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乌骨鸡变身“金凤凰”,浙江大学实力阐述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怎么做!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19-05-25

编者按

 
  根据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在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要求,浙江大学正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获评教育部第三届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的:浙江大学“产业扶贫:让乌骨鸡变身‘金凤凰’”。


    今天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在刚刚过去的教育部第三届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评选中,浙江大学“产业扶贫:让乌骨鸡变身‘金凤凰’”项目,从43所高校的45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这也是继浙江大学成功选报“科技引领,助推产业扶贫——以野生菌资源生态保护与森林功能促进项目为例”和“洒向苗疆都是爱 育得苗岭花盛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组团式帮扶贵州省台江县人民医院”项目后,连续第三年获评入选!


扎实推进定点帮扶,全力助推脱贫攻坚。浙江大学在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屡获殊荣,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今年8月25至27日,校党委书记邹晓东率队赴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开展调研,并举行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期间听取了尹兆正关于浙江大学“产业扶贫:让乌骨鸡变身‘金凤凰’”项目的汇报



座谈会上邹晓东指出,浙江大学抓好对口帮扶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高水平开展定点帮扶,将国家的战略部署和景东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将浙江大学的学科优势与景东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将解决突出问题与强化造血帮扶紧密结合起来。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此次的获奖项目是如何让浙大科技

在景东这片土地上扎根、结出硕果吧~

《人民日报》报道浙江大学“产业扶贫:让乌骨鸡变身‘金凤凰’”项目相关内容



  凌晨五点,打车前往浙江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乘坐航班到大理,再转乘大巴,天黑时分,才到达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这样的奔波从2013年起,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教授尹兆正每年都有七八趟,几乎是隔一个月就到景东见见他的“亲戚”。


根据教育部滇西定点扶贫工作总体部署,浙江大学自2013年开始定点扶贫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该县13个乡镇中有7个是贫困乡镇,其中有4个是建档立卡贫困乡镇。


浙江大学在这里要破解的重大课题是,带动景东百姓精准脱贫奔小康。5年,2630公里,因爱相连。




“一头扎进鸡窝里,一心扑在鸡身上”


  尹兆正,在去云南景东之前,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鸡司令”。到了景东的头一年,就被聘为景东乌骨鸡产业发展首席专家。


  景东盛产乌骨鸡,毛脚、绿耳、体大,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当地9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生计之一就是养殖乌骨鸡。景东县为了做大做强乌骨鸡文章,还专门成立了乌骨鸡产业发展办公室。


  守着“金凤凰”,但当地村民并没有致富。尹兆正到景东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通过调研,探明穷根。



  每到一地,村民们都会拉着尹兆正去自家的鸡舍、看家养的“土鸡”。由于缺乏科学养鸡技术和经验,说是鸡舍,其实就是贫困户们在门前屋后自搭的狭小而又低矮原始鸡窝,有的甚至还建在柴禾堆下或者羊圈里。因此每到一处,尹兆正不得不腑下身子、趴在地上才能观察鸡只体质和生长情况。当地有一句顺口溜,形容尹兆正的忘我工作,“一头扎进鸡窝里,一心扑在鸡身上”。



  调研中,他发现由于缺乏系统选育,加上育雏环节采取的是土法炕道式保温方式,手伸过去抓到的苗鸡不是病恹恹的就是湿漉漉的,鸡的体质差,成活率低。“正常浙江一些经选育后的乌骨鸡品种一只母鸡年产蛋可达100只以上,而景东乌骨鸡一只种鸡每年产蛋只有60只左右,有的甚至只能生产40来只,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景东乌骨鸡苗鸡的生产成本,当务之急便是要开展种质提纯和提高。”尹兆正,找到了推动产业化的钥匙,那就是要科学养殖,核心就是良种选育。




“千年修得同船渡,百年迎得浙大来”


  如何科学养殖,在尹兆正来景东之前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尹兆正心里明白,让村民摒弃原有的养殖传统,改变思维不说,还要增加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于是他先从几家龙头企业开始打造景东乌骨鸡产业。他首先指导当地建设种鸡场,结合市场需要开展种鸡不同羽色整理分群,进行性能测定和持续选育。于是机械、立体的笼养模式产生了,不同羽色和性能的高产种群建立了,优质、抗逆、生活力强的苗鸡供上了。目前已经有六家大型种鸡场,每年生产优质苗鸡150多万只。



  文井镇清凉丙寅山毛脚乌骨鸡农民专业合作社种鸡场于2014年建成,目前存栏种鸡已达4000套。这个种鸡场场长梁快就是被尹兆正从产业链下游劝来建设的。在这之前,梁快是远近闻名的活鸡贩运高手,每年经销的景东乌骨鸡多达20余万只。然而梁快从各方收来的景东乌骨鸡体型长相常常是五花八门。


  于是,尹兆正鼓励他自己办一个种鸡场。这个看似“乾坤大挪移”的规划,其实有他独特的设计和思考。“我就想通过梁快熟悉养殖户和市场的优势,让他从种苗生产这一核心源头优化乌骨鸡品牌和质量。”尹兆正说,“浙大科技专家到景东帮扶产业,要善于从源头做起,点面结合、重点推进,通过品种选育等核心技术注入及成果转化应用,抓好种鸡选育和鸡苗培育,提高优质种苗的覆盖度和产品质量,才能促使产业兴旺。”



  2017年景东乌骨鸡出栏431万只,比浙大定点扶贫前的2012年末提高200%以上,实现产值3.4亿元,帮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9177户,带动脱贫人口65401 人,乌骨鸡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几年的发展,村民们把尹兆正看作浙大派来的“致富天使”、“科技财神爷”。走哪儿都有村民拿出陈年佳酿要款待他。走在景东乡间,总有人感叹,“千年修得同船渡,百年迎得浙大来。”




留下“走不掉”的首席专家


  从教28年的尹兆正,指导过博士生、培养过一批研究生,但是却没有收过一个徒弟。要说真正第一个徒弟,还是2014年在景东收的。



  收了徒弟,自己不在景东的时候,农户的具体技术问题可以由这些徒弟们教起来、帮到位,带动一批人。尹兆正这么想也就跨出了收徒弟的第一步。“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攀上浙江大学这门‘高亲’。” 尹兆正的徒弟、普红园乌骨鸡合作社负责人阿红军说,“遇到技术难题我们都会请教尹老师,之前哪敢想象自己与浙大专家有交集。”



  与此同时,尹兆正每年至少两次举办养鸡标准化培训,还要办现场操作培训。培训班设在哪儿?尹兆正直接开到养鸡场、开到农贸市场里。


  如何判断鸡性成熟,怎样鉴定高产鸡,如何做个体选种?听着非常深奥的技术难题,尹兆正伸出手指,边比划边教大家测量乌骨鸡腹部的耻骨间距。“这项选种技术其实很简单,但非常实用,当地农民却不了解。”尹兆正教的都是简单易学,但又非常重要的技术内容。



  他还与景东县农科局方面一道,写了一本《景东无量山乌骨鸡养殖综合技术规范》,当地村民可以照着攻略规范饲养乌骨鸡。“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大学总要有一些特殊的担当,科技人员总要做一些别人不愿干的事,扶贫工作尤其如此。”尹兆正说。


  在浙江大学,正有一批批像尹兆正这样的科技特派员涌向精准脱贫的产业一线,根据自身学科的优势,结合景东当地资源和产业基础,选择重点帮助景东食用菌、茶叶等原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生动诠释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力量


文字记者:柯溢能

图片来源: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今日编辑:费静怡 | 芷凌

责任编辑:李灵

推荐阅读


1.屡收感谢信,连续五年获评星级司机,浙大这位校车师傅值得一个大写的赞!

2.拿下近10所美国顶尖高校offer,玩转音乐剧和武术,浙大这位斜杠青年说要对自己狠一点!

3.编号079286!浙大人又多了一颗小行星!

4.“高颜值女性会影响男性决策?”“天气影响购买?”浙大这位女教授团队解开决策科学神秘面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