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商報頭條】習近平主持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7-07-25 香港商报江苏新闻中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昨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上半年經濟主要指標好於預期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面對复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各地區各部門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效推進各項工作,保持了經濟發展穩中向好態勢。上半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主要指標好於預期,城鎮就業平穩增加,財政收入、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品質效益回升。物價總體穩定。經濟結構調整不斷深化,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保持強勁,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過剩產能繼續化解,適應消費升級的行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各產業內部組織結構改善。區域協同聯動效應初步顯現,「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深入實施,脫貧攻堅戰成效明顯,生態保護、環境治理取得新進展。新發展理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部署日益深入人心,政府和企業行為正在發生積極變化,促進供求關系發生變化,推動了市場信心逐步好轉。

  

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會議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看到,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要站在經濟長周期和結構優化升級的角度,把握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保持頭腦清醒和戰略定力,堅定不移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妥善化解重大風險隱患,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更好把握穩和進的關系,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時機,把握好度。要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加強預期引導,深化創新驅動,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確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得到深化,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確保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各方面要努力工作,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盡職盡責為黨的十九大召開創造良好環境。

  

各地區各部門要增強四大意識


會議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思想認識統一到黨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判斷上來,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黨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針。要做好統籌協調,把工作做精做細,形成政策合力。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擔當精神,發揚釘釘子精神,不斷提高執行力。


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緊緊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更多運用市場機制實現優勝劣汰。加大補短板力度,改善供給質量。要積極穩妥化解累積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有效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要深入紮實整治金融亂象,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平。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加快建立長效機制。要穩定外資和民間投資,穩定信心,加強產權保護,擴大外資市場准入,增強營商環境對投資者的吸引力。要高度重視民生工作,積極促進就業,切實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凝聚政治 共識匯聚各方力量


另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7月21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俞正聲、劉雲山、張高麗出席會議。李克強通報了上半年經濟工作有關情况,介紹了中共中央關於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的考慮。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后,習近平作了重要講話。他提出3點希望:一是希望大家增強維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共識,充分認識到國家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團結引導各自成員和所聯繫群眾客觀認識發展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凝聚政治共識,匯聚各方力量。二是希望發揮各自優勢,準確把握經濟發展規律,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深入實踐,深入調研,提出真知灼見。三是希望準確把握中共中央關於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廣泛團結起來,把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整合各方面資源,共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智慧和力量。


專家解讀政治局會議:

債務金融房地產緣何被點名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后,加強金融監管協調也成為是次政治局會議的重點。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過去一輪金融治理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可能是政治局此次語調加重、使用「金融亂象」這一并不多見表述的原因之一。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分析指,中國金融亂象有幾個表徵,一是魚龍混雜的互聯網金融領域所暴露出的問題,這是導致金融亂象的核心點;二是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一些金融產品的創新過度脫離實體;三是郵幣卡騙局、場外市場打着現貨旗號做期貨等亂象。考慮到目前許多風險都出現在監管空白或交叉地帶,因此監管協調將是未來的重中之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