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香港商報創刊65周年】社址三遷 東九建家

2017-11-24 香港商报江苏新闻中心

1978年12月1日,《香港商報》頭版刊登了本報遷往北角工業大廈暨創刊二十六周年的消息。一句「商報在手樣樣都有」標語,醒目幽默。

創刊於1952年的《香港商報》,在過去65年經歷了四個社址,  

當中以2011年遷入的現址最讓《商報》人有歸屬感。為了讓《商報》人有「一個家」,

報社管理層當時走遍港九新界,最後決定購入觀塘道一座工業大廈,投入钜額資金進行改建後,樓高7層的香港商報大廈最終於2011年11月啟用,

標誌著《香港商報》邁向新里程。

《香港商報》現址位於觀塘道332號,前身為一座工業大廈,工廈易手後不久,特區政府宣布推出活化工廈的政策,本報新址有幸成為首批獲批進行活化的工廈。

《香港商報》於2011年11月19日正式遷往東九龍,翌日並以頭版報道,以及刊登遷址啟事。

  

新家標誌新里程

  

樓高7層的香港商報大廈,總樓面面積達31860平方尺,經過11個月的翻新工程後,屋宇署正式批出滿意紙,報社管理層決定將搬遷之日定於2011年11月19日。隨著日子臨近,報社同事一邊如常工作,一邊忙於將個人物品裝箱、打包;到了11月18日午夜,采編部門同事在結束日常工作後,均有留下來拍照,當晚也有不少已退休的老員工與已離職的舊同事特意回報館見證搬遷一刻,共同向滿載回憶的北角工業大廈舊報社告別。

  

同一時間,報社同事展開了搬遷工作,將逾百部電腦及伺服器,以及逾千箱文件由港島東搬遷到新址;電腦部同事也積極跟進各部門電腦的拆卸和安裝工作,確保了電腦系統得以正常運作,不會影響到采編工作。


管理層按照傳統,在觀塘新報社進行切燒豬和切蛋糕儀式。


到了翌日下午約1時,為了慶祝觀塘新址正式啟用,報社管理層按照傳統進行切燒豬和切蛋糕儀式,祝福報社事業興旺,員工工作順利,近百名采編、經營管理部門員工亦有出席儀式,喜氣洋洋。時任《香港商報》董事局主席、社長黃揚略,以及董事局副主席黃偉在開香檳過後,高興地向大家說:「我們有了新的家!」,標誌著《香港商報》邁向新里程。


《香港商報》創刊社址及員工。


創刊社址 

沒有印廠印報外求


《香港商報》創刊之初,報社設於中環幹諾道中145至146號,是一幢戰前樓宇,原是民生輪船公司的寫字樓,此公司營運輪船往來港穗,得它無條件租予本報作為報社。當年只租用三樓全層,地下前座為門市部,後座是排字房和制版房,三樓是編輯部及廚房,沒有印廠,印報要外求,規模很小,職工人數不足百人。初時,報社沒有電話,要向民生公司搭用。

  

另外,報社在德輔道中先施百貨毗鄰租了兩層舊樓作單身職工宿舍,三樓是字房工友,四樓是編經人員,還提供代洗衣服務。當年的總務龍克明說,第一個社址的8張寫字齘是他負責找木匠訂造的。他還記得幹諾道中145號的地下是東方醬油,樓上是陸海通旅店,146號二樓是一間貿易公司,144號地下是生果店,143號是一間暗喻「風月無邊」的「蟲二咖啡」,因為把風月兩個字都去了邊,就變成蟲二兩字,字房同事常往光顧,不叫蟲二,只叫「風月無邊」,享受的是3毫一杯的咖啡。當時《大公報》和《新晚報》都在同一條街上。

  

1958年10月,《香港商報》門市部首次辦展覽,展品是一隻豹頭,只展出3天。豹頭來自在深圳被打死的一頭豹。一位經營國產家具的潘姓商人,把豹頭帶回香港,並同意放在《香港商報》供人參觀。展覽消息傳出後,馬上引起哄動,人們隔著鐵閘向內觀看,川流不息。市民相信,當年在新界喧騰一時的「老虎」其實就是這頭豹,在港作惡後走到深圳被擊斃。《香港商報》的名字也因而給人留下印象。

第二社址位於永樂街一棟四層高建築物,采編部在三樓。

  

銷量日增 

遷址上環自設印廠


香港商報的第二報社,是在上環永樂街28至30號,屬一幢四層高物業。業主是惠民藥房,原租予五豐行,1958年五豐行搬走,找《香港商報》同事查詢,如有興趣租用不用頂手費,當年月租是一萬六千。1959年,報紙改革成功,銷量日增,原有報社地方不敷應用,同年年底便遷往永樂街。

  

永樂街報社地下是印廠,閣樓是廣告部,二樓是字房,三樓是采編部,四樓是經理部,天台是廚房、飯堂、小賣部、電版房。原來幹諾道中報社二樓留作職工家屬宿舍;另一職工宿舍租住德輔道中一幢樓房三樓。那時報館有108人,大家愛稱「108條好漢」。第二報社樓下印報機房,是南昌印務公司,由它承印報紙,有利業務發展。先是向上海訂購一台卷筒機,不久,因銷路增加,又要多買一台。後來又租了貫通德輔道、幹諾道的大中華旅店數千尺樓面,再向上海訂置新機器,共添了三台,連同永樂街報社的兩台,要五台機齊開,才能應付報紙出紙的上升量。

  

永樂街近上環街市有一間茶樓,叫做清華閣,早上三點便開始營業,因為方便附近果欄街市的工人,飲完早茶開工。由於夜半公共交通停駛,有家歸不得,清華閣又開得早,正好品茗打發時間,《香港商報》采編部的同事常信步往清華閣飲早茶,在茶樓上不時遇到行家,各自閱讀剛出版的報紙,比較內容得失,談天說地,直至天曉,待早班電車或渡輪開動,然後各自回家。


《香港商報》第三社址位於北角英皇道499號。

商家、社團在《香港商報》刊登賀稿,祝賀本報喬遷之喜,時為1978年12月1日。


第三社址喬遷北角步現代化

  

《香港商報》於70年代改為有限公司,1977年,本報恢復馬經、狗經及娛樂等版面,重拾以港聞為主的新聞版面風格,並加開經濟版面,銷路一度有所回升。

  

此其時,恰逢上環永樂街報社的業主易手,新業主擬拆樓重建,但仍短期續租予本報。報社領導層決定另覓新址辦公,經四出打聽,終於選定當時由長江實業興建中的北角工業大廈為報社新家。

  

采編部老帶新汲經驗


為了再展拳腳,報社在搬家前夕,在幾間愛國學校吸納了一班年輕畢業生,用以老帶新的方式在采編和經營部門開展工作,汲取實務經驗,當中不乏後來成為獨當一面的能手。


1978年12月,《香港商報》遷入北角英皇道499號北角工業大廈的第三個社址。當時地下是字房和印廠,1樓B座是采編部及經營管理部。喬遷當日舉行酒會,招呼各方來賓。為隆重其事,負責接待的幾位女同事,特意選購長裙,年輕的男記者則全部新做西裝,以齊整面目示人。

  

經歷33個寒暑終告別


及至90年代,《香港商報》告別「黑手黨」,逐步彩色印刷和現代化,黑房換上彩色菲林沖印機,排字由人手執字改為電腦中文植字,印刷亦由舊式滾筒印刷而轉為高速柯式印刷,又設制版部,美化印刷。隨著業務進一步發展,報社佔用的樓層亦越來越多,另外再租用了同廈18樓和20樓全層,令報社於北角工廈所佔的樓面面積共為27400平方尺。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由美國訂購的柯色印報機要50多萬港元,它單獨負起印報任務,操作十多年,打理得宜,從無壞機。


經歷33個寒暑後,北角報社不足以應付需要,《香港商報》終於2011年告別北角,進駐東九龍,而報紙在北角報社後期,已改到深圳印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