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年,让智慧流动起来!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19-05-25

编者按:光影流转,凯歌奋进。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四校合并组建新浙江大学二十周年。四校合并,是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四校的融合发展,是扎根中国大地践行忠诚担当的生动写照。过去四十年,特别是并校发展二十年来,浙江大学响应国家改革开放号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勇立潮头,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深刻总结二十年来不平凡的历程,牢记使命,勇攀高峰,我们开辟《勇立潮头廿载跨越——浙江大学并校发展二十周年》专栏,从不同方面对并校二十年来的工作进行系列报道。


大学的实验室与应用场有多远?3公里。这是杭州地铁5号线的一处地铁建设工地与浙大玉泉校区的距离,浙江大学杨华勇院士团队与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研制的国产盾构机,正在加足马力,提速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国产盾构的核心技术于2004年掌握,2010年开始批量生产。

 

24小时。这是一块个性化定制丝绸从设计到产品交付的时间,在“快时尚”消费需求时代,浙江大学陈耀武教授团队联合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研制的超高速数码喷印设备,因其喷印速度快、印花精度高、可个性化生产、绿色环保,不仅书写了杭州丝绸新传奇,更成为提升纺织印花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就对浙大提出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总要求。浙江大学植根于浙江沃土、滋养于浙江文化、发展于浙江大地。融入浙江、服务浙江是学校一贯的使命,也是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基。浙大业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泵、创新源、思想库

 

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在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中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服务浙江省“八八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深化与重点区域的战略合作,为“六个浙江”和“四个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一条大走廊,让智慧流动起来


沿着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向西,绵延33公里,是杭州市政府规划建设的城西科创大走廊。走廊的龙头就是浙江大学,一个充分整合国内外产学研合作资源,旨在将科技创新要素集聚起来的创新孵化载体。这一条大走廊,贯穿起浙大等众多科研单位,正在形成一条集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完整的高科技创新链条

 

如同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加州大学体系之于加利福尼亚州,作为城西大走廊龙头的浙江大学,已经深深地内嵌在这个政产学研紧密融合的生态系统当中,在顶天立地中,坚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支撑区域发展相统一,把服务浙江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使命,全方位对接服务浙江发展战略,助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

 

2015年以来,浙江大学根据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集聚海内外创新创业资源,与政府合作,共建特色小镇——紫金众创小镇,预计项目投资总规模达23亿元。小镇核心区总面积约0.91平方公里,启动区块已于2017年9月开工。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十个重大项目之一,学校将努力把紫金众创小镇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引擎,让浙江大学拥有的知识产权更好支持产业提升,实现成果转化,引领社会发展。“西湖区2017年三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选择在紫金众创小镇核心启动区举行,这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事情。”西湖区区委书记章根明说,西湖区和浙大共建的紫金众创小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项目,双方将联手打造国际合作与技术转化的大平台。


  

同样面临重要建设任务的是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英文缩写CHIEF)。2018年初,由浙大牵头申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这意味着浙江省“国字号”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迎来零的突破。超重力离心机是一种革命性的工程工具,能够利用超重力的神奇效应——压缩时空,并加速不同密度物质之间的相对运动。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时空内,以人为手段精确模拟广袤的大自然在漫长的时光中发生的巨变。超重力效应赋予人们一眼“千里”、一眼“万年”的实验能力,使研究许多高难度课题成为可能。

 

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陈云敏院士曾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着手建设的CHIEF主体部分由两台离心机和6座超重力实验舱构成,建成后,离心机容量超过1500重力加速度吨,最大离心速度达1500倍重力加速度,最大负载超过30吨,将成为容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综合超重力多学科实验平台。其搭载的20多个实验装置中,有6个为世界首创

 

大科学装置的诞生,将汇聚一批最顶尖的研发机构和研究团队,通过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依靠原始创新引领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进而推动区域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探索一条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浙大一直是这么做的。

 

  

在这条城西科创大走廊上,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助推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为目标,聚全省之力建设的“一号工程”——之江实验室,刚刚在9月迎来了自己一周岁的生日。作为双核之一的浙江大学,从第一天起就是之江实验室的重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学校在重大项目谋划、基础装置共建共享、高端人才引进、人才双聘双挂、研究院共建等方面为之江实验室提供了大力支持。

 

作为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机制的共同创建者的Whitfield Diffie,获得2015年世界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今年7月,他双聘加盟浙江大学和之江实验室,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Whitfield Diffie在聘任仪式上说,相信在新的平台会遇到更多与以往的同事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期待在与他们的工作中碰撞火花,取得新的成果。



从紫金众创小镇出发,沿着城西科创大走廊,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医学中心、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青山湖能源研发基地等等带着深深浙大印记的科研项目,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条绵延的大走廊上。浙江大学义不容辞地担当着重要“发动机”的作用,加快适应创新范式转变,更好服务“创新强省”建设,作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

 

二十年来,浙江大学始终秉承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标准,坚持“顶天立地”,坚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支撑区域发展相统一,把服务浙江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使命,形成了高水平、宽领域、强辐射”的办学特色,全方位对接服务浙江省发展战略,助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



一张大网络,把产学研对接串联起来


对接浙江,只是杭州一地远远不够。在浙江龙泉,就有一群浙大人与一个特色支柱产业的佳话。

 

这个故事源于今年47岁的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熊树生。2009年,龙泉通过市校合作的方式,柔性引进熊树生担任汽车空调产业首席专家。在他的带领下,产业升级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龙泉市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行业协会会长叶伟锋记得,熊树生一到龙泉就走访了很多企业,他提出龙泉不仅要建检测中心,更要建设集检测、研发、人才、展示、服务以及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来了一个内行人!我们心里踏实了,劲头更足了。”叶伟锋说。

 

  实地走访后,熊树生旋即开出了一剂“良方”——新建一个全面、高端的浙江龙泉汽车空调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有了平台,创新力量发挥作用就有了依托。熊树生带领团队联合企业共研发出新产品133项,推广技术成果121项,龙泉汽车空调零部件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不光实现了整车配套,还大批量出口国外。

 

  有人问过熊树生,为什么能在龙泉干这么久,做这些事又不能让你多赚一分钱?熊树生回答说:“一是能发挥专长,二是地方需要。”



像熊树生这样服务创新强省战略的浙大人,在求是园里比比皆是。

 

  今年刚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机械工程学院教师、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副院长武建伟,2007年博士毕业后就扎根在了台州,被当地企业誉为出谋划策的“智多星”、人才引进的“活名片”。

 

  十年来,武建伟带领研究所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现已搭建了一支拥有博士、硕士数十人、年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年科研经费超千万的科技服务团队。他的团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互联网+智能装备领域亮点纷呈,帮助多家企业突破了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瓶颈,完成了关键时期的优化升级。

 

  在自动化装备领域,由武建伟主持研发的“陶瓷阀芯自动装配生产线”项目,攻克了陶瓷阀芯装配中零件数量较多、零件形状不规则、装配作业精度高等诸多难题,生产效率提高2倍以上,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项目成果备受企业青睐,现已拓展应用到浙江中豪、家得宝、杰克缝纫机、上海爱康集团、伟星等多家企业,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

 

“简单、乐观、担当”——这六个字既是武建伟的座右铭,他说:“担当,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瞄准前沿,勇于探索。在今后的研发工作中,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浙江大学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理念,通过事业招聘、专职科研岗聘任、企业聘用等多种用人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十年来,学校通过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组建了多支专业化团队,大力引进国内外院士及诺贝尔奖得主等各类高端人才。与浙江省委组织部共建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工作驿站”,也为浙江吸引集聚了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为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

 

  同时,学校还形成了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全省布局建设了28个技术转移中心分支机构和11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分支机构,牵头或参与建设浙江省26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了“2小时服务、4小时应答”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浙江大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的专业平台载体建设,打造紧贴行业技术需求、具备快速反应和综合创新能力的技术转移终端体系,积极探索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大力度整合资源建设宁波研究院、台州研究院等校外研发平台,建设一批直接服务行业需求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和产品创新中心。与余姚市合作共建机器人研究院,汇聚校内外机器人领域的一流专家,培育以机器人为主要内容的智慧产业。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远程研发平台载体与校本部科技资源互联互通,推进研发平台与首席专家、创新团队、重大项目、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以更加灵活的方式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二十年来,浙江大学与省内所有地级城市及主要经济强县市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全省各地信息、机电、生物、材料、化工、医药、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的100多家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创新中心。“十二五”期间获授权发明专利数、专利转化率、技术市场交易额多年居全国高校第一,共有351项专利在浙江省许可实施或转让。

 

  二十年来,浙江大学积极整合资源,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仅浙大科技园,就累计创办科技孵化企业1100多家;累计培育毕业企业390多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0多家,培育了11家上市(或新三板挂牌)公司。

 

  二十年来,积极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鼓励支持师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体系,构建全链条的科技支撑和技术转移网络,不断提升科研服务产业链的终端能力。服务七个万亿产业及历史经典产业发展,服务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个大手笔,把创新解放出来


破解浙江省科技创新方面的短板,坚持聚焦浙江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需求,需要浙江大学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发挥战略性科技力量的超强辐射功能,从顶层设计打造全链条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学校创新体系与浙江产业体系的无缝对接,推动浙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塑造新优势——2015年11月,浙江大学出台了《浙江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暂行)》,明确任务责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2016年7月出台了《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审批细则》《科学技术研究院关于公布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审批流程的通知》等相关政策,确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四级审批制,健全了科技成果转化流程。

 

2017年8月,学校又出台了《关于教师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教师因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兼职或离岗创业的相关规定,引导激励教师从事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浙江大学如何解放“锁在柜子里的科研成果”?为何能释放出这么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答案就是创新顶层设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浙江大学提出净收益,学校、学院、研究所、完成人分别按照15%、10%、5%和70%分配。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一团队,于2017年4月提出以2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其团队研发的20项专利,受让方为一家公司。根据校务会议决议,当次专利转让收益的70%奖励给发明人团队。受让方为了更好地实现技术的落地,2016年底这家公司的子公司以作价投资方式,出资150.3万元人民币受让该团队的品质智能检测技术,以期顺利完成后续技术开发工作。

 

2016年7月,环境与资源学院一位教授在不改变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征得了全体发明人书面同意后,提交了免费受让其本人作为发明人之一的5项发明专利到其本人担任股东的一家科技有限公司,申请对上述专利免费实施普通许可3年。教授持有这家公司的股份,且为浙大在职教师。

 

浙江大学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2016年8月,浙江大学与浙江省科技厅共同发起,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了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面向高校知识产权源头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让知识产权流动起来”打造集技术成果交易、中介服务、咨询服务、项目孵化为一体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已完成431项科技成果的协议作价公示交易,达成交易合同额2.35亿元。



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的内在驱动力,着力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浙江大学统筹整合了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资源,完善了学校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及科技型创业公司孵化”为核心的全链条、一体化的成果转化体系

 

  二十年来,浙江大学一张蓝图绘到底——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我校在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知识创新、高质量社会服务等发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制定相应鼓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利用,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建设,促进学校高科技产业发展。

 

  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完善支持师生创业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打造具有浙大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机制,提高成果转化的层次和效益,进一步面向社会需求、获取资源支持、运用市场机制、坚持实体运行、实现自主发展。

 

  二十年来,浙江大学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紧紧围绕人才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改革强省四大战略导向,按照两边两路、一个核心”社会服务总体布局,以全方位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主动对接浙江省的重点需求,不断深化政产学研融合,强化一流大学的创新中心功能,构建融源头创新、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的高层次产学合作平台及网络。

 

  二十年来,坚持顶天立地,实施创新2030计划,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谋划推进一批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项目,成为基础研究的创新源、技术应用的辐射源,为浙江转型创新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十年来,浙江大学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急需,结合学术科研发展动态,根植区域创新创业深厚土壤,突出“内涵发展、质量优先”,主动融入地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优化创新政策和环境,引导鼓励创新,突出交叉汇聚融合,构筑凝练若干重大新型创新项目,重点打造培育,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志性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



  今年4月,浙江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建设发展问题,对浙江大学提出殷切嘱托,希望浙大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充分彰显中国特色、深深扎根浙江大地,抢抓新时代机遇、勇立“双一流”潮头,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并走在前列。要紧紧围绕浙江省“两个高水平”建设和“六个浙江”奋斗目标,突出“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进一步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主动服务、深度参与浙江省重大发展战略。

 

  今天的浙江大学,在省部共建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火车头”金名片”,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弄潮儿”

 

  二十年弹指一挥,而今迈步从头越。


文字记者:柯溢能 

摄影记者:王磊丨卢绍庆丨张笑宇丨石佳朦丨马绍利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卢星宇 | 邢思雨

责任编辑:金云云

推荐阅读


1. 想不出标题,就是美!

2.“药神”巧入考题,上课堂堂爆满!浙大这位“邻家哥哥”为何深受学生喜爱?!

3. 这是什么幸福课!做面包、自制酸奶、DIY披萨、酿酒……浙大这门实验课超级火!

4. 他是浙大首位文科资深教授!也是中国创业管理教育引领者,一家两代“丝路情”续写创新创业教育新实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