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观察】戴旭:什么才是真正大国决胜的战场?

2018-03-01 戴旭 先锋 先锋

点上方蓝字“先锋”快速关注

声明: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号立场,仅供交流参阅。

在苏共的行政结构当中,苏军的总政治部是苏共中央书记处下设的一个部,具有单独的指挥链条,依靠这种独特的组织系统,列宁的战争观,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这样一种传统(曾经是苏军建设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是苏共统一军队,统一军队意志的思想基础。

在卫国战争期间莫斯科会战的时候,苏军316步兵师一个指导员克罗其克夫,在向敌军坦克冲过去的时候喊了一句话:俄罗斯大地辽阔,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通过这样苏共这样一个大的政治体系迅速传遍了全军。成为从司令员朱可夫到士兵的一个战斗口号。一下子凝聚起所有会战部队的战斗意志。以致于后来希特勒专门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要把战场上抓到的苏军的政治委员就地枪毙。正是由于苏共的这样一个政治工作系统,在二战最艰难的时刻,鼓励、支撑了全党全国全民的信心和意志。顶住了德军的强大的进攻,最后反败为胜。

美国也非常清楚苏军真正的战斗力在哪里,所以才制定了这个文化战略。用腐蚀渗透而不是直接对撞的方式战胜苏军。

在美国的信息思想战的诱导下,首先是苏军的总统帅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与新思维,让军队的政治思想基础被釜底抽薪,这个政治新思维首先使苏共军队失去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这个时候军队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等思潮泛滥。而苏联的各种舆论媒体对国家政治制度的攻击和对苏联历史的自我否定、自我丑化,一方面从根本上动摇了广大官兵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在军队内部造成了深度的思想和组织分裂。造成了支持改革的与反对改革的、积极参加的与消极厌恶政治活动的将校级军官互相之意严重对立。在1986年到1991年军队维护秩序的一系列事件当中,每当军队与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戈尔巴乔夫和苏共政治局的一些人都采取模糊责任的方式指责军队。特别是在1989年4月第比利斯事件中,戈尔巴乔夫在媒体上公开指责按照他和政治局的命令维护法律秩序的空降兵和内务部队,当时任106空降师的师长中列别德在回忆录当中曾经说过,“这一事件使得军官对党的领导的态度开始向危险的方向转变,随便作战师、团,拖延或拒绝执行命令的事情不断发生。”

苏共从组织上放弃对军队直接领导的直接后果是,一个人就可以拉走一支军队,军队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倒戈。所以在1991年“8.19”事件当中,以格拉乔夫司令为首的空降兵进入莫斯科,本来是执行控制俄罗斯共和国办公大楼的任务,那么反而是格拉乔夫阳奉阴违以执行国防部命令为名,实际上是支持分裂势力,阵前突然掉转枪口;以克格勃将军卡尔普西为首的“阿尔法”行动小组,阵前也拒绝执行克格勃总部下达的强攻白宫抓捕叶利钦的命令;而空军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先是以天气不适宜飞行为由延迟运送空降兵的运输机起飞,后来又引导机群错降机场,使空降兵没有办法在预定的时间内集结,同时他还直接向叶利钦表示空军支持他。苏共,苏联政府由此失去了对国家的掌控,“8.19”事件不到一周苏联共产党即土崩瓦解,到年底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就彻底解体了。

与苏共主动放弃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联国内的各种反对派、所谓的民主派加紧拉拢腐蚀军队当中亲自己的势力。在1995年10月25日,克林顿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一次秘密会议上说:“最近十年来对苏联及其盟友的政策清楚表明,我们所采取的清除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最强大军事联盟的路线是多么正确。我们利用苏联外交的失误,戈尔巴乔夫及其一伙的非同寻常的自以为是,其中还包括利用那些公开站在亲美立场上的人,我们获得了杜鲁门总统想要通过原子弹从苏联获取的东西”。

到了1999年美国运用类似的手段推翻了南斯拉夫的米各舍维奇政权并且将南联盟肢解。

从发明互联网的那个时候起,美国又意识到新战略机遇又来临了,其实在这十年间美国已经开始将控制的重点从传统的媒体转向网络平台,作为互联网的发明者美国是占尽了先机,目前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最大的门户网站,最大的视频网站,最大的短信平台和最大的社交空间,全部为美国所有。有了这种强大的软实力基础美国接着要做的就是从虚拟世界获得真实胜利,“阿拉伯之春”就是他们现代信息思想战的第一次全面实践。

2001年美国国防部委托兰德公司写一份美国全球软实力的战略报告,明确提出了五项建议:

1,在世界各地扩张网络连接,特别是要连接到那些不喜欢美国思想观念的国家;

2,把在世界范围推行信息自由传播作为美国的权力;

3,开发多层次信息分享系统,不仅是确保信息安全,更重要的是制造全球性的信息分享空间,以便公开讨论某些话题;

4,创建一个“特种媒体部队”,可以随时派遣到发生冲突的地区,搜集与传播信息;

5,在国家与非国家组织,特别是与非政府建立一个更紧密的协调行动机制。

兰德公司是向来以参与制定美国国家战略著称的一个机构,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份报告当中蕴含着美国战略的一个重大变化。这一年发生了“9.11”事件,一个星期以内美国各个主要电视台全部中断了正常的节目播出,24小时不间断的发布“9.11”事件的现场报道和相关访谈。在政府还没有对“9.11”事件正式表态以前,诸如恐怖分子袭击美国,在对美国宣战,美国在面临新一轮的战争等等。这种舆论的主题词已经充斥了各个媒体的头版。这种步调一致的战前宣传为美国政府发动反恐战争提供了强大的心理基础和民意支持。随后美国主战派这个意见在美国民众当中就占了上风,对小布什总统的支持也一路飚升,随即美国就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也就是在真正的军事战争开始前,美国先打响了舆论战。

白宫任命了曾经任世界两大广告公司的主席的夏洛帝.比尔斯为美国国务院负责“公共外交”的次国务卿来协调政府和媒体之间的联系。比尔斯不仅在注意占领世界重要的媒体平台,还非常注意以舆论重塑美国的形象,为美国的战略服务,她说“恐怖分子对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的攻击不是对美国的攻击,而是对全世界的攻击,反恐战争也不是针对伊斯兰教的战争,而是反对恐怖分子及其包庇者和支持者的战争。所有国家必须站在一起,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她还非常内行的指导美国和西方的媒体,她说在报道这个事件当中一定要重视塑造信息方面的情感冲击力,认为美国必须持续不断地给政府常用的那个枯燥的言辞当中添加富于人性的画面,比如说如果你把这次恐怖分子对世界贸易中心的攻击,只是看做一座大楼的倒掉,那你还没有理解它的真实意义。但是如果你要这样报道:有多少孩子在那一天变成了孤独,有多少人还在悲恸地哭泣,那你就会记住这个事件。

所以美国的媒体后来就在渲染悲情这个方面几乎是博得了全世界的同情,大家还没有意识到当大家同情这个事件的时候他已经陷入了美国舆论思想战的一个设计当中。在美国发出打击恐怖主义的命令后,几乎全世界都站在了美国的一边,有些国家的一些人还喊出了“今夜我们是美国人”等等这样的口号。而美国利用反恐这个战争趁机开始了对中亚地区的战略挺进,直奔美国的战略目的地。

2006年美国组建了媒体战部队,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美国这支媒体部队于24小时鏖战互联网与美国军方认定的负面舆论作战。这支新军队它的任务是力争纠正错误的信息,使美军对抗不准确的新闻,引导利己的报道能力大大增强。我们要记住,美国成立的媒体作战部队而不是媒体部门。军队建立新型部队是直接应用于作战的。此次组建的媒体战部队,主要的战场是互联网,但它面对的对手,却不是敌方的网络指挥和控制系统,而是所有的公共网站上不利于美军和美国利益的宣传报道。

美军的官员报道除门户网站之外,绝大多数报道、电台、电视台等等传统媒体也都有自己的网站,因此谁控制了网络,谁就会在媒体宣传战当中抢占先机,因此媒体作战部队成员不仅计算机水平要高,还要具有浓厚的新闻理论知识,他们既是电脑高手又是记者,以此来打造新闻快速反应部队。这支部队可能是世界上最为新奇的部队了。在它背后一定有着更加新奇的战争思想,和一系列不为人知的技术装备和战略战术。

美国全球传播办公室负责全球舆论战略的制定和计划实施,有个著名的国际传播学者曾经将美国舆论打击的战术归纳为六步制胜术。第一步是“罗织罪名”。有计划有步骤地给目标对手夸大和捏造一些莫须有的指责和罪名,设置批判的靶标。就是先把对手锁定住;第二步“大造舆论”。先说你有罪然后开始大造舆论,动用超级大国拥有的庞大传媒机器,或者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或者是虚张声势无限夸大,或者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要不就干脆凭空想像无中生有,围绕前面锁定的这个靶标捏造的罪名大造舆论,一时就在国际社会上给对手造成黑云压城的巨大压力;第三步是“预设被告”,只要一辩解莫须有就变成了确实有,假的就变成了真的,白的就变成了黑的;第四步就是“舆论绑架”。通过舆论绑架你的政府,它喊出来了作为你这个政府你要处理,作为当事国你要解释,作为本人你要辩解,这个时候整个国家的全民意识甚至国家机器都被它绑架;第五步“瓮中捉鳖”。这个时候已经跑不掉了,不仅对手指责你本国的系统也把你锁定;第六步,“盘点收获”,盘点通过这一次舆论战打掉了多少对美国利益有危害的机构或人,然后再重新开始一场接一场。所以有人说现代战争的主要手段就是舆论战,胜负因国际舆论而定,谁赢得了宣传战谁就是胜利者。沙特曼认为纯粹军事性质的网络中心战已经没有办法解决战略性问题,必须立足于社会网络,才能真正达成美国追求的战略目的,这篇文章不赢得了当年网络新闻的最佳采写报道奖还立即引发了美国内部和战略学界重量级人物的介入,研究推演如何将军事网络中心战向社会网络中心战转移。美国的《新闻管制训条》规定,“在未来战争当中,军队必须战胜两个敌人,一个是军事战场的敌人,一个是舆论战场上的敌人。而后者包括本国和西方国家以及一切亲西方的无冕之王们。”

信息思想战作为相对独立的高端的战争样式,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舆论背景下应运而生,美国及西方同时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文化战略。整个80年代,有美国情报部门背景的福特基金会、索罗斯基金会等成百上千家的民间机构进入中国,为资产阶级自由化这种思潮的泛滥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成为当年政治动乱的主要幕后黑手。

美国对中国进行信息思想战的关键步骤,除了在中国各个阶层寻找代理人以外,还主要影响和控制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媒体,通过这两大军团对上可以影响和诱导高级官员,对下可以欺骗和操纵普通大众。美国对华信息思想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干扰中国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大方向,让中国大量的高级官员、媒体和知识分子以及普通民众都站在社会主义的对立面,站在他们的一方,使中国重走当年苏联亡党亡国的老路和邪路。

在美国发动的信息思想战中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便是军队,各种学术理论、书籍、文章等信息体便是武器,专家智库以及知识分子便是指战员和兵工厂,形形色色的基金会便是“军校”,为美国垄断资本服务的情报机构便是“总司令部”,美国的军队和政府机构也参与其中。

对于信息思想战而言,攻防一体,攻就是防,防也是攻。在冷战当中美国正是在稳固自身防线的同时迅速占领了苏联的信息思想战阵地,苏联后期根本没有信息思想战的一个战争意识,也没有总司令部进行信息思想战的指挥部署等等。但美国的全球舆论战却是组织体系健全,战略战术清晰,作战队伍庞大。为了彻底掌控舆论美国还高度重视对别国互联网的投资,以资本合法的方式控制别国的网站,然后再经过自己思想洗脑的这些人掌控对方的舆论阵地,作为在敌方内部攻击对手的一个隐蔽的平台。美国非常清楚这些纸质的媒体,报纸、杂志等等,属于上个世纪机械化革命的产物,更新慢、信息容量小、发行量小,过程漫长。与这个及时更新信息化的全媒体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经过一系列成功的实践,现在美国的全球舆论战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析一下:在美国的全球舆论战体系当中,在网络战司令部和国家安全局、中情局支持下的全球传播办公室是美国网络信息思想战的总指挥部。它下属有直接的一些舆论媒体和美国的传统媒体,就是他本土的一些门户网站加上欧洲的一些媒体与传统媒体,这是美国的远程舆论火力支持体系,负责放大由美国主导的某一个话题;第二个机构是被美国资本秘密控制的或者是被美国代理人巧妙掌控的对象国的门户网站以及他们的一些媒体体系,是美国在全球进行舆论战的前敌指挥部,负责推举美国第五纵队制造的政治议题、或者进行经济性的抹黑对方的历史丑化对方的领导人、攻击对方的政体等等日常工作;第三层机构:多年来通过各种非政府组织和双方各种交流培养起来的“第五纵队”。他的主要骨干成员有的是经济学家的身份、有的是政治学者的身份、法律学者、企业的身份等等。有的是这些人从本国到了美国以后,美国赋予他们比如知名大学的教授,或是美国企业家的高管,或是美国会给他们授予各种各样的奖等等,他们获得这些炫目的身份之后然后来回到本国执行美国的战略使命,这些人是美国实施舆论信息思想战的主力;最后一层是在它的“第五纵队”的骨干正面豢养一批“网络打手”。一些所谓的网络推手公司持续不断的制造各种类似谣言的一些言论,他们实际上是网络冲锋队,就是第五纵队的士兵和走卒。信息不仅是舆论话语权也是一种军事权力、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美国的网络政策和网络战部队就是要把这种世界新的权力形态变成美国的特权。为此,伴随着战略东移围堵中国,美国正在通过网络对中国进行一场网络上的文化大革命。

事实上美国对外国进行信息思想误导早已经不是第一次,当年美国和苏联进行军备竞赛的时候就屡次使用这种策略,比如他用高空高速的轰炸机误导苏联空军将发展的资源用于高空高速的截击机,结果苏联就在隐形技术上落伍了;用核潜艇误导苏联海军,就在缺海权上落伍了,美国真正发展的是航空母舰。现在美国又在用隐形战机和新的航空母舰等等误导别国的军事发展方向,使它们远离互联网信息思想战的这样一个真正大国决胜的战场,近几年来无论是在南海和东海还是在朝鲜半岛,无论是航母调动还是隐形战机的进出等等。看起来这些动作都好像是明修栈道,是在作秀,其实它在暗渡陈仓。在虚拟的空间领域展开对大国的思想渗透、心理控制、信息垄断、价值观的误导,这才是决定大国博弈的暗渡陈仓,在思想战的目标当中,消灭的是信仰,软化的是精神,毁灭的是道德。

毛泽东时期中国是非常注重政治思想教育的,特别是注重在多民族多宗教的现实情况下,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信仰和精神追求的打造上,所以把一个四分五裂的这样一个民族团结在一起,被国外誉为是把沙子拧成绳子的人,毛泽东当时也非常自豪的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靠什么团结就是靠思想靠政治信仰,现在西方就是要让中国重新在思想上变成一盘散沙,进而通过它们控制的网络平台把中国人的思想搞乱,把中国的整个政治教育体系搞乱,进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我认为中国必须像重视领土领海主权一样,重视网络空间的思想文化的“主权”,要在这个思想认识上将网络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学习美国和俄罗斯的做法,尽早制定在网络领域的成体系的法律以及网络方面的攻防战略,尽快的制定信息思想战方面的一些战略战术,阻止敌对势力通过网络点燃中国的社会动乱之火。其次我们还要发展我们中国自己的信息产业,尽早的摆脱对西方的技术依赖,我们还应该在精神领域以爱国主义为旗帜,以民族危亡为警策,警惕国外非政府组织的渗透,夺回舆论思想阵地,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也要建立自己的媒体战部队,以反击越来越剧烈的,越来越凶猛的对我们的思想舆论战线的进攻,确保我们国家赢得这种新型战争的胜利。

本文写于2013年6月

 (注:转载的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号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网络义勇军
网络义勇军
Learn More