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在乡间的小道上,这位世纪老人影响了今日的你我

2018-01-26 中国青年网

初到江西时的邓小平、卓琳、夏伯根


1969年,邓小平与夫人卓琳、继母夏伯根下放到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生活。


每天,邓小平、卓琳夫妇到工厂劳动,在家读书、看报、做家务。身处江湖之远,邓小平始终关注、思考着局势。


从住所出发,经由一条小道,邓小平走二十多分钟,能到工厂。这条红土裸露、杂草丛生的小道,却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宏图伟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位老者在这条小道上的思考,直接关系着中国人今日的幸福生活。

“将军楼”


鸡鸣三声,清晨的阳光照进了南昌陆军步兵学校“将军楼”。


这是在周恩来关怀下,邓小平下放江西后的住所。



邓小平和夫人卓琳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三十五分从家动身去工厂。


图为工人们为邓小平夫妇开的小侧门


刚开始,两人从住所到工厂要绕一个大圈子,得走40多分钟,还经过一个长途汽车站,既费时又不安全。


厂里的工人们在后土墙上开了个小门,沿着荒坡和田埂铺铺整整,开辟出一条简单的小路——便是著名的“小平小道”。


蓝色箭头为两人原来上班路线

红色箭头为“小平小道”路线


这样,两位老人少绕了一半的路程。只用20多分钟,就能走到厂里。



在厂里,邓小平让工友们叫自己“老邓”。


原本陌生好奇,很快亲切熟悉,工友们跟两位和蔼的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邓小平工作时使用过的工具


“老邓”最初负责在机修班用柴油洗零件。他上了年纪,干起来很吃力。车间主任陶端缙一看不行,就安排邓小平去做钳工。很快,车间工人发现“老邓”活儿地道。


陶端缙问:“ 你做这个事好像不是个外行。你是一个行家呀。”


资料图,引自人民网


邓小平笑着说:“我年轻的时候在法国勤工俭学,就是做这个。”


邓小平加工过的螺母


陶端缙回忆,邓小平在工厂劳动可不是“走过场”。


“真是好卖力的。”他回忆,“冬天,不管天气多冷,他都出一身汗。从后背到裤腰带,全是汗水。好卖力的。”


邓小平在工厂里做钳工的工作台


这位“老钳工”上至国家大政方针,下到加工零件,做什么都一丝不苟。



以上分别是邓小平在工厂劳动时穿的工作服、戴的手套和擦汗的毛巾。


这辆拖拉机曾把晕倒的邓小平送回家


1970年春节后,来探望邓小平的孩子们陆续离开,邓小平心中非常不舍,再加上过度劳累,有一天,在车间劳动时突然晕倒。


卓琳赶紧问身边的女工程红杏:“小程小程,你家有白糖吗?”程红杏说有。卓琳就请小程“赶快拿开水泡一杯浓糖水给我这个老头喝一下。”


原来邓小平有低血糖。


小程取来糖水后,邓小平喝下去果然好了一点。当时厂里没车,拖拉机倒是现成的。于是工友开着拖拉机把邓小平、卓琳送回了家。


休息了几天,邓小平又回到厂里“上班”。卓琳也专门把一包糖塞给了程红杏。

喝我一碗糖水,还我一包糖?程红杏连说不用。


那时候凭票供应,都很紧张。卓琳对小程说:借东西要还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上班时认真劳动,下班了邓小平也不闲着。午饭后,他小睡一阵,便跟卓琳一起读书。据学习者工作室(微信号:youth_xuexi)观察,他在马列主义著作之外,还读了很多中外历史书籍,如《资治通鉴》《史记》《世界通史》《新编近代史》;哲学书籍如《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黑格尔的《逻辑学》,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文学如《古文观止》,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集外集拾遗》……



另外,还有些“技术类”书籍也出现在邓小平的书架上,今天看起来,颇有几分幽默感——比如《刨工》《船舶柴油机修理工艺》《锻工手册》《锻锤基础中的橡胶垫》。



两人酷爱读书,睡前还要读一两个小时——但读书之余,还有许多家务农活儿要干。


邓小平下放江西后,工资取消,中央发给他一定的生活费。九口之家,生活比较紧张。



所以,他们省吃俭用,节约每一分钱。


在住处后面的空地上,他们“开荒”种菜、养鸡。


这是“将军楼”后面的柴房


三位老人别看上了岁数,却都自食其力,分工明确。


作为家里唯一的“壮劳力”,邓小平负责劈柴、砸煤块等较重的活儿。卓琳负责扫地、洗衣、缝纫。夏伯根负责做饭。


后来,儿子搬来江西跟他们一起住——但家里的壮劳力依然是邓小平。


长子邓朴方1968年在“文革”中受迫害致残瘫痪。1969年10月邓小平下放江西。向中央多次争取后,1971年6月,邓朴方终于被送到江西与父母一起生活。


工友们为邓朴方改造的床


年迈的父母每天为儿子翻身、擦澡,更为忙碌。


厂里的工人们得知情况,为邓朴方在床上做了个架子,还在架子上面拴了两个吊环,方便他起身和锻炼。


要知道,当时邓小平顶着“党内走资派第二号人物”的帽子。在那段人生际遇的寒冬里,老百姓对这位老人的善待与照顾,格外温暖人心。

资料图,引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为英文版《邓小平文集》作序时这样写道。


无巧不成书,一位东方伟人,在西方的“情人节”这一天,向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发出了深情告白。


1984年10月1日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学生自发打出“小平您好”的口号标语。(图片引自人民网)


甭管“老邓”还是“小平”,老百姓都向他道声“您好”。


这份亲切,源自对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敬爱,源自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感佩,源自对人民公仆的拥戴。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图为人民群众在街上送别邓小平。(图片引自网络)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这份情感,超越生死。


资料图,引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


逝世后,遵照邓小平生前遗愿,81岁的卓琳在飞机上眼含热泪,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爱人的名字,颤抖着双手将邓小平的骨灰洒向了大海。



2009年7月,卓琳逝世。


她的遗愿,也包括将骨灰撒向大海。


庙堂江湖,一路走来;风霜雪雨,相濡以沫。


这对爱侣在大海深处重逢。

小平小道新旧照


著名的“小平小道”凝聚着邓小平对中国未来的思索,为后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8年,卓琳在写给小平小道陈列馆的信中说:


“在新建的三年,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在这里,小平同志每天参加劳动、看书、看报、听广播,密切关注形势。参加劳动,与工人师傅们的朝夕相处,以及在江西一些地方的参观,使他了解了民众生产生活情况和当时社会的基本情况。通过三年的观察,他更加忧思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通过三年的思考,他的思想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这些,对于他复出不久即领导进行全面整顿,以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


小平小道,见证了改革初心,也见证了人间真情。


(本文未作来源说明之图片,全部由学习者工作室拍摄自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小平小道陈列馆”)

▎记者:曾繁华

▎责编:唐希

▎审发:卢冠琼 吴楚

▎中国青年网(ID:youthzqw)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学习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