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拔3500米之上,他们用一腔赤诚写初心!


任何一个曾到过色达县杨各乡上甲斗村的人,若故地重游,必然会惊异于发生在这片海拔3500米的土地上,旧貌换新颜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的背后,是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带着理想和抱负,汇聚在这方奋斗的热土,与当地的干部群众戮力同心、并肩奋战。他们跨越自然条件的艰苦,跨越观念不同的分歧,也跨越了这延续千百年来的贫穷与落后。


启程


如果不是因为脱贫攻坚,韩为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个名叫“上甲斗”的村子。2018年3月,内地已春暖花开,高原仍冰雪交加。韩为暂别省委政法委,踏上了这片从未涉足的土地。




“戴个眼镜,斯斯文文。”当地干部第一次见到韩为,觉得他在这高寒艰苦的村里肯定坚持不下来。事实上,韩为确实饱受高原反应的困扰,甚至在一次下乡途中晕厥,把同行的人吓了个够呛。


高反归高反,下村还得跑。韩为不仅坚持下来了,还跟着当地干部走村入户一家不落。上甲斗村气候高寒,一年中适宜施工的时间并不长。赶在冬天冰雪来前大的工程都要竣工,否则就要搁置到来年开春了。




“没有藏区工作经验,甚至没到过高海拔地区。”韩为坦诚地告诉记者,当时去驻村工作的自己,各方面的经验和准备都“说不上充分”。


然而并没有时间留给他去“充分准备”,2018年底,上甲斗村要实现全村脱贫,核实情况、收集意见、基建落实……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去做,其中一项重要的工程,就是要解决村民们饮水的难题。


“此前村里的饮水工程因为资金和技术限制,修得并不完善。水管子埋得浅,天气一冷,水冻上了化不出来,要是被冻爆了几天都没有水。”韩为告诉记者,别的都可以克服,唯独这水是每天都要用的东西,没有不行。


出太阳时,村里的供水短暂恢复。大家排着队,拿着水桶接水。能接多少,能接多久,纯粹“看天吃饭”。韩为告诉记者,水里沙土混在一起,想用得澄清半天。


然而就算是这样的水,村民也没有条件用上。在饮水管道没有通村之前,村民只能从河沟里取水用。这些水里不仅夹杂泥沙枯木,很有可能遭到人畜粪便污染——这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为了解决村里喝水的燃眉之困,省委政法委多方协调,筹措资金修缮设施。水管修到了村民家门口,村民能够用上相对干净的水,消除了影响村民健康的一颗“定时炸弹”。


五月,冰雪消融。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施工。很快,风雪重归,村里的项目总算如期完成。通组公路、便民桥、水磨房——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让上甲斗村村貌焕然一新。



再会


2018年底,上甲斗村通过脱贫验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冬去春来,省委政法委派驻上甲斗村的干部从韩为变成了吴大海。对于吴大海来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仅是一句简单的任务,怎么去做,是接下来一年中主要的思考和实践。 




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吴大海看在眼里。他认为,要实现真正可持续的脱贫,依然要着眼于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


在吴大海的主张下,村里依托村民活动中心建起了篮球场、图书室。“强健体魄,充实头脑。”吴大海希望,这里的村民能够接受更加健康现代的生活方式。


篮球场、图书室受欢迎的程度超乎想象。上甲斗村村民告诉记者,球场开放后,甚至有邻村村民走上十几公里过来打一场球。图书室建好以后,学生经常跑过来学习、借阅书籍,有时候还组织家长一起学习汉语和文化知识。


吴大海告诉记者,去除思想上的“穷根”绝非一日之功。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必不可少。他说:“我们不能因为见效慢就不做。群众有脱贫致富的需求,有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我们就要努力回应,不辜负他们的期待。”




抱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的历史使命感和“功成不必在我”的事业责任感,吴大海在上甲斗村的这一年,从细节入手,一点点地改变着这里。


夏季汛期,迅猛的河水威胁着村内道路、耕地。吴大海听取了村民和村干部的意见建议后,在容易被冲刷的河堤两岸建起了堡坎。村里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吴大海又筹措修建了两座垃圾池,改善人居环境。


对于脱贫后仍有困难的群众,吴大海也尽力帮助。四郎肯得的小女儿登初当时只有4岁,却被查出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四郎夫妇一直没能带登初好好看病。吴大海得知这一情况后,报告了省委政法委机关党委书记刘晓卫。在省委政法委的协调下,登初来到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经过手术和康复,登初长大后能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走走跳跳。这个消息让四郎夫妇感激不已。


对于一人独居,身患风湿、大骨病的五保户贡热玛,吴大海经常到他家里看看,关心生活状况,有什么优惠政策也尽量予以优先考虑。


对于村里的青壮年,吴大海鼓励他们走出去,“出去工作、出去学习、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认识到变化和差距,也许能让他们更加自觉主动地拔掉思想上消极被动的‘穷根’。” 


故土


对村民外出务工的事,驻村工作队队员梁白龙很是上心。2020年春夏之交,趁着疫情形势向好、经济逐步恢复的有利时机,梁白龙便到处张罗着对接,鼓励村民们出去打工挣点钱。




作为“9+3”政策的受惠者,梁白龙尚在青年时便得以走出甘孜州,见识外面的世界。汉藏双语都精通的他,自然成为了外来干部和当地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


波他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已成危房,住在里面的老婆婆秋吉却说自己活不了几年了,不必麻烦村里改建。为了这事儿,驻村干部去了几次都没做通工作。梁白龙和熟悉秋吉的乡干部又去了几次,和秋吉拉家常聊利害,总算是让她同意。


有时当地村民对政策的不解和质疑,也宣泄到能听得懂藏语的梁白龙身上。“我们帮一名村民申请低保没办下来,在她面前我没少挨骂。” 梁白龙说。当兵退伍后来杨各乡工作5年,处在中间环节的梁白龙没少遇到这样的事情。“委屈的情绪要说没有,那是骗人。” 梁白龙告诉记者。


繁忙庞杂的工作让梁白龙应接不暇。5月19日是他的生日,没人记得,甚至连他自己都忘了。忙完一天,晚上回家,妻子端出蛋糕却提醒了他——忙忙碌碌中,一年又过去了。


作为甘孜州走出去的年轻人,重新回到这里,他的内心深处最清楚,故土和同胞的未来在哪儿。脱贫攻坚让他看到了希望,他便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心里怀着的是最朴实的乡土情怀。


游子


还有人选择背井离乡,投身脱贫攻坚事业。




陈邦超原本是泸州市古蔺县的一名教师。2015年,他考入色达县法院,成为执行局一名法官助理。3年后,他又主动申请到脱贫一线,成为县法院派驻杨各乡支巴村的一名驻村干部。


“你对那里不熟悉,条件又艰苦,就不要去了吧!”回到泸州和家人相聚的短暂时光里,妻子和父亲总是抓住机会反复劝说。


他动摇过。陈邦超坦言:“压力和艰苦超过了想象”。


然而每次回到村里,面对着村民,面对着脱贫事业,他又无比坚定:不能半途而废。




驻村扶贫的酸甜苦辣,色达县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李世恒心里清楚。他常常关心鼓励县法院下派驻村的干部们,做好后勤保障的工作。作为杨各乡脱贫的县级联系领导,李世恒也为法院的驻村干部们做出表率——村里有娃娃考上职高,他马上就到家里去鼓励慰问,还自掏腰包资助孩子上学。


受此感召,陈邦超在支巴村一待就是3年。从站在三尺讲台,手持教鞭教书育人,到走进茫茫草原,为村民做法律宣讲,陈邦超的角色在变化,没变的是那股执拗的责任感。


刚来支巴村工作时,陈邦超因为语言不通处处碰壁。和老百姓交流全靠翻译,至于别人说的到底是不是那么回事,自己说的别人到底听没听懂——陈邦超坦言:“我也不知道。”


对此困境,陈邦超向记者说了句大实话:“你连百姓的话都不会讲,百姓怎么信任你?怎么把你当自己人?”秉持这样的理念,陈邦超买来藏语书自学,平日竖着耳朵听老乡说话,两三年下来,竟把藏语也学了个七七八八。


他也曾因为政策的落实和执行问题,和当地村干部有过分歧,甚至争吵。陈邦超告诉记者,大家观念有分歧、做法有分歧,都是可以通过沟通和协调来解决的。关键是心要齐,劲儿要往一处使。


两年过去,在大家的努力下,支巴村有了可喜的变化。村民建起了漂亮的住房,还经营起了大棚蔬菜产业,人均年收入达到八千余元,日子越来越红火。


“我的人生舞台在田间地头、在广袤乡村,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有我热爱的第二故乡——康巴大地,他们也和我的父母儿女一样,是我至亲至爱的人和难以释怀的念想。”陈邦超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写下这段话。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已是不惑之年的他重新找回了青年一般的热情与理想。


理想


2020年6月,色达实现全县脱贫摘帽。告别贫穷的过往,走上了新的征程。


没有人感到轻松。身在基层的干部深知,脱贫仅仅意味着最低限度的保障,要实现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目标,依然尚需努力。


此时,省委政法委驻上甲斗村驻村干部的接力棒传到了李智勇的手中。帮助村民守住脱贫成果,走上致富奔康道路的责任,也压在了他的肩头。


上任以来,为详细了解村民需求,李智勇走村入户一家不落。没用多少时间,这名外来的干部就和当地村民熟络起来。每家每户情况如何,他心里都记得清楚。李智勇很喜欢村里的孩子。了解到此前患病治疗的登初的情况,他向记者表示,希望能给她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脱贫攻坚这么些年,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的杨各乡党委副书记扎西彭措看到了乡村面貌天翻地覆的改变,看到了村民逐渐好起来的生活,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尚需努力的所在。




2014年,扎西彭措来到杨各乡工作的这一年,也是色达县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年。作为驻村工作组一员的扎西彭措,为了精准识别贫困户,走入了每一户村民的家中。


后来要搞集体经济,有人提出养牛,有人提出搞旅游,有人想搞手工制品。扎西彭措和乡上的干部一合计,产业发展还得依托当地实际情况,照顾村民的接受程度。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先搞乡村酒店、建蔬菜大棚,乡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自此而始。


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让扎西彭措的心里对于本乡本土的贫困情况有本实打实的“帐”。他告诉记者,杨各乡自然条件恶劣,农作物结构单一,老百姓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不足,遵纪守法的法治意识不强,让保持脱贫成果、迈向全面小康仍有挑战。



面对当下,扎西彭措思考得更多是杨各乡的未来——他想要的很“多”,也很“实”。采访中,扎西彭措和记者探讨了许多可能:依托色达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乡上的旅游产业;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增加村里种植业的产值;还要针对性地增加就业技能培训,让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


扎西彭措心口子的这股“气”,现在看来一点儿都还没松。


未来


关于接下来的工作,乡党委书记兼派出所所长更登泽郎和乡长德甲也早在合计。“转变观念,拔除思想上的‘穷根’”,是他们对杨各乡脱贫的未尽之事的一致看法。




“村民的思想理念至关重要,关乎他们过上什么样的生活,选择什么样的致富道路。”长期战斗在公安维稳战线的更登泽郎是名不折不扣的“硬汉”。面对亟待脱贫奔康的父老乡亲,更登泽郎也不得不考虑怎么做好精神扶贫的“绣花功夫”。




“要把死板的东西弄成通俗易懂的,讲给他们听。”更登泽郎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搞起坝坝会、农民夜校,还把有共同爱好的老百姓组织起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成立多个宣讲队。老百姓喜欢什么,就选择到哪里去听。”


更登泽郎说,这些举措让干部和老百姓的关系一下子拉近许多。


更登泽郎还打算把乡里的老党员们集结起来,壮大乡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让这些老党员、老骨干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也是在基层树立党组织的威信,传递党的声音,让老百姓们知党恩、跟党走。”他说。




从小在这里长大,在杨各乡当了5年乡长的德甲则把目光聚焦于教育。德甲说:“斩断贫困代际传播,就是要通过教育,把孩子们的眼界打开、观念改变,让他们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目标。”


从娃娃读幼儿园,到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德甲都有自己的考虑。有村干部反映上甲斗的孩子到下甲斗读幼儿园,要走上十几公里路。德甲便组织调研,如果上甲斗的生源足够,便也建一所幼儿园。


如果乡里有人考上高中、大学,德甲打算帮他们申请奖励和补助。他深知乡里出个高中生、大学生的不易。“现在集体经济有这个能力,我们就鼓励孩子们出去读书。”德甲说。


以点带面,带动群众整体的观念转变——德甲在思考和探索着一个突破口。“我们以前都是睡着了,现在都被叫醒了。”一名村民的话,深深烙在德甲心里。随着村民不断“走出去”,外来的干部、游客不断“走进来”,村民的观念也在显著地发生改变。


2019年,长虹集团组织村里的孩子到成都。德甲仍记得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时,眼里闪动的光——他看到了未来。






往期推荐

1、再添福利!竞赛首日中奖名单公布,答题“秘籍”请拿稳
2、犯案21年后自首!最高检:依法不予核准追诉3、@在粤川籍农民工,异地维权再也不难了

来源: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祥玖 开永丽 蒋京洲 张磊

编辑:葛泓雨

审核:开永丽

为勤劳的法妹儿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