!


人民日报评论中,关于情感和法律则是这样说的:法律不仅关乎规则,还关乎规则背后的价值诉求,关乎回应人心所向、塑造伦理人情。回应好人心的诉求,审视案件中的伦理情境、正视法治中的伦理命题,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还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


22:11分,济南公安向大家问晚安:苦才是人生,痛才是经历。


26日早上,济南公安向大家问早安:

这些微博评论区均被成千上万的不满和怨言覆盖。

当然,一条微博说明不了什么,微博毕竟是虚拟网络世界,现实中,我们期待中的景象应该是警方无暇顾及微博,正忙于侦查案件,以在后期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但是,新媒体时代,一条微博,是群众接触政府部门最方便的途径之一,也是群众感受政府温度最贴近的途径之一。


当重大社会舆情发生时,这个途径应该立即起到作用,准确向群众传达真实信息,引导正确价值观,这样也能最小程度减少谣言的传播。


事情还在发酵中,就亮出“正道之言”,难免显得有些慌张和唐突;吃饭了吗?晚安亲!早安美好的一天!——原本温暖的话语,在不合适的时机,就极具讽刺意味了。


事情没解决,如何安睡安眠?


有关部门当反思。

责编 | 陈琛

©中国青年网

(原创转载 请留言申请)

2016“五个一百”评选正在进行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