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国情观察】高考四十年:一座不完美却不能拆的桥

2017-06-06 王诚 先锋

点上方蓝字“先锋”快速关注

声明: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号立场,仅供交流参阅。

 

友情提醒:欢迎转载,但请署名王诚,并注明来自金桥智库微信公众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喜欢我的文章可按文末二维码或点击蓝色“金桥智库”,轻松关注。入群交流请加微信:youxizhongzhi1456。

  这种震憾人心的画风也是中国奇迹哟


 明天就要高考了,写一写高考的那些事儿。近些年来,不断有媒体和精英揭露高考的蔽端,愈演愈烈,声讨高考之音高涨,大有要废除高考之势。“年届不惑”的高考会被杀死吗?沦为我们的记忆吗?我想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在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某些权力精英已经习惯了过河拆桥,但是要拆掉高考这座桥梁,还是要费思量的,弄不好可是要引发革命的。是的,不是“WG”,是革命。所以,今天的某些权力精英们既然已经对WG都已经恨得咬牙切齿,畏之如虎,那么再来一场革命,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为什么高考这么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这个不公平的社会里残存不多的公平尺度。是沟通社会上层与下层的最大桥梁,如果这个桥被拆了,那么这个社会两极分化的鸿沟,将无法弥合,日积月累,革命是必然的结果。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的某些权力精英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帜,不断通过顶层设计“过河拆桥”。比如当他们上学的时候,是不要交学费的,而且还有能保证生活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当他们掌权的时候没了,还要高收费了;当他们毕业时,是可以分配工作的,当他们掌权的时候,也没有了;当他们工作结婚的时候是有房子分的,结果他们掌权的时候也没有了。但是那些过河拆桥,拆的都是“小桥”(当且仅当相对于高考而言),而高考这个是大桥,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恢复高考是中国社会正常化的开始 

 在近代以来,由于内忧外患,中国人民开展史无前例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其彻底性在全世界各个大国中绝无仅有。这是一种天翻地覆、开天辟地的进步,革命的洪流扫荡了一切历史的陈迹、污垢,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的飞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奠定了一个伟大国家崛起的基石,筑就了一个古老民族复兴的地基。这一点是不容质疑,也是不可“软埋”的。它是新中国的立国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

 那么革命的首要目标是平等,是建立一个人人自由、平等、博爱的新中国。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革命是所有的国家当中最为成功的,无论是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十月革命、明治维新和美国南北战争,都远远比不上中国。更不必说印度的什么非暴力不合作革命了,那只是一个冒牌的革命罢了。

 反映在教育上,新中国的前三十年,中国的教育是以塑造平等的人为目标,以普及文化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国民为目标,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来普及文化教育。从这个角度上而言,前三十年的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甚至我们可以说比后四十年的进步更大。我们今天的一千多所高校大多数是在那个时期建立的,我们的大多数的中学、小学大多数也是在那个时代建立的,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夜校、夜大等等,从人均受教育年限这些量化指标来看,那个时代的成就,也是惊人的。不管怎么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树高千尺也是不能忘根的,没有前三十年的教育大跃进,哪来后三十年的“世界工厂”。

 正是因为前三十年的教育目标是以塑造平等的人为目标,所以我们看到农民陈永贵可以做到副总理,其它的也有很多。包括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只是一个中专生,在革命和建设的磨炼中,出类拔萃,成为一代伟人,世界性的领袖。这在我们今天唯学历论的时代,是不可想像的,因为连报考公务员的资格都没有了。

 人人平等,选贤任能,是革命的理想,但是这种理想落地太难了,虽然有领袖们的严格自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旧有的阶层虽然被消灭了,但是阶层的意识还在,皇帝没有了,皇权意识还在,贵族没有了,贵族意识还在。尽管领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不惜身败名裂,不顾自身和家人安危,发动了消除“皇权意识”、“贵族意识”等封建残余思潮的那场伟大的革命,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几千年历史的惯性太强大了,国际的大环境也不允许我们超脱于这个时代,而去以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追求那美政,“一跃冲向万里涛”(毛泽东《七绝·屈原》)。

所以,恢复高考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所谓的粉碎某某帮更大。它标志着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所积蓄的向前奋进的革命动能耗尽了,中国的革命已经够了,够彻底了,超越了那个时代了,跑到时代最前面去了,不得不停下来等一等这个世界。

“告别革命”是从恢复高考开始的,从此中国快速向一个正常社会回归,不管我们怎么说吧,改革开放也好,与国际接轨也罢,融入世界也罢,归根结底是恢复社会的阶层,回到正常的社会状态。而高考就是用来划分社会阶层的工具。

 

二、高考见证着“知识改变命运” 

革命年代好比是“快跑”,改开年代好比是“快走”。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虽响,但是毕竟人是有极限的,人性也是有惰性的。跑得久了,谁也受不了。于是切换到快走模式,进入后三十年。

不管高考有什么蔽端,但它终究是一种公开、平等的选贤任能制度,尽管到了后来“选贤”的成色大减,变成了纯粹的“选能”了。高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的天赋才能、勤奋努力等各个方面的区别,必然要使社会发生分层,只要这种分层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有序的,不会发生动乱的。而高考就提供了这样一种秩序,使人向上层流动的秩序。无论你的家庭出身、长相如何,在分数面前,所有人是平等的。

特别是在恢复高考的最初那些年里,虽然招生的人数不多,但是却调动了亿万人学习的激情。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也就是1977年,招生了27万人,报考的有500多万,录取率不到4.8%。但是却调动了亿万青年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应该说,最初的那些年,社会还是比较平等的,即便是北大清华这样的名牌大学里,来自农村的生源也要占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在那个年代,别说考上名牌大学,就是普通大学,甚至是中专院校,都是跻身社会上层的身份保证,因为上学时就可以拿到跟工人一样待遇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毕业后国家是分配工作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经是响彻那个时代的口号,也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见证。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百里挑一,至于名牌大学,更是万里挑一。等到今天,他们都成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当然也有一些开始退休了。四十年来,有多少平民子弟通过高考跻身于社会的上层,在社会分层的大洪流中,抢得先机,数不胜数,对于他们而言,高考就是一座改变命运的桥梁,一座通往天堂的桥。

等到97年大学扩招以后,随着大学生招生人数的大规模增加,更由于国家取消了大中专学生的分配制度,把大学生推向了劳动力市场。大学生的含金量下降,高考的桥梁作用也在下降。而公务员考试的推行,等于在高考之上又增加了一座桥梁,平民子弟要进入上层,还得再过一座桥,才能有望进入上层社会。 

 

三、高考是有缺陷的 因为人性本身就是不完美的 

 由于竞争的愈来愈激烈,高考的蔽端也越来越大。各种泄题、作蔽的丑闻层出不穷,每年高考都会有发生,相信今年也不会例外。同样,也会有一大波舆论出来质疑,甚至否定高考制度的。

衡水中学因为高考太出众被黑得够呛,谁说人家不注重素质教育呢?这不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吗?


 我们要评价高考,不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而是要从国家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1997年,多家中央报刊开展恢复高考20周年征文活动,从应征文章看出,无论是当时考上的,还是落榜的,都对恢复高考唱出发自肺腑的赞歌。不少人虽然高考落榜,但由于受过高考总复习的煎熬,学到了知识,养成了坚毅的个性,得到了一笔精神财富。说明在当时,没有多少人质疑高考的。

 而在高考恢复40周年后的今天,为什么质疑高考的声音越来越大呢?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高考制度呢?从过去四十年的实践来看,尽管高考有其局限,但总体而言,恢复高考40年来,通过高考的公平竞争,为高等学校选拔了千百万合格的学生,经过培养造就,许多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中国这些年的经济腾飞,与高考制度的恢复和不断改革密不可分。

 而且,高考还有几个方面的正面价值。首先是塑造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共同的价值观可极大的提升社会的效率,减少社会摩擦。其次,高考制度具有以考促学的功能,随着高考制度的推进,现在高考在年龄等方面的限制大大放松,对于推进全社会的学习氛围意义重大。再次,高考在传承和促进民族文化和教育发展,在这方面应该加大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等在高考中占分比重,以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发展。最后,高考在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等方面,也起着巨大作用,是在贫富分化的鸿沟中搭建的巨大桥梁,也是贫民阶层向上流动的希望所在。所以,我们在看到高考蔽端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它的正面价值。

  衡水中学的骄人战绩  让人大附中都相形见绌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底层放弃高考,顶层逃避高考,只有中产阶层在拼高考。也是很片面的,底层永远不可能放弃高考,不能以少数极端的例子来整体否定高考。中产阶层在拼高考方面,相对而言更有优势,也这是好事儿。至于顶层逃避高考,将子女送往国外,未必是好事儿。只是因为目前的许多制度是有利的而已,比如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国内哪怕是名牌大学的博士都不能自动获得户口,而海归的硕士却能自动获得户口,说实话当初我在办户口的时候,看到这个政策,还真心是震惊不已的。

 事实上,顶层送子女到国外,不是正好给平民阶层和中产阶层提供了更多的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吗?所以,我们要的不是否定高考,而是要改革高考,比如说增加“选贤”的成分,那些思想品德突出的三好学生,提供更多的加分机会;增加语文和历史等传统文化的比例,降低导致崇洋媚外的外语等科目的积分比例等。同时,也要改革与高考配套的政策。比如说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国家应该免除他们的学费,同时提供助学金,这也算是精准扶贫嘛,防止贫困家庭或平民家庭因学返贫;优先为贫困大学生推荐工作,特别是选拔大学生村官什么的;取消海归硕士落户一线城市的政策,要么一视同仁,海归硕士可以落户,那国内大学的硕士也应该可以落户,不然就是学历歧视了。等等。。。

 高考又何尝不是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不断完善的高考制度,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现实,与时俱进的高考制度。而不是像某些人那些倒洗澡水的时候,把婴儿也倒掉了。高考是一座不可拆除的桥梁,它是民族的生命之桥,国家的生命之桥,拆除了就会闹出大乱子来。我们应该让它更完善、更完美,因为教育是社会的根基。

 不管怎么说,高考是重构社会阶层的制度,是让社会各个阶层自由流动的桥梁,不管走过这座桥以后的人生会如何,当我们走向这座桥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无论望子成龙也好,追逐大学梦也罢,勇敢地投身其中,并取得好的成绩吧。一切竞技游戏都是勇敢者的游戏!当然,就算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在四十后的今天,高考也不再是唯一实现社会流动的桥梁,改变命运的机会,考不上还可以通过创业来改变命运。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转载请保留

        

转自金桥智库

 (注:转载的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号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