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董卿说她有“逆天”的勇气!满头华发换童颜

2017-04-12 中国青年网

她是出身优渥的上海娇小姐

北大毕业的高材生

人生本可以有无数条路

她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

在大漠深处

爬进黑黢黢的洞窟

一待就是54年


她从废墟中挽救莫高窟

为永续利用倾尽了全力

她也许不是合格的母亲

也许不是合格的妻子

却是敦煌永远的女儿

和莫高窟结下了一世情缘


她的年龄大了

自己的生日都记不住了

数字敦煌的网址却能脱口而出

那是她毕生的心血


莫高窟以缓慢却不可逆转的速度消逝着,她拼着命把莫高窟记录下来,送到千千万万人的眼前。


用董卿的话说,那是“逆天”的勇气啊!


她叫樊锦诗!


54年啊,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


▲17岁时的樊锦诗



▲如今的樊锦诗


樊锦诗曾是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她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领衔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一卷,被称为“精致绝伦、佩服之至”。可以说,没有樊锦诗,就没有今天人们看到的莫高窟,季羡林先生都赞她“功德无量”。


文学家喜欢说“永远的敦煌”,而樊锦诗为“永远”二字献出一生。


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0230qjzf3&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里是樊锦诗的故事:


NO.1

 

1962年

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求学的樊锦诗

主动报名到敦煌研究院实习

自从在初中历史课本上看到莫高窟的样子

对洞窟的念想就在她心中挥之不去


佛像威严

天女飞舞

一到敦煌进了洞窟

第一眼就彻底被迷住了

古老而神秘的艺术

美妙得令人说不出话来

 


洞里的世界如此美妙

可洞外呢?


一间不足20平米的土屋

一天只能吃上两顿饭

没有水、电

更别提卫生设备

而樊锦诗从小到大就没见过

不通电的房子


甚至有一次,她半夜想上厕所

刚出门就看到两只绿绿的大眼睛正瞪着她

她被这只“狼”吓得心乱跳

赶紧关上房门

瞪着天花板等天亮

第二天一早上才敢出门

哦,原来那不是狼,是头驴

 


樊锦诗的父亲是工程师

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她从小生活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条件优越

哪里吃过这种苦

几个月下来水土不服、营养不良

她只得提前结束实习

当时心里念着:“不想再回来了”

 


可世事弄人

待到樊锦诗毕业分配工作时

敦煌研究院来北京大学要人

4个实习生都要!

 

樊锦诗的父亲心疼女儿

写了厚厚的一封信

要女儿交给学校的领导

不知为何

她却把信截下了


她想到在那个遥远的大漠深处

有精妙不可言喻的洞窟

等待着人们的发掘与保护

她想到在那个条件艰苦的研究所里

还有常书鸿、段文杰

这些原本她以为很“派”的艺术家

为了莫高窟

活得像个农民似的


有些事情

必须有人要去做!

于是干脆地背起行囊

再次奔赴注定与她纠缠的敦煌

 


毕业一年后

被分配到武汉大学的恋人彭金章

来到大西北看望他心爱的姑娘

发现她变了,变土了

吴侬软语里夹杂着砂砾

哪还有那个俏皮的上海姑娘的样子?


 

NO.2

 

把一辈子奉献给了敦煌研究

必然有些东西被舍弃了

樊锦诗曾对孩子们说:

“你们爸爸是我们家的功臣

没有他的支撑

这个家庭可能就散了”


1967年樊锦诗与彭金章结婚

一个在武汉,一个在敦煌

这对新婚夫妻开始了

长达19年的分居生活

 


期间,两个孩子都出生在大西北

樊锦诗工作忙

只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宿舍

用小被子一包

拿用绳子捆着!


每天下班回来,听见孩子哇哇大哭

她心里就放心了:今天没事

要是听不见孩子的哭声

就得提心吊胆


有一次她一进门

发现才五六个月的孩子

竟然从床上掉下来

而且掉到煤渣子里

脸上全是花!



提起这段经历时

一向笑容和蔼的樊锦诗

脸上露出了难受的表情


那时的她吓坏了

赶紧请假把孩子送到丈夫老家

河北农村

让姐姐帮忙看孩子

以至于当孩子长到5岁时

甚至都不太认识她这个妈妈


樊锦诗不停争取调到武汉大学工作

一家人能够团聚

可是一直未果

有意思的是,

直到1986年

领导终于点头了

她却犹豫了

 


爱上敦煌不是一刹那的事情

而是无意识间

这份爱早就牢牢扎根在洞窟里了

 


她任性地对丈夫说,

反正我不走了!

要不,你来吧!

风沙漫天的大西北

分居近二十载的家庭终团聚


相恋在未名湖

相爱在珞珈山

相守在莫高窟


二十多年来

这对敦煌夫妻感情深厚依然如初

此前樊院长因为工作繁忙

拒绝了《朗读者》节目组

后来是因为丈夫喜欢这个节目

才接受邀请

“他在电视里看见了

可能高兴”



小青了解到,为了能将莫高窟更好地保存下来,一个大胆的构想在樊锦诗心中渐渐清晰起来——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2016年4月,网站“数字敦煌”上线,不必去敦煌即可参观30个经典洞窟、4430平方米壁画。网站提供了全景漫游体验,点击洞窟,镜头就跟着鼠标走。每一尊佛像、每一根线条都清晰得仿若人就在现场。

 


莫高窟终将生病、老去,而这些数字影像将长留人间,延续着莫高窟的神秘传说。


谁能想到呢?这个现代化+高科技的成品竟是出于一个不怎么懂互联网的7旬老太太之手。


让不可再生、不可永生的文物实现永续利用、永久保存,董卿说,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逆天啊!

 


荒漠戈壁里的洞窟仍牵着她的思绪,一生不喜名誉,独想着敦煌、念着敦煌。





“要不是敦煌,人家知道我是谁?那不是我的荣誉,那是敦煌的荣誉。有一天我成灰了,历史在这儿。”

——樊锦诗

 

最怕你一生求稳无为,还糊弄自己平凡可贵。


茨威格说,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3914z3cm1&width=500&height=375&auto=0


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高尔基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毛泽东的而今迈步从头越,还有这位瘦弱女子守护敦煌不惜毕生心血……


这些勇气不仅改变了自己

还改变了历史和世界


你也可以

就是现在!


参考:益美传媒

责编:宋莉

©中国青年网(youthzqw)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