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云南刷屏全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多家央媒整版报道!

云南网 2019-09-18

猜你喜欢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一批人事任免名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父亲杨善洲:我就要一辈子为党做事


80多年前,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先后向西长征,如两条红色巨龙,在云岭高原与滔滔金沙江不期而遇,书写了两次关系中国命运的渡江传奇,留下了各族群众舍生忘死支援红军长征、救助红军战士的慷慨壮歌。


如今,在金沙江两岸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伟大精神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建设家园,决战脱贫攻坚。云南许多贫困地区率先脱贫,天堑变通途,家园更美丽。


6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全媒体采访团先后走过了江西、湖南等省市后来到云南,云南站分为AB两条线路,A线路为:寻甸—禄劝—曲靖—昭通,B线路为:丽江—迪庆—大理。


记者在金沙江畔皎平渡口采访。


在云南,全媒体采访团追寻红军长征足迹,采访历史事件的见证人,深入挖掘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中,红军与云南各族群众的军民鱼水情。


记者沿着当年红军进云南丽江的行军路前进。


今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4家中央媒体,以全彩图文的形式推出了整版报道,新华网在首页要闻区和专题推荐相关稿件,通过记者的所见所闻,再现当年历史,重温红色光辉。


人民日报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报


新华网


云岭大地上

曾留下红军几千公里的征程

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红军渡口的船工身影

“炮火横飞普渡水,红旗直指金沙江。后闻金鼓诚为虑,前得轻舟喜欲狂。遥望玉龙舒鳞甲,会师康藏向北方。”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在长征渡过金沙江后挥毫赋诗《北渡金沙江》,诗中既有胜利渡江的豪气,又有对群众帮助渡江的感激之情。


据不完全统计,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其中在皎平渡为红军划船的有37名船工,洪门渡有8位船工。1936年在石鼓至巨甸的7个红军渡口中,共有28名船工帮助红军渡江。当时无论是中央红军还是红二、六军团,都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这些船工冒着生命危险,打破“金沙不夜渡”的传统,夜以继日地将红军摆渡过江,使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堵。

丽江玉龙县石鼓镇的红军长征纪念馆门口矗立的红军渡江雕塑。


“不畏险恶救红军,情深意长传子孙”

从滇东、滇中到滇西,都流传着各族群众甘冒生命危险隐藏、救护红军伤员的感人故事。


在滇东曲靖市富源县,流传着牛场“红军洞”的故事。1935年农历三月二十四,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姓张的红军小战士,在中央红军当话务员,进入云南后,他因腿部受伤昏迷过去,醒来后找不到队伍,牛场村村民黎运通夫妇深夜把小红军背到村后的石洞隐藏养伤。几天后,保长听说黎家收养了一个小红军,就带着人来家里搜查,对黎运通进行盘问吊打。黎运通始终没说出小红军的下落。黎运通因保护小红军被保长打成重伤,在小红军走后没多久即去世。


在滇中昆明市富民县大西山村,当年红军路过时留下3名红军伤员,国民党军队抓到伤员后将他们活埋在村里,敌人刚走,村民李镇不顾杀头危险,急忙刨土把红军救出来,有两位红军还活着,李镇把他们悄悄背回家中养伤,躲过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搜捕。1987年,老红军陈靖到富民专门看望了李镇,并写下“不畏险恶救红军,情深意长传子孙”两句话。


点击图片进入云南网专题

查看更多动人故事↓


红军长征两次经过云南

为红土高原儿女带来光明和希望


回望历史,红一方面军在云南经过17个县,红二、六军团在云南经过27个县,在云岭大地留下了不朽的足迹和永恒的记忆。


红军长征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精神激励着云岭儿女战胜贫困,红军长征在云南走过的地区,成为云南脱贫最快的地区之一。


在2018年云南首批脱贫摘帽的15个县中,红军长征走过的县就有7个。在今年云南宣布第二批脱贫摘帽的33个县中,又有7个红军走过的县告别了贫困。


一路走来

长征所经过的云南各地

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行程万里

不忘初心



云南网(ID:yunnancn)综合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

编辑:沐旭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