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我们把头条留给他!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19-05-24



不久前,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文学者齐聚杭州,参加了一场名为“我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的学术盛会。文艺学界六大一级学会的会长齐集一堂,是学界多年未有的盛事


但是这个十分正规的学术会议,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上台发言的学者,从四零后到九零后都有,每个人发言前,都会走到前台,对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一位老人鞠一躬,而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每次都会从座位上站起来,欠欠身,回礼


这位老人,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王元骧教授,今年84岁


之所以大家都要向王先生致意,是因为这次会议还有一个“副题”——王元骧教授从教60周年学术讨论会





一个人要作出点成绩,

不能光凭兴趣,

很多时候恰恰得强迫自己,

去学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1958年,王元骧先生从中文系毕业并留校。大学期间,他酷爱文学,尤其钟情王维的山水诗。文思泉涌的他,读书时还编过一份刊物,每期的文章,他只需一个星期就能全部创作完成


本想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然而,当时系里文学理论课急缺教学科研人员,他便“走进”了文艺学这一学科,一干就是60年


当时,中文系的优势在“三古(古代文学、汉语史、文献学)”,文学理论这门课程是1949年后才新设的。由于没有“家底”,这个新兴学科最初的发展举步维艰。他没有被现实打倒。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艰苦,他写道:“我生性好强,从不服输,若是人家说我好,我总感觉离目标很远,好不到哪里去;若是人家说我不好,我就想,那我做出点成绩来给你看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3年,先生结合教学中所遇到的学生疑问最多的文学典型问题,写了《对阿Q典型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一文,并于次年在权威刊物《文学评论》的第四期发表。这在中文系和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的中文系里,除了夏承焘先生,还没有其他老师能在这一刊物上发表论文。但是,才工作了五六年的王元骧先生却做到了。


直到今天,王老先生还非常清楚地记得这篇文章稿费是316元,这在当年足足是他半年的工资收入。这笔稿费于他而言,已不仅仅是一笔物质奖励,更是他努力、坚持与“不服输”的见证


60年来,王元骧先生一头扎进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中,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迄今,他已撰写了200多万字的学术论著,尤其是《文学原理》一书在青年读者中影响最大,还获得了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在七十岁后,王先生竟又一次进入了学术研究的高峰期,每年都有多篇重要论文发表,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文学评论》都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发了他的论文,被学界誉为“独特的七十后现象”


学问做得好,王先生的课上得更好。在学生的记忆里,他的课堂很有魅力。“那时上课,两三百人的大教室,座位都是靠抢。先生上课相当严谨,又写得一手非常漂亮的字,他讲喜剧、悲剧理论,讲得全场鸦雀无声,大家生怕漏听掉一个字。“有一次上课,讲到深处,先生顺手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笔画出一位洋气的美女头像,仅用了短短两三秒的时间,所有的学生一下子被震住了。”


生活中自嘲为“背时佬”

学术研究上坚持“守正创新”


1973年,因在防空洞工地劳动,王先生的耳朵被震聋了。去年,他的听力已经完全无法接听电话了,于是开始用上了微信,却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背时佬”


当被问及为何称自己是“背时佬”时,先生是这样回答的:“‘背时佬’这个名称对我很适合。我一辈子都不曾赶上过形势,总是与潮流格格不入。现在是一个个人主义膨胀的时代,但我却始终不愿放弃自己固有的信念和原则。在为人上,我觉得凡事总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有必要时甚至应该放弃自己的利益而成全别人。在为学上,我从不跟风赶潮,认准了的就会坚持走下去,而不怕别人讽刺、嘲笑,更不想取悦、讨好别人。您看这样不算背时吗?”


是的,在生活上,先生是背时的。数十年来,他从不追名逐利、趋时媚世,对于世俗的物质追求和享受不萦于怀,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11月的研讨会上,一位曾经采访过王先生的记者发现,20多年前的外衣他依然穿着。人文学院副院长、文艺学研究所所长苏宏斌教授师从王元骧先生已近30年,在他的印象中,王老师的不少衣服都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缝缝补补很多次了。先生平时都是一个人生活,一餐饭就一个菜,有时还会吃两天。先生对自己“抠门”,对别人却总是慷慨相助。有时候回老家,看到左邻右舍家困难,王老师会一次性拿出好几万块钱,资助孩子们读书。



但是,在为学上,先生却一点儿也不背时,“守正创新”是此次讨论会上,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对先生学术研究的评价。“守正”这个词用在王先生身上有着非常明确的指向,先生一直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文学艺术进行研究,并且一以贯之。而创新是指先生在理论上从不故步自封,总是不断突破自我。上世纪80年代,他的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成果。后来,根据现实的需要,他的研究重心不时发生转移,相继提出了艺术实践论、文艺本体论和艺术人生论等新命题和新主张。如今,84岁高龄的王先生,依旧坚持每日思考与写作


的确,重视理论对于当下现实的意义,是王元骧先生从事学术研究的一个鲜明特点。在写给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勇教授的一封信中,王先生这样说道:“我的文章其实都是针对现实发言的,因为我始终认为,理论所告诉人们的不应该只是‘实是’,而且应该是‘应是’;不仅是‘现实性’,而且应该是‘可能性’。‘可能性’按照黑格尔的理解是‘潜在的现实性’,并要求人们创造条件去实现它。这样理论与现状才能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从而能起到推动现状发展的作用。”


正因为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王元骧先生近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审美教育问题上来。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王元骧先生早在数年前就发表过精彩的论述。他发现,由于学习上过多功利目的(为升学、就业)的强制,许多学生都带有强烈厌学的情绪,这与缺乏审美教育、缺乏对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有关。


美包含“优美”(即通常所说的“美”)和“崇高”两种形态,以前谈审美教育只强调它能使孩子们如坐春风、如沐化雨,在愉快中得到成长,显然只重视优美的教育。在今天要实现“中国梦”、要抵制侈靡萎颓而形成一种雄强的世风,特别需要强化对青少年的崇高的教育,引发他们的“敬畏感”,就像面对崇山峻岭、星空大海、伟人伟业的情感那样,既给予精神压力,又激发在逆境中奋起的勇气和毅力。


学界同仁眼中的“康德”

浙江大学文艺学的开创者和领航人


此次当代文艺理论建设暨王元骧教授从教60周年学术讨论会,规模原本打算控制在70人左右,最后却增加到了100多人,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全国马列论著研究会、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等六大一级学会的会长全部到场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的康德”,是讨论会上多位学者对王元骧先生的评价。从事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学者,都知道这个称呼的分量。大家之所以给先生这么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先生每天固定时间起床、做研究、穿着中式衣服和解放鞋散步,这个自律的生活习惯颇像康德;另一方面也是指先生在文艺学界有着像康德一般的崇高地位,这个崇高的地位既来自于为学、也来自于为人。


如果细究起来,先生与康德在学术思想上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康德把人的心灵划分为知(认识)、情(审美)和意(道德)三大要素,认为只有以审美为中介,才能实现从纯粹理性到实践理性、从认识到道德的过渡,先生受此启发,强调文学艺术是以情感(审美)的方式反映(认识)社会生活,并且能够通过打动读者的情感给其以道德的启迪,从而把知、情、意结合在一起,实现心灵的和谐与超越。


王元骧先生曾担任过四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委,后两届还是副组长,但是他却基本上没有为自己申报过课题资助,总是把机会留给别人。



在学术上,他也常常提携后进。来参加会议的学者,比如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赖大仁教授说,他在读博期间便与王先生就学术问题通信,王先生鼓励他将这些信件集结形成论文发表,为此他觉得受益终身。高建平教授曾在《文艺争鸣》上发表过一篇短文《理论的理论品格与接地性》,王先生就写了一篇长文呼应,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来自南京大学的赵宪章教授是与王先生在学术研究上有过分歧的学者,几十年前的一次学术活动中,他们因观点不同不欢而散,但“王老师一直对我很好,对我的学生也很好,”赵教授深受感动,“不以学术观点的差异而论亲疏。王先生是为己治学,超越名利的。”


中国社科院大学第一副校长、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会长张江教授,对王元骧先生的为人、为学大加赞赏。尽管在部分问题上曾与先生有一些学术争论,但在研讨会召开的前一晚,他还是不顾路途劳顿,在抵达杭州的第一时间就去拜访和看望王先生,尽叙情谊,尽管飞机到达时间已是晚上十点。


“当今国内这个学科的学者中,还在继续学术研究的,王老是年纪最大的前辈,”中国文理论学会会长南帆说,“王老是有风骨的!”

浙江大学文艺学这门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王元骧先生是开创者和领航人。从教60年来,他培养学生,从事研究,谦逊为人、低调为学,为学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浙江大学文艺学专业也将在王元骧先生的影响和带领下,稳步向前!


60年是一个缩影,

更是一个标杆!

向王元骧先生致敬!


特别鸣谢人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

文字记者:叶鑫

图片来源:王元骧先生本人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韩诗雨 | 尹美惠 | 芷凌

责任编辑:金云云丨李灵


缤纷浙大



        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史料征集开始啦

在浙江大学百廿余年的光辉历程中,西迁办学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艰苦的辗转办学中,浙江大学汇聚名师、培育英才,崛起为当时国内有影响的几所著名大学之一。为铭记浙江大学1937-1946年间的西迁光辉历史,弘扬求是精神,向全社会发起浙大西迁史料征集




征集范围

1西迁办学时期学校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包括有纪念意义、有研究价值、有展览效果的文字材料、图表、建筑图纸、照片、音像、实物等。

2、经历西迁办学的人物史料。包括师生校友在西迁时期的著作、手稿讲义、笔记、书信、题词、书画作品、图纸、教具、模具,获得的奖状、奖品、证书、证章、聘书、任命书和委任状等。

3、学科发展的历史记录。与学科创建与发展历程有关的历史物件,如图书、信函、设备、招生简章、场所照片、提案等。

4、师生共同经历的校园生活记录。如师生、同学间的书信、合影,校园生活照片、影像,课桌椅、考卷、作业本、课堂笔记、论文手稿,床铺、生活用具等实物。

5、浙江大学与西迁办学沿途各地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乡绅贤达人士等来文书、信函,以及关于实物

6、反映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历史的其他重要史料和实物


征集程序

1、捐赠者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与浙江大学档案馆取得联系,咨询相关事宜。

2、实物捐赠,请附文字简介;声像资料捐赠,也请附文字简介,并尽可能写明时间、地点、事由、人员姓名及职务等详细信息。

3、档案馆将对捐赠材料进行接收登记,经确认具有收藏价值的,档案馆将出具捐赠证书


权益维护

捐赠者所捐史料、实物由浙江大学档案馆统一整理、编目、收藏,进行妥善保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提供利用。捐赠者对其捐赠的史料、实物享有优先利用权凡捐赠者享有著作权的史料,档案馆将依法予以保护。捐赠者有特殊要求的,原则上予以尊重。用于展览的馆藏资料将标注捐赠者姓名,以志鸣谢。


征集时间

1、集中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19月3月

2、本征集启事长期有效。凡是有上述史料、实物的单位、个人或知情者,可直接与浙江大学档案馆联系。


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惠珏(联系电话0571-88273292)

电子邮件:zhuhj@zju.edu.cn

联络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大西溪校区艺术楼C座411室


推荐阅读

1.幸福扑面而来!这张长图里,有我们所有人的影子!

2.省委书记车俊来浙大作报告了,现场互动超燃,他对浙大师生各讲了三句话!

3.浙大这朵铿锵玫瑰,太美了!

4.一周之内两家校友企业上市!“浙大系”如何在资本市场“逆势而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