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锐眼观察】教育西化能"吃人” 寒门博士之死谁之过?

2018-01-25 王诚 先锋

点上方蓝字“先锋”快速关注

声明: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号立场,仅供交流参阅。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去年圣诞节,一个寒门博士自溺身亡。他叫扬宝德,西安交大药理学博士,是他们村里的第一个博士,却在最美的芳华里凋零了。从照片上来看,他是一个帅气、腼腆、可爱的大男孩,到底是什么将他推向了绝望之冬,走向了人生的终点,他有一个相爱的女友,他父母双全,他还有兄弟姐妹,他理当坚强地活着,奈何却独自走过了奈何桥。

 最近热映的电影《无问西东》有句台词燃爆了网络:“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但是对照扬宝德的悲剧,在我听来,不免有“何不食肉糜”之感。而且无病呻吟,虚伪至极,明明屁股坐在了西方,却说无问东西,可惜中国的傻子不够了。扬宝德的自杀算不算是“行他所行,听从内心”呢?显然应该是算的,他在用他的生命做无言的抗争,反抗剥削和压迫。教育的西化改革让学生沦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甚至是免费的劳动力,人家好不容易从农村考上名片大家的博士,可不是为了给导师做免费的保姆的,甚至还有不可描述的“潜规则”,如果那位周教授的预谋得逞,那就是免费的XN,老实说我不想用那个词来玷污一个逝去的年轻的生命。

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自杀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全国每年少说得有上百起,学士、硕士和博士都有。其中关键的原因还在于教育的过度西化,导致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偏差。在现行的西化教育制度下,学生沦为了弱势群体,缺乏应有的保护机制,就连检察日报这样的报纸刊文也是不痛不庠地说,要降低换导师的门槛,好像只要换个导师容易了,就不会有学生自杀了似的。如果基本的大环境没有改变,还是西化派主导高校,换个导师也不过是出了虎口又入狼窝。现在全国频发的男教授性侵女生,男学生沦为导师廉价劳动力的现象,绝对不是换一个导师就能解决的。

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是要学习它好的方面,而不是学习它坏的方面。在西方,教授的权利很大,学生能不能毕业基本取决于导师,无论硕士还是博士,都是导师刀板上的肉。在美国读个博士要读五年,这还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给你延个两三年也是家常便饭。像中国的留学生在美国,如果没有全额奖学金的话,基本上一般家庭承受不起沉重的学费,五年博士读下来,至少得150万到200万。而且导师可以用各种理由不让你毕业,留下来做免费的或廉价的劳动力。许多学生为了能顺利毕业,给导师送钱,送车,甚至请导师去不可描述的地方高消费,也不稀奇。正因为如此,美国博士的毕业率很低,平均只有一半左右,能够在五年内按期毕业的只有四分之一。

但是这些美国高等教育不好的一面,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大家都说美国教育好,要去美国留学。去年的章颖莹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去美国留学的巨大风险。其实除了章颖莹,去年十月还有一个北大毕业美女学生在美国犹他大学香消玉殒了。她在美国读博士读了七年,七年期间发了六篇论文居然还毕不了业。最终也是一个人悄悄地从著名的金门大桥跳了下去,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她的绝望和沉默而决然的抗争与扬宝德如出一辙。如果她留在北大断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年我们一个同学毕业时遇到挫折,心理状态出了问题,是他的导师手把手教他写完毕业论文,结尾部分据说还是导师写完的。这就是为什么善良比知识更重要的原因。

我们现在的社会舆论和主流媒体都在歪曲和贬损过去的社会主义教育,为教育的西化改革扫清障碍。但是,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真正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还是毛泽东时代培养的教授比例要高得多,就像扬宝德所在的西安交大,原来是解放初从上海迁到西安的,老一辈的教师都有很强的报效国家的情怀,抱着为国家造就人才的理念从大上海奔赴西北,从零开始建设起来了一座中国名牌大学。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西化改革,我们看到了一些教授开始变成了精致利己主义的“叫兽”。

 我们从扬宝德的女友所披露出来的信息和其它方面内容来看,周筠作为一个导师,占有欲极强,不是老板胜似老板,甚至于我们可以说,一般的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占有程度,还比不上她。她给扬宝德取亲妮的外号,不准学生出去兼职赚钱,以便可以陪她去超市买东西。当然不止是买东西,她甚至跟扬宝德说,毕业论文可以用零碎时间写出来,重要的是把她伺候好,晚上12点之前必须保持电话畅通,随叫随到。给她做的各种杂务包括换窗帘,浇花,打扫卫生,洗车等等。

当然除了要求扬宝德给她干这干那以外,她还有别的小心思,不可言说的调戏,暧昧和暗示。这个其实就是所谓的潜规则,你懂的。比如说问扬宝德自己穿的衣服搭不搭,好看不好看;比如说干涉扬宝德与女友的关系,明明人家两情相悦,恩爱有加,却说他女朋友人不好,让他换一个;还跟他说某个女孩喜欢他之类的。比如说蒙骗扬宝德可以推荐他去美国留学,喝了酒装疯卖傻等等,这些言行,都指向一个目的。男教授对于女学生的性骚扰和性侵会更为直接,像前一阵子北航暴光出来的陈小武教授,而女教授对于男学生的性骚扰则要含蓄得多,也更致命得多。



如果说这位周教授只是针对扬宝德一个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她对扬宝德有好感,甚至可以说心生爱意。但是问题是她不只是欺负扬宝德一个人,从扬宝德的同门聊天纪录来看,似乎几位师兄弟都是对她颇为不满,只不过是敢怒不敢言,屈服于她的淫威,而且几个人都想换导师,还开玩笑说一起跳楼。没想到结果悲剧就真的落到扬宝德身上了。


 我在《芳华》的罪与罚 拷问我们时代的良知里曾经写过:我一直认为,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永恒之父,所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财富,不是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也不是两弹一星和现代化的军队,甚至也不是毛泽东思想,而是那“至善”的力量,支撑着我们这个政党和国家一次次地渡过难关,每一次危机都有人挺身而出。而今,这个我们习以为常,并肆意挖掘的“至善”的金矿,也快要被我们挖得差不多了,我们还有多少“善良”可以消费和浪费?这关系到我们的国家生死存亡,当最后一块善良的金矿被挖空的时候,就是我们这个国家消亡的时候。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告别崇高”,“告别革命”的口号下,光明正大的挑战和突破社会的道德底线,一直到今天,我们这个国家所留下来的善良的金矿已经不多了。同胞们,且行且珍惜,每一份善良都弥足珍贵!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有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正是这种精神,才有了文工团里的芳华,才有了刘锋。但是当芳华落尽,我们看到刘峰的结局,我们是否还愿意相信这一句话?善良在邪恶面前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当越自私的人越能窃居高位,高据于庙堂之上,不用外敌来征服,这个国家也会自然走向崩溃。越自私越精英,越做恶越有钱,成了过去几十年我们这个社会的“潜规则”。

    扬宝德是一个善良的人,据他的室友张寒回忆,杨宝德很少对别人说不,“基本上能帮的都会帮”。读研后,他免费帮同学修了上百次电脑。可见他是一个乐于助于而又不懂得拒绝别人的人。他的女友吴梦对他的评价是“很靠谱”,交给他做的事情都很放心。不久前,她过生日,她事先告诉杨宝德,花钱买的礼物不要。杨宝德寄给她一个摩天轮相框,淘宝上买的,几十块钱,照片是他自己制作的。吴梦很开心,罕见地在朋友圈中秀了一把恩爱。但是善良的人并会总是得到珍惜,相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才是常态。

   周筠就是搾干了扬宝德的善良的人,她让并不擅长交际的扬宝德陪她出入各种饭局,给她挡酒,经常把扬宝德灌得醉熏熏的回宿舍,这无疑会非常影响扬宝德的学习和研究。除此之外,周筠还让扬宝德给她浇花、打扫办公室、拎包、洗车、拿水、给她买东西、去停车场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装窗帘等等。最大限度地搾取扬宝德的剩余价值。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扬宝德第一次自杀了,在去年5月,扬宝德就差一点自杀身亡了,只不过因为当时女友吴梦从北京到西安看他,他在临终了的最后一刻想到了还是先见一见自己的女友,才得以幸存。那一次则是因为他给自己的硕士生导师写了一些材料,结果被周筠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具体说了什么也没人知道。反正结果就是他一个人步行到秦岭大山中,一天一夜,走了20多公里要寻短见,我们可以想像他是经历了怎样的天人交战。一直到第二天晚上,杨宝德终于回到他的出租屋内,身上到处都是被树枝和小石子刮蹭的伤痕。发疯似地找了他一天的吴梦,紧紧地拽住他,她哭得颤抖,但他却没吭声。

    扬宝德去世之后,也是她的女友在微博上公开了此事,但还没有引起大的反响,后来又通过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此事,这才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多数人都在为扬宝德感到惋惜,为扬宝德的亲人感到痛心。但是却也有人在扬宝德尸骨未寒之际,对他冷嘲热讽。像某个女作家六六之流,就在微博里面说,“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脑子里想什么?装个窗帘、买个菜、打扫个卫生就委屈死了? 到底是个村娃,自视甚高。俺们跟师,出门拎包抱着被子,鞍前马后办入住,洗洗涮涮还生怕师父不满意。人哪!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所谓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的,也是做人的道理。你伺候伺候老师,那不是应当的吗?”

    六六的言论引发了众多的批评,但是她的话无疑说明了像扬宝德的遭遇是普遍存在的(当然我没有)。但即便有人适应了那种潜规则,并从中受益,也并不等于所有人都必须遵守那种潜规则。要知道民国的时候,某些人当汉奸、伪军也能当出高潮来,你总不能说当汉奸也高尚吧?这个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了,我们还真不知道六六到底把他的导师伺候到了何等程度,但看她的轻描淡写,估计程度要深得多。扬宝德是宁死不从,不屈服于周教授的淫威,但六六可能是乐于迎合,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吧。老实说,虽然现在大学里面,教授欺负女大学的比较普遍,但是有心机的女生勾引男教授的情况也并不是没有,还有女学生小三成功上位的也不鲜见。

   但是六六在这个时候放出如此刻薄冷漠阴毒的话,就不能不让人齿冷了。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许她那句“人哪,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说出了心声。有人愿意跪着生,有人愿意站着死。此事古难全,何必用自己的卑微去遮掩别人的光辉。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扬宝德同学,一路走好,愿意天堂里,没有潜规则!

 (注:转载的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号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