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反腐观察】五年反腐成就惊人: 打老虎280只, 捉狐狸7.46万只, 拍苍蝇199.1万只!仍有数十万"科教贪虎"待打?

2017-09-21 先锋

点上方蓝字 “先锋”快速关注

声明: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号立场,仅供交流参阅。



人民日报社论择要:201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长文,回顾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政绩”。文章明确表示,这5年当局最大的亮点是反腐败。文章列出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共立案审查(老虎级别)中管干部280多人、(狐狸级别) 厅局级干部8,600多人+县处级干部6.6万人 ;共处分(苍蝇级别)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3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64.8万人” 。文章表示,反腐败斗争未有穷期,“打虎”步伐一刻不停,谁也当不成“铁帽子王”。值得关注的是,7月17日 "当代包公"老王书记也曾在《人民日报》发反腐回顾文章,表示“十九大”后巡视工作将继续进行,“更好发挥利剑作用”。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社论两篇:



1

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砥砺奋进的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成就述评

本报记者 温红彦 盛若蔚 姜 洁 孟祥夫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18日   01 版)

  

激浊扬清,大道之行;时光流转,不忘初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这场“输不起的斗争”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要问这5年党和国家工作中最大的亮点、最得人心的是什么?最具共识的回答一定是:反腐败!  

——查处腐败大案要案毫不手软,形成强大震慑效应。截至今年6月底,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80多人、厅局级干部8600多人、县处级干部6.6万人;  

——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效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截至今年6月底,共处置问题线索236.2万件,立案141.8万件,处分140.9万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5.4万人;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党风带动政风民风好转。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万多起,处理24万多人;  

——狠抓国际追逃追赃,让腐败分子无藏身之地。截至去年底,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人,追回赃款86.4亿元,目前已有45名“百名红通人员”落网;  

——推动正风反腐向基层延伸,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截至今年6月底,十八大以来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3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64.8万人;  

国家统计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由2012年的75%增长至2016年的92.9%。  

正风、肃纪、惩贪,“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短短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路子,书写了一个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崭新篇章。

  

                         (一)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这使我们党与腐败水火不容。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反腐败一直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拾阶而上,大型花岗岩浮雕上方,“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的红色大字遒劲有力。中央机关反贪污浪费斗争的总结、最高特别法庭审判熊仙壁的判决书……“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室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无声地述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68年前的七届二中全会,转折关头、“赶考”路上,毛泽东及时发出警示。  

“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28年前,改革开放“航行”途中,邓小平在《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的谈话中发出这样的警示。  

“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向全党发出警示。  

三个历史时期,三次深刻警示,贯穿其中的,是深切的历史忧患意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对我们党构成最大危害的不是别的,就是腐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以力挽狂澜的气魄和胆识,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作出了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硬仗的战略决断,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取得成效之大有目共睹。  

——“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2015年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清醒指出,我们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2016年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但是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必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2017年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这样的重大判断,指出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  

从处于“胶着状态”,到“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再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分析判断实事求是、鼓舞人心。

  

                            (二)  

压倒性态势的形成,对于反腐败斗争具有极大的意义。它既是阶段性成果,又为继续推进反腐败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决胜条件,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全党全社会战胜腐败的信心。那么,对这种压倒性态势,究竟应该怎么看?  

压倒性态势,体现在政治意志上。  

反腐败,首先是一种政治决断。反腐败会动许多人的“奶酪”,阻力之大可想而知;有些问题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想解决,但就是很多年解决不了。  

“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啊!”“腐败问题对我们党的伤害最大,严惩腐败分子是党心民心所向,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反腐败的重大意义反复强调,许多论述直击要害、振聋发聩。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这是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认识上的清醒是政治决断的前提。对反腐败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意志品质顽强、领导坚强有力,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党的最高领导层这种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决心,是反腐败斗争能够取得成效并形成压倒性态势的关键所在。  

压倒性态势,体现在人心向背上。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反腐败是党心民心所向。5年来,反腐败斗争不仅有力清除党的队伍中的腐化变质分子,更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回应人民期盼,厚植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往“高处”看,“打虎”步伐一刻不停。一个又一个贪腐高官的落马,不断传递出强烈信号:党内从来没有“丹书铁券”,谁也当不成“铁帽子王”!这样的高压反腐,群众怎会不欢迎?这样的铁腕惩贪,百姓焉能不支持?  

朝“低处”瞧,“拍蝇”力度持续走强。严厉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小官巨贪,坚决打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快查严处脱贫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这些可见可感极具显示度的“精确打击”,收获的是群众由衷的点赞。  

从中折射的,是人民群众对正风肃纪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信心逐步提升;从中验证的,是“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一朴素真理。  

压倒性态势,体现在实际成效上。  

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备受关注。在这个中国最高纪检监察机构联通外界的网站上,每一次“纪律审查”板块的信息发布,都引发海量点击和如潮热议。  

不论涉及什么人、不论职务有多高,都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坚决查处,形成了强大震慑,既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也使广大党员干部明规矩、知敬畏。数字的大幅攀升,为“腐败存量逐渐减少、腐败增量有效遏制”增添了有力注脚。  

曾经,“上百份文件管不住一张嘴”,而今,八项规定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各种群众反映强烈的消极腐败现象销声匿迹,党风政风和整个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压倒性态势,体现在制度建设上。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体现了对全面从严治党内在规律的深邃思考和深刻把握,把我们党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认识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5年来,我们党更加注重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必须长期坚持的上升为制度规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制定和修订了80余部党内法规,基本形成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为主干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制度笼子在越扎越紧、越扎越密的同时,制度的执行力亦得到空前释放,逐步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不断健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正在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压倒性态势,还体现在国际影响上。  

曾几何时,西方总有人利用腐败问题对我国的政治制度说三道四。十八大以来,这样的论调在国际上越来越失去了市场。有外媒评论,中国当前的反腐败成绩,是“足以同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极大消除贫困相提并论的一个巨大贡献”。  

国内“打虎”“拍蝇”,国际“天网”“猎狐”。随着一批潜逃海外多年的贪腐分子归案,中国反腐用有力的行动证明,海外不是法外,出逃不是出路,海外决不是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不管腐败分子跑到哪里、跑出去多久,都要一追到底、绳之以法。  

事实摆在那里: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样的反腐力度和成效,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在强力肃贪反腐的同时,经济社会大局继续稳定向好。  

随着反腐败斗争成效凸显,中国反腐开始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不仅赢得国际社会尊重,也推动构建国际反腐新秩序。中国正成为国际社会反腐败的一面旗帜。

  

                           (三)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腐败是当今世界性难题。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反腐败不会亡党,只会使我们党更加坚强有力。举世瞩目的反腐败成就靠什么取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党内不断掀起学习教育新高潮,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全党集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剖析问题、深挖根源,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严格的党性锻炼;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关键少数”聚焦不严不实问题,不等不拖、立行立改,进行了又一次集中“加油”和“补钙”;从2016年2月开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学做结合、边学边改,夯实信仰之基,筑牢信念堤坝,争做合格党员。  

一次又一次的集中学习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返璞归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实行以上率下,压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以上率下,是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问题“破题”、从八项规定做起,始终带头学、带头做、带头抓。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全党作出表率,树立了光辉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做到守土有责。”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从山西发生塌方式腐败案后相关党组织被问责,到辽宁拉票贿选案查处34名中管干部,“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不仅抓住了、更牵牢了;同时,纪委监督责任也一步步压实,因监督不力被问责的纪检干部相继曝光。  

压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必须以强有力的问责做后盾。数据显示,自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全国共有6100余个单位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300余个纪委(纪检组)和6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强化问责,也成为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鲜明特色。  

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务实管用的体制机制。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见了真章、收到实效。  

明确职责定位,解决纪委“干什么”的问题。中央纪委落实党中央要求,把更多力用在执纪监督主业上。把“办案”改叫“纪律审查”,把“案件室”改称“纪检监察室”,把“案件线索”规范为“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这些看似文字的微调,绝不只是称谓的改变,更带来内涵的深刻变化,折射出职能的重大转变。  

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解决纪委“怎么干”的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改进监督执纪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四种形态”有效运用,破除了干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两极化现象。广大干部真切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监督就在眼前,进一步强化了纪律和规矩意识,做到知敬畏、明底线。  

擦亮巡视利剑,形成强大震慑。党中央把巡视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对深化反腐、形成震慑起到了重要作用。5年间,中央巡视组开展12轮巡视,共巡视277个党组织,对16个省区市进行了“回头看”,对4个中央单位开展了机动式巡视,兑现了全覆盖的政治承诺。巡视,成为正风肃纪、肃贪反腐的国之利器、党之利器。  

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反腐败制度安排。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这一重大举措,有助于解决行政监察覆盖范围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纪律与法律衔接不畅等问题,从而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面覆盖。北京、山西、浙江正在开展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蹄疾步稳,已取得重要成果。  

坚持常抓不懈,让廉洁自律成为习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作风建设这一“先手棋”开始,抓正风肃纪突出“常”“长”二字,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让好风气成为常态、使廉洁成为习惯,使领导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布八项规定只是开端、只是破题,还需要下很大功夫。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5年来,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发扬“钉钉子”精神,明察暗访,不留死角;紧盯中秋、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严肃查处公款吃喝送礼、出入私人会所等突出问题;同时,借助巡视“回头看”,中央巡视组还严厉查处“一桌餐”“不吃公款吃老板”等新“冒头”问题,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倒逼作风深度向好。  

净化政治生态,标本兼治久久为功。反腐败,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廉洁文化。5年来,“出重拳”“下猛药”强力反腐,治标为治本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高强度制定修订党内法规,编织起正风反腐的制度笼子,而且让笼子越织越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牢牢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一管党治党法宝,回归党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  

民主生活会开出高质量,干部红脸出汗、身心通透;组织生活会提升“含金量”,党员党的观念和组织意识不断提升;“三会一课”焕发新活力,党员干部听得进去、学得到位……一次次思想升华,一次次重温初心,只有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里才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就是我们党不断自我净化、回归初心的过程。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正未有穷期。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巩固扩大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在历史性赶考中不断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部门全面加强干部监督

从严管理监督干部 促进忠诚干净担当(砥砺奋进的五年·全面从严治党)

                              本报记者 吴储岐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从严治吏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举措来抓,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各级组织部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全面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有力组织保障。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

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管权治吏的要害,严肃查处用人腐败,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用人之风真正纯洁起来,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切实加强选人用人监督,严明组织人事纪律,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充分运用巡视这把利剑,全覆盖开展选人用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形成震慑。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是巡视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中央巡视工作从围绕“四个着力”到紧扣“六项纪律”再到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深化政治巡视的过程,选人用人检查的政治站位不断提高、政治定位更加精准。结合中央12轮巡视,中央组织部派出93个检查组,对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235家中央单位党组织选人用人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中,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少数,深入查找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发挥不够,党管干部原则、好干部标准坚持不力,存在“四唯”等问题,着力查找违反用人程序、规定和纪律等问题,着力查找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发现问题敢较真,反馈问题不留情,整改问题见实效。累计发现问题1600多个,督促制定整改措施4300多条,纠正违规任用干部1603人,给予党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4483人次,移送司法机关218人。各省区市和部分中央单位结合实际开展选人用人巡视巡察工作,切实加大选人用人监督力度。通过上下联动、全面用劲、重点发力,进一步把选人用人的纪律和规矩立了起来,把好干部标准和正确用人导向树了起来。  

换届风气好坏,直接影响换届工作成败。2016年新一轮地方领导班子换届开展以来,按照中央确保换届风清气正的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部门深刻汲取湖南衡阳、四川南充和辽宁破坏选举、拉票贿选案教训,以“零容忍”政治态度严明换届纪律,打出一套“组合拳”:划出纪律红线,鲜明提出“九严禁”纪律要求和“九个一律”的处理规定;紧紧扭住责任这个“牛鼻子”,抓牢压实地方党委和有关部门等“五大主体”的责任;突出警示教育,以3起典型案例为素材拍摄警示教育片《镜鉴》《警钟》,强化“四必看”“四必训”“四必谈”纪律教育要求,通报河南三门峡市原市委书记赵海燕、西安市委组织部原部长钟健能等9起顶风违纪案例;强化督查督导,层层开展换届风气巡回督查和重点抽查,对换届选举进行现场督导;坚持“凡提四必”,严把人选政治关、廉洁关;畅通监督渠道,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反映,严肃查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通过加强监督、严明纪律,这次换届风气实现了明显好转和根本变化,为换届工作平稳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证,成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生动实践。  

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以“钉钉子”的精神抓住不放,接续用力,久久为功。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突出重点、有的放矢,采取切实措施深入开展系列专项整治。开展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专项治理,全国共清理消化4万多名超配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各地各单位按职数配备干部的规矩意识显著增强;开展配偶移居人员专项治理,出台配偶移居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和配套文件,注重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全国共排查出副处级以上配偶移居人员5000多人,对其中1300多人任职岗位作了调整;开展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证照专项治理,累计登记备案994.9万多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因私证件做到应备尽备、应交尽交,对违规办理和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违规出国(境)的3.5万名领导干部作出严肃处理;开展干部档案造假专项治理,从严查处档案造假行为,对国家安监总局原局长杨栋梁等6起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开展干部“带病提拔”问题专项治理,共对4075名“带病提拔”干部任用过程开展倒查,对682名责任人追究问责。这些专项整治,将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求落到实处,扫除了一些用人上的顽症积弊,使用人风气更加清朗。

  

磨砺检验对党忠诚老实的“试金石”

中国特色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作用充分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要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强调如实向党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对党忠诚老实的“试金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并开展抽查核实工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让铁规发力,使其成为全面从严管党治吏一把利器。  

从“只报不查”到“又报又查”,从部分查核到凡提必核,抽查核实的比例和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1月,中央组织部印发《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试行)》,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抽查核实;2015年全面实行“凡提必核”,凡是拟提拔为副处级以上干部人选、拟列为后备干部人选以及进一步使用人选等,都要进行重点查核,并将随机抽查比例由3%—5%提高到10%;2016年,对查核发现领导干部的家庭财产明显超过正常收入的,探索开展财产来源合法性验证。截至目前,全国共查核副处级以上干部120多万人次。报告制度日益深入人心,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自我监督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实报告率不断提高。  

“瞒报非小事,说谎有代价。”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坚持把抽查核实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忠诚老实、清正廉洁的重要参考,运用到干部工作中,在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监督、防止“带病提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因不如实报告等问题,被暂缓任用或取消提拔重用资格、后备干部人选资格1.1万人,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检查10.38万人,诫勉1.98万人,组织处理651人,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609人。在查核结果运用上讲认真、敢较真,使报告制度管到位上、严到份上,形成硬约束,促使领导干部极大增强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自觉廉洁从政、廉洁齐家。  

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提出进一步要求。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执行报告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2月,中央出台新修订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和新制定的《查核结果处理办法》,坚持分类管理原则,抓住关键少数,进一步明确了报告对象范围、报告事项内容、抽查核实要求、漏报瞒报认定及结果处理。中国特色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的建立完善,充分彰显了管党治党的制度自信。

  

坚持抓早抓小严格日常管理监督

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就是厚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日常管理监督中,敢于较真,注重日常,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体现组织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2015年6月,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细则》出台,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把落实《实施细则》作为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抓手,强化监督重在防范的理念,抓在时时事事处处,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综合运用干部考察考核、巡视、选人用人检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经济责任审计、信访举报等成果,抓住苗头,找准病灶,不断增强提醒函询诫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结合确保地方换届风清气正、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点工作,教育提醒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切实做到守纪律、敢担当、善作为。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时,受到函询、诫勉的领导干部要在会上对有关问题及改正情况专门作出说明,起到了干部本人接受监督“有则改之”、其他班子成员受到警醒“无则加勉”的效果。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上率下,带头谈话,推动这项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明显提升。《实施细则》出台以来,共对干部提醒函询诫勉63万人次,其中仅今年上半年就达17.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32.6%。通过常态化的“咬耳扯袖”,让干部真切感到组织就在身边、监督就在眼前,体现了对干部的关心爱护、促进了干部健康成长,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扎紧织密制度笼子

不断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体系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注重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有关部门先后出台20多项政策法规,在完善干部监督制度体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出台加强干部选任工作监督意见、纪实意见,要求把严格监督嵌入选人用人各个环节,做到全程留痕、全程纪实,督促严格按照规矩办事。修订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明确了“树立一个正确用人导向”“两个不得”“三个不上会”“凡提四必”“五个不准”要求,强化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防止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等问题,立明规矩、破潜规则。制定干部人事档案造假处理办法,为严肃查处在“三龄两历一身份”等干部档案信息上弄虚作假行为提供了有力武器。会同监察部、环境保护部等9部委,制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和追究问责的“倒逼”作用,督促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生态责任意识,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上海、北京、广东、重庆、新疆等5省区市按照中央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开展了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试点工作,为完善相关制度作了探索、积累了经验。一项项政策法规的制定出台,延伸拓展了制度链条,扎密扎牢了制度笼子,充分释放了制度在管党治吏上的力量。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从严治吏也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思路举措,纵深推进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转自北京论坛

(注:转载的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号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