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三安光电的产能威慑战略
4月3日,三安正式公告将原计划在芜湖实施的光电产业化(二期)项目挪回了公司大本营厦门,并将项目总投资由40.76亿元增至100亿元。同时在翔安开发区设立子公司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4月10日,三安光电公告与首尔半导体公司和首尔Viosys公司(首尔半导体公司的子公司)决定进行业务合作,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安徽三首光电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将为韩方生产发光二极管产品,注册资金为200万美元。三安光电以自有货币资金出资98万美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49%。三安光电的芯片由此跨过进入专利产业链的机会门槛。
4月11日,三安光电发布公告称,以自有现金出资3.25亿元,与成都亚光电子,厦门中航在福建省厦门市成立合资公司,名称为“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总注册金额为5亿元,三安占股65%,经营范围为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与销售,三安正式借此切入宽禁带半导体产业。
如此密集的释放利好难道只是为了炒作股价吗?或许吧。但是刚刚增发完成的三安并没有减持的动机,或者至少时机还未到。也看不到需要炒高市盈率换股并购的必要性,因为现金还足够充裕——增发之后有几十亿现金进账。
当初三安入股璨圆是希望通过换股的方式深度战略合作,可惜的是受制于管制因素最后变成了纯粹的财务投资者,虽然三安有所损失,但是璨圆损失也不小,如果当时是换股交易,不仅两家公司联合更为紧密,扩大璨圆的战略选择空间,即使只看三安的股权价值也至少浮盈1倍。
在三安布局更趋于完整的此时,除开能协助三安突破专利陷阱的制约,恐怕很少有其它标的像彼时的璨圆一样在三安看来还值得去换股并购。
那么更好的解释是什么?结合去年以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切,都是三安实施的产能威慑战略。
LED芯片业者对2012年的产能大过剩恐怕还记忆犹新。在2009年三安,士兰微股价暴涨的刺激下,在政府补贴政策的诱惑下,大量以“三安第二”自诩的LED芯片项目纷纷上马。市场显然狠狠的惩罚了这些盲目的追随者。
然而人总是会对痛苦的记忆选择性遗忘。2013年以来LED产业回暖,LED中下游明显感受到景气的上升,这种景气也逐渐传递到上游芯片业。于是各种芯片缺货论,MOCVD估值论相继出炉,新一轮的产能扩张竞赛眼看就要拉开大幕。
要避免再一次陷入恐怖的割喉式价格战该怎么办?2013年10月16日在LEDinside主办的台北LEDforum上,三安集团林科闯先生首次公开提出三安将在2014年增加100台MOCVD机台的计划。
这当然是一个产能威慑策略。然而,这个策略看起来并没有吓退竞争者,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蛰伏甚久的LED芯片业悄然开始了新一轮加机台的浪潮。
华灿光电在张家港工厂已经安装34台MOCVD机台之后,将武汉二期项目移至张家港,总规划产能将达到120台。有券商分析师推测,预计2014年还将扩产60台,2015年再扩产50台,届时华灿MOCVD机台保有量将达180台,仅次于三安。
澳洋顺昌募集5亿人民币,其中4亿投入澳洋光电公司,而该公司计划在2014年再增加25台MOCVD机台,从2013年到5台扩增至30台。
德力光电计划2014年新增10台MOCVD,从原来的10台扩充到20台。
在整个行业毛利水平还远远没有回到正常状态的情况下,这样的产能竞赛无异于在为1年后再度掀起价格战的血雨腥风布下伏笔。
在对手的解读中,三安号称要加100台MOCVD正是芯片行情转好的信号,他们会认为即使这个时候释放出加产能的信号,三安未必敢于真的再加,因为一旦再度产能过剩,出现严重的价格战,机台最多的三安利润损失将是更加惨重的。我们来看一个一阶段古诺博弈:
三安和他的竞争对手如果同时选择自己的战略,那么这场博弈的纳什均衡就是(三安不扩产,对手积极扩产)。因为无论竞争对手扩不扩产,三安如果不扩产都会比扩产的利润净现值要高。
如果能预测到三安的策略是不扩产,那么竞争对手的最好策略就是积极扩产——不扩产收益600,积极扩产收益达到650。
虽然林科闯先生喊出了加100台的计划,但是增发未完成,芜湖补贴政策暂停,三安已经是中国产能最大的厂商,加MOCVD机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并不充分,再加机台的承诺很容易被解读为虚张声势的一个产能威慑。因而这个威慑的效果并不高,仍然有厂商在此后丢出未来的大幅度扩产计划。
但是,实际上战略并不总是同时制定的,竞争的厂商会观望对手的动作而采取自己下一阶段的动作。如果三安不管未来的收益如何,都坚定的选择了积极扩产,并且让对手相信这个是一个可信的承诺,那我们再来看看博弈的结果。
竞争对手如果相信三安真的会采取(积极扩产)的策略,那么可选的策略中(不扩产)将对自己更为有利——扩产的收益只有450,不扩产还能维持在500。最后的均衡就被改变了,新的均衡是(三安积极扩产,对手不扩产)。
这里面对改变起到决定作用的正是三安的承诺。而现在,三安连续三个公告,让这个承诺的可信度极大的提升了,我们逐一来分析:
(1.)将芜湖二期外延芯片项目移至厦门翔安。三安发迹地正是厦门,当初厦门政府不补贴,芜湖补贴让三安的主要生产基地外迁到千里之外的芜湖,厦门政府肠子估计都悔青了,现在恰好芜湖已经停掉补贴,三安又有扩产计划,正是一个召唤游子回归的机会,开出优渥的支持政策自然不在话下。
在三安光电公布的协议中表示,约当54片2寸片即补500万,如果下一代MOCVD机台产能提升至2倍,那么相当于每台1000万人民币补贴。而预估即使新机台价格很难超越现有机台的2倍,也就是说三安每台机台自己负担的比例将降到更低,换作哪个厂商会不真的去加产能呢?
最后的机台数量实际上可能与林科闯先生宣称的100台并无落差,但是这一次,因为有补贴兜底,有政府背书,承诺的可信度立马达到90%以上。君不见三安公告随后几天A和V公司股价大跌,不是怀疑三安没订单,而是市场担心以后这两家只有三安的订单。
(2.)三安和首尔半导体建立合资公司。参照丰晶光电的模式,这个策略的高明之处已不必赘言。只是为什么说他也是加强扩产承诺的一环呢?如果三安跨入不了专利封锁的市场,那么三安的主要市场永远都只能锁定在中国国内,而三安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经遥遥领先的情况下,扩产的产能如何消化将会是大问题。
但是如果能够切入到专利封锁的市场,那么不仅是欧美日的照明市场,包括庞大的全球背光市场,都成为三安芯片的潜在市场。即使要分享一部分利润给首尔又如何?这只不过是迈入一个更大市场的廉价门票而已。有这么大的潜在市场支持,加一倍产能的承诺变得更加可信。
(3.)成立合资公司进入集成半导体领域。如果全球LED市场在未来的某一天面临增长极限,届时接近400台MOCVD的三安光电该怎么办?MOCVD是高度专用性的资产,为这个产业所做的专业化投资固然有利于建立深深的护城河,但是假如面临一个产业从成熟迈入衰退期的时候,专用性资产就变成完全的沉没成本,越大的产能就会变成越大的包袱。
但是宽禁带半导体项目却可以增加MOCVD的用途,大大降低资产专用性,享受扩产带来的范围经济。三安选择现在公布合资成立集成半导体公司的用意之一正是向市场表明,宽禁带半导体我是玩真的了,我加机台就算以后LED没得玩了还有别的玩,所以我是真的要加机台,你们其它人最好看着办。
综上所述,三安连发三份公告正是一个强硬可信的产能扩张承诺,迫使产能竞争博弈进入两阶段模式。第一阶段三安做出产能承诺,第二阶段竞争对手必须认真考虑到三安的承诺,再来决定自己采取哪种策略。而从博弈的结果来看,竞争对手的最佳选择就是不扩产。三安的产能威慑战略凑效。
既然说三安是真的要加机台了,但是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你要加就真的下订单给A公司和V公司不就结束了,何必要用这么多动作来证明自己的意图。
这正是产能承诺的有趣之处,现在的机台效率还在进步当中,据说是在未来1年内将会有跨跃性的技术进步出现,三安不可能在这个时间点释放订单出来,因此选择了先做出产能承诺,迫使对手选择不扩产的策略,而自己却拥有了在1年后再决定投资多少机台,投资何种类型的机台,并且以什么价格来订购的权利。在强硬承诺的背后给自己留下来选择期权,大大提高了决策的净现值。
经典的产能竞争战略情景下,强硬的声明支配地位逼迫竞争对手后退的战略被称作头狗战略。正式启用了头狗战略的三安将迫使其它竞争对手选择温顺狗战略,LED芯片产业的竞争也由此进入了赛季末期:三安和晶电将展开最后的冠军争夺赛,而其它选手将在此之前开始一场为了捍卫荣誉而进行的没有鲜花和掌声的季军争夺赛。
声明:本文作者为LEDinside资深分析师王飞,如需转载,请务必先征求作者本人或中国LED在线微信账号同意。
中国国际LED市场趋势高峰论坛报名方式(6-11 广州):
方式一:微信回复报名二字到中国LED在线微信公众账号即可;
方式二:在中国LED在线微信公众账号菜单栏里选择分析处,点击报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