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挥毫泼墨,写下这样的云南……

云南网 2024-05-05

编 者 按

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4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为引导大家都参与到阅读中来,涵育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风尚,云南网将围绕为什么读、怎么读、什么是好书,以及大咖荐书、打卡最美书店等主题,推出系列报道。今天,让我们走进文人墨客笔下的云南,感受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从古至今

云南一直是许多人的心之所向

四时的美景、多样的美食

更有那浓厚的人文历史

让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为之倾笔


陈飞 摄


从一代游圣徐霞客

万里遐征踏入云南

到老舍、汪曾祺、朱自清等作家

......

都曾在云南游历过、生活过 

笔下都有过对云南的描摹


图源:“云南地方志”微信公众号


今天

一起来回味

文人作家笔下的云南

“翻开”这些文字

感受他们笔下的诗与远方


徐 霞 客

徐霞客与云南有很深的渊源

380多年前,徐霞客来到云南

一下子被这里吸引

在他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滇游日记》篇幅达25万字


昆明滇池 何兵 摄


1638年

徐霞客两次来到昆明

看西山之秀丽,观滇池之盛景

提笔写下


遥顾四围山色,掩映重波间,青蒲偃水,高柳潆堤,天然绝胜。


滇池 柴峻峰 摄


畅游西山时

也曾留下名篇——《游太华山记》

他从杨家村取道上山

探湖岸溶洞、观梵宇楼阁、赏浮空漾翠

一路走来

攀危崖、行峰顶,遍览滇池

过碧鸡关,南尽海口山


遥望西山绕臂东出,削崖排空。



遥望西山

就像张开的手臂绕向东边伸出去

陡峭的崖壁在空中耸立,摇摇欲坠

在徐霞客眼中

西山是如此的巍峨



《游太华山记》

徐霞客描述的西山是千变万化的

他认为西山的美景与其他地方多有不同

生长在石缝里的牡丹,外红中绿

是难以遇见的


壁纹琼葩瑶茎,千容万变,皆目所未收。素习者惟牡丹,枝叶离披,布满石隙,为此地绝遘,乃结子垂垂,外绿中红,又余地所未见。



在他眼里

西山上的一草一木、一溪一石

都别有韵趣



徐霞客两次登上鸡足山

停留约5个月

写下3万多字的游鸡足山日记

编撰了历史上第一部《鸡足山志》

游遍三山五岳的他

留下至高赞誉



芙蓉万仞削中天,抟捖乾坤面面悬。势压东溟日半夜,天连北极雪千年。晴光西洱摇金镜,瑞色南云列綵筵。奇观尽收今古胜,帝庭呼吸独为偏。


寥寥几句

把“人间有此景足矣”的喜悦之情

表达得淋漓尽致



孙 髯 翁

诗文与建筑,自古难舍难分

自昆明大观楼建成

无数文人雅士前来观赏作赋

乾隆年间

著名学士孙髯翁

撰写的一百八十字长联

从中脱颖而出


图源:“云南地方志”微信公众号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以轻快笔触白描登高所见

下联以苍劲笔力怀古策今

最后落点于眼前景物,以萧瑟情怀作结

情景交融,文采飞扬

对后来全国各地长联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现悬挂于一楼南门两侧

陈飞 摄


此后

大观楼也因此为天下人知晓

并跻身中国名楼之列


图源:新华网


老 舍

青瓦白墙,雕梁画栋

九曲小巷,四围香稻

这里是老舍笔下的“东方剑桥”

这里是大理喜洲

他曾在《滇行短记》

这样赞美喜洲


喜洲金色稻田 黄兴能 摄


喜洲镇却是个奇迹。我想不起,在国内什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远远的就看见几所楼房,孤立在镇外,看样子必是一所大学校……


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有图书馆,馆前立着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贴金的!有警察局。有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柱。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


喜洲为人们穿越时空、感受历史

提供了一条罕见的建筑文化长廊

和一座博大的历史博物馆


图源:“大理文旅”微信公众号


随意走进一个小巷

白墙灰瓦里藏着有关大理的闲适

耳边隐约传来白族大本曲的吟唱

藏在深处的马铃声声

有趣的小店、古朴的角落

都能成为今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

在此得以解析历史记忆的密码


汪 曾 祺

曾在西南联大就读的汪曾祺

心中始终萦绕着浓郁的昆明情结

在他的笔下

《昆明的雨》

展现了一种别样的美


空中俯瞰雨后的昆明市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他笔下“明亮的、丰满的、

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

让这个西南边陲城市的浪漫可触可及

进入雨季

云南菌子生长成熟



汪曾祺先生写到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相较于视频的图像、导游的解说词

来自于文学大家的随笔显得

自然而亲切,掩卷沉思

文字中所描写的美

给予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雨后的云南大学会泽院 云南大学供图


汪曾祺爱昆明明净无涯的蓝天

也爱它丰茂湿润的雨季

的确

“昆明的天气这样好,

有什么理由急于离开呢?”


朱 自 清
在朱自清《蒙自杂记》的记录里居住在蒙自的时光充满悠闲的情趣个碧石铁路的米轨小火车一下午即可走遍的风景,省心省力从容和自在,让人心境辽阔这小小的像“玩具”般的蒙自令他魂牵梦萦,无比怀念



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看惯了大城的人,见了蒙自的城圈儿会觉得像玩具似的,正像坐惯了普通火车的人,乍踏上个碧石小火车,会觉得像玩具似的一样。但是住下来,就渐渐觉得有意思。城里只有一条大街,不消几趟就走熟了。书店,文具店,点心店,电筒店,差不多闭了眼可以找到门儿。城外的名胜去处,南湖,湖里的崧岛,军山,三山公园,一下午便可走遍,怪省力的。不论城里城外,在路上走,有时候会看不见一个人。整个儿天地仿佛是自己的;自我扩展到无穷远,无穷大。这教我想起了台州和白马湖,在那两处住的时候,也有这种静味。


蒙自南湖公园 新华网发 李星 摄


碧波荡漾的南湖

湖面明艳的荷花

充满诗意而又倍感亲切

曾经的米轨火车成为历史文物

滇越铁路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无数人来到碧色寨览其“芳华”

南湖风景区几经修建

现已形成了一个

集园林名胜、自然风光、田园风光为一体的

滇南旅游胜地

湖畔的凤凰花在风里摇曳生姿

令南湖风光更加盎然



沈 从 文

沈从文的云南情结

也是众所周知的

他在离开云南北归之后

对身居云南的这段生活始终难以忘怀

深为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山歌所倾倒


云南网记者 许卓皓 摄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



《云南的歌会》

他用优美的文笔描绘了

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

对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

在写作手法上也各具特色

字里行间体现出

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饱含情感的笔触

向大家展现了云南民歌文化的独特魅力

云南人独特的松弛感跃然纸上

在云南

这样的快乐是触手可及的




最是书香能致远

关于云南的书籍

文人墨客所记录下来的所感所思

记录着云南的历史

如同一扇窗户、一个镜头

让人从不同的景深看见云南的生活之美



史海钩沉,阐幽发微

从书籍里能看到云南的深厚历史

从书香里能感受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福利免费送!

2024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云南网”微信公众号联合喜马拉雅共同开展“阅读,免费送福利”活动。参与网友,将有机会获得由喜马拉雅提供的大师课三天体验会员,第一门课为《北大赵冬梅讲中国史》;第二门课为《蒋勋细说红楼梦》;第三门课为《王德峰的中西思想必修课》,通过文史哲三门好课的分享,领悟大师精粹,感受生命情怀。


参与方式:


1.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云南网”微信公众号。



2.截至2024年4月30日23:59,在本条推文留言区说出“你最喜欢哪位大咖笔下的云南及理由”,留言点赞排名前10的网友,即可免费获得喜马拉雅三天大师课,具体领取方式小编将私信告知。


3.特别说明:每个微信号仅可中奖一次。小编私信告知领取方式后,未及时注册领取的,则视为自动放弃获奖资格。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云南网所有。



来源:云新闻客户端、云南发布、“云南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红河文旅、光明日报、新华网、云南日报等

编辑:段杉杉

二审:陶媛

三审:姬祥虎

终审:罗蓉婵



云南评议





往期回顾







长按关注
跟着小云看云南看世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