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都去哪了?快戳2016中国大学生消费账单!

2017-01-04 江苏共青团


导读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联合发布大学生2016年账单,数据来源于全国4000多所高校及职业院校的1000多万在校生。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期待通过这份账单,让社会能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消费习惯、收支状况,进而贴近式观察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金钱观,从而对治理校园金融乱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大学生在支付宝上的人均支付金额为40839元包含转账、网购消费、发红包、理财等数据,较2015年增长97%。其中,服装占购物总支出的20.77%,其次是话费、美妆、数码和运动户外用品。


戳视频,了解更多信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619z6g7b&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男生网购支出比女生高


都说购物是女生的最爱,然而事实让你我都打脸了,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支付总金额上,女生占49.78%,略低于男生的50.22%,有趣的是男生的支付笔数落后女生将近14个百分点。

小编只想长叹一声“原来我被冤枉了这么多年。”

@乖宝宝:这么多年了,扣在女生头上的帽子终于可以摘下了。

@月亮湾:我的钱雨露均沾啥都买了,男票除了运动就花在网游上了。


移动支付更得大学生的心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大学生在支付宝上的人均支付金额为40839元(包含转账、网购消费、发红包、理财等数据),较2015年增长97%。在大学生2016年人均支付笔数前50名的高校中,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以人均支付925笔位列第一。这50所高校的人均支付为670笔


大学生们每天都会有2、3笔支付。


@木木家:这年头,多大的店,没有二维码,生意都不好做。

@正能量:我姥爷都会发红包。就是我姥姥不用,要不然我们家过年打麻将都可以不用‘毛票’了。

@怀挺仔:钱包天天扔宿舍,出门手机充满电。


大学生理财意识在增强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余额宝的大学生用户中,本科生占63%,购买金额占59%;专科生占30%,购买金额占25%。值得一提的是财经类大学无缘top10


@很倾城: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颗理财的心。

@智慧树:现阶段,受益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积累和学习,这是对自己的投资。


公益捐赠数上涨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8月开通的“蚂蚁森林”功能中,大学生已种下75789棵树,每棵树需大学生在蚂蚁森林账户中减排量达到17900g


天呐!想不到自己可以走这么多路吧!



@小森森:随手之劳,还可以做公益,何乐不为呢?

@666:除了“蚂蚁森林”,我还参加了“康宝莱全国大学生迷你马拉松公益挑战”,运动和公益简直就是完美结合。

@可弘:10所学校都是浙江的,难道因为这里是“马云爸爸”的根据地?


“北大”狂甩“清华”32个身位


被誉为中国最顶尖的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总是在各种场合中狭路相逢,两大名校在各类榜单中不分伯仲,而在这次发布的账单中呢?

在食品人均支出方面,清华大学落后北京大学32个身位,仅位列34,不仅如此,在美妆、教育方面的人均支出,北京大学分别排名第5,第6,表现不俗,而清华大学均未能进入前50。



小编猛然发现我的食量接近“北大”,只是分数差的太远。


@碎碎念:学霸都是吃出来的。

@大圣:不吃饱了,怎么有力气学习呢?


郑州大学出镜率最高


在教育、美妆、食品、网游、运动五方面的人均支出中郑州大学均取得不俗成绩,除教育、食品人均支出位列4、5位,其余均位居亚军,百分之百的出镜率,可谓年度土豪。


@励志计划:这是一所幸福指数、生活水平极高的大学。

@阳光后:如果可以重新报考,我要去郑州大学,会花钱也是一种特长。


学霸都是全面发展


购物单项人均支出的榜单中,985、211高校几乎狂揽教育、食物、运动人均支出的前十名,而且在美妆、网游等方面也显示了不俗的实力。小编默默说一句,学霸不仅学习好,更懂生活,爱运动!



@前方高能:看来会生活是成为学霸的第一步。


天秤座,支付宝欠你一个超级VIP


数据显示,2016年最会花钱的星座是天秤座,占支付笔数的9.82%,不仅如此,天秤座高居教育、运动、美妆、食品、旅游人均消费榜第一,仅在发红包方面位居第二。白羊座在除网游外的榜单上,全部排名垫底,称得上是本年度最“勤俭节约”星座。

小编以为,以后申请支付宝,天秤座的芝麻信用优先加100分吧。


@阳光少年:我女票是天秤座,看来我要看好我的钱包了。

@好饭不怕晚:碰到白羊男就嫁了吧!

@鱼汤哥:突然觉得天秤座和白羊座是绝配耶!

中国大学生财富价值观调查 

   互联网原住民生活在世界移动支付之国

两张100元、几张1元面值的纸币已经在吴琳的钱包里安安静静地“躺”了3周。

她记得最近一次花现金还是2016年圣诞节前,她去医院复诊,花9元挂了主任号。因为零钱不够,她向爸爸“借”了挂号费。“我爸问,挂号不能用手机支付啊?我说,好像还不能。”吴琳笑着说。

吴琳是天津一所高校大三的学生,她觉得身边的大部分同学跟自己一样,在学校里,“钱包天天扔宿舍,出门手机外加一张校园卡。”因为在她看来,学校里几乎没有不能手机支付的地方,复印3角钱她也选择手机支付。

“连学校里卖糖葫芦的小哥都能接受手机转账了!”那是一个不起眼儿的小推车,每串糖葫芦4元。她坦言,离开学校去别处时自己会带现金,以备不时之需。“不过也没多大用,”吴琳补充道,“所以每次爸妈问钱包里有钱吗,我都说有。一直就那两三百元,也不花,可不有嘛。”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大学生乐于体验方便、快捷的新事物。而中国移动支付的普及,让他们得以生活在一个无现金支付、讲究速度和便捷的时代。

吴琳曾觉得移动支付可能只在年轻人之间流行,但现在她认为,从60后到00后都会用。父母通过支付宝给她打生活费,她陪母亲去小商品批发市场发现母亲都选择用手机支付。“我姥爷都会发红包。就是我姥姥不用,要不然我们家过年打麻将都可以不用‘毛票’了。”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90后移动支付占比近92%。中国大学生在支付宝上的人均支付金额(含转账、网购消费、发红包、理财等数据)约为40839元,较2015年增长97%。在大学生2016年人均支付笔数前50名的高校中,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以人均支付925笔位列第一。这50所高校的人均支付为670笔。

四川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邵冲坦言,自己大一入学时,还需要用现金充值校园卡。但大三之后,就全面用手机支付功能进行充卡、完成各种校园缴费,包括学费、四六级考试等其他费用。

但不同的地区仍有不同的状况。在甘肃一所高校读书的张禾认为,手机支付在自己的学校不是特别普遍。“大家习惯排队取现金,也习惯用现金支付”。

从美国天普大学读完研究生,陈婷选择回国工作。校园的移动支付她一时还不能适应。7年前,她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校园里都是用学生卡和现金。在美国读书时,学校几乎到处都刷银行卡,“连1美金1瓶的水也是刷卡付,更安全和方便吧。”陈婷回忆,国外的校园用移动支付的地方很少。

   

 男生也花得不少,女生追求独立

在上海一所高校读书的陈涛计算了一下自己2016年移动支付平台上的花销,总额近1.2万,占全年花销的60%左右。其中,服饰方面开支占近50%,书籍开支占近10%。“我以为买书花的钱最多,没想到买衣服竟然花了这么多钱。”除了网购衣服和书籍,陈涛的花销主要用于给女朋友买礼物,“买礼物的频率比较高,还得走心。2016年买的最贵的礼物是一支钢笔,花了600元。”他表示,恋爱后自己的花销明显有所增加。不过,陈涛猜测“女生的年度总花销会更高”。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大学生在淘宝平台的购物中,服装占全部支付金额的20.77%,话费占11.02%,美妆占8.04%,紧随其后的是数码产品、运动户外、鞋箱包、食品、手机、家居等。同时,女大学生在淘宝平台上的支付总笔数占全体大学生支付总笔数的56.61%,明显高于男生的43.39%。但是在支付总金额上,女生占49.78%,略低于男生的50.22%。

受教育水平更高的中国大学生,对自己更有规划,独立意识也在增强。

夏荷在陕西一所高校读书,过去的2016年,她在移动平台上的支付总额近1万元,包括交通费、化妆品、衣服、宠物用品等。“最多的花销应该是交通费,我2016年往返西安、淮南6次,加上假期旅游的路费,总共花销4000多元。”夏荷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除了交通费,化妆品和服饰也占较大比重,不过她会控制自己每个月的花销额度。“如果这个月买了化妆品,就不买衣服,”夏荷说,她每个月的花费大概在1000元左右,

在夏荷看来,恋爱中的女生应该经济独立,虽然有男朋友,但她的日常花销没有太大的改变。“除了家里给的生活费,我还有奖学金和实习补贴,可以自己供得起自己。”她说。

赵瑞在2016年最大的一笔花销是买手机,“手机是在‘双十一’买的,花了近4000元,对我来说还是很贵的,但比平日便宜些。”她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透露,2016年她通过移动支付消费超过1万元,“其他的花销用在买日用品和衣服上,有时候网购更加实惠,可以省钱呢。”赵瑞说。

尽管移动支付花销占王鹏2016年总花销的90%,但他几乎不在网上购物。“8月到12月,我通过手机花销有9000多元,主要用于交通费和充值校园卡。”王鹏是安徽一所高校的学生,他在采访中说:“把钱充到校园卡里,自己缺什么就去实体店买,很便利。”不过,王鹏还是在“双十一”进行了网购,“没时间回家,给爸妈买了些坚果。”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主任陈鹏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开支相对理智,所以大学生是对产品价格敏感性很强的群体,理性化程度相对较高,涉及金钱时,他们会有自己的一个考量。

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晓彤认为,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必须从自身角度进行有效地规范,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在消费前做好规划,哪些东西应该买,哪些东西必须买,哪些东西可以买,哪些东西可买可不买,从而对社会资源也不会造成过大的浪费。

    

大学生愿意为环保和公益支付

“我已经在阿拉善地区拥有一棵树了。”朱江是甘肃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2016年10月初,朱江开始加入支付宝“蚂蚁森林”公益行动,12月10日,他收到了一张“种树证书”,他“养成”的“梭梭树”将被种植到阿拉善地区。

随着社会总财富增加,衡量社会价值的维度更多元。而中国的年轻一代,环保和公益意识更胜以往。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朱江的“梭梭树”其实是由自己“碳账户”的额度捐赠而来。在支付宝客户端里,首期“碳账户”概念着重突出用户碳减排的公益价值,“碳账户”被设计为一款“蚂蚁森林”游戏公益活动:用户如果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树”长成后,项目的公益合作方会将其“买”走,在现实中种下一棵树。

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社会模式、金融服务模式和信用体系正在出现。20多年前,林登实验室的Second life只是一个搭建虚拟世界的尝试。而今天,像“蚂蚁森林”这样鼓励年轻人记录低碳减排行为,从种一棵虚拟的树到种一棵真实的树,让现实和虚拟并不想以往那样明确区分了。

今天的大学生适应这样的世界,并乐于通过这种方式对地球和他人尽一份力。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8月开通的“蚂蚁森林”功能中,大学生已种下75789棵树,每棵树需大学生在蚂蚁森林账户中减排量达到17900g。其中合肥工业大学以764棵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江西科技学院664棵,安徽农业大学583棵,安徽大学477棵,南昌大学473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62棵。

这不是朱江第一次参与公益行动,2015年,作为学生负责人,朱江在他的学校里组织了“康宝莱·全国大学生迷你马拉松公益挑战”(简称“‘迷马’挑战”),吸引8000人次参跑,每个人完成5公里挑战,公益支持单位就会向听障儿童捐赠100元。这场公益跑也只是全国“迷马”挑战赛中的一个小节点。3年来,“迷马”挑战已覆盖全国41座城市的100多所高校,共举办548场,超过25万人参与挑战,累计80余万公里的路程,为听障儿童募集公益基金超过1000万,直接影响超过2000万大学生。

“随手的一个行为,可以做公益,何乐不为呢?”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朱江看来,公益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大学生在公益爱心捐赠中,行走捐(用户每走5000步,可兑换一定数额公益基金,1万步可兑换1元,兑换步数不封顶)项目中,国家法官学院以全校学生人均捐赠次数6.21次位列第一,浙江海洋大学以4.50次位居第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随着社会近些年教育水平的提升,学校也更强调学生参与公益类服务,整个社会的公益意识都有所增强。对于大学生群体,校园里有专门的公益型社团,包括政府和公益机构的加入,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对社会公益的关注程度提高了。他认为大学生的公益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帮助弱势群体,包括捐款捐物,二是参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公益活动,比如反歧视、维护权利的行为等。

    

理财意识增强,财富手段不灵

赵瑞从2015年3月开始购买理财产品。“当时买的那款理财产品有一定的风险,一开始赚了几百元,没多久就赔了,总之一共赔了700多元。”赵瑞回忆,后来,赵瑞发现了一款没有风险的理财产品,有闲钱时会购买一些,“日利率是0.2‰,现在赚了几百元。不过算上之前亏本的,可能刚刚够本钱。”

中国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财商”并不呈现强相关。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购买余额宝的大学生用户中,博士研究生占1%,购买金额占3%;硕士研究生占6%,购买金额占13%;本科生占63%,购买金额占59%;专科生占30%,购买金额占25%。

北京市一所高校的金融学硕士研究生高慕表示,自己没有购买余额宝,但自己手上有几支股票和其他基金产品。高慕从3年前迈入股市,但他坦言,自己虽然修过相关课程,但在实践上并不能“得心应手”。他认为这与课堂上的考试成绩无关。“我们班一个‘学霸’,成绩很好,去年入市一个月,本金‘腰斩’,她有一个月都不敢看手机。”高慕说,他身边也有很多同学盲目跟风,在股市开户,或者购买并不了解的理财产品。“买理财产品跟买土豆似的,感觉看着差不多就行了。”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系主任金煜认为,大学生理财变得越来越重要,跟技术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之后,理财产品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这对大学生管理自己财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大学生对金融产品的选择需求或偏好不是很多,但此时形成的习惯或是模式可能会影响未来的投资和理财行为,”金煜说,在大学生阶段培养“财商”是非常重要的。他建议大学生首先要了解这些金融产品,有识别骗局的能力,包括技术上的陷阱。在进入金融市场后,需要一个过程去学习产品知识,更要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财务状况等。

金煜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现阶段收益到底有多高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了解这样一个产品,实际上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学习相关的知识。大学生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对自身的投资。同时他强调,大学生应该要去接触新的知识、产品,对投资、融资等方面的了解,这对未来创业很有帮助。“大学生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在年轻的时候规划好方向,”他补充道,“对于创业的学生来说,如果你有好的规划、创意、知识,能接触到很好的群体,实际上融资其实不是一个问题。”

金晓彤也认为,大学生亟待提高自身“财商”。“大学生应该学会让手中的现有资金保值、增值,但他们缺少生活阅历,对理财还没有足够的思考,存在随意性和冲动性,可能造成非理性消费和炫耀消费。”在她看来,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向大学生们传递正确的理念,让他们知道理财、学会理财。

金晓彤建议,大学生应考虑选择稳妥的理财方式,可以尝试购买一些保本的理财产品,要坚决杜绝高风险的理财和投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猜您喜欢
@江苏青年 | 你有一大波新年福袋尚未领取

昨晚的“星月童话”,你抬头看了?“康师傅解散,不卖方便面了!”昨夜这则传言刷爆朋友圈,真相却是……
(来源: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中国之声   责任编辑:张少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