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小最轻“人工心脏”,云南首例成功植入!
“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实在太感谢了!”6月19日,59岁的刘女士给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昆医大附一院)心脏大血管疾病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万峰教授团队送上了鲜花以及感谢锦旗。
患者送来感谢锦旗 记者 彭锡 摄
原来,家住广东省的刘女士因反复胸闷、心慌、气短于当地医院就诊。通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但病情反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求进一步诊治,她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昆医大附一院求助。
入院后,该院心脏大血管疾病外科副主任医师段冰松为其完善了相关检查,发现刘女士为重症心衰,且心脏左房左室增大,心脏射血分数只有19%,仅为正常人的1/5。经过详细诊断和分析,确诊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如不及时治疗,心肌收缩功能会逐步丧失,同时会面临心跳呼吸骤停、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问题,危及生命。
对此,昆医大附一院多次组织院内外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充分研判病情,在征得刘女士及家属同意后决定为其植入“人工心脏”。
“人工心脏”手术 供图
在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后,5月15日,万峰带领团队历时5个多小时,将“人工心脏”植入到患者心脏内,并同期完成微创主动脉瓣成形术,使患者重获“心”生。据悉,这是一枚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仅90克重,是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人工心脏。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并于6月19日出院。
刘女士表示,此前自己走路都困难,每走两步就要休息,还喘不上气。“现在不仅走路顺畅了,也不心慌了。真的太感谢医院了,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万峰介绍,“人工心脏”属于人工生产的机械装置,限制因素少、治疗效率高,已成为心脏功能衰竭者的标准化治疗手段之一,也是广大终末期心脏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希望。
万峰介绍“人工心脏”原理 记者 彭锡 摄
“这是国内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正式获批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后,云南省首位接受手术的患者。”万峰表示,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是云南省终末期心脏疾病治疗的里程碑性事件,也标志着昆医大附一院在该领域的治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行列。
数据显示,我国35岁及以上心衰患者已达1370万,亟须进行治疗。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方式之一,但在供体紧缺的情况下,患者往往很难等到供体心脏。“人工心脏”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这项技术的开展为云南地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二审:曹路遥
三审:张成
终审:李洁
云南评议
往期回顾
长按关注
跟着小云看云南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