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1

猜你喜欢

7月大婴儿突然昏迷 女子街头呼救 路过的快递小哥做了这件事…

云南一滴滴司机遭劫杀?别乱传了!官方有了权威回应


今年5月

云南洱源、永胜等地大蒜迎来丰收

然而丰收没有带来喜悦

价格暴跌、滞销等问题接踵而至

……



丰收却没能带来增收,洱源、永胜等地的大蒜滞销,不但让蒜农揪心,令政府部门头痛,还使社会各界着急。


电商团队来了,连锁超市来了,山东、河北等地的流通企业也来了……助农买蒜的行动在各地上演。


最新情况:永胜卖了千余吨、洱源卖了5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5日,洱源县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出去的大蒜已有5万多吨,来自全国各界的爱心助农行动仍在进行中。



截至5月12日,通过电商平台及超市等多种渠道,永胜县期纳镇滞销的大蒜累计销售近1300吨,滞留于农户手中的大蒜已全部销售完。


怪象:蒜农丰收却亏了不少


“我家收了13吨大蒜,装修新房的计划落空了。”看着楼上楼下一排排丰产的大蒜,邓川镇旧州村五组村民赵泽明却犯了愁。由于蒜价太低,即使成本价出售都少人问津。他和村里其他人一样,把地里的大蒜全部收回家,晾晒干后可以再等待4个月左右的时间,期望能等来一个好价钱。



由于丰产带来价格大幅下跌,洱源县大蒜增产群众却反而减收的现象十分严重。以紫皮大白蒜为例,亩均投入4500元左右,蒜果平均亩产量约2300公斤,单价从去年的每公斤8元左右跌至0.8元-1.2元,蒜农每亩净亏损高达2000元以上。市场价格走低、销路不畅,部分蒜农甚至因为采挖成本高而放弃,任其烂在地里。


永胜县期纳镇满官村村民王心荣种了5亩大蒜,去年收入6万多元。今年收成比去年好,有12吨,却只卖了1.5万元。尽管价格不如意,但为了不影响接下来的插秧,王心荣只能以低价卖完了所有大蒜。


原因:“蒜贱伤农”实则供求关系失衡


谈到丰产没有带来期望中的高收益的原因,蒜农、经销商等主要归结为供需失衡。洱源县团结镇鸡鸣村的马玉斌说:“去年行情好,大家抢着扩大种植面积,有的蒜农不惜租地种大蒜。”


对于拉低大蒜价格的深层次原因,当地有关人士分析,一是大蒜库存量大;二是产品缺乏深加工;三是国际市场开拓力度还不够。目前,洱源县大蒜无法直接出口,只能通过山东等大蒜主产区进行间接出口。



根据卓创统计,2017年秋季,山东、河南等大蒜主产区播种面积602万亩左右,今年仅主产地产新大蒜总产量可达680万吨。今年,已经上市的河南早熟蒜,其价格已经由4月初的1.2-1.5元/斤,下跌到0.5-0.6元/斤。而去年同期的价格是由4月中旬的2.6-2.7元/斤,下跌到1.2-1.6元/斤。今年的价格是去年同期价格的一半。


由此看出,“蒜你贱”并非我省大蒜产区出现的个案,供过于求已经成为整个大蒜种植行业内的一个普遍现象。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事件表面上看是全国部分蔬菜价格持续走低、误判‘暖冬’天气形成对蔬菜的投机种植,导致供过于求。但从深层次看,暴露了我省蔬菜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存在需要紧迫解决的问题。”


出路:打通信息、畅通销路


治病纠根。之所以出现“蒜贱伤农”和“蒜周期”这种情况,最为关键的因素无非这几个方面。首先是种植服务信息滞后,导致市场供求失衡。由于地方政府等在种蒜的前期引导等问题上的不到位,致使不少蒜农等盲目种植,价格好了,一哄而上“跟风”种,产多了烂市,又一哄而散,陷入价格“大起大落”的怪圈。




其次是市场销售通道没有有效打通。全国市场广大,区域特点明显,渠道不畅,消费与生产脱节,问题多出在种植产出与市场对接的后期销售与服务的不足,需要挖掘潜能。


再次是市场炒作风险所致。目前,大蒜虽然是家庭基本都离不开的农产品,但由于其用量并不是很大,市场总体有限,这就给一些市场投机的游资有进行炒作的机会。就此前媒体等报道和调查的情况下,近些年屡屡出现的“蒜贱伤农”等事件,背后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有游资作祟和垄断的身影。


今年以来

除了大蒜滞销

云南多地的部分农产品也出现了滞销


丘北县1000亩冬早辣椒愁销路


从今年四月中旬开始,丘北县石别村民委和坝稿村民委种植的1000多亩冬早地膜辣椒开始成熟上市,由于气候原因,相较于去年晚上市半个多月,导致优势全无。



按往年行情,辣椒早已采摘销售好几次,农户们介绍说,往年这个时候,冬早辣椒每市斤可以卖到1.8到2元的好价格,而今年,冬早辣椒每市斤降至1至1.2元,还是鲜有人问津。


经销商反悔 滞销莲花白愁坏盐津菜农


5月中旬,盐津县盐井镇550亩生态莲花白大面积上市。然而市场供过于求,价格跌入低谷,加之蔬菜经销商无法兑现当初的口头承诺,盐井镇莲花白大量滞销。



“按照均价5角一斤的价格,长沟村已经卖出了4吨多,还有近200吨滞留在地里没有采收。”长沟村党支部书记熊梅说,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最迟到5月底还没采收的话,成熟的莲花白就要烂在地里了。


此次的大蒜滞销虽然得以缓解

但背后的原因也令人深思

化解农产品滞销困局

不能总依赖于媒体的呼吁、爱心的相帮,

更应该依靠有效的信息平台,

引导农民科学种植,

搭建采购绿色通道

……



云南网(ID:yunnancn)综合自云南日报、工人日报

编辑:杨昊、武铭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