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灰头土脸”到“天蓝地净”太原降尘量四年下降超七成!

太原日报 2024-05-1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整洁而不失烟火气的背街小巷、干净舒适的休憩座椅、小而精致的开放式公园……说起家门口最大的变化,不少市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积尘越来越少了,可以席地而坐的地方越来越多了。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太原每月降尘量由2019年最高的22.4吨/平方千米降至2023年6.4吨/平方千米,下降71.4%。


  清洁城市“肌肤”,刷新太原“颜值”。每天,近3200辆各类环卫作业车辆穿行在省城的大街小巷,根据车载终端及传感设备判断实时作业效果,通过热力图清晰获知每条道路作业趟次以及各作业车辆在各路段的作业时间。2020年至2023年,市智慧环卫综合监管中心下发调度令共计1.6万余条,在车辆未增加的情况下,作业里程从2020年日均1.2万公里提升至目前4万公里以上。


  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还有“行走的天眼”——利用安装在150辆出租车上的颗粒物监测云平台,对六城区道路洁净度进行精密检测,每月通报市区10条污染最重和10条最清洁道路,“的哥”“的姐”兼职当起了环保“侦查员”,“流动式”监测也弥补了固定监测仪器分布不均匀的缺陷。


  扬尘治理就是要一微克一微克地抠。“对出土工地,每天巡查一次;对非出土在建工地,每两天巡查一次。”市城管执法队二大队执法人员王民介绍说。去年,城管部门巡查建筑工地5万余处(次),督促苫盖面积1127万余平方米,督促场地硬化面积61万余平方米,累计约谈建筑工地346次,发现并整改建筑工地扬尘问题2700余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510份,立案处罚扬尘隐患74起。


  城市“勤洗澡”,更要“穿绿衣”。2021年至2023年,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累计投资68亿元,森林质量提升42.48万亩,通道绿化533.2公里,村庄绿化491个,东山西山先后建成30个各具特色的城郊森林公园,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1.13万亩,实现了宜林荒山基本全覆绿,森林质量全面提升,林木覆盖率达到43%。与此同时,城市园林绿化累计投资103.4亿元,城区公园绿地数量达到375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0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85平方米,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6.1%。


  如果将所有绿化覆盖面积与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相换算,太原建成区园林绿地全年释氧量达8万吨、固碳量11万吨、二氧化硫吸收110吨、滞尘量6万吨,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任晓明 高岗栓)


短评



守护好群众身边的“微幸福”



晓明


  地处黄土高坡的太原,三面环山,曾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植被稀疏等原因,扬尘污染突出。在2019年生态环境部开始公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三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每月降尘量监测结果后,太原一度成为降尘量最大的城市。


  干净整洁的环境,既是城市面貌的“面子”,也是城市风度的“里子”。为告别“灰头土脸”,我市综合运用“科技+执法+管理”等手段,以“绣花功夫”破瓶颈、攻难关,啃下扬尘治理这个涉及面广、牵动性强的“硬骨头”,“绣”出市容环境的高颜值、高品质。每月6.4吨/平方千米的降尘量,已大幅低于9吨/平方千米的国家考核目标。


  让窗台上的尘少些再少些,让人们出了门可以放心地席地而坐,老百姓要的幸福都市,就是在这些事关痛痒的微小事情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能变好,不能变差!在一点一滴的变化中,老百姓都能感受到满意和幸福。


  让我们一起守护好群众身边的“微幸福”,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近期热点

奋斗铸就辉煌 实干赢得未来——热烈祝贺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

责编:雷永莉

编辑:谢姣姣

检查:王立君


▼ 打开名片关注

          本微信平台所发布的文章,除标注【原创】外均属网络转载,不代表本微信平台观点,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351-8222094 举报邮箱:tyrbsjb@163.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并州新闻客户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