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人,重任千钧再出发!
编者按:近一时期来,浙大人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奋力书写“勇担使命、勇攀高峰、勇立潮头”的新时代答卷。为回望过去,更为宣示未来,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浙江大学报》、求是新闻网等校内媒体联手开辟《扎根中国大地 勇攀世界高峰——贯彻落实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专栏,从不同方面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深度报道。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浙江大学“全面聚焦一流建设”纪实。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时隔近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内涵式发展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的现实迫切要求。
实现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求,也是浙江大学强优势、补短板的关键所在。
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
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构建综合交叉的一流学科体系、人尽其才的一流人才队伍体系、开放协同的一流创新生态系统、开源创新的一流思想文化高地,在提高水平、彰显特色、作出贡献上精准发力,真正实现规模、质量和声誉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说,蓝图绘就、重在落实,我们要转变理念,牢固树立一流意识、紧紧围绕一流目标、认真贯彻一流标准,将争创一流作为自觉追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聚焦重点、精准引导,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寻求突破,将各项事业纳入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轨道。
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浙江大学以钉钉子精神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学校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认定学科,居全国高校第三;最新ESI数据显示,浙江大学共有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排名前1‰,居全国高校第一,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居全国高校第二,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居全国高校第二;获得了首个由高校作为牵头单位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首个由浙大作为牵头单位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构建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是坚持学校个性特质发展,也是浙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说,我们要树立一流卓越、开放包容、协同联动、交叉会聚的理念,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营造氛围,创新思维和方法,破解发展难点,实现关键突破,通过实施五大体系、构建五大布局、推进五大战略来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以全面聚焦一流为主线,浙江大学坚定不移地增强战略定力,求是创新、追求卓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率先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浙大方案、贡献浙大力量。
内功更加深厚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深化人才强校战略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紧紧抓住学科这个“牛鼻子”。
历史总是充满巧合。就在去年学校党代会召开的当天,好消息从北京传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浙江大学11个一级学科评为A+、11个一级学科评为A、17个一级学科评为A-,A类学科数全国高校第一,优秀率第二,A+学科数第三。
取得这样的佳绩,源自学校长久以来的高标定位、精准发力、持续培育。浙江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分类统筹、一流牵引、主干强身、交叉驱动、生态优化”的学科发展战略,聚焦优势特色,尊重学科规律,着力探索学科发展新机制,努力构建一流综合的学科生态体系。
在此基础上,党代会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加强顶尖学科建设,遴选若干学科进行重点培育,加强力量集聚,持续进行精准支持,推动其跻身顶尖行列,真正形成高峰凸显、群峰竞秀的学科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学校继续系统实施高峰学科建设支持计划、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优势特色学科发展计划,通过各项学科建设计划的分层分类支持,各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争创一流的格局基本形成,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综合交叉、动态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
浙江大学第四次文科大会
2018年,学校在时隔六年之后再次召开文科大会。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开启浙大文科繁荣发展的新征程,会后发布了相关文件。就在两个月前,学校又召开了推进涉农学科发展大会,进一步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明确任务,在新的起点,不断探索新思路、寻求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奋力开创涉农学科发展新辉煌,并出台了相关文件。
浙江大学推进涉农学科发展大会
2018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名单的通知》,授权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全国20所高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7月16日,浙江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设置人工智能、海洋技术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交叉学科,论证报告等相关申报材料已经呈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未来,学校将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的总体部署,聚焦顶尖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对标世界顶尖学科,引育世界顶尖人才,强化力量集聚,完善政策配套,持续精准支持,有效激励学科培育重大原创学术成果,推动学科加快跻身世界顶尖行列。
师资为基,人才强校。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支撑。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捷报频传。
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前夕,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17年新增院士名单,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吴朝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德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朱利中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唐纳德·格里尔逊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8年学校新增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实现了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该类别的首次突破;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4人入选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人入选青年项目;10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3人入选第五批浙江省特级专家。
这些老师中,既有“土生土长”的浙大人,也有从海内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透过他们以及其他许多浙大优秀教师的成长成才轨迹,不难发现,浙江大学早已成为人才培养的沃土,名师高人汇聚的乐园。
而这背后饱含的是学校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一年来,浙江大学举全校之力引育人才,继续深入实施“学术大师汇聚计划”“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引育计划”,在引育学术大师、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上取得更大突破。同时,加大力度推动海外顶尖人才及其团队引进。
Whitfield Diffie教授全职加盟浙江大学
图灵奖得主Whitfield Diffie教授的全职加盟无疑是2018年人才工作的绚烂一笔。Whitfield Diffie教授被称为密码学的先驱,安全界的传奇。他是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机制的共同创建者,史上第一个基于公开密钥加密的密钥交换机制——Diffie-Hellman就是以他和他的合作者的名字命名的。简单说,今天数字世界的安全主要依赖于Diffie教授当年的研究。“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学术打交道,对我来说,被大学认可比被别的机构认可更令人激动。”Whitfield Diffie教授加盟浙大后,担任浙大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荣誉主任。今年10月,他已经站上讲台,为浙大本科生授课了。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进一步发挥院士和文科资深教授的学术引领作用,明晰对“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求是特聘”等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要求,让骨干人才真正成为争取关键项目、重要基地、重大成果的主力军,成为学科建设的领头羊,成为青年人才“传帮带”的导师团。
今年5月,在材料学院张泽院士的指导下,其团队的李吉学教授、余倩教授、丁青青博士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陈龙庆教授合作,发现高温合金中贵金属“铼”的最佳添加位置是界面位错网的位错核心。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23日上线的金属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这篇论文也成为高温合金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之一。
相界面位错核原子结构图和成分分析
“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主任张泽院士一直非常重视结构材料的研究,特别是国家发展重大需求的战略材料。他非常注重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持,给我们融入团队、成长进步提供了宽广平台。”余倩于2014年加盟浙江大学,成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她说,除了张泽院士的“传帮带”,这项成果也得益于浙江大学电镜中心先进的科研设备:“我们第一次从原子层面‘看清了’铼元素在高温合金中的分布。”
未来,学校将加快推进实施学术大师汇聚计划,在拟建设学科领域设立诺贝尔奖获得者或图灵奖获得者领衔的海外学术大师工作室,成建制引进全球顶尖的科学家、高被引学者及其团队,积极抢占国际学术前沿。
建设“人才生态最优的大学”,浙江大学正全力以赴!
实施重大战略计划 构建全球创新平台
9月14日,浙江大学对外宣布,将实施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会聚研究计划(简称“双脑计划”)。消息一出,立马成为社会焦点,人民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双脑计划”是浙江大学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简称创新2030计划)中首个启动的专项计划。而创新2030计划是浙江大学推动学科会聚造峰、促进跨领域融合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围绕这项计划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全校师生卯足了干劲。
比如,在“双脑计划”发布后,学校科研院和社科院在最近几个月里联合主办了浙江大学学科会聚系列论坛,围绕“双脑计划”,聚焦“脑科学+”“人工智能+”,会聚医学、计算机科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先后举办了“智慧社会”专场、“智慧医学”专场、“双脑计划-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研讨会等多场论坛,着力推动跨学科交流互动、凝练交叉研究方向。
吹响创新2030计划的号角,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和承担重大任务的能力,每一个学科都责无旁贷。
立足多学科综合集群的资源优势,学校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努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型和理论创新,在智慧社会研究上探索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如建设“大数据+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聚焦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法律、政府治理、网络舆情、语言规律与认知、智慧医疗与健康服务等多个与智慧社会有关的研究领域。
同时,人文社科承担国家重大任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新时代中国特色法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等2个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立项,这是我校首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面向2035: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研究”获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此外,还有11个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未来,学校将完善学术评价和科研奖励政策,引导激励广大师生追求卓越、勇攀高峰,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构筑大平台、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努力突破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创新,离不开人脑智力,也离不开科研平台。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全球领先的创新平台。目标高,任务重,内涵广,求是创新的浙大人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奋勇向前。
今年9月,举全省之力建设,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打造的之江实验室刚好满一岁了。一岁,于人于事,都只能算是个开始,但是从无到有,自一而始,之江实验室用一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闪亮的答卷。
实验室现在已经引进了十几位以图灵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领衔的首席科学家和方向带头人。如在其聚焦的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技术两大领域,实验室分别聘请了潘云鹤院士和邬江兴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在科研上,之江实验室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目前,实验室首批5个重大攻关项目已正式启动,第二批重大项目也正在论证当中。
之江实验室
成绩的背后,是浙江大学的坚强支持和默默奉献。自从之江实验室成立以来,作为“两核”之一的浙江大学,对于它的建设发展,倾注全力。学校酝酿出台了支持之江实验室建设的政策文件;全力组织以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国家及省部级基地优势科研团队对接之江实验室和阿里巴巴集团;积极参与之江实验室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课题,承担之江实验室“一体两核”融合研究、组织体系架构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项目组织管理研究、成果转化分享研究、设施共建共享研究等子课题的研究。
方方面面的工作,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源源不断地输入之江实验室。
与之江实验室相距不远的杭州未来科技城,集结着浙江大学另一股神秘力量。
2018年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项目法人单位为浙江大学,建设周期5年。今年11月27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标志着该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为全面开工建设创造了关键条件。这个总投入超20亿元人民币的设施是在浙江省建设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大楼效果图
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陈云敏院士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着手建设的CHIEF主体部分由两台离心机和6座超重力实验舱构成,离心机容量达1900重力加速度·吨,最大离心加速度达1500倍重力加速度,最大负载超过32吨。设施建设涉及48项关键技术,18套机载装置中6套世界首创,12套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建成后将成为容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超重力多学科实验平台。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诞生,将汇聚一批最顶尖的研发机构和研究团队,以科技创新为核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探索一条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在不远的未来,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有望与“天眼”射电望远镜一样,载入史册,扬名海内外!
完善成果转化体系 推进高端智库研究
1.175亿,这是2018年1月截至今年11月底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浙大科技园管委会)完成的科技成果转化金额。
数字的背后,是学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是浙大人走出象牙塔“问天问大地”的担当和努力。
按照党代会“构建一流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善支持师生创业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打造具有浙大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学校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努力扩大科技成果的源头供给,进一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传统产业换档提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方面,学校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内在驱动力,着力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另一方面,学校继续优化战略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探索全方位立体化的转移转化合作网络体系。经过这几年的运作,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更加顺畅了,产学研合作网络更加完备了,也为大手笔的酝酿、大成果的孵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以来,浙江大学根据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积极服务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以浙江大学产学研理念,集聚海内外创新创业资源,与政府合作,共建特色小镇——紫金众创小镇,紧紧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这条主线,专注为师生创业、校友企业成长、合作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探索毗邻校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新模式。
紫金众创小镇
截至目前,小镇核心启动区块已入驻企业181家,80%以上为浙大师生和校友企业,其中科技研发类占57%,引进了浙大紫金众创小镇·腾讯云基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众创空间)、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杭州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西湖园区)、浙江大学雅喵创客空间等孵化平台。
其中,入驻小镇的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自运营以来,累积完成376项科技成果交易,共达成交易合同额3.87亿元;与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等12家高校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移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新西兰、芬兰、荷兰、新加坡、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直属总支部委员会也在2018年正式成立。这是学校在新时期深入研判高等教育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落实《浙江大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中“深化产学研体制机制改革”内容的重要实践。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在城西科创大走廊,大手笔不止这一处。由省政府授牌的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是浙江大学正在着力打造的一张新名片。按照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加强对接、加大支持、加快发展”的批示要求,在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省级职能部门的直接支持和协调下,学校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质量起步原则,紧锣密鼓地推进项目地块的设计、审批和征迁工作,全力推动解决项目用地和相关配套政策问题,并于2018年4月28日签订最终的合作协议,总部经济园项目功能一区92亩地块已经于11月15日正式动工建设。功能二区(国际科技金融园区)、功能三区(国际高技术产业园)落地工作,研究院目前正积极与余杭区对接中。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功能一区效果图
未来学校将继续全面推进实施高等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行动,加强与地方、行业协同创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和新模式,不断优化并完善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精彩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里书写。
坚持“顶天”,站在国内研究的最高点,跑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不忘“立地”,立足中国国情,努力发掘和转化本土化的学术研究资源,解决社会发展迈步的实际问题。这是浙大智库一直以来坚持贯彻的发展理念。
智库建设如何有层次有水平有影响?浙江大学以服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为宗旨,着力推进高端智库建设,进一步完善“1+X+Y”智库体系,不断提高决策咨询水平,逐步提升智库影响力。
十九大以来,学校进一步凝聚校内各方资源,着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国家高端智库。一年召开的两个大型国际会议让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大大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2018年8月,由浙江大学等主办,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安吉县政府等承办的以“生态世界、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两山”理念与实践国际会议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浙江安吉成功举办。会议发布了“两山”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黎明等领导以及来自中国、尼日利亚、越南等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等近400位嘉宾,深入探讨“两山”理念的深刻内涵和创新实践,汇集众智,为构建绿色“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11月,作为中联部“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国际展望大会又在杭州成功举办,联合国第8任秘书长潘基文等国际政要,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正荣、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等领导与来自中国和新西兰、印度尼西亚、韩国、美国等国800名嘉宾围绕区域协同发展、人工智能等创新驱动、食品健康与绿色发展、教育与文化、企业与技术转化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促进国际合作中智慧实践的研究和分享,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和新型国际合作关系的构建,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
除了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学校各智库和研究团队也迅速响应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开展各领域现实及理论问题研究,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政府改革、民营经济、土地发展、科教战略等领域逐步形成浙大特色与优势。学校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国际联盟、参与“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等建设工作。2017年11月,多家智库分别入选中国社科院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中国核心智库”和“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等国内主流智库排行榜。2018年10月,4家智库入选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含培育)。另有6家智库两年来相继入选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
这一年,学校承接中央有关部门直接委托智库研究任务50余项,主动向中央有关部门报送智库报告50余篇,截至目前全校共有3篇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另有80余份研究成果获中央部委或省委省政府采纳,服务决策能力显著提升,获得政府部门广泛认可与重视。随着政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学校在拓展智库成果报送渠道方面亦取得突破性进展。
结合学科优势,整合专家资源,浙江大学的智库力量已经覆盖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实施中国理论创新工程,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国家区域战略研究计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计划,组织开展更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
打造思想文化高地 涵育独特大学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学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大力构建“开源创新的一流思想文化高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与传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正是浙江大学打造思想文化高地的一个重要抓手。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习近平总书记2005年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大文化工程,也是《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确立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2018年度,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规模庞大,卷帙浩繁,共拟编纂出版62卷200余册,拟入编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绘画作品12250余件(套)。其中国内藏品9000余件(套),国外藏品3250余件(套),许多作品都是长期深藏于海内外文博机构的国宝级文物。
专家表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还原中国古代绘画神韵的高精度、大开本图像文献集成。这部皇皇巨册入编作品丰富,画面精美,题跋、印章清晰,集鉴赏性、学术性、收藏性于一体,为欣赏中国古代绘画,厘清其真伪和流传提供了清晰、权威的传世图像,是目前研究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不可取代的“百科全书”。
就在12月12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最新成果——《先秦汉唐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部分卷册在京首发。首发式上,浙江大学和省文物局向国家图书馆捐赠了这批最新成果。
另一项研究工作也是持续了多年。今年11月24日,由中华书局出版的《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第三辑(30册)在杭州举行新书发布会。《选编》第四、五辑也已完稿,将于明年出版。至此,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龙泉司法档案整理与研究”宣告结题。也正是因为这个项目,“龙泉司法档案”得以成为继青瓷、宝剑之后龙泉的又一张文化名片,入选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龙泉司法档案编选》第三辑(一九二八—一九三七)发布会
此外,礼学整理文献著作《中华礼藏》已出版12册,另有10册已完成整理待出版,6册正在整理中;“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已出版15种;《丝路文明》学刊第三辑即将出版;《礼学文献》语料库、地方文书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资源建设已经启动……这一年,以重大项目为纽带,浙江大学不断推出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文化成果。
与此同时,推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也是这一年来成效颇丰的一大亮点。
学校围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球化和中国战略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专项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等5项,获立中宣部“马工程”重大课题子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其他省部级课题等12项。研究成果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在《求是内参》发表论文1篇,出版专著、译著、编著10余部。
传承与传播,是文化建设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词。这一年,学校新成立的一院与一馆,正好为这两个词写下新注脚。
2017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的马一浮书院以“复性明体,开物达用”为宗旨,以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主要开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出版书刊、传播文化四个方面的工作,致力于打造研究、传习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地,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经学研究中心、传统文化的传习中心和古典学的国际交流中心。
而今年11月成立的中华译学馆依托浙江大学,联动国内外著名大学与社会文化机构,在文学、文化、思想三个维度开展工作,主要涉及译的层面、学的层面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三大领域。2018年已出版一系列成果。中华译学馆馆长、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说:“我们要培育和培养有人类情怀和国际视野、热爱中外文化、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做出贡献的新时代人才。”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古今会通、东西互动、中外相知、文理交融”,凝练重点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关注人类文明演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以文化涵养大学精神,文化熔铸民族活力,文化塑造国家灵魂。
文化校园,校园文化。近年来,校园文化战线着力推进以师生为本的一流环境文化建设和以激发师生学术文化活力为主的一流行为活动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了文化育人工作。
学生文化长廊是学校立足教育教学“腹地”,在紫金港校区东教学区“风雨”连廊一楼,以学生为本“顶层设计”推出的文化建设重点项目之一,2017年5月正式建成启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学生文化长廊从“一道风景”变成了“一种风尚”。
2018年6月22日,学生文化长廊完整运行一年后的首次“换届”答辩会举行。经过答辩,为期一年的首个协议期的12个主题团队中的9个团队续约,7个新申请项目团队中有3个成功晋级,拿到新一轮文化长廊主题空间运营入场券。
麦思威咖啡吧
眼下,自主管理团队“学生文化长廊学生管理协会”正在总结一年多的运营经验,谋划如何以更为精细、完善的工作让它进一步从“叫好”到“叫座”、从“小家”到“大家”。另一方面,学校也决定并开始筹备学生文化长廊二期工程建设,文化主题空间和配套设施将“更上层楼”,扩展到连廊二楼。
学术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创新是大学师生的使命,学生既是学术文化的参与者承担者,又是创新文化的实践者受益者。每年举办的“启真杯”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评选,与教师层面每年举办的“十大学术进展”评选一起形成了覆盖师生两大群体的浙江大学“十大学术成果”评选活动体系,致力于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协同打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生态,浓郁师生创新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具有浙大特色的师生学术文化推广品牌。
今年参加评选的生命科学研究院硕士生范瑶说:“从拿到课题开始,需要学习很多没有接触过的实验技术,不断查阅文献资料扩充自己的理论知识。实验过程中每次的意外小插曲,都需要找出原因,一次次地摸索实验条件、进行重复实验。科研中的每一步探索都是困难甚至痛苦的,但是这个过程却能让人快速成长。”
至此,五届“启真杯”已积累参评项目314项,每届参评项目总数均创历史新高。活动折射的是学校对师生学术文化的鼓励与支持,引燃的是求是学子精研学术、追求卓越的澎湃激情。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注重成果获奖后的后续研究和宣传推广,鼓励同学们向身边师生和普通百姓讲好学术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浙大好故事。拟在2020年前后,编撰出版“评选成果集”。到那时,参评项目总数有望突破500个,学术文化育人的魅力将更加突显。
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校历上有一个特殊的含义,那就是学生节。浙江大学学生节自2014年12月起已成功举办四届,秉承“学生设计、学生主创、学生参与”的理念,培育和凝练了出一批立意高远、贴近学生、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为广大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学生节巡游
再过几天,以“健康、快乐、成长、梦想”为主题的第五届学生节又要热热闹闹拉开大幕了,五个篇章的81项活动又将热情拥抱浙大学子。
浙大的学生是有福的。充满创意的学生科技文化展、延续多年的校园志愿者活动、展现学生多才多艺的社团文化节……一场场荡漾青春活力的精彩活动,一张张洋溢着欢快美好的笑容,给浙大学子留下了青春专属的美好回忆。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必须登高望远、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使命引领未来。浙江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部署,继续坚持一张蓝图,不断校准改革创新的方向,与中央对表、与世界一流对标、与需求对接、与未来对向、与人民对心,以构建学科高峰为牵引、以培育一流人才为引擎,以提升科研内涵为核心,构筑创新高地,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落实“高精尖”发展导向,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步伐,争取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我们要沿承浙大文脉,弘扬浙大精神,坚定清醒明方向,解放思想再出发,改革开放立潮头,奋力书写高水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浙大篇章!
文字作者:吴雅兰
图片来源:王磊丨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卢绍庆 汪晓勇 周立超 杨萝萝 朱原之 徐知源)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华佳宁 | 胡凌欣
责任编辑:李灵 | 金云云
推荐阅读
2.浙大又现颜值爆表团!泡得了茶,夺得了金,这支队伍有的不仅仅是优雅
3.浙大智慧将助推长征八号首发!丨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